美国社会文化透视_美国家庭问题之我见

美国社会文化透视:

美国家庭问题之我见

院(系、部): 机械工程学院

姓 名: Jeannet95

班 级:

学 号: 88888888

指导教师签名:

2008 年 6 月 20 日·北京

[摘要]20世纪下半叶开始,一场场社会变革冲击着美国人的家庭生活,几乎每个家庭都受到了影响。本文将透过美国过去40年间的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家庭结构的变迁思考美国人的家庭问题。

[关键词] 美国;家庭问题;家庭结构;社会变革

[正文]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四大主要的社会变化,对传统的家庭结构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性别革命、妇女解放运动、离婚法的放宽、美国家庭的流动几个因素结合在一起使美国家庭日益走向疏远,加速了传统家庭的分裂并创造出新的家庭模式(单亲家庭、“丁克”家庭、同性恋家庭等)。然而,必须强调的一点是,这些变化大多数都产生了积极意义,如社会良心的加强、妇女权利的提高、对战争的限制以及对多样性的宽容,但与此同时,美国社会也为之付出了代价。

至少在最近的30年里,绝大部分美国人认为,任何一种不能带来幸福的关系,都应像空啤酒罐那样被一脚踢开,包括配偶关系。对于什么是永恒,人们首先考虑的是追求幸福并付诸实践的权利,没有一个美国人不去积极寻求它。这一思想可以追溯到美国的历史的早期——托马

斯·杰弗逊从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对人权的定义(生命、自由和财产等)中得到启发并加上了一个完全美国化的概念——追求幸福。

当一个美国家庭对他们的成年孩子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感到过分紧张时,那些年轻人总是会选择逃离家庭限制的做法。在整个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早期,父母和成年子女之间的疏远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重。

在民权运动的觉醒过程中,迎来了妇女解放运动,它在改变人们对

家庭结构的看法上扮演了一个新鲜的角色。“民权必须意味着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享有平等权利,这自然应当包括女性在内”——这可以说是那些自我放纵的嬉皮士一代高度觉醒。

在获得选举权后,妇女们开始向性别平等和职业与工作机会的平等进军,进而颠覆了传统的婚姻、母亲角色、家庭整体、为子女利益考虑等概念。可以说经济的独立使妇女获得了摆脱不幸婚姻的自由,然而对于那些双收入的雅皮士父母,繁重工作与家庭责任间难以平衡的矛盾,使得他们逐渐萌生了逃离家庭的想法并最终付诸实践。

这种现象十分普遍,因此,许多州开始通过无过错离婚法改变了以往在过错离婚制度下把离婚责任归于一方,或为了离婚就得费尽心机抓

获对方通奸证据的情况。这些法律为更方便地解除婚约、分割财产、分担子女责任提供了程序保障。目的在于教会人们如何轻轻松松离婚的“自助离婚手册”也出现在书店的书架上。婚姻已经逐渐变成一种不是必然的选择,一方在婚姻中未得到感情上的满足就足以使其决定结束这段婚姻。我认为这正是美国人“追求幸福”思想的体现——即便是配偶关系,如果他不能带来幸福,那么就要结束这种关系,因为“人人都有追求幸福并付诸实践的权利”。整个国家对离婚的态度变得愈加宽松,以至最终在1980年选举了第一位离过婚的总统——里根。

离婚后的父亲和他的子女极有可能会疏远,因而离婚对几庭成员间的关系亲密度所产生的冲击是可以预测的。而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同他们的孙辈的关系由于受到离婚波及也会不可避免地走向疏远。

对美国家庭结构影响最为重要的因素,要数在过去40年里美国家庭流动性的显著增长。家庭成员不再比邻而居,由于工作的需要,人们总是朝着那些能使自己得到更好发展的地方去。他们从一个公司跳槽到另一个公司,渐渐变成只为钱而跳的“跳蚤”,许多年轻人开始选择与居住在工作所在地的人结婚,这样建立的家庭就带上了地理特征,它能够维持的时间是不确定的,一旦一方工作地区改变,也许就永远无法维持了。

在今天,随着移动电话、计算机、传真机以及互联网的诞生,任何地方都可以变成办公室,甚至包括家中,因而人们可以想住在哪里就住在哪里。如果是这样,为什么这么多人都不选择居住在他们从小生长的地方呢?何况搬家通常需要个人花上大量的时间来重新开始新生活,没有家庭和朋友的帮助事情要麻烦很多。

在这个问题上我无法找到一个确定的答案,但我相信美国人不停搬家的现象反过来却是造成家庭关系难以持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即使是在一个和睦的家庭里,地理上的距离也常常导致感情联系的弱化。

当亲戚们经常呆在一起时,他们常常会努力使得大家融洽相处。即使在家庭成员存在冲突时,他们自己或者其他亲戚也会想方设法去平息冲突。而一旦出现不和,亲戚们就会采取一些能够使不和得到原谅的行动,虽然这很艰难,但感情的纽带是那样的牢固,足以化解掉所有的怨恨,这也许就是所谓的血浓于水吧。

然而美国的文化传统倾向于强调个人价值,或者强调核心家庭价值,对扩大家庭的价值则不那么重视,忽略了在生活的形成里扮演着的重要角色。有太多的美国人,宁愿把自己的亲人撇在一边,也不愿意花点功夫去巩固家庭关系。

在美国社会里,如果人们不能够和父亲和睦相处,或者母亲不喜欢子女自行选择的配偶或生活方式,他们的选择就是离开家庭,每年只回那么一两次家。等到结婚后,孩子要上学,父母要上班,回家看看就变得更为困难。如果父母子女之间的探望都这么稀少,就不难想象兄弟姐妹之间更是不相往来了。无怪乎有些小孩长到成年也只是听说过自己有些什么亲戚,却素未谋面。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在经济上越独立,家庭越有可能走向分离,虽然它不是造成分离的原因,但却对分离起着某种促进作用。经济财富增加的同时人们的宽容程度却在下降。

相互之间不再联系,怨恨未能及时解决,不合从一点点的萌芽转变成全面的疏远。从60年代到现如今,这种恶性循环经过两代(甚至三代四代)人的积累,逐渐变性转移,成为美国社会里新型家庭模式的重要促因。

参考资料:

《美国家庭》 李林

《美国家庭危机探源》 邓方;美国月刊

《公司迁址对社会的危害》 林恩·丹尼斯(美) 《美国社会文化透视-课件》 李韬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