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FUDANJ0uRNAL(SocialSciences)No.1嬲

・经济哲学研究・

评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

余源培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2130433)

[摘要]鲍德里亚系统提出了“消费社会”的理论。他企图对唯物史观进行“颠覆”是错误的。但

是不能简单地认为他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辩护士。鲍德里亚不懂得马克思从根本上颠覆了国民经济学和

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两种“幻象”,从而奠定了生产和劳动对于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性地位;不懂得

消费与生产的现实辩证关系,片面地离开生产探讨消费的新特征,甚至主张用消费取代生产。消费异化

是劳动异化的表现。技术救赎不可能解决当代人类面f临的重大社会问题。

[关键词]消费社会唯物史观劳动异化消费异化生产与消费

“消费社会”已经成为一些西方学者普遍使用的概念。经济学家曼德尔将资本主义的历史变

化,划分为自由资本主义、古典帝国主义和晚期资本主义三个时期,并把“消费社会的形成”看作是晚期资本主义七大特征之一。①文艺评论家詹姆逊同样将“消费主义”概括为晚期资本主义的四大特征之一。④无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弗罗姆等人,还是“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代表者列斐伏尔等人,也都致力于对“消费主义世界”进行尖锐批判。尤其是法国思想家鲍德里亚,被人们推崇为“后现代的教父”,他在《消费社会》、《生产之镜》、《物的符号体系》、《象征交换与死亡》④等论著中,系统地提出了关于“消费社会”的理论,并以这一理论为基础集中展开了两方面的批判:一方面是对西方“消费社会”的各种怪异病症进行批判,另一方面则是批判唯物史观中生产概念的基础地位。究竟怎样正确认识“消费社会”理论?这在我国学术界存在着不同观点。我们认为:就第一种批判而言,不能简单地认为鲍德里亚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辩护士;就第二种批判来说,他试图解构和颠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则是根本错误的。本文将就此进行阐述。

(一)

鲍德里亚明确宣布:“我们处在‘消费’控制着整个生活的境地”,④并赋予了“消费社会”以下几

个基本特点:

第一,“消费社会”根本区别于传统的生产社会。生产社会是以生产为主导组织起来的社会,

“消费社会”则是以围绕商品消费为主导组织起来的社会。鲍德里亚认为,前工业社会属于生产型社会。在这种社会中,人们的消费完全是出于维持生命和繁衍后代的真实需要,消费的是商品的使

[收稿日期]2007—08—11

[作者简介]余源培,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①其他特征还有固定资本周转周期缩短、军火经济持久而不受阻碍地发展、资本由国际积聚向国际集中转变、全球经济关

系中不等价交换加剧、服务部门迅速扩张、通货膨胀持久化。

②其他特征还有“商品化”、“全球化”、“信息化”。

③JeanBaudrillard所著几本主要著作,中译本的作者译名不一致,《生产之镜》译为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和《象征交换与死

亡》译为波德里亚,《物的符号体系》译为布希亚。本文将译名统一为鲍德里亚。

④鲍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页。15

用价值。然而在后工业社会,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消费已经不是根据商品的使用价值进行,不是商品的实际有用性,而只是商品具有的符号象征意义。在这样的社会里,消费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人们消费的不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某种象征交换价值,“需求瞄准的不是物,而是价值。需求的满足首先具有附着这些价值的意义0”①包括消费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地位、品位、时尚等象征价值,从而把自己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被这种消费主导的“生产”,已经不是为了生产财富和剩余价值,而只是生产一些符号性的“标志”。

第二,“消费社会”使日常生活彻底地商业化。在现代社会里,无论是消费对象还是消费活动,都具有一种强制的普遍性,一方面不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东西都逃避不了被消费的命运,另一方面是人们日常生活的整个领域都被商业活动彻底地“殖民化”,人们对“一切都要尝试一下:因为消费者总是怕‘错过’什么,怕‘错过’任何一种享受。”④人们的生活方式,不论是从早到晚的“小循环”,还是Et复一El的“大循环”,都是完全跟随着商业的运作进行,社会上“流行”什么,人们就追赶消费什么。特别是休闲活动的发展,更是把日常生活和消费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商业已不只是经济活动,它直接渗透到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去。尤其是“文化工业”的昌盛,使文化越来越染上商业特性而陷入“无深度性”,日常生活越来越具有流行文化性质。最为明显的是,全球各大都市中商家的橱窗,它们既是当下“流行文化”的博物馆,也是引领社会消费趋势的公众示范处,又是表征日常生活变化的“晴雨表”。

第三,“消费社会”造成“平等”的表象。在“消费社会”,不仅是一个国家内工人和老板能开同样的汽车,去同样的剧院欣赏演出,他们的孩子能够进同一所学校受同样的教育,而且在全球范围内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人们也都有可能消费同一种产品。尽管鲍德里亚认为这只是一种“平等”的幻觉,社会下层的人企图通过相同商品的消费跻身上流社会是极其困难的,但他得出的结论是,由于受到“消费社会”这种意识形态的支配,马克思的革命方式已经失去作用。

第四,“消费社会”使人的性和肉体进行自我消费。一方面性和肉体被当作资本进行运作,另一方面又被当作消费的对象进行消费。在这种通过广告、时装表演等商业化操作的过程中,女性模特儿始终具有优先的地位。如艾弗琳・苏勒罗所说的那样:“人们向女人出售女性的东西……,女人自以为是在进行自我护理、喷香水、着装,一句话即自我‘创造’,其实这个时候她在自我消费。”③当女人们热衷于对自己身体的每个部位进行保养时,粗看起来是对各种化妆品、美容品这些商品的消费,而实际上却是在消费肉体自身。她们对身材的健美、对容貌的保养,表面上看似乎是她自身的需要,实际上却是为了取悦他人(尤其是男人),是对社会上“流行”和“时尚”的不由自主的附合。其结果是消费者的主体性缺失,对肉体的崇拜代替了对灵魂的崇拜,并成为消费伦理的基本原则。

第五,“消费社会”使消费行为成为纯粹的象征行为。鲍德里亚认为,在后现代社会中,所有的消费品,当它们被人们消费时,都不再是生产的产品,而是一系列的象征着某种声誉、地位、欲望的符号系统。人们消费的不再是物的使用价值,而是符号赋予的意义,特定的消费体系成为一种特殊的编码系列。“消费并不是围绕着某个个体组织起来的,因为根据名望或类同的要求,个体的个人需求是以集体语境为索引的。其中首先有一种区分的结构逻辑,它将个体生产为‘个性化的’,也就是生产为相互区别的,但是根据某些普遍范例及它们的编码,他们就在寻找自我独特性的行为本身中相互类同了”;“即共同拥有同样的编码、分享那些使您与另外某个团体有所不同的那些同样的符号”;这种“消费系统并非建立在对需求和享受的迫切要求之上,而是建立在某种符号(物品/符号)和区分的编码之上”。④消费一种产品就是消费它象征的意义。“人们从来不消费物的本身(使用价

①②鲍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8、71页。

③转引自鲍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90页。

④鲍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86—87、69、47页16

值)——人们总是把物(从广义的角度)用来当作能够突出你的符号,或让你加入视为理想的团体,或参考一个地位更高的团体来摆脱本团体。”①为了追求某种商品内在指向的意义,人们愿意消费那些超出其使用价值数倍的商品,这就是符号在消费社会的魅力所在。

(二)

如果说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指认了“消费社会”的来临,并分析了“消费社会”的基本特征,那么,在此基础上他发表的《生产之镜》,则企图用消费范畴取代生产和劳动范畴,对唯物史观学说进行批判和颠覆。概括地说,鲍德里亚标榜自己发现了整个消费社会的“生产的幻觉”。由此,他批判和指责马克思强调生产和劳动的基础地位,完全是一种“镜中幻象”。他在《象征交换与死亡》中甚至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定义方方面面都濒于崩溃,而且从一开始就是这样。”②现在就让我们来分析他的观点能否成立。

法国精神分析派哲学家拉康提出,人们处于“镜像阶段”的认识活动具有一种识别作用,知道主体与外界接触时所认识到的形象只是客体的变形。鲍德里亚借用拉康的观点,认为在政治经济学的意象中,“生产的话语”“限制着马克思”。其实这种话语只是一种镜像,生产不过是一面被扭曲的镜子。“在这种通过镜像的认同中,人们只能将自己看作是进行生产、实现物质变换或带来价值的人”。③鲍德里亚批评马克思把幻象当成了现实,认为这种幻象是由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提供的,它把人视作只是生产的附属品,使人失去存在的真实性。鲍德里亚比喻说:“费尔巴哈对宗教内容进行了激进批判,但仍然处于彻底的宗教形式之中,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进行了激进的批判,但仍然处于政治经济学的形式之中。”㈤

问题提得相当的尖锐。马克思的学说果真如此吗?不错,马克思确实进行了政治经济学批判,但是,这种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实质是哲学批判。这两种批判的结合,导致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并使空想社会主义转变为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研究的心路历程,以及他得出的伟大认识成果,其意义重大,借用鲍德里亚的用语,马克思确实从根本上颠覆了“国民经济学”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两种“幻象”,从而奠定了生产和劳动对于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性地位,使其成为马克思学说中的核心范畴。

首先,马克思批判“国民经济学”,指出它存在的最重要的矛盾就是:它一方面认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是形成价值的唯一要素;但同时又认为,私有财产是最自然的,主张劳动不能够也不应当获得它创造的财富物。深陷这种矛盾的原因何在?马克思指出,这是因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完全立足于私有财产之上,它把应当加以论证的东西当作了历史的先验前提永恒地加以肯定。这是一种根本的颠倒和混乱。要害就在于被“国民经济学”作为前提的劳动,并不是一般的劳动,而是具有特定社会形式的劳动,即“异化劳动”。它把这种“颠倒形式”的劳动,当作是“本真的”劳动,从而制造了有关劳动的“幻相”:资本主义性质的异化劳动,被冒充为一般的劳动;利已主义的“经济人”,被冒充为一般的社会人。正是针对这种虚假的“幻相”,马克思严格地将“异化劳动”与“劳动的对象化”加以区别。当鲍德里亚说“劳动的真理在于它的资本主义界定”,指责“马克思将经济学的理性方式普遍化了,并作为人类生成的一般模式推广到整个人类历史中”⑨的时候,表明他恰恰是陷入了国民经济学的“幻相”之中,将“异化劳动”与“本真劳动”相混淆。马克思明确指出:“劳动的产品就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的对象的劳动,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劳动的实现就是劳动的对象化。在被国民经济学作为前提的那种状态下,劳动的这种实现表现为工人的失去现实性,对①鲍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86—87、69、47页

②鲍德里亚著,车槿山译:《象征交换与死亡》,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年,第20页。

③④鲍德里亚著,仰海峰译:《生产之镜》,北京:中央编译局2005年,“序言”第4、33页。

⑤鲍德里亚著,仰海峰译:《生产之镜》,北京:中央编译局。2005年,第14页。17

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①劳动的对象化具有肯定的意义,对于人类生存始终是必要的;只是在一定的前提和条件下,劳动的对象化才会转变为劳动的异化。国民经济学所承认的劳动不过是异化劳动,私有制则是异化劳动的结果。这种“以劳动为原则的国民经济学,在承认人的假象下,毋宁说不过是彻底实现对人的否定而已”。㈤马克思揭示了国民经济学的形而上学性,对国民经济学在劳动问题上制造的“幻相”予以根本性的颠覆。

其次,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在历史观中实现了对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幻象”的批判。唯心主

义历史观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这种观点不仅体现于黑格尔的法哲学之中,而且成为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国民经济学的哲学出发点。为了批判社会意识决定社会生活这种幻象,马克思诉诸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基础上的哲学批判。《(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将这种批判得出的“总的结果”,简要地表述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④为了彻底颠覆唯心史观制造的意识形态“幻象”,马克思将社会存在规定为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将社会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规定为社会存在的本质内容,进而确定了生产和劳动对人类社会的基础地位。这种历史观和唯心史观根本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先验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劳动和生产是整个人类历史运动的基础,正是它使人获得社会性和历史性。

综上分析,马克思的生产和劳动学说,完全不是如鲍德里亚所说的来自国民经济学的一种“幻

象”,相反,它正是批判国民经济学和唯心史观双重“幻象”所得出的革命性成果。生产和劳动在马克思学说中具有社会本体论的意义。这主要表现为:

其一,生产劳动是人与动物根本区别的标志。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不同,是“能动的自然存

在物”。正是有意识、有目的的生产劳动,构成人的本质特征,使人成为“类存在物”,成为社会的人。他指出:“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旦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④令人不解和遗憾的是,对于马克思的这一观点,鲍德里亚在《生产之镜》中只是用一句放在括号里的问话加以表态:“为什么人的天职总是要将自己同动物区别开来?”,轻描淡写地就将这个重要问题取消了。

其二,生产劳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

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⑨然而鲍德里亚却认为,生产劳动的这种基础地位不是客观现实,是人为赋予的。针对鲍德里亚所谓“生产已经死亡”的观点,我们想起马克思如下的话:“它哪怕只是中断一年,费尔巴哈就会看到,不仅在自然界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而且整个人类世界以及他自己的直观能力,甚至他本身的存在也会很快就没有的。”@

其三,生产劳动是解析人类历史奥秘的钥匙。马克思不仅用生产劳动来说明社会生活,而且用

①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91、11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连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页。

④⑤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7、79、77页。18

它来阐明人类历史的发展及其规律。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正是由于生产劳动的发展,致使人类历史经历了不同的阶段。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①

我们认为,在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学说中,对生产和劳动基础作用的极度重视,包括以

下几个紧密相联的部分:以“异化劳动”概念为核心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以“对象性的活动”或“劳动”为核心的哲学批判;以“异化的积极扬弃”为核心的共产主义学说。当鲍德里亚指责说:“把劳动看作是价值,看作是自身的目的,看作是绝对命令。劳动失去了它的否定性,被提高为绝对价值。但这种人的类生产的‘唯物主义’理论,同把劳动‘唯心主义’神圣化真的截然不同吗?”②的时候,只能表明他没有读懂马克思在生产和劳动问题上,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超越,在历史观上的全新创造;也不懂得马克思重视生产和劳动的历史作用,重视劳动解放的真正目的,是实现人的解放、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有这些与所谓“资产阶级意识”都是格格不人的。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涉及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这个重要问题。他错误地认为:“生产

的霸权完全是由虚构的供求辩证法支撑的”,⑧形而上学地将消费与生产两者相割裂、相对立,主张不仅可以离开生产探讨消费,甚至应当用消费取代生产。为此他提出了“象征交换”理论,将消费视作“一种符号的系统化操控活动”,强调对“消费”进行社会学分析的根本概念,不是使用价值,不是与需求的关系,而是象征交换价值、社会呈现价值、仪式价值。

这里要指出的是,虽然马克思肯定物质生产在历史和生活中的基础地位,但绝对没有忽视消费

的作用。他批评国民经济学家只是在概念范围内,而不是从现实的真实关系出发研究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与这种研究路径完全不同,马克思主张从现实的人的感性生活出发来研究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为此,必须研究人的需要。需要是社会的人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要求。马克思认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④为什么呢?因为人对自己本质力量的确认是通过需要的对象来实现的,因此人的本质与人的需要是同一的。人的需要同动物的需要有着本质的区别,动物的需要是本能的,人的需要则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从满足需要的手段来看,动物仅仅局限于它们的生理器官,人则主要是依靠生产工具。

正是从对需要的研究,马克思肯定了消费对生产的作用。因为消费体现了需要,并且不断制

造出新的需要。马克思认为,消费在观念上提出生产的对象,把它作为需要、作为动力和目的提出来。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而消费则是把需要再生产出来。就此而言,可以说“没有消费,也就没有生产,因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⑧但是,马克思从不抽象地考察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而是主张要从现实的历史运动出发。他因此强调:“无论我们把生产和消费看作一个主体的活动或者许多个人的活动,它们总是表现为一个过程的两个要素,在这个过程中,生产是实际的起点,因而也是起支配作用的要素。消费,作为必需,作为需要,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但是生产活动是实现的起点,因而也是实现的起支配作用的要素,是整个过程借以重新进行的行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7页。

②③鲍德里亚著,仰海峰译:《生产之镜》,北京:中央编译局,2005年,第16、112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14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979年,第28页。19

为。个人生产出一个对象和通过消费这个对象返回自身,然而,他是作为生产的个人和把自己再生产的个人。所以,消费表现为生产的要素。”①从根本上说,离开生产谈消费就不能将人的需要同动物的需要相区别,就不可能实现需要向消费的现实转化,就不可能说明消费的历史发展。

鲍德里亚认为,消费社会已经颠覆了唯物史观的“生产逻辑”。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消费社

会”的提法能否成立?我们认为,从研究的方法论说,鲍德里亚对所谓“消费社会”与“生产社会”的划分,本身就是一种形而上学,它并没有跳出被马克思批判的国民经济学。从实践上分析,尽管刺激消费对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尽管当代人类社会消费的内容、形式、速度、层次,不仅明显不同于传统社会,而且也大大区别于工业社会,就此将消费作为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加以研究是必要的,但是,这仍然很难得出人类已经进入“消费社会”的全称概括,因而也不能动摇生产的基础地位。道理在于:

其一,物质生产仍然是当代人类社会的基础。唯物史观发现的基本事实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

历史,必须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这是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这个道理不只是从历史的时间发生学上是正确的,即使在当今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也是不能违背的。马克思曾经对人的需要的层次性进行过分析,他把人的需要从动态顺序展开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生存需要如果得不到保证,人的生命就无法维持下去。这种生存需要(最基本的衣食住行)就要通过物质生产来提供。只有当这种生存需要基本实现的前提下,才有可能通过创造性的劳动,驱动人们去追求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都是建立在生存资料生产的基础之上,而且这两种需要同样要通过生产才能实现。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问题,马克思指出过:“生产很快就造成这样的局面:所谓生存斗争不再单纯围绕着生存资料进行,而是围绕着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进行。”②现在的问题是,虽然在发达国家人们的生存需要大体得到保障,然而从全球来说,贫穷问题远未解决。贫富两极分化提供的是这样的画卷:贫穷国家每日数以千计的饿殍脸上苍蝇爬行,富裕国家却为隆乳和瘦身不吝消耗千百亿金元;穷人千方百计为生计而烦恼,富人却陶醉于感官的极大放纵。在这种情况之下,说什么“消费社会”取代了“生产时代”,这与客观事实相距甚远。

其二,正是生产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消费的快速增长。人类特有的劳动和生产的能动性,表现

为已经得到满足的需要,以及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工具不断引起新的需要。这就带来了消费的发展。资本在历史上的积极作用之一,就是促进了需要的丰富性和消费的发展。资本生产剩余价值的本性,要求在流通内部扩大消费范围,要求在量上扩大现有的消费,要求把现有的消费推广到更大的范围,要求生产出新的需要,发现和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在当代西方社会,一方面通过新科技革命,大大提高了生产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实施高消费的政策,促使生产持续保持增长动力。经济学家曼德尔对资本主义各阶段的变化作过如下的描述:蒸汽机技术与国家资本主义相适应;电子技术和内燃机技术与帝国主义相适应;原子能和控制论与跨国资本主义相适应。他指出:“这些技术既是推出新型商品的生产力,同时又是开拓新的世界空间的工具。”③西方发达国家企图采取消费主义的办法克服危机,其主要途径就是利用新科技革命来推动生产的发展。

其三,符号消费意味着大规模的更具个性的商品生产。鲍德里亚将消费视作“一种符号的系统

化操控活动”,这确实指出了后工业社会消费的一个特征。符号经济是指所有的东西都被物化为符号,以便出售和供人们消费。在现代社会里不少商品都被图像化、符号化,并且被赋予一定的文化含义。经济学家因此提出“图像经济”一说。例如,“肯德基”的符号是KFC,桑德斯上校一身西装、满头白发加上山羊胡子的图像,成为风靡全球的炸鸡快餐最佳象征,反映了一种美国式的成功文化。各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5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舨社,1995年,第372页。

③转引自詹姆逊:《关于现实存在的马克思主义的五个主题》,《每月评论)1996年第ll期,第3页。20

种名牌使得大众社会符号化,人们对商品的消费已经不完全是对商品实用性的消费,而是按照一种“仿像”去消费。年青人追赶广告和时尚杂志不断宣传的打扮方式,不惜成本地购买化妆品和服饰。鲍德里亚认为,在现代社会商品只有符号化并成为一种流行,才能为人们所接受。符号是差异和等级的标志,符号占有的意义是对人的社会身份的一定认同,背后是某种权力。如果“要成为消费的对象,物品必须成为符号,也就是(处在)外在于一个它只作意义指涉的关系”之中。①这些分析是颇有道理的。但是,他由此得出结论认为,人们消费的已经不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消费社会”已经取代了“生产社会”。这种看法显然是表面和片面的。其实,马克思早就指出过:人的感性需要应该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但是“在私有制范围内,则具有相反的意义。每个人都指望使别人产生某种新的需要,以便迫使他作出新的牺牲,以便使他处于一种新的依赖地位并且诱使他追求一种新的享受”0②消费在文明社会一开始就具有象征意义,尤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在我们的时代里,甚至某一个人比另一个人先有的那种东西也是社会的产物,并且在其实现时一定又表现为一种特权。”③符号消费是这种情况的极度发展和普泛化。它本身就是生产发展到后工业社会阶段的产物,符号消费意味着更丰富的生产而不是生产的终结,意味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商品使用价值与文化价值的相互叠加,当然也意味着严重的消费异化。说到底,鲍德里亚所说的符号生产,仍然隶属于社会生产的范围,物质生产仍然占据着主要地位。

(四)

鲍德里亚用“消费社会”否定“生产社会”的做法是片面的,以此为根据对唯物史观的颠覆也是

站不住脚的。但是,这并不意味完全否定他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在《消费社会》这本书中描绘了一副可悲而可怕的情景:“今天,在我们周围,存在着一种由不断增长的物、服务和物质财富所构成的惊人的消费和丰盛现象。它构成了人类自然环境中的一种根本变化”;“在以往的所有文明中,能够在一代一代入之后存在下来的是物,是经久不衰的工具或建筑物,而今天,看到物的产生、完善和消亡的却是我们自己。”④“消费社会需要商品来存在,但更确切地说,需要摧毁它们”,因为,“商品只有在破坏中才显得过多,而且在消失中才证明财富。”⑨这种情况就是消费主义极度膨胀,即消费异化。在这种批判中确实包含着一些十分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现代西方社会,富豪掌握着全球33.3万亿的美元资产,大约是十年前的两倍。购买奢侈品

的人也大量增加,拥有奢侈品的人比原来多出了几百万人。虽然奢侈之风不断扩散到全球新的地区,但这绝不意味着社会上的大多数成员都可以跻身于这种生活方式,更不表明所有的人都愿意过这样的生活。鲍德里亚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工人与高级干部在日常必需品上的差别为100:135,居住设施上的差别为100:245,交通工具上的差别为100:305,而娱乐设施上的差别竟达到100:390。这里,我们不应看到同质居住空间上量的递增,而应透过这些数据,看到与所寻求的财富的质相联系的社会差别。”⑥可以认为,消费社会所造成的平等只是一种假象,对于那些边缘群体来说,虽然他们参加了财富的创造,却没有能全面参与财富的享受和积累。面对极度的消费主义带来的诸种社会病,西方社会掀起了对幸福问题的大讨论,思考“为什么物质生活越富裕,幸福感却没能相应提高?”。“幸福经济学”成为显学受到研究。在发达国家更有“免费族”出现,专靠消费者抛弃的东西过日子。他们中有的人年薪达数十万美元,并非因为缺少金钱而放弃高消费,而是为了抵制现代资本主义病态的消费方式,提醒人们对这种生存方式的警觉和抵制。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鲍德里亚虽然对“消费社会”进行了尖锐的批判,然而由于他认为消费社会

①②鲍德里亚著,林志明译:《物的符号体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23、223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514页。

④⑤⑥鲍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l、29、43页。2l

颠覆了马克思的劳动逻辑,致使这种批判缺少根本性和深刻性。后工业社会的消费异化现象,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的结果和当代表现。资本的没有止境的增殖贪欲体现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全过程之中。消费异化实质上就是资本所要求的“过度消费”的必然结果。马克思所揭示的异化劳动在“消费社会”中并没有消失,它仍然是创造和扩大文明的物质基础,人仍然为着商品而活着,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过去主要是为了免于饥寒(这在不发达国家依然存在),现在在发达国家则是为了“虚假的需求”。从根本上说,消费异化意味着的是强迫而不是自由,人的自由发展仍然受到异已力量的压制。改变这种状况的出路,只有通过劳动解放实现人的解放,即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与马克思的主张相反,鲍德里亚引用卡登的话说:“现代世界成为系统化的精神错乱的牺牲品,被解放的技术(官僚主义)的自治,是这种精神错乱最直接的可感受到的和最危险的形式。”①他将社会问题推诿给技术,暗示了用技术救赎的办法来取代社会改造的解决方式。

这里需要指出一点,对于当代社会消费的正常的快速发展,不能笼统、简单地将其都归为消费异化。在资本时代,随着科学技术作用的增长而带来的生产的不断扩大,社会需要和消费的对象必然越来越丰富和多样。对于这一趋势,马克思主义者是予以肯定的。列宁就曾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引起全体居民和工人无产阶级需求水平的增长。”②这表现为:社会消费的范围越来越表现出世界性,奢侈需要向必要需要转化的时间越来越快。

无论是消费主义还是鲍德里亚等人对消费主义的批判,主要的发源地和实践空间是在西方发达国家。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无论是就社会性质还是经济发展水平来说,都大大区别于后工业社会。因此,我们既不能照搬消费主义,也不能简单批判消费主义。我们需要以世界历史的眼光,从全球化格局下我国的现实国情出发,对消费主义进行理性的思考。

马克思指出:“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③我国的社会主义属于不发达的阶段。这种不发达首先是指生产力的不发达,同时也指社会消费的不发达。这就构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把科学社会主义与我国国情相结合,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k就此而言,我们一定要坚持唯物史观,不能轻信鲍德里亚所谓消费社会颠覆了马克思生产逻辑的理论,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要积极促进社会公平,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让全体社会的成员都能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

OnBaudrillard’STheoryofConsumerSociety

YUYuan—pei

(School矿Philosophy,FudanUniversity,Shanghai200433,Ch/na)

wrongAbstract:JeanBaudrillard,whoadvancedthetheoryof“consumersociety,’’was

subverthistoricalmaterialism,butweshouldnotsimplyregardhimasaninhisattempttoapologistofthecapitalistsystem.

knowledgethatMarxhassettledthefundamentalroleofproductionandlabortoexistenceanddevel-

opmentofhumansocietybysubvertingtheillusionsof“nationaleconomics”andhistoricalidealism,Bau—aWithoutdrillardCannotgraspthedialecticalrelationshipbetweenandproduction.Therefore,hedis—cussedthenewcharacteristicsofwithoutregardtoproduction,andevenadvocatedtosubstituteconsumptionconsumption

consumptionforproduction.Consumingalienationisthemanifestationoflaboralienation,andtechnicalsalva—tionCannotsolveallvitalsocialproblems.

Keywords:consumersociety;historicalmaterialism;laboralienation;consumptionalienation;productionandconsumption[责任编辑晓诚]

①鲍德里亚著,仰海峰译:《生产之镜》,北京:中央编译局,2005年,第137—138页。

②《列宁全集》(第l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89页。

③(-q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l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第570页。22

评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余源培, YU Yuan-pei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上海,200433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FUDAN JOURNAL(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08(1)8次

参考文献(27条)

1.其他特征还有固定资本周转周期缩短、军火经济持久而不受阻碍地发展、资本由国际积聚向国际集中转变、全球经济关系中不等价交换加剧、服务部门迅速扩张、通货膨胀持久化

2.其他特征还有"商品化"、"全球化"、"信息化"

3.Jean Baudrillard所著几本主要著作,中译本的作者译名不一致,《生产之镜》译为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和《象征交换与死亡》译为波德里亚,《物的符号体系》译为布希亚.本文将译名统一为鲍德里亚

4.鲍德里亚;刘成富;全志钢 消费社会 2001

5.鲍德里亚;刘成富;全志钢 消费社会 2001

6.鲍德里亚;刘成富;全志钢 消费社会 2001

7.鲍德里亚;刘成富;全志钢 消费社会 2001

8.鲍德里亚;刘成富;全志钢 消费社会 2001

9.鲍德里亚;车槿山 象征交换与死亡 2006

10.鲍德里亚;仰海峰 生产之镜 2005

11.鲍德里亚;仰海峰 生产之镜 2005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979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995

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995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995

16.鲍德里亚;仰海峰 生产之镜 2005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960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979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995

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995

21.詹姆逊 关于现实存在的马克思主义的五个主题 1996(11)

22.鲍德里亚;林志明 物的符号体系 2001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960

24.鲍德里亚;刘成富;全志钢 消费社会 2001

25.鲍德里亚;仰海峰 生产之镜 2005

26.列宁全集 1963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1965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2. 张红岭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探要[期刊论文]-广西社会科学2008(7)

3. 高原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探析[学位论文]2009

4. 白春民 鲍德里亚《消费社会》思想研究[学位论文]2008

5. 仰海峰 消费社会批判理论评析--鲍德里亚《消费社会》解读[期刊论文]-长白学刊2004(3)

6. 闫方洁.宋德孝.YAN Fang-jie.SONG De-xiao 走向符号政治经济学的意识形态批判——鲍德里亚对消费社会意识形态之解码[期刊论文]-教学与研究2008(4)

7. 李倩.LI Qian 从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观看当代消费行为[期刊论文]-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

8. 吴兴明.WU Xing-ming 反思波德里亚:我们如何理解消费社会[期刊论文]-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9. 张丽 界定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期刊论文]-科学教育家2008(12)

10. 闫顺利.王雪 消费社会的"符号"异化逻辑——从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观谈起[期刊论文]-前沿2008(10)

引证文献(8条)

1.卫小将.何芸 从电影《可可西里》窥探"消费社会"[期刊论文]-电影评介 2009(14)

2.张彩玲.陈白鸽 鲍德里亚消费异化观与精神权益的提升[期刊论文]-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4)

3.殷昱伟 资本逻辑对现代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期刊论文]-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6)

4.宁东 从消费社会理论看《洪堡的礼物》[期刊论文]-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12)

5.韩承明 购物篮里的战争——消费社会语境下的消费行为思考[期刊论文]-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 2010(1)

6.舒玲 关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异化消费论”的哲学考量[期刊论文]-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5)

7.吴玉彬 鲍德里亚和马克思的异曲同工之处读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期刊论文]-社会 2013(5)

8.张美君 近年来国内消费社会研究综述[期刊论文]-生产力研究 2013(6)

引用本文格式:余源培.YU Yuan-pei 评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期刊论文]-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