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看孔子的"正名"思想

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看孔子的“正

名”思想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孔子思想体系中一个重要思想。然而我们对这一思想的理解却时有偏颇,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随着打倒“孔家店”运动的兴起,思想学术界阶级观点的广泛引用,这一思想逐渐成为人们批判孔子宣扬尊卑有别等级观念的一条罪证。五四时期,吴虞在《新青年》杂志上抨击孔子,他认为孔子是提倡君主专制的罪魁祸首。吴虞说:“孔氏之徒,湛心利禄,故不得不主张尊王,使君主之神圣威严不可侵犯,以求亲媚。”思想学术界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表现的是尊卑有别的贵族等级思想。如任继愈《中国哲学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奴隶主贵族等级制,和以奴隶主贵族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是周礼的基本内容。”杨向奎《中国古代社会与古代思想研究》认为是“把等级制度巩固起来协调贵族间的关系”。就是近来出版的葛兆光《中国思想史》也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的是形成整个社会井然有序的差序结构。”然而如果我们把这一思想和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联系起来,回溯孔子所处时代的社会思想文化状况我们就会发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想,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并非后人认为的是一种尊卑有别的贵族等级思想。主要是那些人没有把孔子的思想和后儒对孔子思想的改造区别开来。

我们首先来看下这段话的出处。《论语·颜渊》章:“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译文:齐景公向孔子问政治。孔子回答:“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景公道:“对呀!若是君不像君,臣不像臣,夫不像父,子不像子,即使粮食很多,我能吃得着吗?”1)

就是君像君的样子,或者说君尽君的责任。然后臣尽臣的义务。父尽父的义务,然后子尽子的孝道。第一至少大家义务是双向的。你君也有君的义务,然后你才能要求臣对你忠,你父有父的义务,然后你才能要求子对你孝,双向义务,1此翻译根据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翻译。

这是第一个层次。第二就是君君在臣臣的前面,可以这么理解:君先做的像君的样子,然后才有资格要求臣对你尽忠,父亲首先要尽到父亲的义务,比如说抚养子女,让子女受教育,然后你才有资格要求儿子将来对你孝顺。所以从这句话我们看来,至少有两层意思,第一平等,这是底线,其次,实际上孔子在这个地方还是不平等的,他把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交给的是君君和父父,交给的是君父。就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先秦儒家都有一个非常可贵的特点,就是他们更多的是把责任义务放在强势者的身上。上层社会的身上,他们对下层社会往往没有过多的道德要求,没有过多的道德要求,所以你看孔子也好,孟子也好,他们从来不对老百姓讲仁义道德。就是说孔子不但不像我们后世人想象的那样,更多地要求下层人民尽义务,恰恰相反,他更多地要求上层社会做得好。

在《论语》中,孔子从未说过臣下要盲目顺从君主、君主对臣下可以生杀予夺的话。相反,孔子认为国君之言,“如不善而莫之违也”,就有可能导致丧邦之祸。对君臣两者的关系,孔子首先要求当国君居上位的要守礼,要以身作则。他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政者,正也。子帅以政,孰敢不正”。“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他还说:“修己以安百姓”。孔子认为,当国君居上位的必须“好礼”,必须“修己”,才能使下面心服,才能安百姓,否则“虽令不从”也。

根据“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一句话,很多人都认为孔子提倡君主专制主义。其实,孔子说这句话的本意是为了“正名”,即要求君、臣、父、子都要名实相符,各尽自己的职责。至于这些职责是什么,当时孔子没有说明。因此,不同的人就可以有不同的解释。汉儒董仲舒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即认为,君、父、夫对臣、子、妻有至高无上、生杀予夺的绝对权利,这是一种解释。因为这些解释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所以有很大的影响。但这并不是孔夫子的原意。《论语》中“君子”、“小人”之别,不是按血统和社会政治地位来划分的 , 而是取决于个人的人格修养和道德水平。以“正名”为主要思想的“君君臣臣”观念,在孔子思想中并无尊卑等级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儒家学说面临着社会新形势及诸子百家思想的挑战,儒学为了自身的发展,吸收融和了许多其他学派的思想,尊卑观

念也愈益明显。

我们知道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是“礼”。而“礼”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正名”。“正名”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孔子认为每种事物,“礼”都对其作了一个规定,都有一个内在标准。事物必须符合“礼”给予自己的内在规定性,只有这样社会才会和谐,才会稳定,才会“天下有道”;否则,就会“乱”,就不和谐,就会“天下无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体现了孔子的这一“正名”思想。

孔子的“正名”所关注的并不是认识论的问题,也不是逻辑学的问题,而是一种社会伦理,一种“礼”的规定性的问题。这在孔子参政和周游例国的时候就有明显的表现——也就是说社会各阶层都要按照“礼”所规定的内在标准使“名”、“实”相符。不符合“礼”的规定的行为不要去做,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样社会就得以“治”,就会稳定,就会和谐,就会“天下有道”;否则“名”、“实”不符,就会“乱”,就会“天下无道”。所以孔子非常重视“正名”,在《论语》中有多次表述。如《论语·子路》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 ·季氏》)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 ,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 ·八佾》) 从这些文献记载来看,孔子非常重视事物之“名”与“实”是否相符。季氏按礼制不该使用八佾,而季氏却用了,这样“名”与“实”就不符 ,所以孔子愤而曰“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正名”主张自提出之日起,已经被讨论了两千多年,然而,随着时代的更迭和社会的进步,人们总能从孔子“正名”主张中获得新的认知与不同的解读,其根源就在于“正名”是任何有序社会都必须正视的重要问题。孔子“正名”主张的思想意义,就在于给一个有序社会建立了一套人和人之间的固定关系信念,

这种固定关系信念是一个社会得以稳固和治平的心理基础。在中国思想史上,孔子无疑是最伟大的思想家。其思想泽被后世,影响深远,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对孔子思想的阐释、发挥和利用。正如此孔子的思想也在历代的阐释中逐渐丰富。但在对孔子思想阐释的过程中由于时代统治者的需要,也存在对孔子思想过度阐释的现象,有些偏离了孔子思想,甚至走向其反面。因此,我们今天有必要对孔子思想进行重新审视,探讨其思想的本原,走近孔子思想的本来面貌,以期对今天的思想建设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黄文丽,试论孔子“正名”思想,沧桑,2013年4月

2. 梁振杰,对孔子“君君臣臣”思想的再审视,云南师范大学学报,第38卷第2期,2006.3

3. 陈学凯,道德、伦理、政治的合而为一——孔子正名主张的思想意义,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31卷第6期(总110期) ,2011年11月

4. 苟东锋,孔子正名思想研究,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5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