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管理世界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E C O N O M I C S

事业单位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焦明清胡玲

(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景德镇333403)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概况,分析事

业单位进行绩效评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概念进行界定,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服务质量三个维度构建事业单位绩效评价体系。

【关键词】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我国事业单位发展概况

事业单位的存在是我国的一大特色。它是适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的,由政府主办和管理,所需经费主要靠国家以财政拨款的方式给予全部或部分补助,单位自身不计盈亏。据有关专家初步统计,我国的事业单位机构数量近130万个,约有4000万从业人员,涉及到医疗卫生、公共教育、文化传播、福利机构、体育等各个领域和行业。

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事业单位正与市场经济建设相结合,使得一部分事业单位在职能、服务形式、经费来源渠道、开支办法等方面发生了一些变化。有的事业单位的职能是行政机关的延伸,行使一部分行政职能;有的事业单位正面向社会开展企业化经营服务活动,不但可以少要或不要国家拨款,还可以向国家上缴一定的税利。因此,为促进事业单位创造出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事业单位进行绩效评价是必要的。

二、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必要性分析1、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各项事业基本由政府包办,财政是资金的唯一来源,单位需要多少钱,财政就供多少钱,由财政来平衡单位的预算。这种体制不利于有效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助长了事业单位的依赖思想,加重了财政的负担,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也就缺乏内在的生机和活力。实践证明,事业单位仅依靠政府投入谋求发展是不够的,惟有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现优胜劣汰,建立自我发展的新机制,才能持续存在,健康发展。

2、有利于转变事业单位管理理念、树立服务型事业的观念事业单位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助于转变其管理和服务理念:从强调特殊群体的利益到强调社会公众的意志;从以单位自身的规则为导向到以社会公众的需求为依据;从强调对上级主管部门负责到强调对社会公众负责;从浓厚色彩的行政模式发展转变为服务型的模式。

3、有利于提高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益引入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将财政补助收入和非财政补助收入以及包括事业支出和其他支出在内的全部收入和支出,实行统一核算,统一管理,以提高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益。

4、有助于提升事业单位的信誉和形象

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是事业单位向社会公众展示工作效果的机会,展示成果能赢得社会公众对事业单位的支持。同时,展示事业单位绩效状况,能推动社会公众参与事业单位的监督。同时,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并不只是展示成功,它也暴露事业单位的不足和失败,这并不一定损害事业单位的信誉。相反,事业单位向社会公众公开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并展示其为提高绩效所做的努力及其结果,有利于克服社会公众对事业单位的偏见,建立和巩固对事业单位的信任。

三、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可行性分析1、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为事业单位进行绩效评价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已形成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为整个社会走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多元治理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进行奠定了经济基础,为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

2、开展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的社会环境正在形成人民群众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积极性日益增强,许多地方已经开始实行群众评议事业单位的活动,有的甚至采取了对评议结果排在末位的事业单位的领导给予淘汰的做法。随着政治改革的进一步深入,绩效观念将深入人心,这为开展事业单位绩效评价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3、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持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所需的大量数据资料的存储、分析、快速查询得以实现,评价方法更为科学,增强了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同时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并提高了效率,减轻了事业单位的压力。信息化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的各种信息公开化,并产生资源共享的优势。

四、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概念的界定“事业单位”是我国特有的名称,指的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绩”是组织的经营业绩,“效”是组织的管理效率。绩效则是经营业绩和管理效率的统称,其中,经营业绩是指组织者在经营管理组织的过程中对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所取得的成果和所做出的贡献;管理效率是指在获得经营业绩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组织发展创新能力。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则是通过构建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事业单位的运行过程,对其经营业绩和管理效率进行整体性评价,

70

《当代经济》2010年3月(下)

管理世界

C O N T E M P O R A R Y E C O N O M I C S

以反映其经济运行状况、财务状况及对社会的贡献。

五、事业单位绩效评价体系构建1、构建原则)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原则。事业单位不以(1

营利为目的,并不意味着不能营利,只是营利收入不分配给股东、投资者。因此,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同样需要效益和成本等财务指标,这可以直接映射单位治理的高效率与低成本。另外,还

员工满意度等非需考虑到组织使命因素,需要把客户信任度、

财务指标作为衡量事业单位绩效的手段。

(2)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可比性和可操作性是设计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离开

合理、系统、全面的绩效评价指了可比性和可操作性,再科学、

标体系也是枉然的。

(3)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数量庞大,行业种类众多,其公共服务绩效评价应根据不同行业特点采取不同评价方法。共性指标评价公共支出基本面上的特征,而个性指标突出了各个行业的管理目标和关注点。两者结合能够更加清楚地发现和识别问题,并做出准确的评价和决策,使指标更具客观、公正、完整及有效性。

(4)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定量指标较为具体、直观,评价时可以计算实际数值,而且可以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通过量化的表述,使评价结果给人以直接、清晰的印象。但不是所有反映事业单位绩效的因素都能够量化,那么就需要设计定性的指标予以反映。这些定性指标不仅可以弥补定量指标的不足,还可以纠正过于强调定量指标对事业单位长远利益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可以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指标更具综合性和导向性。

(5)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的原则。事业单位绩效可分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两方面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取得经济效益是为了实现社会效益,没有经济效益也就谈不上社会效益,背离目标的经济效益必然损害社会效益。因此,事业单位绩效评价要把两个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

2、指标设置如前所述,事业单位绩效是指事业单位的经营业绩和管理效益,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其绩效评价是对单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服务质量的评价。因而,可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服务质量三个纬度构建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即一级指标可设置为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服务绩效,然由一级指标分解出其他指标,构成一个金字塔式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具体指标见表1。

(1)经济绩效。经济绩效是对事业单位经济运行效率指标的设置,它主要以财务指标揭示,采用平衡记分卡原理从财务指标、内部营运流程和学习与发展创新能力角度分析。第一,财务指标。事业单位的财务指标是最能直接反映事业单位的业

一般容易绩。数据主要来自单位的财务报告和其他会计资料,

取得且可比性强,用来反映单位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创收能力、财务风险、偿债能力等。资产使用情况,通过经费自给率、资产使用率、资产周转率、净资产创收率等指标,分析单位的资产构成的合理性和资产的使用情况,以考核事业单位的资产配备是否合理。事业支出情况,分析人员支出和公有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可以了解事业支出结构是否合理。偿债能力分析,主

表1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事业单位绩经济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二级指标三级指标

资产使用率、资产周资产使经费自给率、净资产创收率用情况转率、事业支出情况

财务指标公用支出比率人员支出比率、

偿债能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现金流入流力分析出比

流程效率、总营运成本内部营运流程组织和制度创新率、学习与发展创新能力

人才引进投入、人才培训成本、创新成果社会声誉公众知名度、

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作风公众满意度客户满意度、

社会声誉指标服务职业道德绩效服务效果

绩效社会贡献指标资本积累率、社会贡献率

要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现金流入流出比,通过这些指标来

负债构成和负债规模是否适度以分析单位负债水平是否合理、

及负债风险承受能力。第二,内部营运流程。事业单位内部有序的营运流程是确保事业单位高绩效的关键。该指标是从事业单位内部影响绩效水平的因素出发,主要包括组织和制度创新率、流程效率、总营运成本等指标,以科学评价事业单位绩效水平。其中组织和制度创新是指单位每年公布的新制度新规定数量指标,评价流程效率可以研究等待时间和逗留时间的分布、忙期和闲期的分布、服务设备利用率、顾客损失率等指标。第三,学习与发展创新能力。主要从人才结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创新成果等方面考核。

(2)社会绩效。社会绩效主要反映事业单位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所得到的认同度和知名度等。事业单位的生存目的主要是社会公益目的,它从社会所需求的就是公众和社会对它产品和服务质量的认同,则主要从社会声誉指标和社会

反映事业单位的名声名气,以评贡献指标考核。社会声誉指标,

价事业单位所属行业的社会声誉状况如何,主要指标有公众排名度、社会声誉度等。社会贡献指标,事业单位的经费来源目前还是主要来源于财政经费拨款,以社会公益为目的,追求社会

要反映事业单位的公益性就得考核单位对效益最大化。因此,

社会的贡献程度,主要指标为社会贡献率和资本积累率。

(3)服务绩效。事业单位服务绩效主要是指事业单位的服务质量、服务效益和服务效率等问题。因此,事业单位的服务绩效考核,应从员工职业道德和服务效果两个纬度进行。

(注:本文系景德镇市科技局软科学课题“地方高等学校财务预算与绩效管理研究”论文。)

【参考文献】

[1]胡玲: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 [2]贾文红:事业单位绩效考评机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5. [3]郑吉萍:试论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机制改革[J].行政与法,2006(9).

[4]王锐兰:我国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

《当代经济》2010年3月(下)

71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