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30年农村家庭背景变迁调查报告

大学生家庭经济背景调查………

中国改革开放 30年 农村家庭背景变迁

学 号: 20090230

姓 名: 班 级: 09市场营销2班

二〇一一年八月五日

大学生家庭经济背景调查

改革开放30年家庭背景变迁调查报告 第一部分:调查内容

一、方案设计

1. 调查的意义及目的

社会调查活动是“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广泛、深入的了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了解“三个代表”的践行情况,从而丰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内容,提高自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而通过对家庭经济背景的了解,能够加深理解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基本经济知识。

2. 调查地域:重庆市长寿区万顺镇石龙村

3. 调查对象:自己的父母

4. 家庭背景简介:四口之家,包括爸爸、妈妈、姐姐和我,姐姐在外打工,现读于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经济主要来源于农业产出(如种植蔬菜、玉米、稻谷和油菜等)和打工收入,消费渠道主要是子女教育经费及全家日常开支,子女生活开支共计600元/月;家庭因处于农村,一般自给自足,外加小额开销;父亲大半年在外做建筑工,弥补家庭财政赤字。

5. 时间安排:

准备阶段:2011年7月10日--7月25日,问卷设计、收集资料、做父母思想工作等。 调查阶段:2011年7月26日晚8:00;地点:家中客厅;方式:面对面问答;内容:问卷发放与填写、访谈等。

总结成文阶段:2011年8月1日--8月6日,资料汇总统计、撰写调查报告与总结。

6. 调查途径

原计划采用访谈式调查,后考虑父母文化水平程度不高,无法接受专用名词词汇,故改进为问卷式与访谈式相结合的调查方式。

二、访谈记录

说明:因父母文化程度低,问卷填写采用调查员询问解释,再由调查员填写问卷及作访谈记录。

附表二:访谈内容(口语设计,修正整理后的记录)

时间:2011年7月26日晚8:00 地点:家中 访谈人:伍芸玉

被访谈人:A 父亲 伍祥荣 B母亲 万秀兰 记录人:伍芸玉

1. 您们家庭月平均收入有多少?与本村所有农村家庭相比,能够处于什么位置?

A :如果不去打工,最多500吧;如果一人外出挣钱的话,能够达到3000~4000元每月。与其他家庭相比,大概在50%以上点!

2. 去年家庭消费全年共计多少?与本村所有农村家庭相比,能够处于什么位置? A :你回答吧。

B :全年消费差不多16000元吧,与别人比较,肯定在80%以上左右,因为我们家有一个读大学的。

3. 您们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与支出主要去向分别是什么?

B :收入主要是在外打工和农副产品,支出主要是子女教育经费。一个大学生每年的学费就接近8000元。

4. 您们家有承包的土地吗?

A :现行农村普遍是土地包产到户,我们家承包的土地面积大约是2.6亩。

5. 在农村生活,最大的生活保障是什么?例如土地、打工的收入、子女扶助、家庭成员互助、社会救助制度、政府等。

A :当然是土地了。当农民的没了土地不就成了流浪汉了吗?自己的饭碗都丢了。现在的社会,靠子女扶助、社会救助制度、政府补助能过一辈子吗?再说,自己有手有脚,别人能帮你吗?至于打工的收入有可能是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但是若在外打工没有挣到钱,回家还不是要靠这一亩三分地过日子。

6. 如果现在交出土地您就可以进城生活并享有与城镇居民相同的最低生活保障,您们愿意

吗?

A :不愿意。要知道年龄大点的人在一个地方待久了,有了感情,却要搬到另外一个陌生的地方居住,人生地不熟的,那肯定不习惯。年轻人倒也无所谓。

B :我也不愿意。在城市生活的人老后,如果社会保障不健全,生疮害病的没钱怎么办啊?捡垃圾吗?还不如待在农村种点粮食蔬菜,生活得过且过算了!

7. 现在农民种地的税收基本上都免了,当农民应该可以安稳地过上日子吧?

A :哎,不交农业税了,可你种地的投入反而高出很多,比如一年种地的肥料、农药的成本每年都在翻。再加上现在物价上涨,粮食的价格却涨幅不大,农民难啊!若是遇上风调雨顺也还勉强;若是摊上个天灾什么的,一年的工夫就白忙活了。

B :就像今年,很多玉米、稻谷都被干死掉了,但是我们却一点办法都没有,估计今年的收成连去年的一半都没有。

8. 那现在您们对农村的政策有何看法?主要是指土地政策。

A :以前大集体,自己没有土地想土地;现在有土地了,结果入不敷出,大部分人都宁愿外出打工,大量的土地都闲置着,即使是不交农业税,也很少有人愿意在家务农。

新闻联播里经常传达中央对农村、农业、农民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还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可农民要了土地没有办法养活家庭,就只有荒着,或者是种树占地而已。

B :农村的政策一天比一天好,但是真正种地的人是越来越少。在平原地区,倒可以机械化;可偏远的农村呢,只能这样。农民也要生活,也要养家糊口啊!

9. 您能展望一下您们心目中的农村吗?

A :这个啊,听别人说,机器耕种、播种、收割才是现代农村的新面貌吧。我们也想这样啊,但是,一方面因为我们这里交通极其不方便,即使有钱请人,人家也不会来的;另一方面呢,我们种的稻谷、玉米大多在山坡上的,这些机器也上去不了啊!只有“弯弯犁头水牯牛”啊。这些东西我们这代人是实现不了啦!

B :平原地区还是有部分机械化种地的,但山区就少了。

A :其实农民最想要的是土地多出点粮食,而且粮食能卖一个好的价钱。

附表一:问卷填写(书面用语设计,调查员询问解释并代填表格)

附表一:

伍祥荣 姓名: 男 性别:

女 高中未毕业 学历: 初中毕业 调查对象基 万秀兰

本情况

产业背景

产权背景

49 年龄: 职业: 务农 地区:重庆市长寿区万顺镇石 49 龙村 行业(职业) 务农,打工 产品品种 主要是农副产品,包括小麦、油菜、玉米、蔬菜,还有鸡禽、牲畜等。 产品市场范围 1、由生意人收购运往外地销售; 2、部分在本县出售; 3、家庭自己消费。 小农经济,传统自然经济,自给自足 生产规模 生产规模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 土地承包面积:2.6亩 个人产权 土地租赁面积:无 农村土地承包方式: 单位产权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 农村集体企业经营方式: 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的承包 农村经济的分配模式: 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在此基础上,由统一分配模式向统分结

分配背景 合的双层经营模式转变。 现代农村经济体制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分配形式

主要是家庭多劳多得,以及集体统一分配。

第二部分:访谈成果分析

一、根据访谈结果分析,我们可以归纳出几条信息:

首先,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家庭消费水平普遍偏高,其中大学生是整个家庭中最主要的消费。基本上每年都在1万元以上。然而,大学生家庭本身的收入却不见得乐观。

其次,我们可以了解到,农村普遍存在“地多人少,土地荒废”的问题。原因在于,农村大部分青年劳力都外出打工,家里大多只剩下年世已高的父母。当然这也难怪,光靠农地的庄稼维持生计到是不难,但是光靠这些庄稼供养一个大学生,那就不行了。虽然,国家出台了免收农业税的政策,但是随着物价的上涨,农民的收入也不见得乐观。

二、重点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问题

土地是农民最为问心的问题,2 0 0 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改革开放的三十年 ,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三十年 ,回顾三十年的历史 ,我们以 19 7 8年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废除了以阶级斗争为纲 ,强调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实行改革开放 ,从此中国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长足进展。通过对我国实施的农村土地制度和政策的回顾 ,全面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演进过程 ,总结其制度变迁的经验教训 ,从而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实际的土地制度 ,这对于实现农村的全面繁荣 ,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历史经验

1、土地制度至关重要 ,对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尤为如此。

近代以来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建国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是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最大的国情。人多地少可以说是我国农村以后一个时期长期存在的农地制度矛盾。而农村问题 ,说到底是农民问题 ,中国革命的成功其关键就在于党实行了正确的土地制度 ,从而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建国以后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也表明:要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要尊重中国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尊重中国的国情 ,从实际出发 ,才能制定出正确的土地制度。

2、土地制度的改革, 土地政策的制定,必须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制度内的农民受益, 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可以说,经济上保证农民的物质利益,政治上保障农民的民主权利,是农村改革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始终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改革实践表明,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的生产决策和物质利益问题,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例如,农业税的取消,2004年和2005年实行的“两减免、三补贴”政策,以及近年来农村教育、卫生,村民自治等改革,都使农民得到了直接的好处,激发了农民从事新农村建设的热情。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其世纪运行中也存在一些必须解决的问题,例如,土地产权不清晰,土地承包期限短和土地的频繁调整,土地流转制度的不健全,以及对农地的非法占用,这都直接触犯了农民的权益,但现行的法律却还不能对农民的使用权实施有效的保护。因而,这就对新的土地制度的确立提出了挑战,引导土地制度的不断完善。历史的经验教训启示我们:无论什么时候, 促进农村经济增长, 发展生产力,使农民受益并保障农民利益,都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首要目标。

3、土地制度的改革,必须尊重农民的创造性选择。

农民是农村改革发展的主体, 蕴含着巨大的创造能力。制度只要尊重他们的创新精神, 维护他们的广大权益, 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 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 就会激活他们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使我国农村的改革和发展能形成一个创新的长效机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历程表明, 改革与广大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 农民因之具有改革的内在利益要求, 他们最富有改革的勇气和活力, 能够喷涌出无穷无尽的智慧。为此, 农村土地制度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 尊重农民的创造, 倾听农民的呼声, 反映农民的意愿, 集中农民的智慧和力量去发展我国农村的生产力和各项事业。只有这样, 农村经济才能发展, 农村社会才能稳定。

4、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必须循序渐进, 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在我国农村,土地不仅是生产要素,而且也是农民的生存保障和社会福利保障,农民在没有找到固定的职业和稳定的收入之前,不敢放弃用来养家糊口的土地,把土地作为最后的生存保险,用以对抗非农产业中的失业与破产风险,这样,势必妨碍土地的流转和经营规模的扩大,造成土地的粗放经营和大量弃荒,同时,也不利于农民身份的转变,影响我国城镇化建设。只有随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才能逐渐弱化和部分替代土地的保障功能,从而有利于减轻农村土地制度向效率方向演进的成本,有利于促进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逐步实现,从而促进新农村建设。因而,必须建立健全包括农村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以及完善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5、政府在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中 ,担负重要的角色。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 ,实质上是围绕土地问题 ,政府、 市场、 农民三者之间利益的博弈和互动的结果。其核心问题就是土地的产权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制度的变迁实际上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需求诱致性的制度变迁。但是中国共产党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农民的发明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并在全国农村加以推广 ,从而极大的推动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从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看, 新的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 应当在充分考虑中国农村国情的基础上, 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制度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中国人多地少的这一国情, 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家庭生产经营的延续性。土地产权的变革和家庭的生产经营并不矛盾。总之,当前我国既要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又要对这一制度进行创新,使之更加完善,同时能更好的解决当的三农问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二)、农村土地制度的弊端

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对土地有了承包权。“十五”期间又制定了《土地承包法》,保护了农民的权益,鼓励了农民种地积极性。特别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实行了“一免三补”的惠民政策,使农民心中有了底,觉得现在有了土地就有了生活的保障。但在《土地承包法》实施过程中,不尽合理的地方也日益出现,土地束缚了一些农民,使他们只看到土地带来了温饱,不求进取的农民只想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田园生活,陈腐观念和旧的生活方式使他们不愿进城务工。

但事实上,光靠土地又难以维持家庭正常的消费开支,于是部分农民脑中腐朽的观念就作怪了,比如不准农村女孩上学读书,甚至更偏僻的农村还存在着卖儿卖女的惨剧。当然这里只讨论了弊端,家庭承包经营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我国的农业。

(三)、建议

粮食问题不仅是中国的问题,更是全人类的问题。中国要发展就必须解决粮食问题,而我认为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就是解决好农民的问题。针对现行农村“地多人少,土地荒废”的问题,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推出适当的农民优惠补助政策,吸引更多年轻劳动力回村务农。

现阶段,农村越来越多的年轻劳动力“弃农务工”,导致大量土地闲置荒废。调查显示,大多数农民进城务工,是为了解决子女的教育经费问题。据了解,有的家庭种了一年的庄稼还比不上在外打工的人两个月的工资,这还没有除去生产所必须投入的劳力、时间、肥料和农机等成本。

首先国家可以适当减免农村大学生的教育经费,这样可以吸引更多中年劳动力回村务农,而农村现阶段缺的正是这样的人;其次,对在农村务农的家庭,可以出台类似“家电下乡”的政策,对那些购买农机的家庭,可以适当地进行补助,或对于承包土地较多的家庭,年产量高,家庭收入较高的家庭,政府可以颁发奖章和一定的奖金予以鼓励,给予他们物质上与精神上的关心,也给农民树立了一个种庄稼也能致富的榜样,让他们也有致富的愿景。

2、 技术支持,引导致富。

政府把土地交给了农民,但是我认为更关键的在于教会农民如何使用土地。这种利用已经不能简单地概括为满足温饱的种植与生产了,现在大多数农村普遍存在着种植作物种类多,但是每种作物的种植量都不多的现象,这样成本自然就会高出很多。出现这种现象我认为原因有三:一是一些农民年世已高,已无心无力对现行生产模式进行改变;二是农民根本没有这样的意识,也就是说他们根本没有想到庄稼也可以换一种方式种,并且或许可以种得更好;三是没有经济支持。

针对这个问题,我有一点小小的建议:就是政府可以引进一项农产品或适合农村养殖的项目,并由政府承担一部分资金,农民承担一部分,并且政府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与风险保障,引导农民利用技术致富。实施这个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一定要深入农村积极地宣传与介绍,并且政府一定要提供一定的风险保障,让农民们相信这是实实在在的真实可信的。

3、 要致富,先修路。

我不得不说,农村交通问题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农村的路不通,不仅阻碍了农村与城市的交流,而且让山里的人走不出去,走出去的山里人再也不想回来,更别提让城里的人走进来。农民进城是用“走”的,而城里人用同样的方式是“走”不进来的。所以我们必须把路修好,把准备工作做好,把基础打好。

第三部分:总结

通过这次调查,对“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同时,我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一条艰辛的道路,现行农村土地承包制度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更加富强。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