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校建设总结报告_广西商业学校

广西商业学校示范校项目

总结报告

广西商业学校国家示范校项目建设办公室

二○一四年六月

目 录

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 1

(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 1

(二)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 .............................. 2

二、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情况 ................................. 3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凸显商科特色 ........ 3

(二)师资队伍建设:校企互通 .......................... 5

(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校企行联盟 ...... 6

三、特色项目建设情况 .................................... 6

(一)中职商科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建设情况 ................ 6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情况 .............................. 7

四、项目资金投入、使用与管理情况 ......................... 7

(一)资金投入、使用情况 .............................. 7

(二)资金管理情况 .................................... 8

五、贡献与示范 .......................................... 8

(一)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 8

(二)对其他地区和学校进行示范、带动和辐射的成效 ...... 9

六、建设成果 ........................................... 10

(一)建设成果综述 ................................... 10

(二)典型案例简述 ................................... 11

七、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 11

(一)主要问题 ....................................... 11

(二)改进措施 ....................................... 11

广西商业学校示范校项目

总结报告

广西商业学校始建于1960年,是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的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2011年10月,学校被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二批立项建设学校。经过两年建设,学校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实现预期目标,并取得显著成效。

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一)项目建设总体情况

1.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示范校重点建设4个专业、2个特色项目,现已超额完成建设项目预定的任务,完成率107%(见表1)。

表1 任务完成情况一览表

2.办学实力整体提升

一是教学设施设备大幅优化。教学用计算机由1004台增加到1194台,教学仪器设备总值由1734万元增加到2476.88万元;校内实训室由54间增加到69间,实训设备总值由1540万元增加到2155.68万元;数字化教学资源总量由2.1TB增加到2.9TB。已建成覆盖全校学习、办公场所的校园数字化硬件平台,学校的办公效率及实训能力明显增强。

二是重点基地建设成效显著。市场营销、会计、中餐烹饪三个实训基地获批为“十二五”广西中等职业教育立项建设实训基地;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获得了中等职业学校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建设

立项。建设期间,学校实训基地共获得地方财政750万元的建设资金支持;此外,各专业引企入校,合作企业投入设备与资金总额360.38万元,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8个,新增校外实训基地17个,校外实训基地总数达46个,实训基地建设成效显著。

三是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建设期内,学校专任教师增加 15名,达234人,生师比为1:19;专业课教师“双师型”比例达92.7%,专业课教师下企业实践9978人天,每年人均下企业30.4天;从行业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增加10名,达48名;新增自治区职教名师2名,联合国劳工组织SIYB中国项目培训师1名,培养专业带头人15名、专业骨干教师66名,公开发表论文73篇,公开出版教材7本。

四是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近两年,我校学生在自治区级以上的技能大赛中获奖数量和级别明显提高,由49项提高至239项,其中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奖14项,自治区级技能大赛奖225项。毕业生“双证”获取率98.2%,初次就业率99.1%,专业对口率92.5%。学生待遇也逐年提升,201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月薪1900元以上,比两年前平均增加400多元。

五是学校吸引力增大。示范校建设期间学校先后获得7项国家级、自治区级以上综合表彰,学校的社会声誉不断提高,近两年招生持续增长,全日制招生数由2011年的1568人增长到2013年的1635人。校企共建的“店长班”、“ 素食烹饪订单班”等更是招生爆棚,无法全部满足就读需求。

(二)建设工作机制与举措

1.组建机构,健全制度

成立校长牵头的领导小组、示范办、顾问委员会及项目建设、资金保障等多个项目小组。制定了《示范校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等36个管理制度及建设指南,实现全过程管理和指导。

2.全员参与,绩效考核

在全校范围深入动员和广泛发动,实施目标管理,将建设任务融入部门和个人的年度绩效考核中,举全校、全员之力推进示范校建设

进程。示范办对各项目的建设进度和完成质量进行全面监控和督查。

3.上级重视,专家指导

自治区教育厅、商务厅分管领导常亲临学校协调解决建设难题。学校聘请教育部、区内外职教专家协助做好顶层设计,并全程指导示范校建设。

4.交流合作,资源共享

学校定期编制示范校建设简报,建立“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专题网”;以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校长联席会为载体,实现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

二、重点支持专业建设情况

(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凸显商科特色

1.创新并实施了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构递进式、模块式课程体系

依据学校“岗位技能+商科职业素质”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各专业分别创新了凸显商科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及与之相呼应的课程体系,建设成果见表2。

(1)市场营销专业建构了实战型职业岗位递进式,即:从新员工至零售店长的递进、实战型人才培养模式 ;同时,按新员工、零售店员、店长助理、零售店长递进的四个岗位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

(2)电子商务专业建构了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主线的实战型职业岗位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按职业岗位的任务进行课程分解,构建“岗位导向”的模块化课程。

(3)会计专业创新了“二三三”人才培养模式,即学校企业“二主体”,基础素能、会计素能、商务素能“三模块”,学历证、会计证、商贸岗位证“三证书”的模式,并设计了包含基础素能、会计素能和商务素能三大模块的课程体系。

(4)烹饪专业创新了商科素质加传统烹饪和素食烹饪技能的

“1+2”人才培养模式;开发了基于岗位能力、包含商科职业素质、传统烹饪技术、素食烹饪技能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表2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建设成果

2.实施基于行动导向的“学、做、教一体化”教学模式,彰显实战教学特色

各专业积极探索、稳步推行凸显商科特色、实战性强的“学、做、教一体化”教学模式(见表3)。

表3 教学模式改革情况汇总表

3.校企共建品牌课程和特色教材,实现课岗融合

4个重点建设专业重点打造了14门品牌课程和3门优质课程,辐射带动其他专业开发了2门品牌课程,二年建设期间,学校共建成了16门品牌课程及3门优质课程;校企共同开发校本教材14本(套),其中7本作为商务部十二五规划教材正式出版。2014年全区中等职业学校品牌课程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我校召开;系列校企两用的品牌课程建设项目获“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

4.实践以商务能力为核心、以“学分银行”为载体的多元智能化学生能力评价模式,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学校成立学分银行,构建了由学校、企业、行业多方参与的对学生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进行科学评价的学生学业评价模式。

5. 专业共享教学资源库建成,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

建设了共享型教学资源库,开发了总量达2.9T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库由教师教学用、学生学习用及教学评价三部分资源构成。

(二)师资队伍建设:校企互通

1.明确路径:推进“六级递进”的教师培养机制

全面实施普通教师、“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区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六项教师培养计划,形成了“六级递进”教师梯队。

2.激发活力:实施“1346”多元化教师教学评价机制

全面推进“一个门槛、三方评价、四个环节、六个等级”的多元化教师教学质量等级评定机制,引进第三方专家组直接参与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一个门槛:以学生评价合格为前提;三方评价:企业、同行、学生等主体参与评价。四个环节:开学前说课、期中听课、学生评价和期末总结验收四环节。六个等级:将课程按六个等级评定。

学校“1346”多元化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在全国、全区各类会议上作为我校的示范校建设成果进行交流宣讲,得到区内外职教专家的充分肯定。

3.成效显著:素质全面提升、队伍结构合理、教师校企互通 建设期内4个重点建设专业共培养了7名专业带头人,其中自治区职教名师2人,骨干教师50人,培养了86名双师素质教师,“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达96%;遴选40名企业技术骨干、能工巧匠担任学校兼职教师。建设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校企互通”的教师团队。

二年建设期,教师团队获自治区教改项目一级立项3项、二级立项8项、三级立项5项;并荣获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以及第七届广西中等职业教育优秀教改成果一等奖,公开发表论文67篇,公开出版教材7本。2014年,青年教师参加广西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技能大赛企业资源计划(ERP)沙盘模拟经营团体项目,获得团体一等奖。

(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校企行联盟

1.机构设立,制度完善,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学校成立广西商业学校理事会及4个专业理事分会,制定章程和工作制度,形成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方合力的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建设期间,新增合作企业32家,合作企业总数达67家。

2.构建“校企行”联盟,实现多方资源整合

组建了以行业为主导,校企为主体、合作项目为载体、基于专业建设的“校企行”联盟。通过签订多方协议,构建学校、企业、行业三方战略伙伴关系,实现多方资源整合、利益共赢,该模式被《光明日报》、《广西日报》等媒体宣传报道。

3.牵头组建职教集团,拓展校企合作平台

我校牵头成立柳州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吸纳22家企业、5所职业院校 、7个行业组织参加,为校企合作共赢提供平台,为职业教育发展整合优质资源。

4.以订单培养为载体,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全面深化校企合作

学校将订单班、冠名班作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的推进平台,4个重点专业与多家企业合作开办了13个“订单班”、“冠名班”,实行校企“五共同”: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教学计划,共同选择教学内容,共同实施教学过程,共同进行教学评价;将企业优秀的文化融入订单班、冠名班的管理。同时,引企入校,校企共建了6个生产性实训基地,并与广西烹饪协会合作,校企共建“桂菜研发中心”,全面深化校企合作。

三、特色项目建设情况

(一)中职商科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建设情况

通过构建以“主体、平台、支持”为核心的三位一体“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即以学生创业社团为主体;以创业园、跳蚤市场、电子商务创业基地为平台;以“德商”系列第二课堂创业主题活动、创业教育人才库、创业文化环境为支持,让学生从小生意、小项目入手体验创业,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提高学生创业能力。

项目建设实现了预期目标,受益学生达4200人,占在校生的94%。两年建设期间,自主创业学生达168人,占建设期间毕业生总数比例的6%。

(二)数字化校园建设情况

从基础平台数字化建设、教学数字化建设、校园电视系统建设、管理应用团队建设等方面开展数字化校园工程。通过两年建设,上述项目已实现预期目标,已建成一个高速畅通、开放共享、可管可控的信息服务平台,为校园电子商务创业基地提供可靠的网络环境,为全校师生提供快捷、优质、高效的教学服务。

该项目建成使全校师生受益;共有8家企业、教育单位参与项目建设。

四、项目资金投入、使用与管理情况

(一)资金投入、使用情况

项目建设专项资金总预算1540万元,项目实际投入资金1659.17万元,到位率108%,实际支出资金1655.57万元,实际支出率99.78%。

1.中央专项资金的投入、使用情况

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1000万元,资金到位率为100%。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总支出999.18万元,支出率99.92%。

其中:实验实训设备总支出200万元,占中央专项资金20%;师资培训进修总支出97.48万元,占中央专项资金9.75%。

2.地方财政专项资金的投入、使用情况

地方财政预算资金200万元,实际到位资金226万元,资金到位率为113%。

地方财政专项资金总支出223.23万元,支出率98.77%。其中:用于市场营销专业5.17万元,用于电子商务专业38.47万元,用于会计专业42.78万元,用于中餐烹饪专业32.19万元,用于数字化校园项目104.62万元。

3.行业企业资金的投入、使用情况

行业企业计划投入资金246.5万元,实际到位资金309.48万元,资金到位率为126%。

行业企业投入资金总支出309.48万元,支出率100%。其中:用于市场营销专业160.63万元,用于电子商务专业42.3万元,用于数字化校园项目106.55万元。

4.学校自筹资金的投入、使用情况

学校计划自筹资金93.5万元,实际自筹资金123.69万,资金到位率132%。学校自筹资金全部用于中职商科学生创业教育模式项目建设,支出率100%。

5.各子项目资金使用与预算符合程度

各子项目中央专项资金使用与预算投入的相符率达99.04%,其中:市场营销专业预算投入296万元,实际支出291.01万元,相符率98.31%;电子商务专业预算投入258.5万元,实际支出262.07万元,相符率98.62%;会计专业预算投入243.5万元,实际支出242.98万元,相符率99.79%;中餐烹饪专业预算投入202万元,实际支出203.12万元,相符率99.44%。各子项目地方财政专项资金、行业企业投入资金及学校自筹资金的实际投入均大于预算投入,相符率100%。

(二)资金管理情况

学校聘请中众益(广西)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第三方审计机构,指导并监督项目资金的使用。审计报告结论:项目资金的使用符合《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专项经费的使用遵守国家及地方有关财经法律法规。

五、贡献与示范

(一)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1.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商贸服务人才

截止2014年6月,学校全日制在校生4448人;2013年毕业学生1430人,学生“双证”获取率98.2%,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9.1%,对口就业率92.5%。为地区经济发展输送了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商贸服务人才。

2.社会服务能力增强

学校充分发挥优秀的教学团队和完备的实训设备等优势,开展对

企业员工、下岗工人、劳村劳动力转移人员、职业技能鉴定的培训。建设期内,职业技能鉴定工种新增5个,达13个;对外组织职业资格技能鉴定年平均1120人次,职业培训年平均18845人天,社会服务收入年平均达190.86万元。

(二)对其他地区和学校进行示范、带动和辐射的成效

1.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建设期内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会计3个专业被再次确认为自治区示范性专业;2013年7月,这3个专业被中国商业联合会评为“商科中等职业学校特色专业”,学校的影响力从区内向全国扩散。

学校先后获得7项国家级、自治区级以上综合表彰,学生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奖14项,自治区级技能大赛奖225项。

2.引领其他中职学校改革发展

我校领导、骨干教师多次在国内、区内的各类培训及会议上作有关学校建设成果的经验介绍;我校吕志宁老师系自治区职教名师,受中国职业教育技术学会邀请,到成都、昆明等地举办的“全国职教骨干师资培训”中授课。二年期间,吕老师将我校示范校建设的成果在国内近20所职业学校、4000人次骨干教师培训中推广应用,在同类中职学校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2013年5月,校长李柳缤受邀在第三批项目学校项目建设启动推进专题研讨会上作《凝神聚智,扎实推进国家示范校建设》经验介绍,推广我校示范校建设的经验。

3.推动区域职业教育及职业培训的发展

我校牵头成立柳州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吸纳22家企业、5所职业院校 、7个行业组织参加,整合优质资源,积极推动区域职业教育的发展。

我校李国锐老师被授予联合国劳工组织SIYB中国项目培训师、中国SIYB创业培训师、创业咨询师导师等称号。二年来受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委派,在连云港、六盘水等地担任SIYB培训教师的教练和导师,为其他职业院校培养SIYB培训教师,带动其他地区SIYB培训的开展。

4.帮扶县级职校

学校与金秀县职业技术学校、从江职业学校、灵山第二职业学校等3所职校开展对口帮扶;金秀县职业技术学校多次组队到我校交流,校长到我校挂职3个月;灵山第二职业学校2013级全体新生的入学教育在我校进行。

5.接待同行来访交流

上级领导、兄弟学校多次来学校考察、调研,建设期共接待国内区内来我校交流学习23团次。

6.媒体宣传扩大示范效应

在《光明日报》、《广西日报》、《广西八桂职教网》等省级以上媒体宣传、推介学校办学经验及教改成果54次,其他媒体宣传24次。

六、建设成果

(一)建设成果综述

二年建设期间,学校创建了“基于专业建设的校企行联盟”办学模式,实施了“岗位技能+商科职业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相配套的模块化、递进式的课程体系;打造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校企互通的教师队伍;校企共建了一批集教学、培训、职业鉴定、生产功能为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构建并实施了以“主体、平台、支持”为核心的三位一体“体验式”创业教育模式;共整理、汇集了63本(部、册)建设成果(见表4)。

表4 示范校建设主要成果概况

(二)典型案例简述

示范校建设共提炼、撰写了9个典型案例,重点推荐下列3个: 案例1:店长是怎样炼成的——广西商业学校零售店长人才培养纪实

学校市场营销专业与企业合作,根据零售企业运营的现实需求,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小型零售店店长(主管),并构建了包括新员工、零售店员、店长助理、零售店长四个职业岗位的实战型职业岗位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将零售店长培养过程与零售店工作岗位和人才成长相对接,按零售企业经营标准要求,课岗对接,实施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重点的实战教学。目前,学校输送到校企合作企业江苏中和贸易有限公司的毕业生中有90%的学生在顶岗实习一年后提升为店长和副店长。

案例2:开发“校企两用”课程 校企共赢发展

按照市场运作的规则,校企联手建立产教融合、校企两用课程的开发机制,形成了“企业调查——学校开发——校内使用——企业购买”的双循环课程开发模式,课程在校企之间双向推广,双向反馈。学校以“校企两用”课程服务企业,打造学校教师团队,实现课岗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企业购买课程进行企业内训,经济效益明显提升。该案例荣获2014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

案例3:课堂上来了不速之客——广西商业学校教学质量多元评价的探索

学校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改革中引入企业和社会的元素,探索了 “一个门槛、三方评价、四个环节、六个等级”的“1346”多元评价模式。聘请由教育、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第三方专家组直接参与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等级评定,并将评价结果与教师绩效考核挂钩。

七、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主要问题

一是重点专业的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及创新成果有待进一步推广;二是教职工全员考核激励机制有待创新。

(二)改进措施

1.及时推广重点建设专业与企业深度合作建设经验,带动其他专业的校企合作工作。

2.进一步完善以岗位为核心、竞争、流动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我们将进一步巩固、推广示范校建设成果,继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内强实力,外树品牌,做商贸类中职学校的领跑者,为服务地方经济和推进中职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