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研究

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研究,以红梅公园与常州为例

N091001227

许闻翔

[关键词]城市公园;城市公园绿地;城市绿地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红梅公园 [摘要]城市公园,一个城市中不可或缺的景观组成,一个城市绿地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一个城市生态系统中不可忽视的成分。

1绪论

1.1研究的起源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公园绿地作为人与自然接触的最直接、最便捷的空间,逐渐体现出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城市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一系列的公园建设如雨后春笋般,走进居民的视野,融入居民的生活。城市公园绿地在游憩休闲、生态保护、文化活动、塑造城市形象等方面也发挥了的一般绿地所难以比拟的作用。城市公园也成为衡量城市建设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对于城市公园绿地的课题研究有着非常现实的实际应用价值。一方面,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下,市民随着休闲时间的增长和收入水平的增加,对公园规模与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另一方面,我国公园绿地建设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民需求,陷入困境,暴露出许多问题和矛盾。

(1)虽然公园数量有大幅度提高,但公园绿地建设的速度难以跟上城市人口的发展速度。尤其是一些老城区,人均公园绿地指标随着公园建设反而呈逐年下降趋势。

(2)公园绿地分配不均,出现“鸡肋”现象。多数城市建设中,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在居民聚集密度高的中心地段很难开辟公园绿地,而城市偏远地段较易开辟公园绿地,造成绿地需求强烈的地区很少绿地,而建有绿地的地方却很少人使用。

(3)从系统的角度来看,虽然城市公园绿地面积、数量逐年增加,但是公园之间缺少联系,呈支离破碎的“孤岛”现象。

(4)由于城市美化运动、快速建设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公园建设片面强调绿地率、景观效果,而忽视了人的行为特征,未突出休闲游憩功能,难以为大众服务。

(5)公园类型单调,层次不够丰富,且呈现大公园变多,小公园变少的趋势。

缺少与居民生活密切联系,使用率较高的小游园、居住区公园、街旁绿地等公园绿地。

(6)上述矛盾问题的产生主要是源于城市的迅速发展与城市公园绿地落后之间的矛盾。基于这些问题,如何实现城市公园与整个城市的协调发展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从整体的、系统的角度出发研究、分析和解决城市公园发展现状问题,有利于解决城市公园各个层面的问题。为此,许多国家对现代城市公园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即发展与城市结构密切融合的开放的城市公园系统。

1.2目的与意义

自纽约中央公园诞生以来,公园的设计、建设、发展,一直是被关注的焦点。我国早期的城市公园建设,主要借鉴前苏联模式。进入市场经济阶段,如何协调区域绿地资源,合理布局各类公园,完善游憩项目设施,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综合发挥公园绿地系统的景观、生态、游憩功能,成为新的研究内容。随着景观生态学、信息科学、休闲游憩等学科的发展,为探索适合当前城市发展的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理论提供了新思维和新方法。本课题的研究,在城市发展理论、城市绿地系统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城市休闲游憩理论等基础理论的支持下,对城市公园系统的发展特点进行研究,分析城市公园与城市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找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的影响因素,旨在探索更为合理的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发展模式,在更深层次的研究中构建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评价结构模式,发展和完善城市公园绿地系统,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在我国,城市公园绿地是完全纳入到城市绿地系统中统一规划的,因此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的研究多与绿地系统规划研究相交叉,甚至是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中才涉及到。通过学术期刊网、学位论文及相关图书的阅读,发现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研究主要涉及城市发展、绿地系统、景观设计、休闲游憩、景观生态学、城市社会学等方面。其内容涵盖城市公园的发展、演化、功能变迁、管理、景观格局分析、分类、景观环境心理、生态、休闲游憩行为、技术支持、评估评价等多方面的研究。在游憩方面,如田逢军(2006)通过构建城市游憩导向的概念框架,探讨公园绿地的发展方向[1]。在生态方面,如杨晓燕(2005)从生态城市论角度出发,讨论了城市公园建设的必要性及启示[2]。在功能转变方面,如焦胜、曾光明(2003)通过对公园功能置换原因的分析,认为应该将公园作为

城市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其以及周边地区进行复核开发模式的探索。在技术支持方面,如李小马等(2009)运用GIS 技术,结合距离衰减模型和Voronoi 图估算沈阳城市公园的游憩压力,为优化城市公园休闲游憩功能、合理分配城市公园管护资本提供技术支持[3]。陈添喜(2003)通过构建影响游人规模的因素体系框架,预测城市公园游人规模,为公园规划提供技术支持[4]。在评价评估方面,娄彩荣(2005)等采用景观生态学指标,对徐州市城区公园绿地系统的景观结构进行定量分析[5]。张根锁(2003)通过构建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公园生态建设综合效益进行评价[6]。在效益分析方面,如李丹燕(1999)以广州城市公园绿地系统为研究对象,对其效益和现状、特征进行分析讨论,并就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和方法[7]。在管理方面,如赵丽[8]通过对公园绿地管理模式发展的研究来加强公园绿地建设。

2相关概念的界定

2.1城市公园

城市公园的现代概念首次出现是在蒙·劳里(M.Laurie )的《19世纪自然与城市规划》一书,将其作为工业城市中的一种自然回归。行业标准《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11]定义公园(Park):是供公众游览、观赏、休憩、开展户外科普、文体及健身等活动,向全社会开放,有较完善的设施及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绿地。

2.2城市公园绿地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9]中定义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它是城市建设用地、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市政公用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表示城市整体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对以上各种释义的分析可知,城市公园绿地的内涵具备以下几方面:一是公共性,即城市公园供全体居民及外来游客使用,突出绿地的开放性;二是游憩性,即公园是以游憩为主要功能,需具备完善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突出绿地的社会服务功能;三是价值性,即公园对于城市的价值是各方面的,如休闲游憩价值、生态价值、环境保护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经济价值等。本文研究的公园绿地,以游憩功能为出发点,从城市整体出发综合考

虑其结构和功能。因此,本文的公园绿地不仅包括城市内部的公园绿地,也包括部分的其他绿地,如城市周围及外围中具有游憩功能的郊野公园、风景名胜区、风景林地等。

2.3城市公园绿地系统

美国对城市公园系统(Park system )的定义为:“公园(包括公园以外的开放绿地和公园路(Park way )所组成的系统,具有保护城市生态系统,引导城市开发向良性发展,增强城市舒适性的作用[10]。”日本认为城市公园系统是“城市中各种规模的分散的公园通过道路公园有机联系起来,使全市的公园形成一个整体,各类公园和公园间的联络道路的规划设计要能满足市民平时的体育和休闲活动的需要,又可以满足非常时刻安全和避难的要求[11]。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内涵也得到不断地发展、更新和扩延,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系统性,公园绿地的系统化,能更好地组织系统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使公园绿地的功能效应取得“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二是公众参与性,作为城市中主要的开放空间,公园绿地是市民和游客开展户外游憩活动的重要载体。公园绿地系统有必要深化公共游憩功能,通过系统层次结构的完善,发挥最优的游憩性能。三是生态性,作为城市中的有机整体,公园绿地系统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综上所述,公园绿地系统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子系统,也是城市生态系统和城市整体公共空间大系统的子系统。根据地域范围不同,城市公园绿地系统从内到外可分为市域城市公园绿地系统、城市规划区公园绿地系统、城市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系统三个空间层次。过去相关学者主要是在城市中心城区范围层次研究城市公园绿地系统,但近年来,城市开发建设的深入,使得如何处理好城市边缘地带的绿地空间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这也要求对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研究需在更广阔的视野下进行。

2.4城市绿地系统

城市绿地系统是由城市中不同类型、性质和规模的各种绿地共同构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城市绿色环境体系[12],具有系统性、整体性、连续性、动态稳定性、多功能性、地域性等特征[13]。绿地系统的概念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得到不断的扩展。有些学者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概念,有些学者从

景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角度出发,将城市绿地系统界定为:在城市空间环境内,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能发挥生态平衡功能,且其对城市生态、景观和居民休闲生活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还包括连接各公园、生产防护绿地、居住绿地、风景区及市郊森林的绿地通道和能使市民接触自然地水域[14、15]。城市公园绿地是以城市绿地的功能性质为依据来定义的,因此公园属于城市绿地中的一部分,公园绿地系统也属于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红梅公园

3.1简介

红梅公园是常州旅游景点中佼佼者,它位于城区中心,占地37.44公顷,1959年8月,市政府以天宁林园为基础,征用含文笔塔、红梅阁等古迹在内的红梅乡4个生产队近500亩菜地进行扩建,定名为红梅公园,翌年7月,正式对游客开放。如今的改建后的红梅公园,更是林木葱茏,花开四季,可谓“入目皆花影,处处尽芳菲”。人文景观丰富,娱乐项目众多,服务设施齐全,是常州地区规模最大的集游览、观赏、娱乐和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对外免费开放公园。

3.2红梅公园与常州城市公园绿地系统

城市绿地系统的职能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居民休闲娱乐要求,组织城市景观,美化环境和防灾避灾等。

3.2.1城市生态与经济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红梅公园对于常州的城市生态环境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大面积的绿地,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系统,并且加之常州市政府机关等部门对于红梅公园的改造,使得红梅公园在常州市内的城市规划分部有了很好的地位,一方面,促进了城市地价的增值。不可否认,良好的城市绿地系统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后续产生的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3.2.2居民休闲

一个城市,多少有些城市公园,如南京玄武湖公园,常州红梅公园。城市公园的传统功能主要就是在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需要,提供休息、游览、锻炼、交往,以及举办各种集体文化活动的场所。

3.2.3城市景观以及城市名片

在一定程度上,一个城市不可缺少的是一个城市公园,一个城市公园会成

为一个城市不可或缺的景观,而优秀的城市公园也可以成为一个城市的城市名片,提高城市的知名度,促进城市的旅游业发展。当然,必须是在一个城市良好的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的基础之上。一个开发以及建设不完善的城市公园,反而会让城市跌价许多。

3.2.4城市公园的防灾避灾

在突发灾难出现时,城市绿地、公园多方面的防灾功能具体包括:防洪、抗旱、保持水土;避震,一般地震发生后,部分树木不致倒伏,可以利用树木搭建帐篷,创造避震的临时生活环境;防火,一定面积规模的城市公园等绿地,能够切断火灾的蔓延,防止飞火延烧,在熄灭火灾、控制火势、减少火灾损失等方面有独特的贡献。许多绿化植物枝叶中含有大量水分,一旦发生火灾,可以阻止火势蔓延扩大;防风,北方城市的风沙、沙尘暴,沿海城市的海潮风、风暴等灾害常常给城市带来巨大损失。另外,由于绿地公园地势平缓,建筑稀少、低矮,不仅可以作为灾民的临时生活住所,也可作为救灾物资的集散地、救灾人员的驻扎地、临时医院的所在地和救援直升机的起降地。

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也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之一,承载着人类,同时又起着延续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面对莫测的灾害,我们应防患于未然。

所以,无论是从城市防灾的角度,还是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环境、增进市民身心健康的角度来看,城市中的公园绿地系统都是城市必不可少的生态基础设施。

4总结

人们对城市绿地系统在城市中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也是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的。当我们看到红梅公园这一现实的成功的例子时,其他城市的领导者们,或许应该借鉴和学习,真正利用好,开发好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让城市公园不再是为了利润而建设,不再是为了金钱而改造。真正的城市公园,应该服务于居民,服务于整个城市绿地系统,服务于整个城市的生态系统。

[1]田逢军.城市游憩导向的公园绿地深度开发——以上海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6,21(8):18–23.

[2]杨晓燕.从生态城市论看城市公园建设的必要性[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5,

(2):38–40.

[3]李小马,刘常富,吴微.沈阳城市公园游憩压力[J].生态学杂志,2009,28(5):992–998.

[4]陈添喜.城市公园游人规模预测[J].中国园林,2003,7:22–24.

[5]娄彩荣,尤海梅,沈惠新.徐州市城区公园绿地系统景观结构分析[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23(1):71–74.

[6]张根锁.城市公园生态建设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探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3,10(4):296–298.

[7]李丹燕.广州城市公园绿地系统特征及其效益分析[J].生态科学,1999,18(3):66–71.

[8]赵丽.石家庄市公园绿地体系管理模式的发展[J].河北林业科技,2009,10(5):69–71.

[9]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CJJ/T85-2002.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0]许浩.国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12–13.

[11]许浩.对日本近代城市公园绿地历史发展的探讨[J].中国园林,2002,18(3):57–60.

[12]马锦义.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与分类[J].中国园林,2002,18(1):23–26.

[13]姜允芳,石铁茅,胡学宁.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9,15(1)

4–8.

[14]石崧,宁越敏.平衡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基础:都市区绿地系统[J].国外城市规划,2005

20(6):21-26

[15]石崧.以城市绿地系统为先导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