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货币的起源、货币形态的演化,货币制度

及其发展历史等。掌握货币的职能、本质及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货币制度构成要素及演变;难点是理解货币的本质。

[教学时数]4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一、货币的起源

(一)中国古代关于货币起源的观点

(二)西方关于货币起源的学说

(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说

二、货币形态的演变

(一)货币形态演变的原因

(二)货币形态的演变

三、货币的本质

(一)关于货币本质的各种观点

(二)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

四、货币的职能

第二节 货币制度

一、货币制度的概念

二、货币制度的内容

(一)规定币材

(二)规定货币单位

(三)规定货币的种类及清偿能力

(四)规定货币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的程序

(五)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三、货币制度的演变及种类

(一)银本位制

(二)金银复本位制

(三)金本位制

(四)信用货币本位制

四、人民币制度

(一)人民币制度的建立

(二)人民币制度的主要内容

[练习题]

1.名词解释:信用货币、货币制度、格雷欣法则、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信用货币制度、无限法偿、有限法偿。

2.为什么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的产物?

3.简述现代信用货币发挥世界货币职能应具备的条件。

4.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职能有哪些变化和特点?

5.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比较分析各种货币制度的特点。

6.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内容有哪些?

第二章 信用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准确识记信用的概念,充分认识信用在经济发展社

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各种信用形式的含义及特点。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信用的概念;直接信用与间接信用的区别,信用的作用;信用形

式及特点,难点在于理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的基本观点。

[教学时数] 4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一、信用的概念及特征

(一)信用的概念

(二)信用的特征

二、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一)信用的产生

(二)信用的发展

三、信用的基本要素

(一)信用主体

(二)信用客体

(三)时间间隔

(四)信用的代价

四、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

第二节 信用形式

一、直接信用与间接信用

(一)直接信用和间接信用的含义

(二)直接信用和间接信用的优缺点

(三)直接信用和间接信用的联系与区别

二、信用形式

(一)商业信用

(二)银行信用

(三)国家信用

(四)消费信用

(五)国际信用

(六)股份信用

第三节 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一、马克思论信用在经济中的作用

二、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积极作用

三、信用的负面作用

[练习题]

1.名词解释:信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股份信用、国际信用、直接信用、间接信用。

2.什么是信用?构成信用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3.为什么说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4.如何认识信用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5.什么是直接信用?什么是间接信用?试比较两者的不同。

6.简述信用形式的种类及特点。

第三章 利息与利率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利息和利率的基本概念,利率的决定和利率的

作用,把握西方利率理论的基本观点以及各种利率理论的异同,能够运用

所学理论对现实金融问题进行分析。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利息、利率的概念;难点在于理解西方利率理论的基本观点。

[教学时数]3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利息

一、利息的概念

(一)西方经济学家的种种观点

(二)利息的一般定义

二、利息的本质

三、利息收益化和收益资本化(选讲)

四、利息的计算

第二节 利率及其种类

一、利率的含义及表示

(一)利率的含义

(二)利率的表示

二、利率的种类

(一)按利率的真实水平分

(二)按借贷期内能否调整分

(三)按利率的决定分

(四)按利率的期限分

(五)按利率的重要性分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

一、西方经济学的利率决定理论

(一)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

(二)古典的利率理论

(三)凯恩斯流动偏好利率理论

(四)可贷资金利率理论

二、影响利率决定的因素

第四节 利率的作用

一、利率管理体制

(一) 利率管理体制的概念及类型

(二)我国的利率管理体制

二、利率的作用

(一) 利率对宏观领域的作用

(二)利率对微观领域的作用

[练习题]

1.名词解释:利息、利率、浮动利率、固定利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官定利率、公定利率、基准利率、利率市场化。

2.如何理解利息的本质。

3.利率有哪些种类?

4.决定和影响利率的因素有哪些?

5.试述利率变动对一国宏观及微观经济的影响。

6.管制利率的弊端主要有哪些?谈谈你对利率市场化的认识。

第四章 金融市场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金融市场、金融工具的基本概念和构成、特点;

了解金融市场分类,认识金融市场的功能;了解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的构

成及运行。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金融市场构成要素、金融工具的特征及常用的金融工具的特点,

难点是理解有价证券的价值决定及证券交易方式。

[教学时数] 6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

一、什么是金融市场

(一)金融市场的含义

(二)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二、金融市场的分类

(一)按融资期限分

(二)按市场功能分

(三)按有无中介分

(四)按交割时间分

(五)按交易空间分

(六)按交易对象分

三、金融市场的功能

第二节 金融工具

一、金融工具的概念和特征

二、金融工具的分类

三、常用的金融工具

(一)货币市场工具

(二)资本市场工具

第三节 货币市场

一、货币市场的含义及功能

二、货币市场的组成

(一) 同业拆借市场

(二)商业票据市场

(三)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市场(也称CD 市场)

(四)政府短期债券市场

(五)回购市场

第四节 资本市场

一、资本市场的含义及功能

二、证券发行市场

(一)证券发行市场的含义

(二)证券发行方式

(三)公开发行的程序

(四)证券发行价格

三、证券交易市场

(一)交易市场的组织结构

(二) 证券交易的方式

(三)证券交易价格

(四)证券交易程序

[练习题]

1.名词解释:金融市场、金融工具、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发行市场、流通市场、票据、可转让大面额定期存单、股票、债券、投资基金、回购协议、现货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信用交易、股价指数。

2.金融市场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3.如何正确认识金融市场的地位及功能?

4.证券交易所具有哪些特征?

5.试述发展我国证券市场和推进股份制改革之间的内在联系。

6.比较债券、股票、投资基金的区别。

第五章 金融机构体系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金融机构体系的组成及相互关系;了解我国

金融机构体系的发展及变革情况。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金融机构的一般构成;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现状。

[教学时数]2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

一、金融机构体系的形成

(一)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体系概念

(二)金融机构体系的形成

(三)金融机构体系的功能

二、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

(一)中央银行及金融监管机构

(二)商业银行

(三)专业银行

(四)非银行金融机构

第二节 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

一、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

二、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演变与改革

[练习题]

1.名词解释:金融机构、金融机构体系、政策性银行、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信用合作社、租赁公司。

2.简述金融机构存在的必要性。

3.简述现代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

4.我国现行金融机构体系由哪些机构组成。

5.比较商业性、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经营特点和职能。

第六章 商业银行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商业银行的性质、组织类型及职能;了解商业

银行的主要业务;掌握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了解经营管理理论;理解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原理。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商业银行的职能、经营原则、派生存款制约因素;难点在于理解

信用创造的原理。

[教学时数]4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商业银行概述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一)商业银行的概念

(二)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

(三)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

二、商业银行的性质及职能

(一)商业银行的性质

(二)商业银行的职能

三、商业银行的类型和组织形式

(一)商业银行的类型

(二)商业银行的组织制度

第二节 商业银行的业务

一、负债业务

(一)自有资本

(二)存款业务

(三)借款业务

(四)结算占用

二、资产业务

(一)现金资产

(二)贷款业务

(三)贴现业务

(四)证券投资

三、表外业务

(一)表外业务的含义

(二)无风险表外业务

(三)有风险的表外业务

第三节 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一、商业银行创造信用货币的基础

二、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的概念

三、商业银行创造信用货币的过程

四、制约派生存款的因素

第四节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一、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

二、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

(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发展

(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要求和内容

(三)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监管指标

[练习题]

1.名词解释:商业银行、信用创造、原始存款、派生存款、表外业务、中间业务流动性、分业经营、混业经营。

2.如何认识商业银行在一国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3.比较各种银行制度类型的利弊。

4.商业银行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表外业务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5.商业银行能无限制创造货币吗?

6.如何理解“三性”经营原则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第七章 中央银行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央银行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客观必要性,了解

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性质、职能;掌握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内容。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中央银行职能与商业银行职能的异同;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

[教学时数]2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产生和类型

一、中央银行的产生

(一)中央银行的概念

(二)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必要性

二、中央银行的产生发展过程

三、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

第三节 中央银行的业务

一、中央银行的负债

(一)中央银行负债的含义

(二)中央银行负债的内容

二、中央银行的资产

(一)中央银行资产的含义

(二)中央银行资产的内容

三、票据清算业务

[练习题]

1.名词解释:中央银行、货币发行、再贴现、再贷款、票据交换。

2.试论中央银行产生发展的原因。

3.比较各种类型中央银行制度的优缺点。

4.简述中央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5.详述中央银行有哪些业务?

6.比较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不同。 第八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了解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及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掌

握货币供给的口径和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因素,了解货币供求均衡与总供求均衡的关系。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及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我国货币供给

的口径及影响我国货币供给的因素。

[教学时数] 4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货币需求

一、货币需求的含义

二、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

(一)马克思的货币必要量公式

(二)费雪的交易方程式 (现金交易说)

(三)剑桥方程式(现金余额说)

(四)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

(五)现代货币主义代表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

三、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

第二节 货币供给

一、货币供给的含义

(一)货币供给及货币供给量

(二)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原因和依据

二、货币供给的口径

(一)IMF 的口径

(二)我国现行货币供给量层次的划分

三、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

(一)货币供给基本模型

(二)经济主体行为与货币供给

(三)财政行为与货币供给

第三节 货币供求均衡

一、货币供求均衡的含义

二、货币供求均衡的标志

三、实现货币供求均衡的条件

四、货币供求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

[练习题]

1.名词解释: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基础货币、货币乘数、货币均衡。

2.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与费雪方程式和剑桥方程式的区别与联系?

3.弗里德曼是怎样从自己的货币需求分析导出政策建议的?

4.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5.试析银行行为、居民行为、企业行为和财政行为对货币供给的不同影响。

第九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主要理解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定义、度量、分

类与成因,掌握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社会经济效应及其治理对策。

[重点难点]重点是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定义的理解,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社会经济

效应及其治理对策,难点是理解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成因。

[教学时数]4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二、通货膨胀的度量

三、通货膨胀的分类与成因

四、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

五、通货膨胀的治理对策

第二节 通货紧缩

一、通货紧缩的定义

二、通货紧缩的成因

三、通货紧缩的社会经济效应

四、通货紧缩的治理对策

[练习题]

1.名词解释:通货膨胀、消费物价指数、GNP 平减指数、指数化政策、通货紧缩。

2.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你是怎样认识通货膨胀效应的?

3.对治理通货膨胀你有什么建议?

4.你认为中国能否利用通货膨胀的办法来解决就业问题? 为什么?

5.通货紧缩会产生怎样的社会效应?如何治理通货紧缩。

第十章 货币政策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货币政策的概念及主要内容,学会应用有关

理论分析现行体制下的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和货币政策的影响问题。

[重点难点]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内容、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机理。难点在于货币政策各

目标之间的冲突问题。

[教学时数]3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

一、货币政策的概念和内容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一)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内容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

(三)我国的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三、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一)中介目标的选择标准

(二)常用的中介目标

(三)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一、货币政策工具的含义

二、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

(二)再贴现率政策

(三)公开市场业务

三、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四、补充性政策工具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及效果

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二、货币政策的效果

(一)货币政策时滞

(二)货币流通速度

(三)微观主体预期

(四)其他政治经济因素

[练习题]

1. 名词解释: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目标、中介目标、再贴现率政策、法定存款准备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政策时滞。

2. 如何协调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3. 何谓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如何选定中介指标?

4. 试列表说明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定义及它们各自的作用机理和特点。

5.分析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