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课堂

构建和谐课堂,促进学生发展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淮安市城南乡新闸小学 杜德恒

摘要: 在新一轮课改浪潮中,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人们理性解决质与量矛盾关系的主要手段。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应创设合理问题情境、注重动手操作、巧妙设计教学提问、 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重视数学实践。

关键词 : 有效性 课堂教学 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成为老师们的共识,如何进行有效教学谈几点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 创设合理问题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是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上的意义建构的过程,所以情境的创设要充分考虑学习者原有的知识、技能,考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态度,考虑学习者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征,创设富有童趣的教学情境,创设适合不同学习者的情境,用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外部刺激去促进他们对新知识的同化与顺应,从而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同时问题情境的创设还应注重它的思考性和生活的真实性。这样才能使课堂有效

1. 创设合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堂教学的导入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善于把握好它,使学生尽快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创设情境:怎样测量一枚一元硬币的周长?学生会联系自己生活经验说出:把硬币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就可以知道硬币的周长或用纸条缠绕一周,再用尺去测量。教师在肯定学生的回答后又提出:怎样测量圆形桌面的周长?学生会说:用卷尺绕桌面一周即可量出。教师继续提出:用绳子绑住小球,用力旋转形成的轨迹也是一个圆,又怎样量此圆的周长?这个“圆”

既不能在直尺上滚动,又不能用卷尺量,学生感到束手无策,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的需要。这样,学生就产生了获取新知识的强烈渴求,整节课就能全力以赴,饶有兴趣的接受新知识。

2. 创设合理问题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古人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置身于问题之中,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富有趣味和价值的疑难问题去学习,可以启动思维,活跃思维,从而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活动。: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激情导入”:“大家都知道我们平时坐的车辆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吧?”“车轮是圆的。” “车轮做成其他形状的,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椭圆形的可以吗?”这个时候学生对我提出的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的这种强烈的认知冲突触发了他们想弄懂其中奥秘的决心。接下来,他们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研究探讨,明白了“圆”、“圆心”、“直径”、“半径”等相关的概念和性质。这样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促进新知识的生成等方面来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让数学课更加原汁原味。

3. 创设合理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学会人际交往,鼓励学生敢想敢说,各抒己见,广泛交流,特别是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习惯。如在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时,先用白板放映一段十字路口车流录像,让学生统计十字路口4种机动车的数量,而后问学生:全部都记下来了吗?为什么不能全部记下来呢?在多数学生感到有困难的情况下,老师启发学生可以同桌两人进行分工,一个人看,一个人记,通过合作完成数据的收集。

4. 创设合理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教学“列方程解稍复杂的含有未知数的应用题”时,通过复习铺垫,在解答简单的含有未知数的应用题后,出示例题,让学生观察、比较与复习题有什么不同,使学生认识复杂的含有未知数的应用题。如何解呢?这时教师出示自学提纲:①题中有怎样的相等关系?②未知数应怎样设?怎样列方程求未知数? 怎样检验?③还有其他列方程的方法吗?引导学生对照提纲自学例题,并组织小组讨论。通过放手自学、讨论,加上教师的相机指导,学生对课本的例题解法都能掌握,并能根据题意,自主地列方程,虽然有的方程学生暂时还不会解,但每种列法都有实际意义,都体现了一种思维方式。

5. 创设合理问题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要在课堂教学的进程中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不断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不断捕捉各种激励因素,机智巧妙地、不失时机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激起学生新的学习动机,产生新的学习需要,这样就会使课堂气氛活跃,提高教学效果。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的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任意写出10个百分数,要求一个比一个写得规范、工整。学生写了一会儿,教师突然让学生停笔,并提出问题:谁能用今天刚学过的百分数的意义,来告诉大家你完成的情况吗?学生顿觉有趣,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经过积极思考后,学生作了如下回答:我写好的百分数个数占要写总个数的30%;我写了50%我还剩40%没写完;我再写10%就完成了等等。

二 巧妙设计教学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维持学生学习兴趣,为教学创设一种紧张、活跃、和谐、生动、张弛有度的气氛。

1注意提问的针对性与辐射面。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一个适宜度的问题,要使问题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选取思维发展水平高的学生回答太容易的问题与选取思维发展水平低的学生回答太难的问题一样,都不能达到提问的预期效果。同时教师还要考虑提问时的辐射面。不能总是提难度过高或过低的问题,也不能总是提问少数几个学生,对于那些胆小羞怯、反应不是很积极的学生更要注意。

2注意为学生提供思维的时间与空间,教师应允许学生有思考的时间去酝酿及发展其思维的结果,不要逼迫学生做立即反映,或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

3注意反馈的积极态势。教师应始终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对答案的褒贬应持十分谨慎正确的态度,对勇于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对回答欠妥当的学生要注意引导, 切忌嘲讽与挖苦。

4注意鼓励学生思维的创新性。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学生的观点,并支持鼓励学生与众不同或产生新颖的想法回答,激发学生以创新为荣。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而形成讨论的课堂气氛。

三 注重动手操作,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1. 放手让学生自主操作,拓宽学生的思维。在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时,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教学“效率”而一味要求学生按自己的演示步骤去模仿,限制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教师应鼓励学生有选择的、从不同角度进行创造性操作。如在教学“推导圆锥的体积”时,让4人为一个小组,准备等底等高和不等底等高

圆锥和圆柱若干个,要求学生选择合适方法推导圆锥的体积公式,这种教学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2. 重视操作过程,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中要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依据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自己去尝试、去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识。因此,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索时间,这是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必要前提。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为了探索圆的周长到底与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过程:课前让4人小组准备好直径是1厘米、2厘米、4厘米、6厘米的圆片。①小组合作量周长;②同桌合作量直径;(以上数据分别填写在事先设计的表格里)③观察思考,你发现周长与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④同桌合作计算周长与直径的比;⑤猜想:直径是5厘米的圆,周长是多少?⑥介绍圆周率、祖冲之。这个过程大约20分钟。如果教师用讲授法,只要几分钟就能解决,可学生得到的仅仅是结果,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有多大意义呢?而以上的学习过程,学生不仅在操作、计算、猜想等活动中对圆周率所表示的意义理解非常深刻,而且体验了探索知识的过程,这既是一种乐趣,也是能力的培养。

3. 重视操作活动中的“想”和“说”,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在教学中要把操作学具与“想”和“说”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空间观念。如在“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的教学中,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说说: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原来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三角形的哪一部分相同?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为什么要除以2?再让学生在全班说。这种紧贴操作活动的“想” 和“说”,使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好的训练和培养。

4. 在知识的运用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初步感知了数学知识或结论后,可借助操作活动,使学生所学知识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帮助学生从具体操作中获取知识。如在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后,让学生小组合作测量“红领巾”的有关长度,计算“红领巾的面积”,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在解决问题中应用知识,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实际测量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合作精神。

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反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要受到压抑。教师对学生抱有期望,并且通过态度、表情与行为等方式将期望传给学生,学生就会受到鼓舞,从而更加信赖教师,给教师以积极的反馈。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精神的首要条件。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不愉快的心情带进课堂。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当教师站在讲台上的时候,要时刻不忘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不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使学生望而生畏。课堂教学中应积极提倡:答错了的可以重答;答得不完整的可以补充;没有想好的可以再想;不清楚的可以问;不同意的可以争论;教师错了的可以批评;甚至必要时可以学生不举手自由发表意见。这才是学习的真实过程,也才是有效性教学的具体保障。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营造最佳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最佳的精神状态,从而使学生以最佳的主体精神参与学习活动。

五、重视数学实践,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课标明确指出:动手操作是学生认识活动的基础,它对学生知识的获取、应用、思维发展、能力的培养及情感态度的形成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和认知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大都是由具体到抽象。如概念的形成,规则的发现大多要依赖具体的感知、丰富的表象。数学实践活动有助小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去感知和理解数学内容及规则

1. 注重学具操作。操作是思维的基础,是学生从感知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重要环节,而学具就是为思维活动提供的具体材料。通过直观演示和学具操作,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可以弥补学生抽象思维水平较低的缺陷,有助于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和算理算法。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它的重要知识点就是“余数比除数小”,为使学生对此充分感知,教师可让学生拿出9根小棒,要求每2根、3根、4根、5根、6根放一堆。通过学具操作学生会发现:每2根一堆和每4根一堆都多出一根;每3根一堆不多不少正好分完;每5根一堆多出4根;每6根一堆多出3根。通过操作,学生们具体感受到“剩余的根数总比每堆的根数要少”,正确地理解了“余数比除数小”,为学习新知识作了辅垫。

2. 注重数学活动课。数学活动课,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摆脱了课本的局限性,通过活动及时向学生传递新知识,帮助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如在教学“元、角、分”时,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组织学生进行“换钱”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换钱”中认识“元、角、分”的相互关系。

3. 注重自制学具。学生自制学具也是活动课程的内容,学生通过动手自制学具、模型,能积累起更多的感性经验,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如在教学“圆柱的认识及表面积”时,先布置学生用纸制作一个“圆柱”,这样不但达到了预习目的,而且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制作,掌握的知识比教师传授的要记得牢。学具制作好后又可在课堂上操作使用,使教学既直观又易懂。

六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教学既要重视知识学习的逻辑和效率,又要注重生命体验的过程和质量。为此,教师一要预设学生的“未知”,为学生选准探究内容、探究重点;二要关注生成,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说出相应变动,或激起学生认知冲突,或调整教学进度,或将差就错,变学生错误为新的学习资源。三要适时点拨、引导,“该出手时要出手”,把握时机,疏通探究途径,拓展探究成果。

,总之,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处理好创新与继承的关系,抛开形式主义的束缚和功利主义的诱惑,减少课堂无效教学时间的花费,潜心钻研,勇于探索,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真实、有效。

参考1《数学课程标准》

2吴毅松. 有效性:教学情境的价值回归[J].小学教学设计,2007(1)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