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阴符经试译(2)

黄 帝 阴 符 经 浅 解

朱 景 宽

前 言

3000年前,殷周时期面世的【易经】,是中华文明之元典。【黄帝阴符经】是继之而来的第二部中华经典(历史上也有人称其为“赞【易】之书”)。后世诸如【老子】、【易传】、

【庄子】、【孙子兵法】、【黄帝内经】等经典著作,无不汲取和发展了【黄帝阴符经】的内涵精髓。

通俗且浅白地讲,阴者,阴暗也。符者,符合也。“阴符经”亦即“暗合之经”。言本经之所述,无须张扬争辩、明词夺理,实乃完全可以阒然无声,暗合乎自然之理也。

【黄帝阴符经】言简意奥。历代版本不下百种,注家也不少,有太公、鬼谷子、张良、诸葛亮、李荃、朱熹等等,遍及儒、道、释各家(惜许多注本均已绝世)。此【浅解】集本人多年的学习感悟;参考历代注家之长;采用经文448字之版本;用现代语言;分三章并分别冠名以:神仙抱一演道章、 富国安民演法章、 强兵战胜演术章; 以解之。

才疏学浅,此【浅解】实乃抛砖引玉之作矣。

2013年9月23日

卷一 神仙抱一演道章 (129字)

经文:观天之道, 执天之行,尽矣。

解释:观察、研究天道,也即自然客观运行的规律。依

照这个规律去办事,这就极尽正确的了。

古人是如何认识天道的呢?【系辞上传】云:“一阴一

阳之谓道”。【说卦】云:“立天之道,曰阴与阳”。中国古代哲学以阴阳为基石,以变易为核心的观点,在【周易】中得到了充分体现,这种中国特色的古代哲学观点,符合自然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实际。

【易经】和【易传】这两部旷世之作,合之称为【周易】。

经文: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

解释:因为天道规律是以金、木、水、火、土这五行结

构及其相生相克的演绎作为表述规律内容的工具的。所以,透彻理解、熟练掌握、运用五行结构知识,对客观世界的认

识,必定正确无误,事业必定昌盛。

【黄帝内经】云:“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

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

五行(五运)者,何以五贼相称呢?现择其两个理由以

述之。

其一,金、木、水、火、土这五行(五运),既相生(木

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而又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克者,杀也,故贼也!

其二,【尚书洪范】云:“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

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古人将“凡是具有寒润下行功能的事物,都归之为水性;凡具有暑热炎上功能的事物,都归之为火性; 凡具有生发疏达功能的事物,都归之为木性;凡具有坚燥清肃功能的事物,都归之为金性;凡具有长养万物功能的事物,都归之为土性”(【周易与中医】 常秉义)。而五音(角、徵、宫、商、羽)、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味(酸、苦、甜、辛、咸)等乃皆一一相应于五行(木、火、土、金、水)之属性。【老子】云:“五色使人目盲,驰聘田猎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方,五味使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可见,阴阳五行之气若正不压邪,必将成盗人魂魄之賊了!

经文: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

乎身。

解释:将五行及其演绎的規则熟记于心,运用于分析、

研究天下各类事物的运行规律,并按其规律妥善安排人类自身的生活和劳作,则整个时空变化关系就必定都能了如指掌,春夏秋冬这四时之化和由此而产生的天下万物之变就如同亲身参与一般清晰、明瞭。

所谓万化,即万物之渐变, 四时(春夏秋冬)之演化矣。

经文:天性,人也。

解释:天的属性,也象人一样。

俗语云:“三月天,小孩脸”。苏轼的词作《水调歌头》

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正是华夏文化所强调的“天人合一”观点的反映。

经文:人心,机也。

解释:“ 心之官则思 ”。人的思想、理念,是产生行为

动机的缘由。

何为“机”哉?【说文】云:“主发谓之机”。其意为:箭在弦上,必须拨动弩机才能发射之,弩机是射箭的枢纽机关矣。由此类推,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是需要有一个类似为弩机的枢纽机关来统揽全局的。它能起到一触即发、纲举目张的作用。这是事物发生的充要条件、最关键因素。只有触动了这个“机”,事物才会发生,不触动这个“机”,即使其他的条件再充分,也不能引发事物的发生。

经文:立天之道,以定人也。

解释:要确立天道,稳定人心,使人的思想都落实到“观

天之道,执天之行”的境界上来,由此,产生符合天意的动机。

在【说卦】一文中,和“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相承接

的是“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可见,

天道、地道、人道,此三才之道是贯通的。天道既立,则人道之立,亦可定矣。

《行为科学》告诉我们,人的行为源于其动机,动机又

源于其对某种物质或精神的生理或心理需要。人的需要一般是分层次性的,从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到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直至最高境界的自我成就需要。只有一门心思地追求合理的乃至高尚的需要,才能产生合理、高尚的动机。此即是立天道,定人心之举了。为此,当眼不视邪色,耳不听邪声,口不言邪事。身正影不歪,让心灵充满阳光。

经文:天发杀机,移星易宿。

解释:老天充满勃勃生机,使整个天体、星宿都一直孜

孜不倦地按照自己的运行轨迹各自移易不息。

天体运行的这种孜孜不倦的天象,给人类建功立业、发

展创新予以极大的精神启迪,故【易传】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所谓杀机者,实为生机也。“无阴不能生阳,非杀无以

卫生”矣。

经文:地发杀机,龙蛇起陆。

解释:大地一片生机勃勃,“春雷惊百虫”,促使大大小

小、林林总总、各类各物在生存、进化、发展中纷纷争奇斗妍、各显神通。

【易传】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经文:人发杀机,天地反复。

解释:人类在求生存、图进化,改造自然,改造社会、

改造人类自身的革故鼎新实践中,涌动着沧海变桑田,“天翻地覆慨而慷”的浪潮。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每一次大的乱、治螺旋式循环演绎,真乃犹如天地反复之壮观景象矣。

经文:天人合发,万变定基。

解释:天,则迅雷烈风,人,则奋发图强,当天时、地

利、人和形成合发之势时,必将使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人类社会又定格到一个崭新的发展台阶。

经文:性有巧拙,可以伏藏。

解释:人的品性有聪慧和笨拙之分,聪慧和笨拙可以有

意识地不予表露出来。

大智如愚,大巧若拙。而拙者若善于伏藏且不亦巧哉。

经文: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

解释:人有二耳、二目、二鼻孔、一口及下身二窍,合

九窍。与外界感知最多,也即外邪最易入侵的是目、耳、鼻这三个主要的感觉器官。其視、听、嗅觉,根据人的意愿,可以让它发挥作用,也可以禁止它发挥作用。

正如【吕氏春秋 贵生篇】所云:“耳、目、鼻、口,生

之役也。耳虽欲声,目虽欲色,鼻虽欲芳香,口虽欲滋味,害于生则止。在四官者不欲,利于生者则弗为。由此观之,耳、目、鼻、口,不得擅行,必有所制。”即其动其静,均

以利生为本也。

经文: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

解释:木生火,然火旺成灾必酿为祸害。奸臣贼子伏藏

于国中,一旦时局动乱,必将反戈一击,造成国家政权加速溃败。真乃“火生于木,焚木者,火也。奸生于国,溃国者,奸也”。

人心也内存正邪之火,若正不敌邪,邪念亢奋,欲火丛

生,则玩火者必自焚矣。堡垒总是最容易从内部被攻破的。

经文: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解释:知道了以上的道理,加强对自己的思维认知修炼,

就可以称他为道德高尚,聪明睿智的圣人了。

上古有真人,中古有至人、圣人、贤人。此【黄帝内经】

之所载也。但在儒家的文献中,也常将上古的伏羲、黄帝、炎帝等称之为圣人。

【大学】中所标榜的三纲 ( 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 八目 (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应是古代圣人们修炼的内容和目标了。

卷二 富国安民演法章 (98字)

经文: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解释:一切事物均是有生必有灭的,这是自然规律告诉我们的道理。

南宋永嘉名人夏元鼎云:“气应黄钟,万物萌动,此天生也。律中夷则,万物收敛,天之杀也。”

【老子】曰:“名可名也,非恒名也”。凡有形之物,必定有生也有灭,豈能恒常!

经文: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

解释:世界上万物都是依赖天地、大自然的恩赐而生存、生长的。万物又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活资料和伴侣。而人也成了影响世上万物生存、延续所离不开的因素了。

盗者,实为赐给、索取也。

经文:三盗既宜,三才既安。

解释:天地(自然)、万物、人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处理好了,则天、地、人(三才)之间的各自位子也就摆正了。各自安居其位,人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就有了可靠的基础保证。

经文: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 解释:所以说:“要适时地劳作,索取自然界所賦给的生活资料,才能使自己的身体得到合理的养育和调理。实施符合“三盗既宜”的和谐互利的动机,不违时令、也不过分地向大自然索取,则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均按正常规律持

续运行,各安其所,就不会造成不良的生态环境后果。”

退耕还林,乃“三盗既宜,三才既安”之英明决策矣。 经文: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 解释:凡人只知道对大自然出现的一些奇异现象感到神奇,却不知道对大自然表现出来的看似平常而实际上满含深奥道理的现象感到神奇而给以研究。

树上苹果落地,何等平常,然牛顿却从中悟出了地球引力的物理定律。可见,平凡之中蕴藏着不平凡的道理啊。

经文: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

解释:地球绕太阳一周,约 365.25 天。月亮绕地球一周,约30 天,分大月、小月。其实,包括天体与自然界运行的诸多现象,同样都是有定数、有规律的。遵循这些规律,神圣的生命现象出现了,继而,经过漫长的进化岁月,地球上高等智慧生物——人类诞生了。如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这些神明人祖,也在人类发展史的不同时期脱颖而出。这其中的变化机理和奥妙,天下凡人都不得而知。

生命的生成,乃宇宙之圣功也。传说中率原始人类部落群走上人类进化、发展的康庄大道的有巢氏、燧人氏、女娲、伏羲氏、神农氏等,不愧为神明人祖呵。

宇宙约诞生于200亿年前。太阳系及其地球诞生于46亿年前。距今34亿年前,地球上已存活有150万种生命体。

考古发现,距今170万年前,在我国云南省元谋县,出现了最早的中国人祖(学术上称为元谋人)。而据史料记载,伏羲氏、神农氏这些让后世膜拜敬仰的神明人祖,似应显身于约5000乃至6000年前的中国原始社会晚期。

经文: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解释:有识之士认识了这个机理,就会恭顺客观规律而践行之,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而那些不学无术,鼠目寸光之辈只贪眼前蝇头小利,破坏了三盗之间的平衡与和谐关系,必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直至自取灭亡。

【易经】 剝卦第二十三 上九爻 爻辞云:“碩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剝庐”。

无怪乎“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了。

卷三 强兵战胜演术章 (221字)

经文:瞽者善听,聋者善视。

解释:瞎子目无所见,心专于耳,故耳特别聪,聋子耳无所闻,心专于目,故目特别明。

一心不二用,专心致于一,就可使获取外界情报信息的能力超乎常人地提高。军事行动讲究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所以就非常需要这种超人的获取情报信息的能力了。

经文: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

解释:可见,残缺了一种感觉器官,能使健在的另一感

觉器官的功能大为提高。这种情况延续的时间越长,其效果

越明显。这种超人的获取信息情报的能力抵得上十倍的军

力。持续地发挥这种能力甚至当得上万倍军力。

中国乃信息战理论之鼻祖也。

经文: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于目。

解释:意识源于物质、存在,也归结于物质、存在。产

生意识的途径,首先,在于眼等感觉器官的作用。

若目不视、口不尝、鼻不嗅、耳不闻,则心不思、意不

乱。由此可见,内鬼源于外邪之侵入矣。

战争谋划的正确,首先来源于掌握战场和敌我双方的实

际情况(也包括天时、地理、人和),而这关键就在于耳目

——情报信息收集部门所提供的充分而准确的情报信息资

料。

经文: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

解释:老天对于万物,似乎没有什么恩惠,却实际上给

万物带来了提供生长、繁衍条件的大恩。当春雷轰鸣,春风

荡漾之时,大地上一片勃勃生机,万物惊蛰复苏而纷纷蠢然

欲动。

无为而治,促使导致百花齐放、百业兴旺。

【老子】曰:“无为而无不为。将欲取天下,也恒无事。”

经文:至乐性餘,至静性廉。

解释:极乐者,其性宽厚。喜静者,寡欲清廉,无所贪

图。

这是对天的赞美,对人品的企求。“海纳百川,有容乃

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军队优良作风的培养,在于提

高军人的精神、文化、思想素质。

经文:天之至私,用之至公。

解释:天道始终很严谨地按照自己的既定规律运行,寒

来暑往、风雪雷雨,似乎完全不顾及由此而带给地上生灵的

甘苦存亡,而实际上,正是由于它始终坚持不懈、并一视同

仁,却给万物带来了优胜劣汰、生长、发展的至善机会。非

常公平、公正。

对带兵者而言,依法公正治军,才能优胜劣汰,使军队

人才脱颕而出,而人才辈出,才能强军。

经文:禽之制在气。

解释:天道统领天下一切事物的控制手段在于“气”。

天有天气、地有地气。人有人气。老天主要就是以一年

四季、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的气候变化为手段,来掌控万

物的生、长、化、收、藏的。同理,将帅统领军队,关键也

应该是非常重视、掌握、提高军队的士气。

禽者,擒也。掌握、统领之意耳。

经文: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

解释:有生必有死,旧的事物灭亡了,将又有新事物的

诞生。

对于军队而言,不惧死,方能生。危急情况下,甚至只

有破釜沉舟,才能绝路逢生。

经文:恩生于害,害生于恩。

解释:残酷的环境能逼出优良的结果,优越的条件却易

带来灾难性的结局。

“成功多在贫穷日,失败每应得意时”。母爱恩重,溺

爱害儿。从严治军是对战士最大的、真正的恩和爱。只有

平时多流汗,才能战时少流血。

经文: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

解释:无知的人以为天地之道如此深奥而盲目迷信、崇

拜,我能以时令气候,物候的变化,来理解、掌握天道运行

的规律。

时令气候、物候的变化是天道运行的表象反映。正如电

流目无可见,但可以通过电机的运行及负荷大小、电灯点亮

及亮度这种表象,证明其存在及安培数(电流量)的大小。

从军事方面说,就是不可纸上谈兵,要透过战场敌我双

方的表象来分析、摸清双方军力实际,考虑作战方案。

经文: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期圣,

我以不奇期圣。

解释:凡人以自己的无知、愚笨的心理去猜测圣贤,我

以不愚笨的、科学的态度来思量圣贤。凡人总是期待圣贤有

什么奇异之举,而我并没有猎奇心理,仅以平静、正常的心态揣摩圣贤的作为、举措。

对待经文(即便如【易经】)亦然,不搞迷信,当以科学的态度去学习,领会其精神,结合实际,以指导自己的行动。一步一个脚印地去谋取胜利。不空想,不异想天开。

经文: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

解释:所以说:“水深火热,无以存活,强欲践之,必亡无疑 ”。

不可能发生违背规律的所谓奇迹。不可反其道而行之。 经文: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

解释:自然规律崇尚静而无为,所以,导致天地间万物得以不受外界无端干扰,各自充满生命力地生长、发育、延续。

经文: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

解释:以阴阳理论为核心内容的天地之道,浸透于世界上一切事物的运行之中,所以,天地之道的正确,也就是阴阳理论的胜利。

经文: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

解释:用阴阳理论推演天地万物的变化,其变化的情况均可得到真实、完美、顺畅的解释。

经文: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 解释:所以,圣人知道自然之道是不可抗拒、违背的,

因此,节制自己的行为,尊顺客观规律办事。

“从心所欲不越矩”矣。

经文: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

解释:崇尚至静的自然之道是不会被人们的主观意志及由此而谋划出来的不切实际的律历所左右的。

经文:爰有奇器,是生万物。八卦甲子,神机鬼藏。 解释:古之圣人,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天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世上出现了符合客观实际的理论武器(奇器)——【易经】。它能够如实解释天地万物生化的前因后果。八卦、甲子学说中,蕴藏着神工鬼斧般“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的道理。

经文: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

解释:阴阳变化之术的正确性,在对天、地、人、万物运行、活动的表述中,都明明白白地体现出来了。也可以说,在包罗万象的【易经】六十四卦的卦象中都充分体现出来了。

无怪乎孔圣人也感叹云:“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阴阳相胜之术,体现于阴阳之间的四个基本关系:

1、相互对待(离合): 缺一不可 不可偏废 相对相合

2、相互依存(互根): 孤阳不生 孤阴不长 彼此互根

3、相互消长(升降): 阳消阴长 阴消阳长 互相变化

4、相互转化(生化): 阳极生阴 阴极生阳 极则必反

黄 帝 阴 符 经

经 文

卷 一

观天之道, 执天之行,尽矣。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复。天人合发,万变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卷 二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之神,不知不神之所以神也。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

也,天下莫能见。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卷 三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于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餘,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期圣,我以不奇期圣。故曰:“沉水入火,自取灭亡”。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物。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

帝 阴 符 浅 解 朱 景 宽

黄 经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