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读后感

《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其原名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全书120回,前80回曹雪芹著,后40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本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代表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并以其曲折隐晦的表现手法、凄凉深切的情感格调、强烈高远的思想底蕴,在我国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会图景、建筑金石等各领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达到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本书变相的反映了现代人的交际能力。

《红楼梦》中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生动的人物形象。宝玉始终站在封建主义精神道德之外,他视仕途为禄蠹,以应酬文字为沽名钓誉之工具,视读圣贤为畏途,既具有浓厚的贵公子的纨裤习气,又具有反封建的叛逆性。他尊重女性,尊重个性,追寻自由,是一位贵族家庭乃至封建制度的叛逆典型;黛玉是一位冰清玉洁、孤高自许、多愁善感的贵族小姐,她视爱情如同她的生命,但她的爱情却因不容于贵族家庭而被摧毁;宝钗是一位遵奉妇道、恪守妇规的封建淑女,她同样是封建制度的牺牲品。它更是突破了传统的取材和构思方式,将社会高度浓缩于家庭范围内作整体展现,贾府实际上是整个社会的缩影。

林黛玉、薛宝钗两位重要的女主人翁在书中的形象与背景更是令我惊叹不已、实在生动无比。

林黛玉金陵十二钗之首,四大家族贾家第四代贾敏与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宝玉的姑表妹,贾母的亲外孙女。幼年丧母,体弱多病,红颜薄命身世可怜。黛玉个内慧外秀,楚楚动人,惹人怜爱,多愁善感的女性,她才学横溢有着浓郁的诗人气质,可谓是琴棋诗画样样俱佳。在书中,她一直用诗词来宣泄自已的离情别绪。她所写的多是些哀伤的诗句,想到的往往是死、老、分散、衰败。“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正是表达出她寄人篱下、十分难熬的心情。

薛宝钗,金陵十二钗之一,薛姨妈的女儿,家中拥有百万之富。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她热衷于“仕途经济” ,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薛姨妈早就放风说∶“你这金锁要拣有玉的方可配”,在贾母、王夫人等的一手操办下,贾宝玉被迫娶薛宝钗为妻。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不久即出家当和尚去了。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由此可知她是封建社会中一位典型的标准的淑女,是封建礼教忠诚的信仰者、自觉的执行者和可悲的殉道者。

书中有一词是写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其中“可叹停机德”一句是说薛宝钗,意思是薛宝钗有着合乎封建妇道标准的那种贤妻良母的品德,这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而“堪怜咏絮才”一句是说林黛玉。意思是如此聪明有才华的女子,她的命运是值得同情的。由此可见,两位女主人翁在曹雪芹笔下真是各有千秋。林黛玉虽:多愁善感,体弱多病,矫揉造作,扭扭捏捏..但却是善解人意,温柔可爱。薛宝钗虽温柔贤惠,活泼开朗,无拘无束..但却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另外,不得不说的是故事男主人翁——贾宝玉。贾宝玉,别号怡红公子、绛洞花主、富贵闲人。由神瑛侍者脱胎而成,对绛珠仙草有灌溉之恩,因此有还泪一说,出生时口含一块玉,是贾府的宝贝,他曾说“女儿都是水做的骨肉”,从小在女儿堆里长大,喜欢亲近女孩儿,与林黛玉的爱情是世间少有的纯纯之爱。他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生活。在他心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他脾气的主要特征是叛逆,他的行为“偏僻而乖张”,是古代社会的叛逆者。他的理想无疑是对封建主义生

活的否定,却又十分朦胧,带有浓厚的伤感主义和虚无主义。书中曹雪芹写给宝玉的判词是“情不情”三个字。其实就是说贾宝玉的经历,正像霜花一样,在人们不经意间,荣华一时,转瞬即逝。

看完全书,我始终觉得宝钗是全剧中真正的强者,她从不再人前为难他人,不与人正面起冲突。她的才华绝不在颦儿之下。我很是最佩服她,她说话从不造次,不该说的话绝不多说,即使是顽话,也是极为小心,甚至是无懈可击。

其实作者曹雪芹更是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我真的非常佩服他,因为他可以写出如此好的作品,在他的笔下一个豪门大族由盛到衰,其中的故事各个耐人寻味,人物更是写得栩栩如生,写作功底十分深厚,每看一回,里面的人物每个都好像就站在我面前,同我说话似的。曲折的故事情节,性格分明的人物,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