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地栖居"

  摘 要:林语堂热爱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平相处、“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其作品中对园林艺术的描写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他本人艺术化的生活很好地实践了其理想。

  关键词:林语堂 园艺 和谐 诗意地栖居

  对于向往大自然、追求自由、渴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林语堂先生而言,“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是最理想的生活状态。“‘诗意’的本质就是自由!”{1}林语堂不以文人的放浪形骸为自由,而注重自立带来的精神上的放松。他悠闲地栖居在自然的土地上,品茗啖酒,畅谈中西,享受艺术人生,同时看似不经意地做着繁华富贵梦,作为“诗意地栖居”之前奏――“充满劳绩”{2}。本文通过其作品中的园林艺术,重点阐述其对自然的敬畏及对人的精神和灵魂的终极关怀。

  林语堂喜欢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其作品中凡提到的草木、山水,必定具有吞吐天地之气、采撷日月之辉的自然之美。无论是童年故乡的一草一木、大自然的日出月升,还是颐和园、圆明园等规模宏大、丽景怡人的皇家园林,王府花园、姚家、曾家的优雅、宁静、深邃的私家园林,泰山等人文古迹和文学艺术遗产颇丰的风景名胜,玉泉山、香山等静穆、优美的寺庙园林,西湖等以森林景观为主体的生态型郊野公园,在林语堂的笔下无一不呈现出自然美和“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的乐趣。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反映在中国园林中,就是推崇天然去雕饰的大朴之美。亭台楼阁依山傍水沐浴在风花雪月中,日月星辰此起彼伏辉映着河岳山川,别是一番“移天缩地在君怀”{3}的自然感。林语堂说:“让我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我便已觉得心意满足。我的灵魂很舒服地在泥土里蠕动,觉得很快乐。”{4}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典的阐释。他多次写到“置身此地,人几乎可以与天地相接”{5}的故乡的山,他说:“接近高山就如同接近上帝的伟大。它使人轻忽及一切人为的、虚假的、渺小的东西。这些高山早就成为我及我信仰的一部分,因为它们使我富足,心里产生力量与独立感,没有人可以从我身上带走它们。”{6}故乡的山已经深入林语堂的灵魂,是他“一生知识的和道德的至为强有力的后盾”{7},升华为一种铿锵的姿态,面对生活中的琐碎、渺小、虚假,它永远呈现出率真、伟岸、真实的美。这种自然之美使林语堂“建树一种立身处世的超然的观点而不致流为政治的、文艺的、学院的和其他种种式式的骗子”{8}。

  踏遍祖国的大好河山,林语堂始终倾慕于天人和谐、不露匠心的中国传统古典园林,而不齿于精雕细刻、修剪整齐的欧洲几何式园林。他在《春日游杭记》中写道:“到西湖时,微雨。拣定一间房间,凭窗远眺,内湖、孤山、长堤、宝■塔、游艇、行人,都―一如画。近窗的树木,雨后特别苍翠,细茸茸绿的可爱。雨细蒙蒙的几乎看不见,只听见草叶上及四陌上浑成一片点滴声。村屋五六座,排列山下一屋虽矮陋,而前后簇拥的却是疏朗可爱的高树与错综天然的丛芜、■径、草坪。其经营毫不费工夫,而清华朗润,胜于上海愚园路寓公精舍万倍。回想上海居民,家资十万始敢购置一二亩宅地,把草地碾平,花木剪成三角、圆锥、平头等体,花圃砌成几何学怪状,造一五尺假山,七尺渔池,便有不可一世之慨真要令人痛哭流涕。”{9}窗框定格,将细雨中的远景、近景、动景、静景、人物、建筑、草木镶嵌在一起形成一幅画,从而把自然美升华为艺术美,这是典型的中国式古典美。

  1929年6月6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的第一届西湖博览会,盛况空前,影响久远,是近现代以来在中国内地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博览会,也可以说是中国会展业的开端,意义非凡。博览会中修建了纪念塔点缀湖山景色,林语堂却认为“丑陋不堪,十分碍目,落在西子湖上,真同美人脸上一点烂疮”{10}。大型塔在园林艺术中具有“凌空耸秀”的风姿,兼有点景和观景的双重功能,往往建在曲水转折处或山之巅峰,以控制取势。林语堂以文人的感性和率直,加之自童年时铭刻于灵魂深处对自然美的崇尚,容不得在西子脸上横冲直撞的纪念塔,是可以理解的。其实,正如我国著名学者陈从周先生所言:“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

  意……园之佳者如诗之绝句,词之小令,皆以少胜多,有不尽之意,寥寥几句,弦外之音犹绕梁间。”所以,要欣赏中国古典园林需要文化修养,而林语堂恰有这种修养,能品园,能游园,钟情山水,能“和草木为友,和土壤相亲”,让栖居充满诗意。

  在《京华烟云》里,他把北京城的自然美写到了极致,突出表现了这座园林城市的“栖居”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在北京,人生活在文化之中,却同时又生活在大自然之内,城市生活极高度之舒适与园林生活之美,融合为一体,保存而未失,犹如在有理想的城市,头脑思想得到刺激,心灵情绪得到宁静……”{11}林语堂作品中的中国古典园林,寥寥数笔,将天人合一的至趣挥洒在纸上,给人一种大气之美,这与他的胸襟有关,就像画家一样,要把握住名山大川的特色,必先储于心,再形于手。“玉泉河两岸,杨柳依依,浓荫蔽日,沿河良田片片,村女跪于水畔涤洗衣衫。平民徘徊来往,有坐在岸上执竿垂钓的,有在水上划船的,北京西郊田园之美,大有江南风味。”{12}俨然是一幅江南水墨画。另外,林语堂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自然主义审美理想与园林“自然”艺术精神是相通的,老子说,“大巧若拙”,反映在园林中就是不求精雕细刻的自然化的粗犷美。林语堂一生“两脚踏东西文化”,但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他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推崇东方的生存智慧,他认为,“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是一种重要的生活艺术,而且因个人的性情不同而得到不同程度的乐趣,甚至有一种化积效验,能使人清心净虑,精神愉悦”{13}。他在《京华烟云》里有过这样的描写:“在那高山之上,云雾之间,木兰觉得真是适心怡性,如鸟归深林,如鱼返深渊。这时春风吹来,使人精神爽快,小鸟也像木兰一样,觉得突然精力充沛,在山谷中飞来飞去,鸣声充满了天地。”{14}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大自然逐渐地被人们排挤在生活之外了。人类对大自然的无情征服使自然异化,也使人性荒芜,然而“人不是存在者的主宰,而是存在的看护者”{15}。林语堂敬畏自然,感恩自然,并且“诗意地栖居”在大自然的土地上,“我们是属于这尘世的,而且和这尘世是一日不可离的……如要获得精神的和谐,我们对于这么一个孕育万物的天地,必须有一种感情,对于这个身心的寄托处所,必须有一种依恋之感”{16}。由此可见林语堂的未来焦虑是有先见之明的。天然和谐的自然美往往让人感到无拘无束,悠然自得,在生态的自然中归复人性的自然,使心灵恢复健康,从而实现对人性异化的抗衡。即所谓“静然可以补病”{17}。   林语堂不仅欣赏着大自然的和谐之美与天人合一的中国园林之美,还孜孜不倦地在这和谐美丽的天地间铸造着自己的繁华梦。作为中国文人的林语堂,反对“文人应穷的遗说……不主张红颜薄命,与其红颜而薄命,不如厚福而不红颜”{18}。他把“为人生而艺术”改为“为饭碗而艺术”{19}。他演讲赚钱,写文章要赚钱,编词典赚钱,办杂志赚钱,不懈地追求着一种繁华的人生。《京华烟云》里王府花园、姚家、曾家的私家园林,宅邸宏伟壮观的外形,门前的长墙、石狮,门内的屏风、深院、石板路、花木、假山、鱼池、景门、小溪、戏台、池塘、屋内古董、字画……曾姚两家家道殷实,游览名胜、郊外避暑、螃蟹宴席、乔迁试■、西湖购房……这些描写无一不表现出作者的赞美和憧憬之情。

  林语堂“建造”了这些繁华的宅邸,因为这宅邸就在他的心底,只要他写作,它们就会浮雕一样印在作品中;更重要的是因为“我们在这美丽的尘世上……假如我们不尽力使生活美满,那就是忘恩负义了”{20}。所以要努力使生活更美好。林语堂认为,理想的人生姿态应为悠闲地享乐人生,艺术地生活着。他告诉人们怎样享受生活,怎样游山玩水,怎样品茗闲聊,怎样吃烟啖酒,怎样摆弄花草。“文化本来就是空闲的产物,所以文化的艺术就是悠闲的艺术……智慧的人决不劳碌,过于劳碌的人决不是智慧的,善于优游岁月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21}人生难免有繁琐和悲凉,林语堂先生幼时家境并不宽裕,父亲卖掉房子才能供他读书,这不仅没有影响他成为一个乐观的人,反而使他决心做个有出息的、出名的人,同时也促成了他的繁华梦。老年痛失爱女,悲痛可想而知,他亦是静水深流,诗意地生

  活着。

  总之,林语堂一面悠闲地、乐观地诗意栖居,一面书写着这种诗化的闲趣,同时“充满劳绩”地为繁华人生的梦想而努力着,不辜负这美丽的尘世。

  {1} 章仁彪:《“道法自然”: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德国研究》2000年第2期,第15页。

  {2}{15} [德]海德格尔:《演讲与论文集》,孙德兴选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3} 朱建宁:《中国文化与园林艺术之特征》,《风景园林》2010年第3期。

  {4}{5}{6}{7}{8}{9}{10}{11}{12}{14}{16}{18}{19}{20}{21} 林语堂:《林语堂名著全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13} 刘炎生:《林语堂评传》,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7} 庄子:《庄子・外物》,李翰文主编,万卷出版公司2009年版。

  作 者:孟芳芳,闽南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

  编 辑:魏思思 E-mail:[email protected]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