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要从俄国废除农奴制度的初衷着手,结合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分析俄国废除农奴制的

实质及其产生的影响。

2.在学习影响时,要重点把握农奴制改革在俄国历史发展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同时也应看到改革

的不彻底性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重 点:俄国“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

难 点:全面正确理解“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与局限性。

【自主学习】

一、改革的酝酿:

1、亚历山大二世为改革做了哪些准备?(要点化)

2、俄国当时不同地区的统治阶级对改革各有怎样的方案?

二、“二一九法令”:

※法令内容?

三、进步与局限:

1、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进步性在哪里?

2、简述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

3、从内容看其特点、性质、地位

【巩固练习】

1.2005年6月8日莫斯科为一座塑像的落成举行了盛大的揭幕仪式。在仪式致辞中提到“政府竖立他

的塑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他的改革,最终引领俄罗斯

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这座塑像是

A.伊凡四世 B.彼得一世 C.亚历山大一世 D.亚历山大二世

2.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

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在随后的改革中,化解农民敌对悄绪的措施是

A.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 B.农民只有支付高额赎金才能获得土地

C.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 D.宣布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自由

3.以下事件中,改变了社会性质的有①商鞅变法②王安石变法③穆罕默德•阿里改革④1861年改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4.“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行和一连串的侮辱”

列宁认为:“解放”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主要是因为

A.改革允许农民获得人身自由 B.农民付出的赎金高于当时地价二、三倍

C.解放后的农民还要受到村社的管理 D.农民只获得了贫瘠和耕作不便的土地

5.下列关于农奴制改革的法令中最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条款是

A.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 B.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

C.农奴摆脱农奴主的控制 D.高价赎回一小块份地

6.俄国1861年改革为其走向现代化准备了条件。此处的“条件”主要是指

A.农奴受到农奴制的束缚B.废除了农奴制C.增强了军事力量D.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7.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社会的发展,因为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②

农奴得到土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③广大农奴不再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④动摇了俄国的封建生产关

系 A.①②③ B.②③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8.列宁说:“1861年诞生了1905年。”下列对此话的正确理解是

A.1861年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为1905年革命奠定了阶级和经济基础

B.1861年和1905年俄国都进行了农奴制改革

C.1861年改革完成了1905年革命的任务

D.1861年改革与1905年革命具有内在的继承性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

识到必须破除农奴制。„„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些地主占有全部地主

半数,占有大部分农奴。„„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

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人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

中。 ——《苏联通史》第二卷

材料二 1861《解放农奴宣言》载:“农民这样地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

他们就摆脱了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

材料三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

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

法。”

(1)材料一中俄国社会各阶层(或阶级)对农奴制的基本态度如何?他们持这一态度的主要原因是

什么?

(2)材料二表明农奴解放后获得了哪些权益?

(3)材料三中“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的原因是什么?

DDCBA,BDA

从内容看其特点

从政治方面看,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并享有公民权利,说明其有资本主义民主的性质。

从经济方面看,土地仍归地主所有,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具有不彻底性。同时,高额

的赎金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掠夺。

从整个内容来看,其目的是为了巩固沙皇统治,实现富国强兵。

※解析:第(1)问注意关键词“沙皇„„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破除农奴制„„中等地产的贵族”

“ 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 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第(2)问注意关键词“赎买了土地”

“ 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第(3)问注意结合所学的知识。

答:(1)主张废除。农民起义威胁沙皇的统治;农奴主贵族希望双业沿着资本主义的方向发展;农奴

主和资产阶级自由派想通过改革保存自己的权利和土地。

(2)农民成为拥有私产和完全自由的人;农民还可以赎买一份土地。

(3)农民所付的赎金比当时的地价还高;农民并没有完全摆脱封建义务获得完全自由。

【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 第3课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重点: 废除农奴制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政治上的缓慢变革。 难点:“解放者”亚历山大二世为什么被刺?为什么推行了改革,俄国最终还是走向了革命?

一、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经济近代化)

1、根本原因

2、认真阅读教材简述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经济走向近代化的表现

3、根据材料分析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1)俄国不具备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主要通过政府部门推行的不均衡发展战略而使某些部门获得有限发展,

于是工业经济的资源配置处于人为的扭曲状态,数量扩大和速度提高的背后是经济效益的低下,所以,俄国的工业发

展存在严重的弊端。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没有占绝对优势。

总结为:

(2)长期内部积累的缺乏,使俄国关于经济对外国资本的依赖十分明显。从19世纪70年代起,法国就向俄国大量

投资,1887年法国借款5亿法郎给俄国,1888~1889年,俄国又在法国发行19亿法郎的公债;到1906年,俄国向法

国借款已达79亿法郎之巨。20世纪初,外国资本大量涌入俄国,沙俄政府为弥补资金亏空而大借外债,一战前,俄

国外债总额达40亿卢布。

总结为:

(3)表现在一是教材所提到的工业发展布局的不平衡:俄国的工业生产主要集中在莫斯科等几个主要地区,全国绝

大部分地区的工业成分很少;二是工业部门发展的不平衡:俄国工业经济总体发展只能说是处于相当落后的状态,但

到20世纪初,俄国工业经济的某一生产领域甚至进入了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三是企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在政府主

导型工业经济政策下,俄国工业的发展较早出现最新的垄断资本,到20世纪初,5%的大企业仍然控制着俄国50%以上

的工业经济生产,十几家大银行控制着全国约80%的资本。

总结为:

二、改革的拓展:

为了使沙皇专制制度适应资本主义的需要,亚利山大二世在其他方面还推行了哪些资产阶级性质的改

革?

三、亚历山大二世遇刺:

1、结合教材简要评价1861年改革。

2、改革后俄国面临的新社会矛盾有哪些?

3、亚历山大二世是俄国农奴的“解放者”,那他为什么会被刺?

【巩固练习】

1.农奴制改革推动了俄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①俄国粮食产量增加了三分之二 ②农村社会分化加剧,出现雇佣劳动节③资本主义农业成为农业的主要成分 ④机器生产逐渐取代了手工劳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①③④

2.下列关于19世纪中后期,俄国工业发展表述正确的是

A.拥有充足的自由劳动力 B.机器生产完全排挤了手工劳动

C.经济总体水平已赶上欧美 D.工业品的海外销售市场迅速扩大

3.亚历山大二世推行了一些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下列有关其政治体制变革说法正确的是

A.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B.机构由选举产生,无财产限制

C.富农和工商业资产阶级可以进入自治机构 D.自治机构在经济、政治、卫生及教育领域发挥作用

4.在司法制度方面,亚历山大二世规定不包括 ...A.废除了原来按等级审判的制度 B.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

C.实行公开审判 D.农民受到了公正的待遇

5.亚历山大二世在军事上改革包括①缩短服役年限 ②实行义务兵役制 ③建立西方式军事管理体系 ④扩大军队自主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6.下列有关1861年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由封建地主实行的自上而下的封建改革B.是封建地主阶级同资产阶级妥协的结果

C.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 D.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彻底扫除障碍

7.1861年改革后逐渐形成的民粹派主要代表

A.工人阶级利益B.资产阶级利益 C.农民阶级利益D.农奴主利益

8.赢得“解放者”美誉的亚历山大二民被炸身亡,主要是因为他

A.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B.严重损害了农奴主利益

C.遭到资产阶级的反对 D.对农民进行了残酷的掠夺

1.材料分析:列宁说:“1861年诞生了1905年,第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改革的农奴制性质使发展受到阻碍,使农民遭到无数极其恶劣的和痛苦的折磨,但是它不能改变发展的方向,不能防止1905年的资产阶级革命。”

结合你所知道的历史知识,谈谈你对列宁这段话的理解。

2.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亚历山大二世给俄国带来的“文明”。这幅漫画形象地说明了改革的局限性,在“文明”的口号下,沙皇把大批的反对者流放到了西伯利亚。

请回答:

(1)漫画中“文明的火炬”指的是什么?“到西伯利亚”又

说明了什么?

(2)如何认识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性?

2、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表现

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

俄国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19世纪中后期,完成了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1.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总体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美国和西欧国家。

(2)对外国资本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19世纪七八十年代,外国资本占俄国资本总额的三分之一,并有逐年上升之势。

(3)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地区分布也非常不平衡,工业生产主要集中在莫斯科等几个主要地区,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工业成分很少。

1、农奴制改革以后,亚历山大二世还进行了哪些改革?

在政治体制方面:①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②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但有严格的财产限制;③自治机构在卫生、教育以及经济领域发挥作用;④地方和城市的实际权力仍然掌握在沙皇任命的行政官僚手里。

在司法制度方面:废除原来按等级审判的制度,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但,在广大农村,仍按旧制度审理案件,农民受到不公正待遇。

军事近代化的发展:缩短服役年限,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促进军队的近代化进程。

教育近代化的发展: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1、亚历山大二世是俄国农奴的“解放者”,那他为什么会被刺?

提示:农奴制改革的残余;沙皇的专制统治;民粹派的反对等等

1~8 DDDBD,BCD

※(1)“文明的火炬”指的是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到西伯利亚”说明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沙皇照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任何对沙皇专制统治的挑战都要受到严惩。同时也说明了改革的不彻底性。

(2)1861年改革是由农奴主阶级进行的,所以很不彻底。它没有摧毁地主土地所有制和沙皇专制制度。改革后,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仍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由于农奴制残余的存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仍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劳动人民遭受着资本主义和封建残余的双重剥削和压迫。

【合作探究】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之异同

答案提示:(1)不同点:A背景不同:俄国:a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工业在俄国缓慢发展,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开始代替手工工场,而农奴制已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b农奴处境日益恶化,农民运动波澜壮阔地发展起来。贵族地主统治岌岌可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决定废除农奴制。

日本:a19世纪中期的日本,仍然是一个闭关自守、封建落后的国家,实际权力掌握在世袭的将军手里,天皇只是傀儡。农民生活悲惨,反抗斗争此起彼伏。b资本主义已有一定的发展,西南部大名和商人不满幕府统治,要求改变现状。武士的生活状况恶化,已由封建社会的支柱变为反幕府的力量。c民族危机严重,遭到美、英、法、俄等国侵略,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愤怒。内外因的结合促进了幕府危机的总爆发,1868年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政府进行了改革。

B目的不同:俄国农奴制改革是由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防止人民革命运动,维护自己的统治,迫不得已而进行改革。而日本明治维新则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摆脱外来的压迫而进行改革。

(2)相同点:A时代相同:都发生在19世纪中期的“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B性质相同: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结果相同: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改革都不彻底,两国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