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的材料来源

记叙文写作的材料来源

凡可用于文章写作的客观事物和事理,统称为材料。

A、材料来源——观察、借鉴、联想、想象

材料从何而来呢? 记叙文的材料要通过观察、借鉴和联想而得。 I 、观察

叶圣陶先生在他的《作文概说》中,开宗明义第一句话:“作文即生活。”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说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这是一条写作的原则,对作家创作来说,生活是创作之源;对学生作文,生活也是作文之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常常感到无“物”可写。“横眉冷对方格纸,低头顿足咬笔头”的现象是很普遍的。有的虽然尚能描述两三件事,状写某种事物的面貌,叙写一个场景,也往往只是勾勒个大略的梗概或轮廓,不能细腻、逼真地勾画出事物的特征。上述原因,大都是由生活阅历浅陋,知识贫乏,少见寡闻,不注意观察,不善于观察所致。从根本上解决无物可写的难题,就必开源积累,深入生活观察。

观察什么呢?第一,要认识观察的重要意义,提高自觉观察的积极性,培养观察的兴趣和习惯。观察不仅是摄取写作素材的途径,也是广泛学习社会生活知识的手段。鲁迅曾指出,要创作,“第一须观察”,他告诉作者要注意“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并且对一切生活现象,错综复杂的事物,要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对于观察的重要作用,叶圣陶讲得更精确,他说:“在实际生活

里养成精密观察跟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工夫。不为写文章,这样的习惯也得养成。如果养成了,对于写文章太有用处了。你想,咱们常常写些记叙文章,讲到某些东西,叙述某些事情,不是全部靠观察和认识?”这些经验之谈,都精辟说明了观察是积累素材搞好写作的前提。当然,平日观察积累是主要的,逢到作文临时到现场观察也是必要的。特别是记叙文中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游记、参观访问记、以及速写一类的记叙文章,往往是经过临时观察、访问、参观和调查后写的。

要观察,必须面向现实生活。当前,我国正深入进行改革开放,全国人民奔小康,各条战线英雄辈出,先进事迹到处涌现,只要同学们细心观察,写熟悉的人物和事,又放眼到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记叙文无啥可写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第二,观察的事物是多方面的。首先,要从大处落脚,观察社会。人类社会是一个万花筒。社会生活,世态人情,自然环境,事物的运动形式和五花八门的矛盾斗争,都应纳入观察的视野。只有观察到,才能认识,只有对事物有了一定认识,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表现出来。

其次,观察还要从具体事物的细微处着眼。

观察人:观察社会各阶层的人,因为人是社会的中心,也是记叙性文体写作的基本内容。记叙文不论是写人记事绘景抒情,都离不开写人。要观察各阶级、阶层、各民族、各种各样的人,包括男人、女人、老人、小孩。对具体的人,就要观察其高矮、胖瘦、白黑、俊丑、

妆饰、衣着、神情、姿态,还要观察其言行、心理、志趣、嗜好、意识、品行等,就是说一投足、一举手、一颦一笑,从头发到脚跟,凡有特征的东西,都在观察之列。著名作家老舍,虽然没拉过洋车,但他经常同洋车夫接触,并注意观察研究他们,洋车夫们的不同性格、音容笑貌、言行举止、志趣气质等性格特征,活在作者的脑海里,因而他在《骆驼祥子》中能够勾画出各种类型的洋车夫形象。有的同学虽然对自已的老师、同学,熟悉周围的人时常见到,但因不注意观察,或熟视无睹,因此写“我的老师”、“我的同桌”的时候,抓不住特征,写得不具体不形象,干巴巴,这是缺乏观察经验,平日习而不察之故。熟悉的事物,不一定就是认识全面或具体的,还必须强调对事物的观察和体验。

观察事:一种是重大事件,包括社会的阶级矛盾和斗争,国际国内的大事。对于重大事件,写作时尽管有时不直接牵涉,但认识它的本质对反映具体的事物,具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一种是具体事件,对具体事件要过细地观察它的来龙去脉。每一件事无论大小,总有发生、发展、高潮、结果等。也就是开始怎样、有什么发展、变化,结果怎样,事件之间的互相联系怎样。如百米赛跑,可以按比赛“开始”、跑的过程、“到达终点”几个阶段观察。比赛即将开始,运动员作准备动作,有的扭腰踢腿,有的抖臂扩胸,有的跳跃,有的试验起跑,个个朝气蓬勃,神情严肃;当“预备”口令发出,各就各位作“跃出”姿势,犹如箭按弦上;随着“砰”的发令枪声,运动员如离弦飞箭射出跑线,多姿多态地跑向终点,他们的脚步,嚓嚓地敲击着地面,风

驰电掣般地向终点猛冲;当冲刺的那一刹那,运动员胸一挺,头一仰,跃过终点,速度开始放慢,而护理的同学跑上去搀扶。有的同学写事,笼笼统统,粗枝大叶,只写了事件的梗概,往往是与观察不细或忽视观察有关。因为写事离不开写人,所以观察事要同观察人物结合进行。

观察物:大至原野山峦、城堡堤岸、厂矿学校、宫殿寺院,小至微小的器物,一花一木、鸟兽鱼虫。对具体物件的观察,要注意它的形态、神态、色彩、软硬、气味、质地、作用和变化等特征。不要以为是常见的事物便放弃观察。张天翼观察蚂蚁上树的轶事传为美谈,齐百石观察虾,并且同虾交为“朋友”,因此,他们笔下的动物,多姿多态、形神皆备。如不注意观察,牧羊人也可能分辨不出羊角和羊耳的先后,写成文章当然要出笑话。

观察物还要掌握观察的角度和距离。由于角度、距离的不同,感觉到的事物形象也不同。同一片山岭,“横看成岭侧成峰”,观察同样的事物,“远近高低各不同”。比如对“井岗翠竹”的观察,“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一片生机勃勃的兴旺景象。“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彩。”观察的角度是仰是俯,是正面还是背面、侧面,是里还是外,距离是远还是近;范围是广还是窄,是局部还是整体,决定了事物的形象特征,也决定了写作时表现事物的特征。

观察环境:环境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包括时代气氛和人物活动场所;山川湖海、平原高地、雾雨雷电等自然现象是自

然环境。在写作中要注意场面和景物的观察。如以《我们的校园》为题,就应该观察学校的位置、布局、房舍的样式,道路的走向,以及花草树木等,写出真实、具体、反映学校实况的文章。然后以学校的实际“样子”对照,检验学生观察事物的基本能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组织材料的技能。

观察的目的是为了搜索写作素材,写出观点鲜明、内容生动、真实反映现实的记叙文。但是文章并不是有闻必录,所见必写的,必须对生活素材进行“由表及里”地分析研究,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这一要求出发,观察的开始,也是对捕捉到的事物分析研究的开始。在观察的同时,就伴随着文章的构思。毛泽东主席说过:“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只观察,不分析体验,就不能对事物真正的认识和理解;不理解,也就不可能深入地进行观察和感知。有的同学作文,不分主次、巨细、现象和本质,无目的地把捕捉到的材料罗列到文章里,这完全是由于缺乏分析而造成的。假如让同学观察菜市,写一篇《菜市一瞥》的文章,开始同学往往只看到蔬菜新鲜、品种繁多,卖菜的人吆吆喝喝,市上熙熙攘攘的一些现象,可能认识不到其中包含的意义。如果在观察时,从供应的品种、数量、卖菜者的态度和顾客的喜悦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背景等方面支分析,就很自然地看出“新政策下的新气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本质意义。有了这样的认识,观察既有目的,又能更深刻地感觉到丰富多彩的东西。作文时既有具体形象的材料,又能做到立意深刻。

怎样观察,其方法是多样的。一是平日随意观察。如周恩来所说“长期积累,偶然得之”,就是带着写作的任务要求,让同学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随时随意,开阔视野,长期进行观察,向社会学习,从而积累丰富的生活素材,养成观察的习惯。对此,清人魏禧打了个比喻,这样说:“辟之富人积财,金玉布帛竹头木屑粪土之属,无不预贮,初不必有所用之。而当其必需,则粪土之用,有时与金玉同功。” 对生活素材,日积月累,一旦作文,定必文思奔涌,五颜六色的事物纷至沓来,涌向笔端。为此,要求同学事事关心,做生活的有心人,记“观察日记”,久而久之,不愁“无物可写”。

其二是专意观察,或称选择观察。这是一种有预期目的专门性的定项观察活动。定项观察,或专门观察一个人,一个特殊人物的面貌、心理、言行,或观察一个物件,这件物体的形状、性质、构成、特征等。有时带着写作的要求,到现场观察、参观、调查,临场或回校后,将观察所得,加工提练,结构成文。这样专项观察的过程,实际是写作构思的过程,也是锻炼敏锐思维和分析能力的过程。临场写生,就是专意观察的一种形式。

专意观察要注意,首先,写好观察提纲,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其次,观察时要调动耳、目、口、舌、身等感知器官,倾听、细察、多问、勤思,既留心壮观大事,又注意细枝末节,切防走马观花,熟视无睹,听雨不闻,浅尝辄止,一知半解的倾向。总之,要认识到,观察——寻到生活的源泉,获得“下锅之米”;体验——才能尝到水

的甘甜,饭食的滋味。观察得真,休验得透,理解得深,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予以真实地反映。

【练习作业】

1、 为什么说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观察体验客观事物,同写作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2、 生活五彩缤纷,要从哪些方面观察?

3、 以范文引路,说明观察的顺序和角度。《济南的冬天》是按天气、地形、景物作分类描述,其写景的顺序体现了观察的顺序,开始是由上而下:碧蓝的天空下,是青黑的矮松,“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文章最后一段,观察济南,又变换了由下而上仰望的角度:“看吧,由潦清的小河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下而上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根据范文的特点,作观察片断练习,着重练习观察的顺序和角度。可拟下列参考题:《仰望对面山》、《秋天的原野》、《踏青》、《黄昏》、《日出》、《夏夜》。

4、 阳春三月,草木萌发,学校春意盎然。以《校园春来早》为题构思作文,写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其步骤是:拟定观察提纲,然后进行观察。经过仔细观察,在修订提纲的前提下构思、立意、谋篇成文,作临场观察训练:

《校园春来早》观察提纲

①、看看杨树是什么颜色,杨花是什么样子?

②、看看泡桐树上有没有花苞,花苞里面是什么样子?

③、看看洋槐树的皮是什么颜色,树枝上有没有花芽?

④、看看苹果树上有没有叶苞,叶苞里面是什么样子?

⑤、看看榆树枝条上有什么东西,那东西是什么样子?

⑥、找一找蚂蚁洞,看看蚂蚁出洞没有?它们干什么?

⑦、到墙根去找一找,看看有没有草芽?草芽是什么

颜色?

⑧、看看小鸟在哪里?它们是怎样活动的?

⑨、体会一下现在的阳光和冬天的阳光有什么不同?

你有什么感觉?

校园春来早

温暖的春风吹进了我们的校园,吹到了树上、草坪上、墙根下„„。它就象母亲唤醒自已的孩子一样,校园里的一切都醒了。

“唧唧喳嘌!”小鸟在大树的枝头上追逐着,欢叫着,迎接着东风的到来。

太阳笑着,给我们送来了温暖。校园里,各种树的叶苞、花苞,都悄悄地从树枝里钻出来,沐浴着早春的阳光。

你看那高大的杨树,昂起头,伸开它那泛出了翠绿的“胳膊”,和春风拥抱在一起。每一个枝头都挂着紫褐色的花絮,把它打扮得更加美丽。

泡桐树站在体育室门前,象战士一样。在它那淡古铜色的树梢上,

挂出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准备绽开它那紫色的美丽的喇叭花,吹吹打打欢迎又一个春天的到来。

在一棵并不惹人注目的苹果树上,也长出了一个个淡绿色的叶苞。树的幼枝在微风中一摇一摇的,好似在向阳光招手。

那高大的灰色榆树枝头,也挂满了珍珠一样的小花苞。它,一方面准备开放,一方面准备着把成熟的种子撒向大地。

春风也叫醒了沉睡在墙根下的小草。你看,一簇簇小草芽正在松软的泥土中拱出头来,象娃娃一样,向着春天,向着太阳微笑。

就连那小小的蚂蚁,也打开了它们的大门,走出来寻找食物。

„„

啊!多么可爱的早春啊!一切都充满着活力。

(选自学生作文)

II 、借鉴、积累

为扩大生活和知识的来源,还必须依靠对书本的借鉴和生活素材的积累。

第一, 借鉴

现实生活是记叙文写作素材的直接来源,阅读是获取写作素材的间接来源。同学在校生活学习,毕竟不象在社会上那样活动范围广泛,交际面广,接触繁多的事物。为弥补生活与知识的不足,必须读写结合,向书本借鉴。古今中外的一些名著,都是前人对自然、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总结。通过阅读和课堂讲读教学使同学扩大生活、学习的视野,学到真知灼见。事实上一些著名的作家,也是靠前人著作提供的知识、见解、经验、艺术技巧,经过鉴别,吸收精华,充实自已的修养。姚雪垠的长篇小说《李自成》,几乎完全是借鉴大量历史资料而写成的。同学写作可借鉴书本中的东西,包括数、理、化、文、史、地等方面的知识,但不能囫囵吞枣,原文照搬,必须经过消化,化作自已的营养。

借鉴的途径,作为学生,主要靠课堂讲读课教学,再就是靠课外读书、看报等,丰富自已的“库存”,以备写作时作为撷取的材料,这也是记叙文写作“找米下锅”的办法。

第二, 积累

记叙文的写作素材是靠平日观察和体验,逐步积蓄起来的,以至涓滴成流,集腋成裘,材料源源来断。同学们的观察,第一贵在坚持,防止一曝十寒;第二,要注意观察的原则和方法。掌握观察的“显微镜”和“望远镜”,要用正确的观点看世界,认识生活,辨析真善美、

假恶丑;要眼睛向下,洞幽察微,观察到细致入微的事物,体验到看来被生活现象掩盖着的幽情妙理。这是训练基本能力的根本。

有计划地写“观察札记”、“观察日记”,是积累生活素材,训练写作基本能力的有效办法。老舍曾对练习写作的青年说:“你要仔细观察身旁的老王或老李是什么性格,有那些特点,随时注意,随时记录下来。„„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也要记下来,因为不知哪一天,你的作品里就需要描写一阵风或一阵雨,你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不丰富。经常生活,经常积累,养成观察研究生活的习惯。习惯养成之后,虽不记,也能抓住要点了。”茅盾还指导作者,让他们身边带支铅笔和本子,随时把所见、所闻、所感记下来。杨朔说得更中肯,要观察和记下周围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只要是有特点,细枝末节也不放过。这都是经验之谈。经常观察、研究、积累,写观察日记,既解决了无啥可写的困难,又锻炼了思维能力,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认识事物的能力。平日有了观察和积累,一旦作文命题切合实际,还可以在观察日记的基础上,经过修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或作为文章的一个组成片断。

应当强调的是,写观察札记贵在坚持,持之以恒,必有好处,无论对眼力的敏锐、思维逻辑的训练,表达能力的提高,都大有增益。观察的要领:一是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二是要过细,不可忽视事物的细微末节;三是要善于捕捉事物的特征,边观察边分析,以求对事物从本质上理解。车尔尼雪夫斯基对观察体验生活有句名言:“我们的生活之路上撒满了金币,可是我们没有发现他们。”丰富多彩的

生活就是五光十色的“金币”,只有眼光敏锐并经常观察的有心人才能拣到它。

III 、联想

同学们面对作文题,要把思路引到广阔的生活天地,浮想联翩,文思奔涌,“揽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构思顺顺当当,很快写成文章。可见,记叙文写作,要在面向熟悉的题材的前提下,敝开思路,广泛联想。

第一, 什么是联想

联想,它是根据事物在外形、内质方面的联系,由此事物想到彼事物,有目的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这种活动,往往由当时所见所闻和感受到的事物开始,连锁反应,继续不断地由点到面想起与此事物有关的许多事物。而众多的事物纷至沓来,就提供了作文的材料。许许多多绚丽多彩的文章,就是作者“精鹜八报,心游万仞”,通过丰富的联想写成的。秦牧的《土地》、《社稷坛抒情》等,文思驰骋,知博意深,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用联想和想象的方式写成的。从文章的思路行文,可以看出联想的轨迹。文章一开始就写,“我们生活在一个开辟人类新历史的光辉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人们对许许多多的自然景物也都产生了新的联想、新的感情。„„”“我想起了„„”,“谈到这里,我想起了„„”,“提到了‘一寸土’这几个字,我又禁不住想到一些岛屿上的人民战士。”文章由开头的“土地泥土”为联想的核心,象“滚雪球”一样,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神与物游,凡与土地有关的传说、典故、事例、战迹、新闻、史料等都集于笔端。

作者或描写、抒情,或议理评论,构成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塑成了诗情画意的境界。巴金写《从链仓带回的照片》散文时,也借助联想的手法,还在文章里直接插叙自已构思的意图,由看到这些“照片使我想起了两个月前在链仓过的那些日子„„”,“一张雨天的照片使我想起了许多事情”,“我满心愉快地想到了久雨初睛后美丽的蓝空”。类似这样利用联想手法写作构思的例子是很普遍的。同学作文虽比不得作家创作,但构思的规律和手法,还是有共同之处的。

第二, 联想在构思中的作用

俗话说,多想出智慧,行成于思。记叙文写作利用联想的道理构思,是训练思路,培养思维能力,写出感情真挚、内容充实的文章的途径。其关键是打开思路,“放肆”地联想。中学生对童年时代,学习、生活、既熟悉而又有体验,对师长、同学、亲朋,对父母、兄弟姐妹,对社会上的人、事、物等,都有一定的感受,所以以此为写作题材命题,就容易启发联想,引起回忆。如果拟定《难忘的一件事》、《童年回忆》、《母亲二三事》、《一叶知秋》、《书的联想》等文题,同学很容易展开联想,广泛回忆,不致会面向作文本,冥思苦想无从下笔。

记叙文写作调动学生联想是同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扩大知识,丰富生活阅历相辅相成的.阅历深,知识广就具备了联想的条件,反之,缺乏生活之源,知识贫乏,就无联想的前提。所以秦牧在《试谈积累知识和描绘事物》一文中说:“联想的构成,在某一点上如同电路,有了电路,电才能通过,知识贫乏,线路就不很通畅了。„„知识的

作用也如同神经一样,一个人知识丰富,他就有可能进行更广泛地联想和比较”。由此可见,联想的构成,必须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生活知识的积累,就是靠学习和观察。为此,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要求同学注意观察,留心各样的事情,向社会学习,多识强记,加强生活、知识的积累;同时,平日要加强学习和记忆,包括用日记或札记,把自已所见,所感中有意义的东西记下来,只要记忆“仓库”里的“积蓄”丰富了,原料或半成品的“制件”花样繁多了,一旦作文,联想起来,原料便源源而来。有些记叙文,就是通过回忆,对材料加工提练,按一定的结构形式联想起来的。联想,在某种形式上可说是生活素材的扩大或重新组合的记忆。

第三, 联想的方法

联想既然是一种有目的的思维活动,那么它就有活动的依据和掌握的方法。联想的依据还是以立意为统帅,为驾驭的缰绳,不论天南海北,上天下地,古今中外地浮想,立意的缰绳在手,便散而有“心”,万变不离其宗旨。联想,决非无缘无故地胡思乱想,它的活动是由“由头”缘起的,没有“由头”无从联想。《土地》联想的“由头”是作者深有感触的“泥土和土地”,《从链仓带回的照片》联想的“由头”是作者深有感触的照片,由照片联想起照片上的人、事、物、景。作为联想的由头,可以是人物、事件,也可以是场景、物件,还可以是一种感受或萌动的思绪等等。由头如导火索,把联想之火燃成熊熊燎原之火。因此作文命题,要善于捕捉“由头”,启发引导,也要善于把学生的思路由“由头”开拓出去,形成广阔的联想。《一只木屐》

的“由头”是“木屐”,但是作者思路并未停止在“木屐”上,而是睹木屐而情发,由木屐展开回忆,回忆起过去在日本的一段生活,联想到日本工人生活的变化,以及反对战争,对中国人民的深厚友谊。有的学生写了一篇题为《寸草报春晖》的文章,选取的“由头”是在学校接到父母寄来的买衣服用的钱后,看到父母用劳动的双手挣来的钱,而想到父母在田里劳动的情景,回忆起父母在送儿子上学的时候,在灯下一针一线给儿子赶做棉衣的情景;进而又联想到祖国——母亲,对儿女们的嘱托和关怀等等。联想蟑联下断,思想内容不断地扩展,艺术境界不断地加深。

联想的方式很多,一般认为有以下几种:

⑴、同质联想

有些事物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性质、意义相同,可以作为联想的形式。比如,我们看到喷薄欲出的旭日,就不禁联想到领导全国人民翻身解放,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毛泽东主席。看到或想起,在阳光雨露滋润下茁壮成长的花木禾苗,也自然地联想到,在党的哺育教导下的青少年,过着幸福的生活,天天向上,健康而活泼地成长。虽然伟大的毛泽东主席同灿烂的太阳不同,党的阳光雨露滋润下的青少年同雨露滋润下的花木禾苗不同,但思想意义有相同之处。可见,同质联想,虽然事物不同,表现形式不同,但思想意义,某种性质特征是一致的。这样由此及彼,由现象到本质地广泛联想,既可开拓思路,充实文章的内容,又能深化主题。

⑵、同形联想

事物与事物形状相同或相似,可以构成联想。如《珍珠赋》,由璀璨的珍珠,联想形似珍珠的金黄的稻谷,联想到“雪白的珍珠”的棉花;联想到“碧绿的珍珠”的莲蓬籽,及象“千万颗珍珠”的电灯。还由星光灿烂的夜空,联想到灯光灿烂的不夜的城市。同形联想,可以使抽象的不可见的事物,化为形象鲜明能看得见的事物,给人以直观的形象化的感觉。

⑶、神似联想

这种联想,不仅事物之间形状相似,而且气质、神韵也相似。《白杨礼赞》中的联想就属于这种类型。生长在西北高原上的参天白杨,枝叶靠拢,力争上游,巍然耸立,由白杨树的神姿,而“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也“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巍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⑷、同类联想

即由一种事物联想到形、质想同的另一些同类事物。如现在看到自已使用的一支钢笔,联想到自已过去或他人使用的钢笔;自已在学校欢欢乐乐地过仲秋节,联想到自已或他人过去全家过节的欢乐情景;自已在课堂上作文,联想到少年时代或在别的学校相类似的场合作文的情景等等。这类联想,主要能使想到的事物由少到多,扩大选材的范围,使文章内容丰富多彩。

⑸、意反联想

由一种事物联想起形态相同或不相同,而性质完全不同或相反的事物。这种联想,表现在写作巧上,同反衬对比、相反相成的手法相似。如在臧克家的《毛主席向着黄河笑》散文中,围绕着毛主席视察黄河,指点江山,向着黄河笑,表现了在党的英明领导下,人民治理黄河,为民除灾造福。而由黄河清,人民笑,联想到一九三八年,国民党反动派不顾人民死活,炸决花园口黄河大堤,千千万万人民横遭“黄灾”,家破人亡,惨死在一片黄汤之中。这一联想,使治黄与降灾、人民欢乐与悲惨形成鲜明的对比,使文章的思想境界更加深沉。

人的思维活动是比较复杂曲折的,而各种联想活动,虽然是构思中的一种心理活动,所联想到的一切事物,还是素材的形式,不同于已经写成文章中的属于联想部分的片断,但他们是相似的。引用成文中联想的例子,是为了具体说明联想在构思中的作用、方法和意义。可见,结合记叙文讲解,对照作文中联想的写作方法,是培养写作技能的有益途径。

【例文】

1、土地

秦牧

我们生活在一个开辟人类新历史的光辉时代。在这样的时代,人们对许许多多的自然景物也都产生了新的联想、新的感情。不是有无数人在讴歌那光芒四射的朝阳、四季常青的松柏、庄严屹立的山峰、澎湃翻腾的海洋吗?不是有好些人在赞美挺拔的白杨、明亮的灯火、奔驰的列车、崭新的日历吗?睹物思人,这些东西引起人们多少丰富和充

满感情的想象!

这里我想来谈谈大地,谈谈泥土。

当你坐在飞机上,看着我们无边无际的像覆盖上一张绿色地毯的大地的时候;当你坐在汽车上,倚着车窗看万里平畴的时候;或者,在农村里,看到一个老农捏起一把泥土,仔细端详,想鉴定它究竟适宜于种植什么谷物和蔬菜的时候;或者,当你自己随着大伙在田里插秧,黑油油的泥土吱吱地冒出脚缝的时候,不知道你曾否为土地涌现过许许多多的遐想?想起它的过去,它的未来,想起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为要成为土地的主人,怎样斗争和流血,想起在绵长的历史中,我们每一块土地上面曾经出现过的人物和事迹,他们的苦难、愤恨、希望、期待的心情?

有时,望着莽莽苍苍的大地,我骑着思想的野马奔驰到很远很远的地方,然后,才又收住缰绳,缓步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中来。 我想起了二千六百多年前北方平原上的一幕情景。

一队亡命贵族,在黄土平原上仆仆奔驰。他们虽然仗剑驾车,然而看得出来,他们疲倦极了,饥饿极了。他们用搜索的眼光望着田野,然而骄阳在上,田垅间麦苗稀疏,哪里有什么可吃的东西!一个农民正在田里除草。那流亡队伍中一个王子模样的人物,走下车子来,尽量客气地向农民请求着:“求你给我们弄点吃的东西吧!你总得要帮忙才好,我们已经好几天没有吃的了。”衣不蔽体、家里正在愁吃愁穿的农民望了这群不知稼穑艰难的人们一眼,一句话也没说,从田地里捧起一大块泥土,送到王子模样的人物面前,压抑着悲愤说:“这

个给你吧!”王子模样的人显然被激怒了,他转身到车上取下马鞭,怒气冲冲地想逞一下威风,鞭打那个胆敢冒犯他的尊严的农民。但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大臣模样的人物上前去劝阻住了:“这是土地,上天赐给我们的,可不正是我们的好征兆么!”于是,一幕怪剧出现了,那王子模样的人突然跪下地来,叩头谢过上苍,然后郑重地捧起土块,放到车上,一行人又策马前进了。辘辘大车过处卷起了漫天尘土„„ 这是《左传》记载下来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在亡命途中发生的故事。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奇怪的事情?除了因为这群贵族是在亡命途中,不得不压抑着威风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在他们心目中,土地代表着上天不可思议的赏赐,代表了财富和权力!他们知道,只要掌握了土地的所有权,就可以永不休止地榨取农民的血汗。

古代中国皇帝把疆土封赠给公侯时,就有这么一个仪式:皇帝站在地坛上,取起一块泥土来,用茅草包了,递给被封的人。上一个世纪,当殖民主义强盗还处在壮年时期,他们大肆杀戮太平洋各个岛屿上的土人,强迫他们投降,有一种被规定的投降仪式,就是要土人们跪在地上,用砂土撒到头顶。许许多多地方的部落,为了不愿跪着把神圣的泥土撒上天灵盖,就成批成批地被杀戮了。

呵!这宝贵的土地!不事稼穑的剥削阶级只知道想方设法的掠夺它,把它作为榨取劳动者血汗的工具,亲自在上面播种五谷的劳动者,才真正对它具有强烈的感情,把它当做命根子,把它比喻成哺育自己的母亲。谈到这里,我想起了好些令人掀动感情波澜的事情。几个世

纪以来,那些当年被迫得走投无路的破产的中国农民,漂流到海外去谋生的当儿,身上就常常怀着一撮家乡的泥土。那时,闽粤沿海港口上,一艘艘用白粉髹腹,用朱砂油头,头部两旁画上两个鱼眼睛似的小圈的红头船,乘着信风,把一批批失掉了土地的农民送到海外各地。当时离乡别井的人们,都习惯在远行之前,从井里取出一撮泥土,珍重地包藏在身边。他们把这撮泥土叫做“乡井土”。直到现在,海外华侨的床头箱里,还有人藏着这样的乡井土!试想想,在一撮撮看似平凡的泥土里,寄托了人们多少丰富深厚的感情!

过去,多少劳动者为了土地而进行了连绵不断的悲壮斗争!当外国侵略者犯境的时候,又有多少英雄义士为保卫它而英勇地献出了生命!在我国福建沿海地方,历史上就流传着许多可歌可泣的保卫土地的抗敌爱国故事。在明末御倭和抗清的浪潮中,那里曾经进行过保卫每一寸土地的激烈斗争。有的地方,妇女的发髻上流行着插上三支短剑似的装饰品,那是明代妇女准备星夜和突然来袭的倭寇搏斗的装束的遗迹。有的地方,从前曾经流行过成人死后入殓时在面部盖上白布的风俗,那是明朝遗民羞见先人于地下、一种激励后代的葬仪。这些风俗,多么沉痛,多么壮烈!在我国的湛江地方,有一座桥梁被命名为“寸金桥”,就寓有“一寸土地一寸金”的意思,这是用来纪念当年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英雄们的。土地的长度和面积计算单位可以用丈,用公里,有亩,用公顷,然而在含有国土的意义的时候,它的计算单位应该用一寸、一撮来衡量。因为它代表一个国家的主权,一寸土都决不容侵犯,一撮土都是珍宝。这里,我想到了我们中国的

整个版图,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一定要使它真真正正地完整无缺。台、澎等地还被一小撮反动派所盘踞,我们必须把它解放。从福建前线,我们听到了多少动人的故事呵!不仅我们英勇而强大的海军和空军,给予美蒋反动派以沉重的打击,就是民兵队伍,也巧妙地打击了敌人。就是好些少年儿童,在大炮轰击中也自动奔跑接驳电线,传信送物。他们体现了全体中国人民保卫每一寸国土的坚强意志。

今天,在世界范围内,许许多多被殖民者奴役着的地方,也正在进行着驱逐侵略者、保卫国土的斗争。呵!一寸土,一撮土,在这种场合意义是多么神圣!

提到了一寸土这几个字,我又禁不住想到一些岛屿上的人民战士。登上那些岛屿,你会更深地认识到“一寸土”的严肃意义。我到过一个小岛,那岛屿很小。然而,岛上的生活却是多么沸腾呵!这里的海滩、天空、海面,决不容许任何侵略者窥探和侵入一步,人民的子弟兵日夜守着大炮阵地,从望远镜里、从炮镜里观测着海洋上的任何动静。这些岛屿像大陆的眼睛,这些战士又像是岛屿的眼睛。不论是在月白风清还是九级风浪的夜里,他们都全神贯注地盯着宽阔的海域。不仅这样,他们还把小岛建成花园一样美丽。本来是蛇虫蜿蜒、荆榛遍地的荒凉小岛,经过他们付出艰苦劳动,在上面建起了坚固的营房,辟出了林荫大道,又从祖国各地要来了花种,广植着笑脸迎人的各种花卉和鲜嫩的蔬菜;还建起畜牧栏,竖起鸽棚;又从海里摸出了石花,堆成小岛的美术图案。看到这些,令人不禁想到,我们所有的土地,一个个的岛屿,一寸寸的土壤,都在英雄们的守卫和汗水灌

溉之下,迅速地在改变面貌了。

在我们看来很平凡的一块块的田野,实际上都有过极不平凡的经历。在几十万年之间,人类在这上面追逐着野兽,放牧着牛羊,捡拾着野果,播种着五谷,那时候人们匍匐在大自然的威力之下,风雨雷霆,电光野火,都曾经使他们畏惧颤栗。几十万年过去了,人类进入了阶级社会,一片片的土地像被带上了镣铐似的,多少世代的农民,在大地上流尽了血汗,却挣不上温饱,有多少人在这一片片土地上面仰天叹息,椎心痛恨!又有多少人揭竿起义,画着眉毛,扎着头巾参加战斗,把压迫他们的贵族豪强杀死在这些土地上面。到了近代,又有多少人民的军队为了从封建地主阶级手里,把土地夺回来,和帝国主义的军队、剥削者的军队在这上面鏖战过。二十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革命斗争,打垮了反动统治者,推翻了剥削制度,进行了土地改革,土地的镣铐才被彻底打碎,劳动人民才真正成了土地的主人。我们热爱土地,我们正在豪迈地改造着土地,使他变成一片锦绣。当你这么思索的时候,大地上的红土黑土,黄土白土,仿佛都变成感情丰富的东西了,它们仿佛就像古代神话中的“息壤”似的,正在不断变化,不断成长,就像具有生命一样。

几千年来披枷带锁的土地,一旦回到人民手里,变化是多么神速呵!你试展开一幅地图,思索一下各地的变化,该有多么惊人。沙漠开始出现了绿洲,不毛之地长出了庄稼,濯濯童山披上了锦裳,水库和运河像闪亮的镜子和一条条衣带一样缀满山谷和原野。有一次我从凌空直上的飞机的舱窗里俯瞰珠江三角洲,当时苍穹明净,我望了下

去,真禁不住喝采,珠江三角洲壮观秀丽得几乎难以形容。水网和湖泊熠熠发光,大地竟像是一幅碧绿的天鹅绒,公路好似刀切一样的笔直,一丘丘的田野又赛似棋盘般整齐。嘿!千百年前的人们,以为天上有什么神仙奇迹,其实真正的奇迹却在今天的大地上。劳动者的力量把大地改变得多美!一个巧手姑娘所绣的只是一小幅花巾,广大劳动者却以大地为巾,把本来丑陋难看的地面变得像苏绣广绣般美丽了。 你也许在火车的了望车上看过迅速掠过的美丽的大地;也许参加过几万人挑灯修筑水电站大坝的工程,在那种场合,千千万万人仿佛变成了一个挥动着巨臂的巨人,正在做着开天辟地工作。在华南,有些隔离大陆的岛屿给筑起了一条堤坝,和大陆连起来了;有些小山被填到海里,大海涌出陆地来了;干旱的雷州半岛被开出了一条比苏彝士运河还要长的运河;潮汕平原上的土地被整理成棋格一样齐整。我们时代的人既以一寸寸的土地为单位在精细工作着,又以一千里,一万里,更确切来说,又以全部已解放的九百多万平方公里土地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和工作着。这十几年来,同是千万年世代相传的大地上,长出了多少崭新的植物品种呵!每逢看到了欣欣向荣的庄稼,看到刚犁好的涌着泥浪的肥沃的土地,我的心头就涌起像《红旗歌谣》中的民歌所描写的——“沙果笑的红了脸,西瓜笑的如蜜甜,花儿笑的分了瓣,豌豆笑的鼓鼓圆”这一类带着泥土、露水、草叶、鲜花香味的大地的情景。让我们对土地激发起更强烈的感情吧!因为大地母亲的镣铐解除了,现在就看我们怎样为哺育我们的大地母亲好好工作了。 事实上,无数的人也正在一天天地发展着这样的感情。你可以从

细小或者巨大的场面中觉察到这一切。你看过公社干部率领着一群老农在巡田的情景吗?他们拿着一根软尺,到处量着,计算着一块块土地的水稻穗数;不管是不是自己管理的,看到任何一丘田里面的一根稗草都要涉水下去把它拔掉。你看到农村中的青年技术员在改变土壤的场面吗?有时他们把几千年未曾见过天日的沃土底下的砾土都翻动了,或者深夜焚起篝火烧土,要使一处处的土地都变得膏腴起来。 几万人围在一片土地上建筑堤坝,几千人举着红旗浩浩荡荡上山的情景尤其动人心魄。那呐喊,那笑声,尤其是那一对对灼热的眼睛!虽然在紧张的劳动中大家都少说话了,但是那眼光仿佛在诉说着一切:“干呵干呵,向土地夺宝,把我们所有的土地都利用起来。一定要用我们这一代人的双手,搬掉落后和穷困这两座大山!”有时这些声音寄托于劳动号子,寄托于车队奔驰之中,仿佛令人感到战鼓和进军号的撼人的气魄„„

让我们捧起一把泥土来仔细端详吧!这是我们的土地呵!怎样保卫每一寸的土地呢?怎样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的巨大的潜力,一天天更加美好起来呢?党正在领导和率领着我们前进。青春的大地也好象发出巨大的声音,要求每一个中国人民都作出回答。

1960年

《土地》赏析

秦牧同志的散文《土地》写于一九六○年,最初发表于一九六一年一、二月合刊的《人民文学》,后收入作者的散文选《花城》(一九六一年,作家出版社)和《长河浪花集》(一九七八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土地》是一篇情文并茂,蕴含深厚的抒情散文。在这篇作品中,秦牧同志怀着深沉的情思,从悠长的时间和广袤的空间里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淋漓尽致地倾诉了他对土地的思虑和感触,表现了劳动人民对土地的深厚感情,讴歌了真正成为大地主人的我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脚下芳香的土地而奋勇斗争的革命精神,从而激发人们保卫和建设祖国的强烈责任心。

《土地》共有十九个自然段,可分为五大段来分析。

第一段(一至三自然段),写光辉的时代激起作者对泥土、大地的无限情思和丰富联想。

文章开头,作者点出了他对土地产生许多新的丰富联想和感情的时代背景:“我们生活在一个开辟人类新历史的光辉时代”,由于时代精神的感染、激荡,“人们对许许多多的自然景物都产生了新的联想,新的感情”。作者举出了人们对朝阳、松柏、山峰、海洋等事物的赞颂,作为讴歌泥土、大地的陪衬,其用意正在于表明:对所有这些寻常见惯的事物所产生的新的联想和感情,都与我们光辉时代分不开,都是时代精神的投影、折光。第二自然段点题,说明本文要谈论的中心是大地、泥土。第三自然段抒写由土地涌起的联翩遐想。这里的写法不是直告式的陈述,而是联系着读者可能有过的生活经历,引导读者一起去思考,想象。几个“当你„„的时候”组成大体齐整而略有变化的排比句,由远而近,由巨而细,由别人到自身,逐步紧密地把“大地”这个相当笼统的概念同人们生活中的具体事件联结起来,让人们情不自禁地跟着作者一起去思索,联想,从中得到启发,受到感染。这段的末句(“想起„„想起„„”),作者以发问的方式,引导读者去追忆历史,探求不同的人对土地的不同感受。

第二段(四至九自然段),说明剥削阶级把土地作为财富和权力的代表,揭

露他们对土地的野蛮掠夺。

第四自然段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作者把对土地涌起的万般思绪比喻作奔腾的思想野马,先是奔驰到远方,而后又缓步回到眼前,文章也就沿着这野马奔驰的踪迹逐层展开了。

第五、六、七自然段叙述古代春秋时期的一段历史故事。《左传》中记载的这个故事原只有极简短的三十余字,而在文章中。作者却通过其丰富的想象,把这简短的历史记载,写成了一个生动的小故事。在这些有声有色的叙述中,流露出作者极其分明的爱憎感情:对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劳动群众的同情,敬重;对不事稼穑的剥削的卑视,厌弃。然而叙述故事,表达感情并不是作者的目的,在接下去的第八自然段中,作者用一段议论揭示了这个故事所包容的深刻内涵:在剥削者的心目中,“土地代表着上天不可思议的恩赐,代表了财富和权力!他们知道只要掌握了土地的所有权,就可以永无休止地榨取农民的血汗。”这就是剥削者心目中的土地的价值。第九自然段,作者简略记叙了古代中国皇帝的封土仪式和上一世纪殖民主义者强迫太平洋各岛屿土人投降的仪式,进一步说明一切反动统治者、剥削阶级贪婪地霸占、掠夺着“代表财富和权力”的土地,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第三段(十至十三自然段),写世代劳动人民对土地的深厚感情,歌颂他们为土地所进行的连绵不断英勇斗争。

第十自然段开始,与剥削者掠夺土地,把土地当作榨取财富的工具相对照,引出劳动者对土地的感情。把土地“当做命根子”,“比喻成哺育自己的母亲”,这种感情不仅是深厚强烈的,而且也是庄严神圣的。接下去作者举出“当年被迫得走投无路的破产的中国农民”离乡别井时对故乡故土的深深依恋,说明了劳动

人民对土地的这种深厚庄严的感情。那一撮撮看似平凡的“乡井土”,海外侨胞们把它“珍重地包藏在身边”,放置在近身的“床头箱里”,它寄托着人们对家乡故土多少哀惋依恋的情思啊!劳动者对于土地的如此挚爱的深情,自然会在读者心中掀动起“感情波澜”,产生强烈的感染、教育作用。

第十一自然段,歌颂劳动人民为土地而进行的英勇斗争。世代人民为土地而进行的斗争包括着反对国内剥削者对土地的吞并和抗击外国(族)侵略者侵犯疆土两个方面。文章着重地歌颂了抗敌爱国,保卫疆土的斗争。作者以我国福建沿海明末御倭抗清斗争为例,举出了这些地方曾经流行的妇女发髻上“三支短剑似的装饰品”(那是“妇女准备星夜和突然来袭的倭寇搏斗的装束的遗迹”)和“成人死后在面部上盖上白布”(那是表明“明朝遗民羞见先人于地下”)的习俗,表现出当时人民群众“保卫每一寸土地”的悲壮斗争。这些习俗所反映的不正是人民群众热爱每一寸土地,不愿失去每一寸土地的赤子之心吗?接下去,作者由湛江地方“寸金桥”的含意中,引出了一段警策的议论:

“土地的长度和面积计算单位可以用丈,用公里,用亩,用公顷,然而在含有国土的意义的时候,它的计算单位应该用一寸,一撮来衡量。因为它代表一个国家的主权,一寸土都不容侵犯,一撮土都是珍宝。”

这是一段极富哲理性的议论,它是上文思想感情升华,也是下文意思深入发展的新的开拓。这一自然段的末尾,作者联想到我们伟大祖国领土的完整统一,极其自然地表达了人民要求台、澎、金、马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心。

十二自然段,作者的思路扩展开去,写到了世界范围内正在进行的反抗侵略,保卫国土的斗争。十三自然段描写中国人民的子弟兵保卫和建设祖国海岛的景象。

这是一个很小的,荒凉的小岛。人民战士不仅全神贯注地守卫着它,而且辛勤地建设着它,使它变成一座美丽的海上花园。这段人民战士海岛生活的描写,与前文所述人们珍惜每一寸国土的种种情景相互印证,前后呼应意思也更进一层。

第四段(十四至十八自然段),写几千年披枷带锁的土地,一经回到人民手里,所发生的惊人变化,再现广大人民群众在大地母亲之上辛勤劳动的动人情景。 第十四自然段中,作者再次放纵其思想的野马驰向久远的历史,然后又沿着历史发展的长河,回溯了田野大地的“极不平凡的经历”。文章是把土地的经历和劳动人民的历史命运结合在一起进行回溯的。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原始社会人类童年所经历的艰辛;看到了阶级社会失去土地的劳动群众的悲苦和殊死斗争;看到了近代人民为向剥削者夺回土地,为驱逐外国入侵者而进行的鏖战;最后看到了二十年代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群众终于砸碎了土地的枷锁,成了祖国大地的真正主人后的欢欣。这是饱含血泪控诉和斗争豪情的回顾,它激起人们对土地更深厚热烈的感情。这个自然段的末尾把土地直接当成有生命的东西来描绘、赞美,表现出人们热爱土地达到了至深、至痴的地步。这段对土地及其儿女劳动群众这番“不平凡的经历”的历史回顾,还揭示出今天人民群众建设和改造土地的无穷热力的来源。有了这番回顾,再去描绘人民建设土地的斗争,就根深叶茂,更见丰厚了。第十五、十六两自然段描绘我们祖国大地上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变化由“神速”“惊人”两句领起,先概述“沙漠”、“童山”、“山谷和原野”的新貌,继而具体描绘了珠江三角洲壮观秀丽的图画和华南沿海岛屿出现的奇迹„„。穿插在这些画面的描绘之间,作者表达了对奇迹创造者──劳动人民的热情歌赞。第十七、十八自然段通过对几幅情景和场面的具体描绘,展现劳动人民为大地母亲辛勤工作的激情和干劲,表达了人民群众决心用自己的双手搬

掉落后和贫困的坚定信念。

第五段(最后自然段),照应开头,总结全文,激发人们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强烈革命责任感。

这一段写得很简短,但含蓄有力。开头两个感叹句,回应前文,高度概括地表明对土地的浓厚感情。紧接着跳跃式地推进一层,在读者面前提出了两个分量极重的问题,点出了文章写作主旨──“怎样保卫每一寸土地呢?怎样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的巨大潜力,一天天更加美好起来呢?党正在领导着我们前进,青春的大地也好象发出巨大的声音,要求全国人民都作出回答。”至此文章嘎然而止,但它所传出的历史的、时代的伟大召唤声,却有力地回响在读者的耳际,久久萦绕不散。

秦牧是我国当代有影响的散文作家之一。他的散文“将知识、哲理、形象、感情和文采融合在一起”,“独创一格,屹然成家”。由于他善于思索,所以不少篇章都“具有一种冲击读者的思想力量”。《土地》这篇散文同样具有上述特点。

1. 立意高,选材严,开掘深。土地是人们习见而又不注意的事物,作者写土地时并不局限于描写一些自然风光和表面现象,而是把土地和人类社会发展史联系起来,和人们的爱国主义感情,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联系起来,赋于作品以深刻的主题思想,使人读后如登高望远,胸怀为之开阔。另外,作者注意围绕中心思想,严格选材,充分开掘所选材料的思想意义。作品中无论一情一景,一事一人,都与表达主题密切相关。把重耳亡命途中的故事和帝王封土仪式、殖民主义者的受降仪式放在一起,揭示了剥削阶级重视土地的实质。“乡井土”、“寸金桥”、妇女发髻上三支短剑似的装饰、死人入殓时面盖白布的葬仪,这些乡情民俗经过作者追根溯源,掘出本意,有力地表现了我国人民传统的爱国主义精神。

2.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文章具有很强的思想冲击力量。文章以理为筋骨,以情为肌肤。不抽象说理,理在情中;不单纯抒情,情中有理。从文章的思路看,先以剥削阶级重视土地作反衬,接着正面叙述劳动者才真正热爱土地,从古到今,劳动人民为土地进行过英勇斗争。又写土地来之不易,经过几千年流血奋战,才打碎土地的镣铐,使土地成了人民的财产。解放以来,祖国大地变得日益美丽,劳动人民更加热爱土地,改造山河的劲头更大,我们怎能不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而献身呢?这就是文章的骨架,也就是作者说理推论的过程。但整个文章写得情景交融,没有枯燥说教的痕迹。写祖国大地的景色时,写得很美,如十五自然段中描写的珠江三角洲景色,象一幅色彩瑰丽的风景画,令人神往。写到海外农民珍藏“乡井土”的情节时,感情充沛,动人心弦。

另外,作者旁征博引,取材范围很广。从历史故事到风俗民情,古今中外,目见耳闻的许多材料,都以“土地”为线索,恰当地组织到文章中,使这篇文章和秦牧别的散文一样,具有知识性强的特点。

2、社稷坛抒情

秦牧

北京有座美丽的中山公园,公园里有个用五色土砌成的社稷坛。 社稷坛是北京九坛之一,它和坐落在南城的天坛遥遥相对。古代的帝王们,在天坛祭天,在社稷坛祭地。祭天为了要求雨顺,祭地为了要求土地肥沃。祭天祭地的终极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五谷丰登,可以“聚敛贡城阙”。五谷是从地里长出来的,因此,人们臆想的稷神(五谷)就和社神(土地)同在一个坛里受膜拜了。

穿过古柏参天、处处都是花圃的园林,来到这个社稷坛前,突然有一种寥廓空旷的感觉。在庄严的宫殿建筑之前,有这个四方的土坛,

屹立在地面,它东面是青土,南面是红土,西面是白土,北面是黑土,中间嵌着一大块圆形的黄土。这图案使人沉思,使人怀古。遥想当年帝王们穿着衮服,戴着冕旒,在礼乐声中祭地的情景,你仿佛看到他们在庄严中流露出来的对于“天命”畏惧的眼色,你仿佛看到许多人慑服在大自然脚下的神情。

这社稷坛现在已经没有一点儿神秘庄严的色彩了。它只是一个奇特的历史遗迹。节日里,欢乐的人群在上面舞狮,少年们在上面嬉戏追逐。平时则有三三两两的游人在那里低徊。对,这真是一个激发人们思古幽情的所在!作为一个中国人,可以让这种使人微醉的感情发酵的去处可真多呢!你可以到泰山去观日出,在八达岭长城顶看日落。可以在西湖荡画舫,到南京鸡鸣寺听钟声,可以在华北平原跑马,在戈壁滩上骑骆驼。可以访寻古代宫殿遗迹,听一听燕子的呢喃,或者到南方的海神庙旁,看浪涛拍岸„„这些节目你随便可以举出一百几十种来,但在这里面可不要遗漏掉这个社稷坛!这坛后的宫殿是华丽的,飞檐、斗拱、碧瓦、白石阶„„真是金碧辉煌!而坛呢,却很荒凉,就只有五色的泥土。然而这种对照却也使人想起:没有这泥土所代表的大地,没有在大地上胼手胝足的劳动者,根本就不会有这宫殿,不会有一切人类的文明。你在这个土坛上走着走着,仿佛走进古代,走到一望无际的原野上,在那里,莽莽苍苍,风声如吼。一个戴着高冠,穿着芒鞋的古代诗人正在用他的悲悯深沉的眼睛眺望大地,吟咏着这样的诗句:

朝东西眺望没有边际,

朝南北眺望没有头绪,

朝上下眺望没有依归,

我的驱驰不知何所底止!

„„

九州究竟安放在什么上面?

河床何以洼陷?

地面,从东至西究竟多少宽,从南至北多少长? 南北要比东西短些,短的程度究竟是怎样? —— 屈原:《悲回风》和《天问》,引自郭沫若译诗。

这不仅仅是屈原的声音,也是许许多多古代诗人 望原野时曾经涌起的感情。这种“大地茫茫”的心境,是和对于自然之探索和对于人间疾苦的忿慨联结在一起的。

想一想这些肥沃土地的来历,你会不由得涌起一种遥接万代的感情。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最古老时代原是一个寂寞的星球,上面没有一株草,一只虫,也没有一层土壤。经过了多少亿万年,太阳风雨的力量,原始生物的尸骸,才给地球造成了层层的土壤,每经历千年万年,土壤才增加薄薄的一层。想一想我们那土壤厚达五十米的华北黄土高原吧!那该是大自然在多长时间里的杰作!但这还不算,劳动者开辟这些土地,是和大自然进行过多么剧烈的斗争呀!这种斗争一代接连一代继续着,我们又会见了古代的唱着《诗经》里怨忿之歌的农民,像敦煌壁画上面描绘的辛勤劳苦的农民,驾着那种和古墓里挖掘出来的陶轮牛车相似的车子,奔驰在原野上,辛苦开辟着田地。

然而他们一代代穿着破絮似的衣服,吃着极端粗劣的食物。你仿佛看见他们在田野里仰天叹息,他们一家老小围着幽幽的灯光在饮泣。看到他们画红了眉毛,或者在头上包一块黄布揭竿起义,看到他们大批地陈尸在那吸尽了他们的汗水然后又吸尽了他们鲜血的土地。想一想,在原始社会中他们怎样匍匐在鬼神脚下,在阶级社会中他们又怎样挣扎在重重枷锁之中。啊,这些给荒凉的大地铺上了锦绣花巾的人们,这些从狗尾草、蟋蟀草中给我们选出了未来的人们,我们该多么感念他们!想象的羽翼可以把我们带到古代去,在一家家的门口清清楚楚看到他们在劳动,在饮食,在绝望,在叹息,可惜隔着一道历史的门限,我们却不能和他们作半句的交谈!但怀古思今,想起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农民是几千年中第一次真正挣脱了枷锁,逐渐离开了鬼神天命的羁绊的农民,我们又仿佛走出了黑暗的历史的隧洞,突然见到耀眼的阳光。你在这个五色土坛上面走着走着,仿佛又回到公元前几千年去,会见了古代的思想家。他们白发苍苍,正对着天上的星辰,海里的潮汐,陶窑的火光,大地的泥土沉思。那时的思想家没有什么书籍可以阅读参考,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四时代谢,万物死生的现象,都使他们抱头苦思。他们还远不能给世界的现象说出一个较完整的答案。但是他们终究也看出一点道理来了,世上的万物万事,有因有果,有主有从,它们互相错综地关联着„„正是由于古代有这样的思想家在这样地思考过,才给后来的人们创造了这样一座五色的土坛。 “五行”的观念和我们这个民族一样地古老,东、南、西、北是人们很早就知道的,人们总以为自己所处是大地的中间,人们在四方

之外又加上了一个“中心”,东、南、西、北、中凑成了五方五土的观念,直到今天我们还看到好些人家的屋角有“五方龙神”的牌位。烧陶方法和冶铜技术发明了,人们在熊熊火光旁边,看到火把泥土变成了陶器,把矿石烧成溶液,木头燃烧发出火光,水又能够把火熄灭。这种现象使古代的思想家想到木、火、金、水、土(依照《左传》的排列次序)是万物的本源。于是,木、火、金、水、土把五行的观念充实起来了。

烧制陶器这件事使人类向文明跨前一大步,在埃及,在希腊,都由此产生了神明用泥土造人的神话。在中国,却大大地丰富了“五行”的观念。根据木、火、金、水、土五种东西彼此的作用,又产生了五行相克相生的理论。根据这几种东西的颜色:树木是苍翠的,火光是红艳艳的,金属是亮晶晶的,深深的水潭是黝黑的,中原的泥土是黄色的。于是青、赤、白、黑、黄五种颜色就被拿来配木、火、金、水、土,成为颜色上的五行了。

这个五方、五行的观念被古代思想家用来分析许许多多的事物,音乐上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天上二十八宿分隶青龙、朱雀、白虎、玄武(乌龟)四方,都是和这种观念紧密地联结起来的。 把世界万物的本源看做是木、火、金、水、土五种东西相互作用产生出来的,这和古代印度哲学家把万物说成是由地、木、水、风所构成,古代希腊哲学家说万物的本源是水或者火„„那思想的脉络是多么地近似矣.

尽管这种说法在几千年后的今天看来是奇特甚至好笑的,然而

那里面不也包含着光辉的真理吗:万物的本源都是物质,它们彼此起着错综的作用„„哦!我们遇见的对着泥土沉思的思想家,他们正是古代的略具雏形的唯物主义者!

没有这些古代思想家,我们就不会有这个五色的土坛。审视这五种颜色吧,端详这个根据“天圆地方”的古代观念筑起来的四方坛吧!它和我们民族的古代文化存在多么密切的关系啊!

我们汉民族的摇篮在黄河的中上游,那里绵亘的是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因此,黄色被用来配“土”,用来配“中心”,成为我们民族传统中高贵的颜色。中心是不同于四方的,能够生长五谷的土地是不同于其他东西的,黄色是不同于其他颜色的。在社稷土坛的中心,黄土被特别砌成了一个圆形,审视这个黄色的圆圈吧! 它使我们想起奔腾澎湃的黄河,想起在地层下不断被发掘的古代村落,也想起那古木参天的黄帝的陵墓。我多么想去抱一抱那些古代的思想家,没有他们的艰苦探索,就没有今天人类的智慧。正像没有勇敢走下树来的猿人,不会有人类一样。多少万年的劳动经验和生活智慧积累起来,才有了今天的人类文明。每一个人在人类智慧的长河旁边,都不过像一只饮河的鼹鼠。在知识的大森林里面,都不过像一只栖于一枝的鹪 。这河是多少亿万滴水汇成的啊,这森林是多少亿万树木构成的啊! 瞧着这个社稷坛,你会想起了中国的泥土,那黄河流域的黄土,四川盆地的红壤,肥沃的黑土,洁白的白垩土„„你会想起文学里许许多多关于泥土的故事:有人包起一包祖国的泥土藏在身旁到国外去;有人临死遗嘱必须用祖国的泥土撒到自己胸口;有人远从异国归来,

俯身亲吻了自己国门的土地。这些动人的关于泥土的故事,使人对五色土发生了奇异的感情,仿佛它们是神话里的角色,每一粒土壤都可以叙述一段奇特的故事,或者唱一首美好的诗歌一样。

瞧着这个紧紧拼合起来的五色土坛,一个人也会想起了国土的统一,在我们的土地上,为了统一而发生的战争该有多少次呀!然而严格说来,历史上的中国从来没有高度统一过。四分五裂,豪强纷纷划地称王的时代不去说它了,可怜的供主像傀儡住在京都,整天送猪肉、龟肉慰问跋扈的诸侯的时代不去说它了,就是号称强盛统一的时代,还不是有许多拥兵自重的藩镇。许多专权用事的贵戚,许多地方的豪霸,在他们的领地里当着小皇帝,使中央号令不行,使国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小国。中国历代没有一个时期像今天这样高度统一过,等我们解放了台湾和一些沿海岛屿以后,这种统一的规模就更加空前了。古代思想家曾言:“不嗜杀人者能一之。”由于不剥削人的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竟使这一句话在两千多年后空前地应验了。

我在这个土坛上低徊漫步,想起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我们未必“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凭着思想和激情的羽翼,我们或可去会一会古人,见一见来者。我仿佛曾经上溯历史的河流,看见了古代的诗人、农民、思想家、志士,看他们的举动,听他们的声音,然后又穿过历史的隧洞,回到阳光灿烂的现实。啊,做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的子孙是多么值得自豪的一回事! 做今天一个中国的儿女是多么值得快慰的一回事! 回溯过去,瞻望未来,你会觉得激动,很想深深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想好好地学习劳动,好好地安排在无穷的时间之中一个人

仅有一次,而我们又恰恰生逢其时的宝贵的生命。

啊,这座发人深思的社稷坛!

《社稷坛抒情》赏析

作者秦牧(1919-1992),中国著名作家。原名林阿书,又名林派光、林觉夫、林顽石,广东澄海人。文学活动涉及很多领域,主要有散文、小说、诗歌、儿童文学和文学理论等等。其中尤以散文著称于文坛。名篇有《土地》、《花蜜与蜂刺》。此外,他还写了不少儿童文学作品和美学论著。自选集《长河浪花集》是其散文的代表作。还出版了《艺海拾贝》的姐妹篇《语休采英》。

《社稷坛抒情》是一篇极为出色的抒情散文, 作者将爱国激情, 融于思古幽情之中, 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

本文可分成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第六节,即“我们又仿佛走出了黑暗的历史的隧洞,突然见到耀眼的阳光了”。作者由叙述社稷坛的由来,联想到古人对自然之谜的探索,感念农民世世代代开辟土地、辛勤劳作却饥寒交迫,长期遭受剥削,遭受鬼神天命的愚弄。

第二部分从第七至第十五节,由追溯“五行”观念的滋生形成,扼要介绍人类文明的演进历史,赞美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以及他们的智慧和艰苦探索,为建设、发展人类文明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第十六至第十七节为第三部分,由“五色土坛”的“紧紧拼合”,联想到国土应完整统一;由人们对故土的深情眷恋,抒写希望国土不再分裂的真诚意愿,期盼海峡两岸早日统一。

最后两节为第四部分,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抒发了作为一个炎黄子孙的自豪.

《社稷坛抒情》思想内容:秦牧的《社稷坛抒情》将强烈的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融合于思古幽情之中,抒发了自己对祖国的泥土、大地和生活在这泥土大地之上的劳动者以及由他们所创造的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和衷心赞颂,并进而对祖国的现实和未来流露出一种真挚的关切之情。

作者独立坛前,让思想飞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尽情漫游古代世界。他想到了农民怎样为土地流尽了汗水又渗入了鲜血,看到了古代思想家们如何在星空下苦苦地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听到了古代诗人面对大地放歌长吟的悲壮声音„„一个个意象接踵而来,稍纵即逝,乍看似散花满地令人目不暇接,细思一下则万象同宗,归结为一个中心:多少万年的劳动经验和生活智慧积累起来,才有了今天的人类文明。散文融思想性、艺术性和知识性于一体,文笔汪洋恣肆,思想宏大开阔。不仅可以使读者得到美的艺术享受,获取新的知识,而且会受到一种庄严的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启迪与陶冶。

艺术特色:

一、《社稷坛抒情》在结构上独具特色,大开大阖,形散而神不散。这篇散文抒发感情的方式表现为思接千古,浮想联翩。作者时而凭着“想象的羽翼”上溯到人类历史的源头;在“一家家的门口”看到农民们在劳动,在饮食,在希望,在叹息;时而又“走出了黑暗的历史隧洞,突然见到耀眼的阳光”;“想起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农民是几千年历史中第一次真正挣脱了枷锁,逐渐离开了鬼神天命的羁绊的农民”,作者驰骋于历史长河之上,上下数千年,纵横捭阖,但始终以社

稷坛、五色土贯穿全篇,放得开,聚得拢,形成丰富博大、汪洋恣肆的风格。

二、知识渊博、想象丰富,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即向读者介绍了社稷坛和五色土的含义与由来。笔锋一转,作者写道:“这图案使人沉思,使人怀古”,“这真是一个激发人们思古幽情的所在”。“凭着思想和感情的羽翼”,作者遥想当年帝王们穿着衮服,戴着冕旒,在礼乐声中祭地的情景。接着又“仿佛穿过历史隧洞”“走到一望无际的原野上”,看到古代诗人屈原正在用他悲悯深沉的眼睛眺望大地,问天问地,抒发着他“对于自然之谜的探索和对于人间疾苦的愤慨”。借屈原之口,作者提出了这位古代诗人所曾关心和究诘的天地宇宙间的根本问题,引导人们思考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的历史,仿佛“会见了古代的唱着《诗经》里怨愤之歌的农民”,“看到他们在田野里仰天叹息”,“看到他们画红了眉毛,或者在头上包一块黄布揭竿起义„„”,作者又由社稷坛的“五色土”谈论起面对土地沉思的古代思想家和古代的文化、人类的文明,想到了“五行”观念的萌生过程。又由“五色土”而联想到许多关于泥土的故事和国家的统一„„直到走出“黑暗的历史隧洞”,回到阳光灿烂的现实。作者从社稷坛、五色土到古代悟性观念的形成与演变,又比较了古代印度与古希腊关于世界万物起源的哲学思想,富有浓厚的学术气息。

三、夹叙夹议,情与理完美的融合。作者把美丽的想象与深刻的分析结合起来,这种分析使想象的境界臻于深邃、悠远,发人深思。文中把社稷坛后金碧辉煌的华丽的宫殿与只有五色泥土的荒凉的坛进行对照,作者议论道:“没有这泥土所代表的大地,没有在大地上胼手胝足的劳动者,根本就不会有这宫殿,不会有一切人类的文明。”这句话道出了作者真正的感叹所在,作者对千百年来辛勤劳动着的农民寄予了深切的感情,赞颂只有劳动者才是这大地上一切财富的真正创造者和所有者。文中由大地、泥土而联想到古代的劳动人民,由敢于向苍天发

问的爱国诗人屈原想到更精于科学思维的许多思想家。作者写道:“没有这些古代思想家,我们就不会有这个五色的土坛,审视这五种颜色吧,端详这个根据‘天圆地方’的古代观念筑起来的四方坛吧! 它和我们民族的古代文化存在多么密切的关系啊! ”作者对集民族文化传统观念之精华的社稷坛、五色土的赞美之情跃然纸上。

四、《社稷坛抒情》在语言表达上自然、率直、富有情趣。作者如与读者一起徜徉在中山公园,一起登上社稷坛,尽情倾吐,无拘无束,语言朴素而有文彩。文章开头写道:“北京有座美丽的中山公园,公园里有个用五色土砌成的社稷坛。”短短一句话,貌似平淡,实则“雕凿之极而近于自然”,正可以见出作者的艺术功力。全文在平易、亲切的絮谈之中,时有妙语、警句和精彩的比喻闪耀其间,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练习作业】

1、 对联想应怎样理解,联想对作文构思的意义、作用? 2、 在所学过的课文中,找出其中关于联想、回忆的部分,研究它是属于什么性质、方法的联想?

《一件珍贵的衬衫》一文中,有无联想,哪些内容是属于联想?

《社稷坛抒情》一文中构思深邃,浮想联翩,哪些内容是属于联想?

3、 习作《椅子的联想》,主要是通过联想的方法写成的,思路比较开阔,也有点新意,但细细品味,似乎意犹未尽,尚嫌单薄,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充实联想的内容,加深思想境界。在

改写中,尽量用联想中的神似、意反或取其同类的方法,把文章写得更充实、深刻些。

椅子的联想

一说起椅子,人们马上会在脑海里现出它的形象。

我和椅子结下了莫逆之交。每天我来教室的时候,椅子总在那儿迎着我,接下来是陪伴我学习和工作;我要离开它的时候,它又默默地送我出去,自已独受那难熬的寂寞。

以前我见到椅子,总不大往心里想它;可是今天,当我坐在椅子上的时候,却不免对它产生了感情。你看它不声不响,甘居人下,不与任何人争高低;它整天一刻不闲地帮助人们,吃苦受累,却从不嚷叫着向人们显示自已的辛劳;有时,它有一个胖重的主人,背上的负担过重,被压得嘘噱直喘,可它能忍辱负重,尽自已的全力顽强地支撑着;如果它生了病,只要稍加“医治”,就会重返第一线去尽自已的职责,决不贪图后方的安逸享乐;即使它残废了,也甘愿让人把它当成柴禾——很好的很好的柴禾,在生命的最后一息,依旧保持着坚专韧的性格,忍受着不可忍受的火烧火烤,为人们献出了全部的光和热,放射出耀眼的光芒;它“死”了,而“死”后的它又慷慨地献出了自已的骨灰,被人胶撒进田地,在不见人的地方默默无闻地出着力,让庄稼从自已的余烬中吸取养料„„

当马克思的《资本论》问世,轰动了整个人类,有谁想起了帮助马克思完成这一伟业的椅子;当“陈氏定理”的发明者陈景闰闻名中外的时候,又有谁记起了椅子的功劳。可是椅子并不因为人们给它的

41

待遇不公平而大吵大闹,恕天尤人。这不,直到今天它还是一声不吭地在为人们服务。

人发明了椅子,椅子供人们使用。我这样想,如果椅子能做到的人却做不到,那就连把普通的椅子也不如了。

4、 作文练习,参考题目:

①、童年趣事

②、秋风习习

③、一堂课

④、留在照片上的回忆

⑤、欢笑引起的联想

⑥、一张奖状

⑦往事

42

(选自学生作文)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