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习近平的"两个互不否定"论断?

如何看待习近平的“两个互不否定”论断?

2013年1月5日,习近平同志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在论述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时,明确提出:“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两个不能否定”这一命题直接涉及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党执政根基的巩固、全党全国人民思想的凝聚统一等一系列事关党和国家命运的问题,必须从政治高度深入认识其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他强调,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以下简称“两个不能否定”)。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于这一重大问题的根本立场和鲜明态度。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对于我们从宏观上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乃至整个党的历史,进一步在坚定党的历史自信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包括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两个时期都不能否定

路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跨出第一步,才有第二步。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也是一脉相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壮丽事业。新中国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基础上接续奋斗、接力探索的结果。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新中国历史分为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无数事实表明,这两个历史时期都是不能否定的。

(一)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

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肩负起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党领导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就为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扫清了障碍,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

改革开放前的奋斗探索,是承接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成果而开始的新的伟大历史进军。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人民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创造性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党不失时机地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党还领导人民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符合中国国情和人民根本利益,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制度基础。

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党面临的崭新课题。党曾经号召学习苏联经验,但很快察觉到苏联模式的局限。毛泽东同志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的任务,要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独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过实践探索,党积累了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党团结带领人民全力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对改革开放前历史时期的探索成果和巨大成就,必须充分肯定。

毋庸讳言,由于党领导社会主义事业的经验不多,党的领导对形势的分析和对国情的认识有主观主义偏差,也犯过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在所有制问题上急于求纯和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的错误。在后来的实践中,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的发展,又发生了“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的、长时间的严重错误,使党的探索进程遭受严重挫折,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这些刻骨铭心的教训,是我们永远不能忘却的。也就是说,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那是从整体上说的,并不意味着要忽视甚至掩盖“文化大革命”前和“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对于“文化大革命”前的错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历史决议”)已经作出科学分析和客观评价;对于“文化大革命”,“历史决议”更是从根本上做出彻底否定的明确结论,指出“‘文化大革命’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这些,都是我们必须继续坚持的。

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是同毛泽东同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并不意味着要忽视甚至掩盖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同时,也不能人为夸大毛泽东同志晚年的错误,更不能全盘否定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如果这样做,既违背历史事实和人民意愿,也势必造成十分严重的政治后果。邓小平同志指出:“对毛泽东同志的评价,对毛泽东思想的阐述,不是仅仅涉及毛泽东同志个人的问题,这同我们党、我们国家的整个历史是分不开的。要看到这个全局。”邓小平同志郑重地提出这个重大问题,其基本精神同“历史决议”是完全一致的。“历史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我们要深刻领会这一论断的精神实质,理直气壮地肯定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地评价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推进改革开放,并明确提出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正因为这样尖锐地提出问题,才有了邓小平同志对这些重大问题的深入探索和开创性科学回答。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历史决议”,标志着党胜利地完成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1982年,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二大上发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响亮号召。经过实践探索,党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同志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成功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良好开局。30多年来,党领导人民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经根植于中华大地,便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成为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光辉旗帜。30多年来,党领导人民谱写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壮丽篇章。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党的自身建设大大加强。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显著增强。1978年至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亿元增长到51.93万亿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今天的中国,人民意气风发,发展日新月异,社会活力迸发,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以如此快的速度,呈现如此大的变化,这的确是了不起的成就。在此过程中出现一些人们普遍关注而亟待解决的问题是正常的、不奇怪的,决不能因此而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早在1981年,“历史决议”就曾指出:“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已经逐步确立了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还将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发展,但是它的主要点,已经可以从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中得到基本的总结。”从那以后,党和国家又走过了32年。30多年来,党始终清醒地认识、科学地应对前进道路上出现的问题,坚持用发展的思路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用改革的办法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依靠人民攻坚克难、继续前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实践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和唯一正确道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的正确方向和巨大成就,必须充分肯定。

二、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本质上都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不能相互否定

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看,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既有重大区别,又有本质联系。我们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充分肯定各自历史贡献、充分注意各自历史特点基础上,牢牢把握两个历史时期的辩证统一,决不能相互否定。

(一)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提供了重要条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党的十八大高度评价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的重要贡献,强调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这是完全符合历史事实的正确结论。

1956年党的八大前后,以毛泽东同志发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为主要标志,党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了一个良好开端。经过实践探索特别是总结经验教训,党就探索这条道路逐步形成了一些十分重要而又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思想观点。主要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是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发展生产力是根本任务;要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要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和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安排国民经济,走一条中国工业化的道路;社会主义发展目标是建设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国防;社会主义可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必须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坚持民主集中制,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反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官僚化、特殊化;必须正确区分和处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等等。党还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国防和军队建设、外交工作等一系列重要指导方针和政策主张。尽管上述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方针政策有的并没有得到贯彻落实,有的没有坚持下去,但党在这一时期的经验总结和认识成果,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思想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不仅包括对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继承和发展,也包括对探索中正确的经验总结和独创性理论成果的继承和发展。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毛泽东同志带领我们党在艰辛探索中形成的重要思想成果,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来源。”

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恢复国民经济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实施并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

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经济发展速度尽管有起伏,但总体上看还是比较快的。1952年至1978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2%,其中工业年均增长11.4%。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显著增强。国内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679亿元增加到1978年的3645亿元。这个数字虽然不是很高,但在原有基础上的增长还是比较明显的。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尖端科学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邓小平同志后来评价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总的来看,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所赖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在这个时期建设起来的;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和他们的工作经验也是在这个时期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这个时期党的工作的主导方面。

历史已经证明,如果没有1949年建立新中国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积累了重要的思想、物质、制度条件,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经验,改革开放就很难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很难成功开创。

(二)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是对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坚持、改革、发展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指出:“现在我们还是把毛泽东同志已经提出、但是没有做的事情做起来,把他反对错了的改正过来,把他没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今后相当长的时期,还是做这件事。”事实正是如此,党在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中提出的许多正确主张,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真正贯彻;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坚持、改革、发展。历史就是这样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

改革开放之初,党就强调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实行改革开放,这是怎样搞社会主义的问题。作为制度来说,没有社会主义这个前提,改革开放就会走向资本主义。”他强调:“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面对社会上有人鼓吹照抄照搬西方制度的思潮,党及时地、旗帜鲜明地提出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即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强调这是立国之本,从而保证了改革开放从一起步就具有坚定明确的社会主义方向。

党强调改革是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如果没有1978年党果断决定实行改革开放,并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把握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社会主义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这样的大好局面。历史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党领导人民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继承和发展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提供的思想、物质、制度成果基础上取得的最重要、最根本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党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不论怎么改革、怎么开放,都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30多年的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更大成就。这是它得以站得住、行得远的一个重要原因。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内涵作了系统概括,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八项基本要求,这些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重要体现和实际应用。事实无可辩驳地表明:如同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不容否定一样,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性质也是不能否定和无法否定的。

(三)坚持用历史的观点、实践的观点、辩证的观点正确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看到相互联系,就是说这种联系并不只是时间上的顺延和承续,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基本制度、根本任务、奋斗目标基础上的联系,两个历史时期之间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看到重大区别,主要是指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着很大差别,也包括进行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内外条件、实践基础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其中,有的差别是具有转折意义的,比如,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前后两个时期的联系则大多是本质的、内在的,都是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只有正确认识这种联系与区别,才能看到,无论用哪一个历史时期否定另一个历史时期,都是对自己这个历史时期的否定,也才能更加自觉地坚持“两个不能否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强调“两个不能否定”,就要把这两个历史时期放到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特别是放到党的90多年历史中去观察、去把握,既注重分析前一时期为后一个时期提供了什么,又注重分析后一时期从前一个时期扬弃或拨正了哪些内容,提供和增添了哪些内容。这样,才能正确认识各个历史时期在探索、开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程中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尊重历史而不歪曲或割断历史,实事求是而不拔高或苛求前人,自觉做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成果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

三、在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基础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结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梦想,也体现着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的美好憧憬和不懈探索。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就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是对党的历史的尊重和珍惜,有利于增强党的历史自信

我们党是在异常复杂环境中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并创造了伟大奇迹的党,是一个经得起胜利和挫折、高

的百折不挠,既充满艰险又充满神奇,既历尽苦难又辉煌迭出。90多年党的历史,是几代共产党人在同一信仰凝聚下、同一信念引领下、同一追求驱动下始终不渝的奋斗探索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几代共产党人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开创和发展起来的。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持“两个不能否定”,不仅是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历史事实的尊重和珍惜,也是对90多年来党的整个历史的应有的自信。

(二)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前后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关系,不只是一个历史问题,更主要的是一个现实的政治问题。这个重大政治问题处理不好,就会产生严重政治后果。如果用不正确的观点简单地否定这两个时期或者其中的任何一个时期,必然导致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也必然导致对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否定。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政治上的清醒。 古人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从国内外敌对势力这个方面分析,他们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就是要否定我们党的重大历史贡献,放大我们党在实践探索中的失误和挫折,把中国共产党妖魔化,进而从根本上否定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他们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就是要否定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性质,夸大改革开放中出现的困难、矛盾和问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妖魔化,进而动摇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敌对势力这两个方面的否定,从根本上说,都是对历史事实的背离,都是想搞乱人心,企图瓦解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依据和思想根基,进而毁掉社会主义中国的未来和广大中国人民的福祉。“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等领袖人物,搞历史虚无主义,把人们的思想搞乱了。因而,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是一个事关党、国家、人民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在这样的大是大非面前,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应该坚决捍卫党的历史,认真学习党的历史,自觉运用党的历史。

在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问题上,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人民内部也存在一些模糊认识。这种模糊认识虽然性质完全不同于前一种情况,但也是需要通过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来加以澄清的。如果不能了解和认识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党所走过的弯路,就会动摇对党的信赖,动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动摇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最终受到损害的还是党和国家的事业,以及与这个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而,我们要坚持准确宣传党的历史,教育广大人民群众正确认识和对待党的历史,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三)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力实现中国梦

当前,党和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正满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努力奋斗。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对于我们进一步增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坚定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具有重要的激励和启示作用。

改革开放前后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历史告诉我们,实现中国梦,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党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付出了艰辛努力,形成了一系列重要认识成果。改革开放以来,党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新的征程上,我们一定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改革开放前后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历史又告诉我们,实现中国梦,必须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人民,培育和形成了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辉煌篇章。在新的征程上,我们一定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团结一心的精神纽带、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永远朝气蓬勃迈向未来。

改革开放前后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历史还告诉我们,实现中国梦,必须广泛凝聚中国力量。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我国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在激情燃烧的建设岁月,党和人民休戚与共、同甘共苦,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汇聚成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力量。改革开放以来,党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在新的征程上,我们一定要牢记使命、同心同德,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用亿万人民的奋斗和智慧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回顾历史,党和人民充满自信;展望未来,伟大祖国前程似锦。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力开拓,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第二篇

秋石客:从哲学角度看两个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

哲学在人类的所有学问中是最重要的学问。哲学是认识和改变主观和客观世界的方法,相对于人类其他学问、学说、学科,哲学始终起着统帅、统领的作用,所以,要讲一些哲学命题解读两个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的理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事物的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和质量互变三个规律,我们可以用这三个规律正确解读两个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

事物的对立统一和普遍联系规律

事物既有矛盾的同一性,也有矛盾的斗争性。改良主义多是强调矛盾的同一性,革命主义强调矛盾的斗争性,都是片面的,违反了事物的对立统一和普遍联系规律。

习近平的两个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的理论基础之一是事物的对立统一和普遍联系规律,讲事物矛盾的同一性,强调两个三十年的统一性和联系,有正确一面,但没见他讲斗争性和区别,不批判改革开放,因而是片面的。

有些人认为阶级矛盾不可调合,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是对立的,两个三十年是对立的,看重是斗争哲学,只有斗争这条路才能改变中国命运。但这个斗争哲学是否全面呢?不见得全面,因为矛盾除了对立性外,还有一个同一性,重要的是如何把矛盾的对立性和同一性有机的结合起来。

统治阶级也好,被统治阶级也好;剥削阶级也好,被剥削阶级也好,聪明的阶级都会利用斗争性和同一性来看问题和解决问题,该斗争则坚决斗争,该统战则统战,文武兼备。

历代农民起义要想成功,光讲斗争不讲联合即统一战线,很难胜利,夺取政权。

新上台的统治者大多都实行大赦和让步政策,目的就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不让它激化,就是寻找矛盾的同一性,让那些穷老百姓的日子能过得去,不造反,对那些豪强、地主、官僚进行限制和约束,让他们给穷人们“出点血”,从而使社会达到一个新的平衡。

高明的统治者就是要寻找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有的政权从来是不讲同一性的,其结果必然是短命。历史上的封建政权,像秦朝、隋朝很快都灭亡了。而有的政权存在了几百年,象明朝、清朝等,其原因就是统治者执政有方,注意到了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矛盾双方的同一性问题,很好地解决了社会矛盾的对立统一问题。

同样性质的政权,甚至象秦始皇那么强大的政权,有的短命,有的长寿,就是因为统治者执行的政策不同。你采取的政策极端化了,得罪了大多数国民,其政权必然崩溃,这就叫做一次性剥削,或者说是短命政权,如懂得可持续剥削,讲同一性,有让步,就能较长久保住政权。

目前中国形势很紧张,社会矛盾的对立性压倒了同一性,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都象喝醉了酒一样,有点发晕,所以很危险。现在社会群体事件群发,社会治安严重恶化,围困政府、打砸抢、烧汽车、杀警察事件屡有发生。这说明什么?说明社会阶级矛盾越来越厉害嘛!社会很不和谐嘛,为什么不敢承认?

如何巩固政权,建立真正的和谐社会,造福于老百姓?我看习近平同志是费了脑筋的,他采取的办法,不是寻求矛盾的激化处理,而是寻求矛盾的缓和处理,是寻找矛盾的同一性,叫两个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但离开斗争性,让恶势力当道,同一性也不能成立。

目前中国存在爆发革命的问题,作为习近平,不得不防。要彻底解决中国的问题根源资改帮,那是下一步的事情,目前要紧的是先缓和一下,就是说把阶级矛盾缓和一下,让中国这个船不要沉下去,得先靠岸,靠了岸以后咱们有话好好说。如果翻了船,不管哪个阶级都要沉到水底,只有少数汉奸跑美国去了。

我是反对阶级利益高过民族利益和人类利益的,主张价值观革命,主张从根本上消灭私有制和私有观念,解放全人类。

人类社会就是通过不断地正、反整合才不断地前进的。习近平的历史使命如完成的话,那就是合。合的趋势和结果最后必然走向新的社会主义社会。合的结果我看还是应当回到毛泽东的新社会主义道路上去,这就是我的理论分析。

斗争论和平衡论是解决矛盾的两种不同的方法。斗争论是促使矛盾激化进而解决矛盾推动事物的死亡或发展,如文化革命,充分暴露矛盾,激化矛盾,使党内斗争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最终达到矛盾的解决。

如果说社会主义事业出现反复是必要的话,那么,苏联和中国相比,苏联用了七十多年才复辟资本主义,而中国只用了不足三十年就完成了复辟资本主义,说明斗争论是进步的。平衡论是使矛盾弱化、延长事物生命,从而阻碍事物的死亡和发展。

西方政治学的权力分立和东方政治学的平衡术都是平衡论的表现。平衡论和斗争论是相互联系的,仅用平衡论或斗争论不是一流政治家,能自由的用平衡论和斗争论、把二者结合才是一流的政治家。毛泽东是能灵活运用二论的高手,以斗争求平衡,文革的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的思想就是例子。

习近平要放弃不争论和不折腾!不争论和不折腾是亡国之道。生命在于运动,一个人,一个国家的生命也在运动,都要在风雨和战斗里成长。不争论就沒有真理,使错误观点大行其道。不折腾就沒有吐故纳新,让坏人稳居庙堂。对国内外敌人不敢亮剑,就不能以正压邪!

否定之否定

事物否定之否定规律也可叫扬弃规律或肯定之肯定规律。

事物的发展是通过他自身的辩证否定实现的,如中共不否定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就不可能走上武装斗争道路,但否定陈独秀不是否定共产党全部,只是否定了错误部分,通过否定才达到肯定共产党。

事物都是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统一,当肯定方面居于主导地位时,事物保持现有的性质.特征和倾向。当事物内部的否定方面战胜肯定方面并居于矛盾的主导地位时,事物的性质,特征和趋势就发生变化,旧事物就转化为新事物,否定是对旧事物的质的根本否定,但不是对旧事物的简单抛弃。

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是对前一阶段的否定。同时它自身也被后一阶段再否定,经过否定之否定,事物运动就表现为一个周期。构成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周期性螺旋式的发展过程。如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代替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否定之否定。

新中国六十年历史证明,毛主席不否定资本主义就无法走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不否定文革和前三十年,就无法使中国走向资本主义改革开放,同样,对改革开放不进行否定,就无法走向新的社会主义。对两个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理解,如果没有否定成份,就会阻碍中国向前迈进。反之,对两个三十年只有否定而没有肯定,也不是彻底的辨证法。

质量互变

事物的发展变化存在两种基本形式,即量变和质变,前者表现为事物及其特性在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是一种连续的、不显著的变化,后者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渐进过程的中断,是由一种质的形态向另一种质的形态的突变。改革开放虽然有大量复辟资本主义量变,但还没有彻底完成质变。

在事物内部矛盾的作用下,事物的发展从量变开始,当量变达到一定的界限时,量变就转化为质变,事物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旧质事物就变成了新质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了新的量变。这是质变向量变的转化。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构成了事物无限发展过程。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

对两个三十年不用质量互变分析是看不透的。两个三十年有质的区别必须看到,而这个质变是通过量变来完成的也必须看到。毛主席是通过不断的社会主义改造量变达到中国成为社会主义质变的。邓小平资改帮也是通过一系列改革的量变促成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习近平要想消化两个三十年的历史遗产达的新的质,也必须经过一系列量变来完成。

2、毛泽东哲学

毛泽东哲学的主要内容是:

对立统一规律是世界运动的根本规律。他认为马克思物质运动三定律(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质量互变)其实都是讲对立统一矛盾规律。新中国六十年是统一的,但内部有很多对立,是对立的统一。

矛盾论。毛泽东认为,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矛盾贯串于一切事物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矛盾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不承认改革开放有问题,不符合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

矛盾的事物依一定的条件有同一性,因此能够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又能够互相转化到相反的方面去,这又是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然而矛盾的斗争是不断的,不管在它们共居的时候,或者在它们互相转化的时候,都有斗争的存在,尤其是在它们互相转化的时候,斗争的表现更为显著,这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

当我们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的时候,要注意矛盾和矛盾方面的主要和非主要的区别;当我们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和斗争性的时候,要注意矛盾的各种不同的斗争形式的区别。否则就要犯错误。

前三十年成就是主要好,有问题,但问题是局部的,前三十年路线是正确的,方向是对的。后三十年也有成就,但问题是全局性的,后三十年路线是错误的,方向是错的。搞正反合,也必须分清正确与错误,分清是非,要拨改革之乱,返文革之正才行。

如果我们左派经过研究真正懂得了上述这些要点,我们就能够击破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则的修正主义和不利于我们革命事业的那些教条主义的思想,也能够使有经验的同志们整理自己的经验,使之带上原则性,而避免重复经验主义的错误。

对两个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的解读,如果离开矛盾论是不可能正确的。

实践论。毛泽东的哲学理论源于实践、受实践检验和为实践服务体现了鲜明的改造世界的目的性,要达到任何目的都离不开实践。

对两个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的解读,要看实践的正确与否,如果离开实践论是不可能正确的。

矛盾特殊性。矛盾的特殊性理论意义非常重大,它解决了个别国家和地区可以跳出阶段论的理论深层面,解决了不同国家革命会有不同方式的理论深层面问题。

对两个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的解读,要看到矛盾的社会主义时代特点,如果离开矛盾特殊性是不可能正确的。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毛泽东用简洁的语言提出了事物矛盾分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以及主次矛盾相互转化的理论,正是根据这种理论,他敏锐觉察到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国内阶级矛盾已由主要方面降为次要方面,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及时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他又运用这种理论,及时提出了中国革命重点由乡村转为城市的指导方针。

对两个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的解读,要看到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主要矛盾,如果离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不可能正确的。

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全国解放后,毛泽东对对抗性矛盾(敌我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理论的提出,意义同样重大,解决了社会主义革命中遇到的许多现实问题。

对两个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的解读,要看到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并存并加以区别,如果离开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是不可能正确的。

老虎苍蝇一起打不是好办法,没有分清主次矛盾,也没有分清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毛主席讲抓住主要矛盾,其他矛盾会迎刃而解。只要打了大老虎,苍蝇就好办了。要制定肃贪政策,解放大多数犯错误的干部,区别两类矛盾,最大限度孤立老虎帮!

物质与意识关系的辩证性。毛泽东非常准确地提出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作用和阶段性关系。如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早在《矛盾论》一文中就指出有时生产关系的作用起了“主要的决定作用”,生产力单一决定论。如对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毛泽东认为,在认识的第一阶段是感性认识,物质是第一位的,人的意识只能源于客观世界,是物质决定意识。认识的第二阶段,对感性认识进行抽象整理,上升为理论,是对客观世界感性认识的提高,是认识的第一次飞跃。认识上升为理论后,要用来指导客观实践,受实践的检验,这是认识的第二次飞跃,这第二次飞跃,意义更加重要,因为是用来改变世界的,这时的意识成了决定性方面。毛泽东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手段,因此他特别看重实践。真理的产生与获得都要遵循从认识到实践,又从实践到认识的反复提高才能完成。

对两个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的解读,如果离开物质与意识关系的辩证性是不可能正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机械唯物主义,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毛泽东运用对立统一矛盾世界观,高屋建瓴,结合中外社会主义客观实际,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公有制建立完善要有个过程,社会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除了有适应的一面,还存在着矛盾的一面。在这个过程中资产阶级法权依然存在,许多旧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依然存在,在这个过程中上层建筑及意识形态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是带有决定性的。

对两个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的解读,如果离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性是不可能正确的。改革开放就是只讲创造财富,不讲财富公平分配。

阶级斗争。毛泽东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会存在着阶级和阶级斗争,存在两条道路的斗争。由于产生阶级的经济基础残余还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基本上还是旧的,因此,从包括无产阶级的社会各阶层,特别是从领导层中会不断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分子。因此,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必须通过开展全方位的阶级斗争,进行经济基础,特别是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才能实现。

对两个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的解读,如果离开阶级斗争是不可能正确的。

领导权和路线。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革命的重点是领导权掌握在谁手里的问题,是执行什么路线的问题。毛泽东认为,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政治占第一位,要政治挂帅,政治与思想的关系,思想占第一位,要思想领先,要斗私批修。

对两个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的解读,如果离开领导权和路线是不可能正确的。改革开放根本问题,是领导权掌握在走资派手里,推行资改路线。

辨证外交。毛泽东运用他的哲学思想解决外交问题。他的开放观是开放和防守相联系的,不是闭门锁国也不是国门大开,开和锁完全取决于国内需要,该开则开,该锁则锁,充满辩证法。毛泽东提出伟大的三个世界理论,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毛泽东依靠第三世界,团结争取第二世界,孤立分化第一世界,为新中国制定了极其高明的外交战略战术。

对两个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的解读,如果离开辨证外交是不可能正确的。改革开放外交是有放无收。

事物走向反面。

事物走向反面规律讲的是任何事物都要走到它的反面,如拿一个人为例,其生下来就朝着他死亡的反面运行;又如文化革命要走向共产主义方向失败的结果,必然使改革开放向资本主义方向行走,这种行走也必然走向死亡,要走到资本主义的反面新的社会主义既大众民主社会主义。

许多同志不懂事物总要走向反面的道理,所以不懂得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发展和扬弃,不懂得改革开放必定要破产,不懂得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毫不动摇的事物,不懂得阶级斗争为纲为什么会变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知道经济建设为中心也必然会重新走向以政治为中心。

对两个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的解读,如果离开事物走向反面思维是不可能正确的。

辩证法还有个深刻和庸俗的认识和运用的差别,要真正掌握辩证法,还必须与庸俗辩证法划清界线。庸俗辩证法有两个重要特征,一个是把事物静态化,还有一个是缺乏重点论。前者表现为科学迷信,如对待马克思主义,当圣经来读,自己不问为什么,也反对别人反思马克思主义,不学习列宁和毛泽东对待马克思主义扬弃的正确方法;后者表现为如对马、列、毛问题,只看到联系而看不到区别,分不清毛泽东思想为什么是马、列、毛的重点,有时还错误的把握重点。再如对资产阶级问题,笼统地提出反资产阶级概念,不区分党内资产阶级、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不知道要把与美国有勾结的党内权力资本当作重点来反对。再如不懂得为什么邓小平提出三项指示为纲是错误的,是逃避阶级斗争的重点。

重点论也就是矛盾主要方面论,抓住重点才会达到功半事倍的效果。同时,重点是变化的,例如抗日战争民族矛盾是重点,解放战争阶级矛盾是重点。

对两个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的解读,如果离开重点论思维是不可能正确的。有人说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都有成绩,也都有错误,各打五十大扳,表面是辨证看问题,实质是没有重点论,是庸俗辩证法。

前三十年中国的政治是稳固廉洁的,经济是发展的,文化是健康的,是主流。出现了一些问题,是支流,方向和路线正确。改革开放后三十年,是有成绩也有所不足,但不足是主要的,主要是方向和路线错了,这是有重点论的辨证法观点。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