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河中石兽] 纪昀

24《河中石兽》 纪昀

1.概括文章的主旨。

分析:这篇说理短文,叙述了三种寻找河中石兽的看法和方法,告诉人们再高深的理论,不能得到实践的证明,就不是真理。只有禁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才是正确的。同时也揭示了一个道理:任何事物都不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不可主观臆断。

分析课文的层次。

课文四个自然段,自然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描述了寺僧错误地顺流寻找石兽的行为。

第二部分:叙述了讲学家的观点及众人的盲从心理。

第三部分:叙述老兵阐述自己的观点,又驳斥前二种观点的过程。

第四部分:在前文叙述的基础上发表议论,点明判断事理不可凭主观臆断,而应以事实为根据。

3.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找出文中说明这个道理的原句,并把它译成现代汉语。

分析:这则短文说明做任何事情不可主观臆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更不可做空头的理论家。

揭示这个道理的句子是“然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翻译: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很多啊,岂能根据某种看法就凭主观推断呢?

4.说说寺僧、讲学家和老兵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分析一下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分析:寺僧按一般思维模式和惯例,认为水的流动会把石兽带往下游,讲学家以“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所以认为石兽应在原地,只是“渐沉渐深”罢了。老河兵根据多年的经验,认为水流冲击石兽,然后水流就会冲走石兽上游方的泥沙,使其出现空穴,石兽就会在空穴倾倒,长期这样“再转不已”,石兽就会往上移动。

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为”字的意思。

(1)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众服为确论。 (3)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分析:(1)为:介词,读作阳平,被。(2)为:动词,读作阳平,认为。(3)为:动词,读作阳平,成为。

6.细读课文,完成下列填空。

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下游,依据是顺流下矣;讲学家判断其在湮于沙中,理由是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渐沉渐深;老河兵则判断其在上流,是因为石兽的迎水面受到水的“反激之力”,必于石下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兽就会向前倾滚,这样向上游移动。

深入探究:

1.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

分析:文章在写法上采用了层层铺垫的写法。最先以寺僧的做法为讲学家的看法作铺垫,以突出讲学家的看法“众服为确论”,并且通过讲学家对寺僧的评价是“癫”,来写出了讲学家对自己的看法和自信。最后写老河兵一番话,加上其结果,巧妙地表现了自信的讲学家“不更癫乎”。

其次,短文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不管讲学家的观点是否与实际相吻合,其阐述的道理是能“究物理”的,所以能使人信服。老河兵的观点初看上去似乎不合常情,但其分析有着不可辩驳的说服力,加之实践检验了其正确性,增加了老河兵的科学性,体现了推理的合理性。

其三,短文注重一定的细节描写,增加了文采和可读性。如分别写讲学家的“笑”和老河兵的“笑”,讲学家笑寺僧,包含了一种嘲讽和一种自信,写出了讲学家的自恃博学的心态,老河兵的“笑”则更多的是对讲学家自恃博学的一种否定,也表现了老河兵的自信和胸有成竹。

2.讲学家对自己的判断态度怎样?从哪一个词语中可看出来?结果怎样?

分析:讲学家对自己的判断很自信,似乎胸有成竹,我们从“笑”可看出来。讲学家笑寺僧,包含了一种嘲讽和一种自信,写出了讲学家的自恃博学的心态。结果石兽却在老兵的指引下在上游找到。

3.如何理解老河兵的“笑”?谁最终找到石兽?哪些语句可以表明?

分析:老河兵的“笑”则更多的是对讲学家自恃博学的一种否定,也表现了老河兵的自信和胸有成竹。最终还是依据老河兵的推断找到了石兽。我们可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看出来。

4.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说明老河兵的推断是正确的,是不是由此可以知道,凡重物坠入河里,就一定要到上游去找?如果不完全是,那么,在原地或在下游或在上游寻找,分别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分析:不完全是的。重物坠入河里,要分几种情况:如果重物很重,流水又很慢,重物将不会被冲动,它就会慢慢地陷入泥沙中,在原地不动;如果河中泥沙很少,水的流速很快,那么重物将被冲动,带到下游;如文

中所述情况,重物将在上游找到。那么,在原地或在下游或在上游寻找,与河水的流速、泥沙的多少有关系。

5.为什么“寺僧”和“讲学家”会出现错误?而“老兵”的观点正确?

分析:因为“寺僧”和“讲学家”只从感性经验出发,没有认真地思考事物之间的关系,就盲目地下结论。 而“老兵”长期与河打交道,有较多的实践经验,而且他能打破常规思维,认真探讨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6.课文给我们哪些启示?

分析: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曾说:“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强调要通过实践认识事物,不可主观臆断。邓小平同志也曾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应该对“寺僧”和“讲学家”那样的人说“不”,对“刻舟求剑”的人说“不”,对“掩耳盗铃”的人说“不”。学习古人穷理不臆断的品质,用我们的慧眼,用我们的头脑,用一种科学精神去认识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

24河中石兽

①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②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③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一寺临河干( ) ⑵山门圮于河( ) ..

⑶阅十余岁( ) ⑷但知其一( ) ..

2. 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4分)

⑴如是再啮 古义:( ) 今义:( ) .

⑵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 ) 今义:( ) .

3. 下面句中的“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闻之笑曰 B.当求之于上流 C.一老河兵闻之 D.其反激之力 ....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⑴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翻译

⑵然则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翻译

5.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1. ⑴靠近 ⑵倒塌 ⑶经历 ⑷只

2. ⑴这样 判断动词 ⑵事物的道理 物理学

3.D

4. ⑴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河水冲走呢?

⑵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一点道理就可以主观臆断吗?

5. 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