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与原子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2.过程和方法:

能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与他人合作实验的形式对有疑惑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实验中注意观察与思考相结合;对实验观察的结果和分析能用文字,图表及化学语言进行表述交流。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教学重点:

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认识微观粒子的特征,培养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的猜测,分析,交流等探究能力。

教学流程

一、建立微观世界并让学生认可微观世界是真实存在的。

导入新课:利用宏观世界中气体、液体的无限可分的实验现象、固体的溶解、气体的扩散、液体的挥发等事实,先让学生接受物质的无限可分性,再让学生想象分到最后最小的是什么?利用数学中的点线面关系帮助学生建立宏观的物质是由很小的粒子组成的概念,再展示分子、原子的放大后的照片,让学生认同这些微小的粒子是真实存在的。

二、认识分子和原子的性质。

本部分知识是通过实验探究获得。用A、B、C三个小烧杯,其中A、B烧杯里分别倒入酚酞溶液,而C烧杯中加入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观察现象。书上安排先做一个向酚酞溶液中滴加浓氨水得知浓氨水能使酚酞变红的结论。这里做一个调整,先让学生做三个小烧杯的实验,学生会很惊奇得看到A中溶液变红了。“为什么?”“是谁使A中溶液变红的?”引导学生很快会分析出是空气、水等,但学生也很快推反自己的假设,不可能是空气、水。因为B中溶液接触空气并没变红,酚酞溶液本身由水配制也并没变红。所以它们不可能使A中酚酞变红。“那是谁?”学生最后会一致认为是氨水。这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假设做出验证:直接向酚酞中滴加氨水,看到现象:变红。得出自己的假设是正确的。接着问“可C中氨水并没有接触A中酚酞,它是如何使A中酚酞变红的?”引导学生回忆实验时打开浓氨水什么感觉?氨水的

挥发性,以及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得出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并且总是运动的。接着问“氨分子运动,我们看见了吗?”得出分子、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举例1滴水中有1.67×1027个水分子感受分子有多小。再问:“氨分子在不断运动,可是如果A中酚酞溶液的微粒(分子或原子)之间密不可分A能变红吗?”得出分子、原子间是有间隔的,做一个小探究“1+1=?”至此得出分子、原子的三条性质。利用幻灯片展示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用刚刚学过的分子的性质解释。最后展示几种分子的结构图,得出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一性质。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