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第十章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 试题部分 ]

一、名词解释

1、突触 2、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3、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4、突触后抑制

5、传入侧枝性抑制 6、回返性抑制 7、突触前抑制 8、牵张反射

9、肌紧张 10、腱反射 11、姿势反射 12、脑干网状下行抑制系统

13、脑干网状下行兴奋系统 14、翻正反射 15、状态反射

16、旋转变速运动反射 17、直线变速运动反射 18、锥体系 19、锥体外系

二、单项选择

1、神经冲动由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传递主要是依靠 。()

A. 化学递质 B. 无机盐离子

C. 局部电流的作用 D. 胆碱酯酶

2、突触传递的生理机制显示 。()

A. 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

B. 兴奋性递质使突触后膜对K+和CI-的通透性增大

C. 选择性增加或提高突触后膜对K+和CI-的通透性,可呈现抑制性突触效应;

D. 同一突触由于迅速而重复活动,其产生的突触后电位可表现空间总和;

3、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膜对 增加。()

A.Na+﹑K+﹑CI_(尤其是Na+)通透性

B.Na+﹑K+﹑Ca2+ (尤其是Ca2+)通透性

C.K+﹑CI_(尤其是CI_)通透性

D.Na+﹑CI_﹑Ca2+ (尤其是CI_)通透性

4、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使突触后膜表现为 。()

A. 去极化 B. 超极化 C. 先去极化再复极化 D. 超射

5、突触前抑制主要发生在 。()

A. 传出途径中 B. 感觉传入途径中

C. 中间神经元之间 D. 植物性传出途径中

6、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使突触后膜表现为 。()

A. 去极化 B.超极化 C. 先去极化再复极化 D. 超射

7、抑制性突触后电位表现为 。()

A. “全或无”式;

B. 电位的正向幅度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

C. 类似于负后电位

D. 突触后膜电位较静息时更负

8、传入侧枝性抑制的生理学基础是 。()

A. 优势现象 B. 膝跳反射 C. 交互抑制 D. 腱反射

9、突触后抑制的性质是 。()

A. 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

B. 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C. 突触后膜兴奋性下降

D. 突触后膜兴奋性提高

10、抑制性突出后电位的发生机制 。()

A. 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

B. 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C. 突触后膜兴奋性下降

D. 突触后膜兴奋性提高

1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发生机制 。()

A. 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

B. 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C. 突触后膜兴奋性下降

D. 突触后膜兴奋性提高

12、突触后抑制表现突触后膜。()

A. 去极化 B. 超极化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无

13、突触前抑制表现突触前膜。()

A. 去极化 B. 超极化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无

14、传入侧枝性抑制的功能。()

A. 使神经元的活动能及时终止

B. 使不同中枢之间的活动协调起来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无

15、回返性抑制的功能。()

A. 使神经元的活动能及时终止

B. 使不同中枢之间的活动协调起来

C. 两者均是

D. 两者均无

16、突触前抑制的特征。()

A. 释放兴奋性递质减少

B. 突触前神经原末梢处于超极化状态

C. 潜伏期长

D. 持续时间

17、实现躯体运动的最低级中枢位于。()

A. 延髓 B. 丘脑 C. 脊髓 D. 中脑

18、躯体运动信息传入起始站和传出的最后通路位于。()

A. 大脑皮层运动区 B. 延髓 C. 脊髓 D. 脑桥

19、脊髓中大α神经元支配。()

A. 慢肌纤维 B. 快肌纤维

C. 慢肌和快肌纤维 D. 梭内肌纤维

20、脊髓中小α神经元支配。()

A. 慢肌纤维 B. 快肌纤维

C. 慢肌和快肌纤维 D. 梭内肌纤维

21、脊髓休克时脊髓反射减弱或消失, 其原因是。()

A. 损伤性刺激对脊髓的抑制作用

B. 脊髓中的反射中枢被破坏

C. 离断的脊髓失去了高位中枢的易化作用

D. 失去了网状结构易化区的始动作用

22、屈肌反射与腱反射。()

A. 感受器相同

B. 引起反射的刺激性质相同

C. 前者的效应器是屈肌, 后者是伸肌

D. 都是短暂的反射活动

23、为了单独研究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 常采用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的试验方法, 这一方法的部位应该在。()

A. 脊髓与延髓之间

B. 颈部第4与第5脊髓之间

C. 延髓与脑桥之间

D. 脑桥与中脑之间

24、去大脑动物仰卧时, 伸肌紧张性最高, 而俯卧时则紧张性最低, 这一现象称 。()

A. 翻正反射 B. 探究反射 C. 颈紧张反射 D. 迷路紧张反射

25、腱反射具有的特点是 。()

A. 是多突触反射

B. 中枢只涉及1-2个脊髓节段

C. 感受器为腱器官

D. 可由重力作用引起

26、切断去大脑僵直动物脊髓的全部背根, 动物将出现的情况是。()

A. 去大脑僵直进一步加强

B. 去大脑僵直削弱

C. 去大脑僵直维持不变

D. 去大脑僵直消失

27、迷路紧张反射的感受器是。()

A. 左右前半规管 B. 左右后半规管

C. 左右水平半规管 D. 椭圆囊和球囊

28、直线变速运动的感受器是 。()

A. 半规管的壶腹脊 B. 肌梭

C. 椭圆囊和球囊上的囊斑 D. 腱器官

29、小脑绒球小结的功能是 。()

A. 调节肌紧张 B. 维持身体平衡

C.随意运动的协调 D. 协调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

30、旧小脑的主要功能表现为 。()

A. 调节肌紧张 B. 维持身体平衡

C. 随意运动的协调 D. 协调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

31、新小脑的主要功能是。()

A. 与大脑一起协调随意运动

B. 与大脑一起产生思维活动

C. 与大脑一起调节内脏活动

D. 与大脑一起协调躯体运动和内脏运动

32、人类小脑受损时所特有的症状是。()

A. 肌张力降低 B. 偏瘫 C. 静止性震颤 D. 意向性震颤

33、下列关于小脑前叶功能的错误叙述是。()

A. 接受大脑皮层发出的冲动

B. 接受躯体传入冲动

C. 影响α运动神经元的活动

D. 不影响γ运动神经元的活动

34、支配远端肢体运动的大脑皮层代表区在。()

A. 中央后回3-1-2区 B. 中央前回6区

C. 中央前回4区 D. 运动辅助区

35、锥体外系的功能主要是。()

A. 发动精细的运动 B. 发动粗糙的运动

C. 调节肌紧张和加强肌群协调性

D. 维持肌紧张 e 协调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

36、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是通过。()

A. 锥体系 B. 锥体外系

C. 旁锥体系 D. 锥体系和锥体外系

37、人类小脑损伤时出现。()

A. 肌张力增强 B. 肌张力降低

C. 肌张力不变 D. 肌张力先抗进后降低

38、实现躯体运动的最低级中枢位于。()

A. 脊髓 B. 延髓 C. 脑桥 D. 中脑

39、生命活动的基本中枢位于。()

A. 脊髓 B. 延髓 C. 脑桥 D. 中脑

40、翻正反射的基本中枢位于。()

A. 脊髓 B. 延髓 C. 脑桥 D. 中脑

41、人体站立姿势的维持是。()

A. 屈肌反射 B. 紧张性牵张反射 C. γ紧张 D. 位相性牵张反射

42、在高位脑中枢的控制下, 梭内肌纤维产生不同程度的收缩, 以提高肌梭的敏感性。它属于 。()

A. 屈肌反射 B. 紧张性牵张反射 C. γ紧张 D. 位相性牵张反射

43、参与维持身体平衡的是 。()

A. 小脑绒球小结叶 B. 小脑蚓部 C. 小脑半球 D. 小脑体

44、能对躯干、四肢肌紧张起调节作用的是。()

A. 小脑绒球小结叶 B. 小脑蚓部 C. 小脑半球 D. 小脑体

45、参与动作和姿势管理的是。()

A. 小脑绒球小结叶 B. 小脑蚓部 C. 小脑半球 D. 小脑体

46、小脑性公济失调是因为损伤了。()

A. 小脑绒球小结叶 B. 小脑蚓部 C. 小脑半球 D. 小脑体

47、屈肌反射为 。()

A. 快速牵拉肌腱时所发生的反射 B. 缓慢牵拉肌腱时所发生的反射

C. 两者都是 D. 两者都不是

48、长度感受器是。()

A. 牵张反射的感受器 B. 抑制牵张反射的感受器

C. 两者都是 D. 两者都不是

49、张力感受器是。()

A. 牵张反射感受器 B. 抑制牵张反射的感受器

C. 两者都是 D. 两者都不是

50、锥体系控制脊髓α运动神经元的活动,起作用是。()

A. 发动肌肉运动 B. 调整肌梭的敏感性以配合肌肉运动

C. 两者都有 D. 两者都无

51、锥体系控制脊髓γ运动神经元的活动,起作用是。()

A. 发动肌肉运动 B. 调整肌梭的敏感性以配合肌肉运动

C. 两者都有 D. 两者都无

52、基底神经节包括 。()

A. 尾状核、壳核、苍白球

B. 丘脑底核、黑核、红质

C. 两者都是 D. 两者都不是

53、脊髓中参与躯体运动调节的结构有 。()

A. 脊髓前脚的运动神经元

B. 脊髓后根

C. 脊髓前根

D. 脊髓侧角细胞

54、翻正反射与下列那些结构有关 。()

A. 视觉器官 B. 耳石器 C. 本体感受器 D. 内脏感受器

56、突触前抑制的性质是。()

A. 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

B. 突触后膜兴奋性下降

C. 突触后膜兴奋性提高

D. 突触后膜兴奋性不变

三、填空

1、在完整的机体内,各类神经元按______ 方式进行联结,以实现______ 的功能。

2、突触的基本结构是由______ ﹑______ 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

3、突触处信息的传递是通过______ 和______ 两个过程来实现的。

4、突触前膜的去极化与化学递质之间的偶联有赖于______ 的______ 流。

5、突触前膜释放的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后,提高了突触后膜对______ 尤其是______ 的通透性。

6、突触后抑制可分______ 和______ 二种,它是通过突触前神经原的轴突末梢释放______ ,使突触后膜产生______ 而实现的。

7、突触前抑制是通过一个______ 突触联系,使突触前末梢______ ,引起突触前膜兴奋性递质的释放量______ ,导致突触后神经元______ 电位,而呈现抑制效。

8、在完整机体中屈肌收缩的同时,伸肌出现______ ,这是______ 抑制的结果。

9、几岁前脚运动神经元有______ 和______ 两种。

10、腱反射的感受器是受牵拉肌肉中的______,效应器是受牵拉肌肉中的_____,基本中枢在脊髓。

11、脑干网状结构对肌紧张的调节存在两个区域,一是______,二是______,通常它们的活动都受高位中枢的控制。

12、状态反射的本质是______ 和______ 。

13、切断动物脊髓的背根,已发生的去大脑僵直将______ ,这说明去大脑僵直中主要成分是______ 。

14、横切脑干的试验表明,仅保留延髓动物______ 翻正反射,而______ 动物则具有翻正反射。

15、小脑在控制肌肉活动中的作用是______ 、______ 和管理姿势和动作。

16、纹状体是尾状核、______ 和______ 的总称。

17、纹状体对随意运动的稳定性和______ 以及______ 传入冲动的处理有关。

18、实验观察,单纯刺激纹状体并不能引起______ ,若在刺激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同时再刺激纹状体,则由皮层运动区发出的运动反应即被______ 。

19、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是通过______ 和______ 两途径实现的

20、锥体外系对脊髓反射的控制通常是 的,其功能主要与调节 和肌群的协调运动有关。

21、锥体束纤维除控制α运动神经元外,还控制γ运动神经元,前者在于______ 肌肉运动,后者在于______ 以配合运动。

四、判断

1、到达突触前膜的动作电位与递质释放之间的偶联,有赖于钠离子的存在。()

2、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由于突触后膜对NA.+、K+、CI-尤其是K+通透性增加所致。()

3、抑制性突触后电位能降低突触后膜的兴奋性,是因为突触后膜超极化的缘故。()

4、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是由于突触前神经原的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

5、兴奋通过中枢神经元链锁装接替联系,可以在空间上扩大或加强起作用范围。()

6、兴奋通过中枢神经元环装的接替联系,可延长兴奋的作用时间。()

7、EPSP 是服从全或无定律的。()

8、IPSP 是服从全或无定律的。()

9、传入侧枝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都是突触前抑制。()

10、交互抑制的基础是回返抑制。()

11、维持身体姿势的最基本反射是腱反射。()

12、腱器官是腱反射的感受器。()

13、牵张反射不仅存在于抗重力的伸肌,也存在于屈肌,但脊髓的牵张反射以屈肌为主。()

14、锥体束中含有调节植物性功能的纤维。()

15、α僵直和γ僵直都依赖于γ环路的完整性。()

16、人类脊休克期,主要表现是所有运动性和植物性反射全部消失。()

17、脊髓前角α运动神经元的轴突有对自身和相邻运动神经元间接的侧枝。()

18、α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常低于γ运动神经元。()

19、当动物中指受到强烈伤害性刺激时,将出现同侧肢体屈曲,对侧肢体伸直。()

20、去大脑动物没有脊休克这一特征。()

21、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动物脑干,动物立即出现脊休克。()

22、颈紧张反射中枢位于延髓。()

23、球小叶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肌紧张。()

24、新小脑受损时特有的症状是意向性震颤。()

25、脑皮层下行控制区体运动经基底神经节的传导束,主要是协调全身随意运动。()

26、大脑皮层运动区功能特征之一是能引起肌群发生协同性收缩。()

27、锥体束有80%上下运动神经元间的联系是直接的,所以锥体束是皮层调节躯体运动最直接通路。()

28、锥体外系对躯体运动的调节通常是对测控制。()

29、现已确认,锥体系中的纤维都是由大脑皮层运动区得贝次细胞的轴突所组成。()

30、上下运动神经元麻痹,其相同特征是浅反射减弱或消失。()

31、举重运动员提铃至胸瞬间,头迅速后仰,可反射性增强肩部伸肌的力量。()

五、简答

1. 神经冲动指的是什么?它作为信息单位在神经元间是如何传递的。

2. 什么叫运动神经元池?它与运动单位有哪些区别?在运动神经元池中,不同运动单位是如何参与活动的。

3. 牵张反射有哪些特点?举例说明它在运动中的意义。

4. 直接由脊髓中枢所控制的运动是什么?

六、论述

1、肌电研究结果发现,人体状态反射的规律是什么?试举例说明它在完成一些运动技能时所起的重要作用。

2、小脑皮层有哪些活动规律?小脑在控制和调节运动方面行使什么功能?

3、大脑皮层的躯体运动命令是通过哪些途径实现的?它们分别行使着什么功能?

4、从整体而言最先引起肌肉活动的神经过程是什么?在运动中各级神经元的功能活动是如何整合进行的?

第十章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

[ 参考答案部分 ]

一、名词解释

1、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它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相接触, 并进行信息传递的部位成为突触。

2、突触前膜释放的是兴奋性递质, 改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 可提高膜对Na+、K+、CI- ,尤其是Na+的通透性, 使膜电位降低, 从而引起去极化电位, 并以电紧张的形式传播, 这种电位变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3、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该递质通过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 可体高膜对K+和CI-的通透性, 尤其是CI-的通透性, 使膜电位增大, 出现突触后膜超极化, 这种局部电位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4、抑制性神经元兴奋时, 其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 引起突触后膜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降低, 而产生抑制效应, 称为突触后抑制。

5、入神经纤维进入脊髓后, 一方面直接兴奋某一中枢的神经元, 另一方面发出其侧枝兴奋另一抑制性神经元, 极为传入侧枝性抑制.

6、一中枢的神经元发放的传出冲动, 在延其轴突传出过程中, 又经其轴突侧枝兴奋另一抑制性中间神经元, 然后通过该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回返作用于原发动冲动的神经元和同一中枢的其他神经元, 抑制它们的活动, 称为回返性抑制

7、触前抑制是指通过生理机制以减少兴奋性神经元轴突末梢释放的递质, 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不易或不能够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表现抑制效应. 这种由突触前膜的活动而实现的抑制称为突触前抑制.

8、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可反射性引起被牵拉肌肉发生紧张性收缩。

9、肌紧张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肉时所发生的牵张反射,表现受牵拉肌肉发生紧张性收缩。

10、腱反射是指快速牵拉肌肉所发生的牵张反射,表现受牵拉肌肉发生位相性收缩。

11、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调节肌紧张或相应的运动,以保持或改正身体在空间的姿势,这类反射称姿势反射。

12、激延髓网状结构的腹内侧部,其发放的冲动到达脊髓,能抑制四肢伸肌的紧张性,这部分结构及其下行神经路径,成为脑干网状下行抑制系统。

13、在广大的脑干中央区域,包括延髓网状结构的背外测部、脑桥的背盖、中脑的中央灰质及背盖以及下丘脑和丘脑中线核群等部位,刺激它,能使正在进行的四肢牵张反射大大加强,这一部位的区域及其下行路径,总称为脑干网状下行易化系统。

14、和动物正常姿势受到扰乱,如被推翻或由空中仰着下落时,能迅速翻身起立而恢复其正常姿势,这种反射总称为翻正反射。

15、当头部空间位置或头部与躯干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将反射性引起躯干和四肢肌肉紧张性改变,这种反射称状态反射。

16、当人体主动或被动作旋转变速运动时,将刺激半规管壶腹脊上的感受装置,反射性地引起眼外肌、颈肌和四肢伸肌张力的改变,这类反射称为旋转变速运动反射。

17、当人体主动或被动地作直线变速运动时,会引起肌张力的重新调配,这种反射称为直线变速运动反射。

18、系是指由大脑皮层发出经延髓锥体下达脊髓的传导系,即锥体束。

19、除锥体系外,参与运动调节和控制的神经元及纤维都称为锥体外系。也有人认为,起自纹状体、红核、黑质、脑干网状结构以及小脑的神经元和下行纤维系统为锥体外系,而把由大脑皮层下行并通过皮层下核团接替转而控制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传导系统,称为皮层起源锥体外系。

二、单项选择

1、A 2、C 3、C 4、B 5、B 6、C 7、D 8、C 9、C 10、B 11、 A 12、B 13、A 14、

B 15、A 16、A 17、C 18、C 19、B 20、A 21、 C 22、D 23、B 24、D 25、B 26、D 27、

D 28、C 29、B 30、A 31、A 32、D 33、D 34、C 35、C 36、D 37、B 38、A 39、B 40、

D 41、B 42、C 43、A 44、B 45、C 46、C 47、D 48、A 49、C 50、A 51、B 52、C 53、

A 54、A 55、D

三、填空

1、突触;神经系统整合

2、突触前膜、突触间隙

3、化学传递、电变化

4、Ca2+ 、内

5、K+、Cl-;Cl-

6、传入侧枝性抑制;回返性抑制;抑制性递质;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7、突触-突触;去极化;减少;不产生或不易产生兴奋性突触后

8、舒张;交互

9、α神经元、γ神经元

10、肌梭,肌纤维

11、易化区,抑制区

12、迷路紧张反射,颈紧张反射

13、消失,γ僵直

14、没有,中脑

15、维持身体平衡;调节肌紧张

16、壳核;苍白球

17、肌紧张的控制;本体感觉

18、运动效应;抑制

19、锥体系;锥体外系

20、双侧性;肌紧张

21、发动;调节肌梭敏感性

四、判断

1、错 2、错 3、对 4、对 5、对 6、错 7、错 8、错 9、错 10、错 11、错 12、错 13、错 14、对 15、错 16、错 17、对 18、错 19、对 20、对 21、错 22、错 23、错 24、对 25、错 26、错 27、错 28、错 29、错 30、错 31、对

五、简答

1、神经冲动指的是什么?它作为信息单位在神经元间是如何传递的。

答:神经冲动被作为某种信息的单位而传导。它被定义为局限于同一细胞内的传送或扩布,即细胞的任何一个部位所产生的冲动,可传播到整个细胞,使细胞其它部位依次经历一次膜电位的倒转。神经冲动的传导,简称神经传导。

神经冲动作为信息单位,不会只限于在一个神经元范围内的传导,必然要经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神经元之间在结构上并没有原生质相通,每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只与其它神经元的细胞体或突起相接触,此相接触的部位称为突触(Synapse)。通过这一部位,信息从前一个细胞传递给后一个细胞,这一信息传递过程被称为突触传递(Synaptic transmission) 。突触种类繁多,依据其传递方式将哺乳动物的突触分为:有突触小泡的化学性突触、无突触小泡的电突触及两者兼有的混合型突触,每类又根据其形态结构点区分若干类型。

在哺乳动物的脊髓、海马和下丘脑等部位的神经元之间,广泛存在着相当数量的电突触。电突触的结构基础是细胞的缝隙连接。缝隙连接是指神经元膜紧密接触的部位。两层膜间的间隙只有2-3nm ,连接部位的神经元膜没有增厚,其轴浆内无突触小泡聚集。连接部位的膜阻抗较低,容易发生电紧张性作用,这种作用一般是双向的,不存在前膜与后膜的功能差异。因此,这种连接部位的信息传递是一种电传递,与突触部位依赖递质作为传递媒介(化学传递)完全不同。电传递的速度快,几乎不存在潜伏期(即突触延搁)。电传递的机能意义在于:第一,由于它传递的速度快,可使很多神经元产生同步化的活动;第二,它能耐受阻断化学传导的药物,对温度变化也不敏感。电突触常可和化学突触一起构成混合突触。

2什么叫做运动神经元池?

答:高级运动中枢所发出的一切指令,大多数要聚汇在脊髓前角神经元上,并由后者引起其所支配的肌纤维收缩活动。一块肌肉通常接受许多运动神经元的支配,这些神经元往往比较集中地位于脑干或是脊髓相邻节段的前角,而被称为运动神经元池(Pool of Neurons) 。其中包含有支配肌纤维的a运动神经元和支配肌梭梭内肌的小型r神经元。

1、牵张反射有哪些特点?举例说明它在运动中的意义。

答:在脊髓完整的情况下,一块骨骼肌如受到外力牵拉使其伸长时,引起受牵拉肌肉反射性缩短,该反射称为牵张反射(Stretch Reflex) 。牵张反射有两种类型:一种为腱反射,也称为位相性牵张反射;另一种为肌紧张,也称紧张性牵挂反射。腱反射是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腱反射的感受器为肌梭,传入纤维较粗,传导速度较快,效应器为同一肌肉的肌纤维。反射的潜伏期很短,属于单突触反射。腱反射主要发生于肌肉内收缩较快的快肌纤维成分。肌紧张是指缓慢持续牵拉肌肉时受牵拉肌肉的紧张性收缩。肌紧张是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活动,是姿势反射的基础。肌紧张的感受器也是肌梭,但中枢的突触接替属多突触联系,效应器主要是肌肉内收缩较慢的慢肌纤维成分。

牵张反射(尤其是肌紧张)主要生理意义在于维持站立姿势。如果肌肉在收缩前适当受到牵拉亦可以增强收缩的力量,例如,投掷前的引臂动作,起跳前的膝屈动作,都是利用牵拉投掷和跳跃的主动肌,使其收缩更有力。对于任何需要较大力量的运动来说,在一定范围内,尽可能以高速牵拉肌肉是必要的。为了能更大的增加肌肉力量,在牵拉与随后的收缩之间的延搁时间愈短愈好,否则牵拉引起的增力效应就将减弱或消失。

六、论述

1、 肌电研究结果发现,人体状态反射的规律是什么?试举例说明它在完成一些运动技能时所起的重要作用。

答:状态反射

头部空间位置的改变以及头部与躯干的相对位置发生改变时,将反射性地引起躯干和四肢肌肉紧张性的改变,这种反射称为状态反射(attitudinal reflex) 。状态反射包括迷路紧张反射和颈紧张反射。

⑴迷路紧张反射 迷路紧张反射是指头部空间位置发生改变时,内耳迷路耳石器官(椭圆囊和球囊)的传入冲动对躯体伸肌紧张性的调节反射。不同头部位置对耳石器官产生不同刺激,传入冲动沿前庭神经进入延髓的前庭神经核,再通过前庭脊髓束到达脊髓前角,与a运动神经元构成突触联系,并发生传出冲动引起有关伸肌紧张性增强。在去大脑动物实验中可见到,当动物仰卧时伸肌紧张性最高,若俯卧时则伸肌紧张性最低。这一反射的主要中枢是前庭核。 ⑵颈紧张反射 颈紧张反射是指颈部扭曲时,颈椎关节韧带和颈部肌肉的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对四肢肌肉紧张性的调节反射。颈紧张反射的中枢在颈脊髓部位。肌电研究结果发现,人体状态反射的规律是:头部后仰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加强;头部前倾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减弱,屈肌及腹肌的紧张相对加强;头部侧倾或扭转时,引起同侧上下肢伸肌紧张反射性加强,异侧上下肢伸肌紧张性减弱。在正常人体中,由于高位中枢的调节,这类基本反射常被抑制而表现不明显。

状态反射在完成一些运动技能时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体操运动员进行后手翻、后空翻或在平衡木上做动作时,如果头部位置不正,就会使两臂伸肌力量不一致,身体随之失去平衡,常常导致动作的失误或无法完成动作。但必须强调指出,任何运动技能都是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实现的,在某些动作中,甚至可以表现出相反于状态反射的规律。例如,有训练的自行车运动员在快速骑自行车时,能做到头后仰而身体前倾的姿势。

2、 小脑皮层有哪些活动规律?小脑在控制和调节运动方面行使什么功能?

答:小脑和基底神经节都是同躯体运动协调有关的脑的较高级部位。由大脑皮层下行控制躯体运动的锥体外系统包括两大途径:一是经过小脑下行;另一是经过基底神经节下行。这两条途径最后都通过脑干某些核团而作用于脊髓运动神经元。

小脑是控制和调节运动的重要中枢。它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肌紧张、控制躯体平衡、协调感觉运动和参与运动学习。小脑的绒球小结与前庭核有往返纤维联系,小脑前叶的蚓部主要接受脊髓及少部分大脑皮层发来的信息,其传出经前庭脊髓束及网状脊髓束影响肌肉张力。刺激小脑前叶,动物的伸肌张力受到抑制,屈肌张力增强,损伤之后则出现肌张力亢进;小脑中间部主要与控制姿势反射有关;而外侧部则与随意运动有关;小脑对精细运动的影响可能是通过大脑皮层的活动而表现出来。小脑损伤常见的症状为随意运动出现障碍,出现运动过度或不足、乏力、方向偏移,失去运动的稳定性,特别是在运动的开始、停止和改变方向时,表现所谓共济失调性震颤症状。

一般认为,由大脑皮层运动区的运动指令发至脊髓的同时也发至小脑,而躯体在执行运动时也实时地将各种信息,经脊髓小脑束传到小脑。小脑将来自大脑皮层的运动指令与实际执行

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差误,然后通过小脑一大脑皮层联系传回至皮层以校正运动。这种修正紧随着已发生的运动后,因而称为追随矫正。另一种看法认为,小脑确是具有追随矫正的功能,但由于运动为连贯动作,系大脑运动皮层发生一系列指令所引起,当第一指令被。 执行之后,外周的感受器将执行情况反馈至小脑时,第二指令已达到小脑。此时小脑不足修正第一指令,而是整合第二指令与躯体正在进行的运动信息,然后送回运动皮层修正进一步的指令。

小脑与运动学习有关。在切断脊神经背根和脊髓背索阻断外周传入之后,运动学习即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是那些已经熟练的,已成为程序的快速运动都可以进行。如果冷冻猕猴的齿状核,则快速熟练的运动亦会丧失。这时动物行动缓慢,需要借助于视觉和听觉才能完成一定的动作。所以可以认为,小脑能协同既定的程序使已学得的活动速度加快,并使这种运动不依赖外周感觉传入信息。在训练操作式条件反射并记录小脑单个神经元电活动的实验中发现,当灯光信号引发猴快速的手腕运动时,齿状核内神经元的相关放电反应比大脑皮层和基底神经节内的神经元都早。由于齿状核发出的小脑-大脑皮层传导束经由丘脑投射至运动区,因而有人设想,齿状核可能有启动大脑运动皮层的作用,从而发动肌肉的活动。切除齿状核能使大脑皮层运动区发起的活动推迟,肌肉活动也随之延迟。

3、 大脑皮层的躯体运动命令是通过哪些途径实现的?它们分别行使着什么功能?

答:大脑皮层下的基底神经节属于古老的前脑结构。它包括有尾核、壳核、苍白球、丘脑底核、黑质和红核。尾核、壳核和苍白球合称为纹状体。尾核和壳核直接接受大脑皮层下行纤维支配,但一般认为纹状体没有直接返回大脑皮层的投射纤维,只有间接通过丘脑外侧腹核等核团换元后,才能返回大脑皮层。纹状体的传出纤维可以直接与脑干网状结构联系,也可通过黑质和红核转而与脑干网状结构发生联系。

在哺乳类动物,由于大脑皮层的高度发达,基底神经节居皮层下中枢的地位,具有控制肌肉运动的功能,与丘脑,下丘脑联合成为本能反射的调节中枢。但在人与猿猴,单有纹状体及其以下的神经结构并不能保持运动功能的协调,还必须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基底神经节在肌肉活动控制中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它与肌紧张的控制、随意活动的稳定和运动程序有关。

基底神经节协助把联络皮层产生的运动计划转变为运动程序,再由运动程控的执行中枢,基底神经节对于某些慢动作的产生与执行有特别意义。

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是通过锥体系和皮层起源的锥体外系两条下行通路而完成的

大脑皮层控制躯体运动的另一下行传导通路是皮层锥体外系。锥体外系的皮层起源比较广泛,几乎包括全部大脑皮层,但主要来源是额叶和顶叶的感觉运动区和运动辅助区。因此,皮层的锥体系和锥体外系的起源是相互重叠的。皮层锥体外系的细胞一般属于中、小型锥体细胞,它们的轴突较短,离开大脑皮层后终止于皮层下基底神经节、丘脑、脑桥和延髓的网状结构,通过一次以上神经元的接替,最后经网状脊髓束、顶盖脊髓束、红核脊髓束和前庭脊髓束下达脊髓,支配脊髓的运动神经元。锥体外系对脊髓反射的控制常是双侧性的,其功能主要与调节肌紧张以及肌群的协调性运动有关。

大脑皮层对躯体运动的控制命令是经由锥体系和皮层锥体外系两条途径把信息传递到脊髓,再由脊髓中a运动神经元这一最后公路引起肌肉运动的。在这里锥体系是直捷通路,而皮层锥体外系即沿途与基底神经节、小脑、脑干进行联系换元,同时基底神经节与丘脑之间,小脑与丘脑、脑干之间也相互有神经联系,而组成一个复杂的控制整合系统。另外,感觉信息的传入在实现运动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4、从整体而言最先引起肌肉活动的神经过程是什么?在运动中各级神经元的功能活动是如何整合进行的?

答:从整体而言,最先引起肌肉运动的神经过程是动作电位。对抗肌的抑制是在主动肌兴奋前的15-20ms 出现。这表明,皮层运动区的神经细胞活动只是引起肌肉周期性收缩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知道,大脑皮层联络区、基底神经节和小脑也都参与运动的规划,并把某种运动的意识转变为特定皮层运动柱体的活动,通过记录单个神经细胞的电活动可以看到,小脑和基底神经节在肌肉收缩前已经开始活动。小脑神经核中存在有“记忆内存”,它与先天特有的以及后天学习获得的动作有关。在采取代偿措施时,小脑起着关键作用,它具有计算和整合关于运动的全部信息的能力,并有进行不断校正的能力;在神经系统各段内存在有许多“发动器”,它们能启动和调节动作,交互神经支配就是这种动作的基本特征。呼吸,吞咽,眨眼,咳嗽这些肌肉运动,一般都是受脑干内的“发动器‘所控制和调节的,但皮层也可随意地干涉这些正常的下意识的肌肉活动。在脊髓内可产生必要的和基本的步伐节奏,同时也可调节四肢的步态从一种步法转为另一种步法。肌梭和其它本体感受器具有检查执行运动命令的部分机能,肌梭起着误差快速检测器的作用,许多不同类型的感受器,能提供一些外周情况的反馈机制,在很有效、熟练地完成动作中起着重要作用。

根据传统的观点,大脑皮层是运动控制系统的高级部位,支配着脑的运动机能,然而有人认为,大脑皮层运动区在运动控制系统中处于较低的机能部位,而小脑和基底神经节在发动和调节动作的指挥系统的神经链内处于较高的机能部位。大脑皮层运动区的主要机能可能不是随意的,而却是一种受到相对控制的活动。

随意运动从触发中枢程序①的指令开始,这种指令以适当的顺序激活运动皮层的柱状模块结构,皮层脊髓纤维②激活支配肌肉的a运动神经元。这些下行纤维还通过侧枝激活中枢感觉通路和上行系统④,后者再将信息反馈到皮层。从肌肉及其它有关感受器传入的信息⑤向中枢提供有关肌肉收缩及正在执行的运动情况。这些信息一部分通过丘脑躯体感觉中继核上传至运动皮层,另一部分也可经由皮层感觉区传至运动皮层。这种感觉区与运动区之间的连接形成了“跨皮层区的反射环”, 起着一种伺服机制的作用,让高级中枢能及时获得运动执行的情况信息,“评估”精确运动中发生的误差,并及时地修正指令,使运动达到完善程度。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