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功能康复

肺功能康复(Pulmonary Rehabilitation)是指对有症状、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采取的多学科综合干预措施;在患者个体化治疗中加入综合性康复方案,通过稳定或逆转疾病的全身表现而减轻症状,优化功能状态,增加患者依从性,减少医疗费用。以不可逆的气道阻塞和肺气肿为重要特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则是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具统计,于2015年COPD居全球死亡原因第4位,至2020年,COPD将位居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5位。而目前尚无药物显示可终止或减慢COPD患者肺功能的恶化,肺功能康复则对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显的尤为重要。肺功能康复主要内容肺功能康复主要包括运动训练、呼吸生理治疗、呼吸肌训练、作业治疗、教育和自我管理、营养干预、心理支持和行为干预。其中运动训练是肺功能康复的核心内容。而肺功能运动康复的主要包括运动前评定和运动处方制定。

  运动前评定是制定运动处方的依据,是评价疗效和预后的指标。其主要内容如上图所示,其中运动能力的评估至关重要。心肺运动试验是测定运动能力最敏感的方法之一,可为合适的运动强度提供依据,通过获取最大心率、最大代谢当量及最大吸氧量等来计算。

  

  由于设备的限制,在临床上更多采用6min步行试验,它简便、易行、价廉、安全,且能客观反应患者日常实际活动量。如上图所示,在平坦的地面划出一段长达 30 米的直线距离,两端各置一椅作为标志。患者在其间往返走动,步履缓急由患者根据自己的体能决定。在旁监测的人员每 2 分钟报时一次,并记录患者可能发生的气促、胸痛等不适。评估级别越高,运动能力越好,4级为正常,3级为接近正常。

  运动方式对于早期、卧床、重症等运动能力较差的患者,可采用被动运动、踝泵运动和四肢体操等,以减少由卧床和制动引起的骨骼肌功能下降和其他并发症。对于肺功能障碍患者,除肺部病理变化影响外,外周骨骼肌功能障碍亦是运动不耐受的重要原因。而这种外周骨骼肌障碍在疾病早期即可发生。除骨骼肌质量下降外,还出现骨骼肌结构和功能改变,导致骨骼肌力量和耐力不同程度下降。因此,肺康复指南强制性推荐(IA级)患者上下肢的训练。临床上可以将步行、快步走、爬楼梯等有氧运动,与弹力带、哑铃、负重等抗阻力量训练相结合,这样既可以改善患者的运动耐力、增加最大的工作负荷,又能够增加目标肌肉体积、重塑肌纤维结构、改善肌肉力量。

对于稳定期及家庭康复的患者,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中国传统的运动功法是首选的运动方式。大量临床研究已证实太极拳可提高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生存质量 ,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另外,太极拳中大量的螺旋对角运动还能提高患者的平衡性与稳定性、缓解骨密度流失、预防骨质疏松,从而降低老年患者跌跤的风险、减少门诊及住院次数。

运动强度运动强度是决定训练效果的关键因素,要根据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运动耐力,结合康复目标来确定运动强度。运动强度与运动效果成正相关性,但高强度运动意味着高心血管和外伤风险。临床上更推荐以靶心率(靶心率=[(220-age)-静态心率)]X60%~85%+静态心率)及Borg量表为监测指标,低强度开始,循序渐进,可获得患者更好的依从性和效果、减轻医务人员负担。

运动后无全天持续疲劳感,原有疾病、症状无加重,饮食、睡眠良好是合适运动量的判断标准。

  运动频率及运动时间肺康复指南推荐COPD患者接受6-12周,3次/周,10-45分钟/次的运动训练。时间越长、效果越好。通常运动和休息的比例是1:1。患者训练的动机、家庭的支持、环境和疾病的稳定性是患者能否坚持训练的主要原因。没有办法接受正规康复治疗的患者,建议每天行走20分钟。呼吸肌训练慢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困难与呼吸肌功能减退有密切关系,如能有效进行呼吸肌锻炼则可预防呼吸机疲劳和呼吸衰竭的发生。这不仅可以维持和增大胸廓的活动度,还能强化有效的咳嗽、改善呼吸的协调性。指南建议所有COPD的患者,在康复早期即开始进行呼吸肌训练。主要的方式有:腹式呼吸、缩唇呼吸或全身呼吸体操,并可以配合上肢和躯干的开合、升降进行,吸呼比为1:2—1:5。具体全是呼吸体操如下图:

  

  

  

  

  

  

  

  值得指出的是:肺功能康复不仅适用于已出现呼吸功能障碍的患者,对于因各种疾病因素而需卧床休息的患者同样适用,可起到预防肺功能下降作用。文章来源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