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管理自考试题

《运营管理》

三、填空题

1、运营活动是一个(“投入→变换→产出”)的过程。P2

2、运营活动的产出包括两大类:(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P2

3、运营活动的中间变换过程也就是劳动过程、(价值增值)过程。P2

4、运营活动的中间变换过程既包括一个物质转换过程,也包括一个(管理过程)。P2

5、企业运营管理有两大对象:(运营过程)和(运营系统)。P5

6、运营管理的目标用一句话来概括:“在需要的时候,以(适宜的价格),向顾客提供具有适当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7、运营过程提供的产品必须有一定的使用价值,这种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产品质量)和产品提供的(适时性)。

8、运营决策过程是一种使各项要素(取得平衡)的过程,也称之为择优过程或优化过程。P15

9、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体现在运营过程的结果——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上)。P17

10、消费者和用户只关心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对他们的(效用)。P17

11、运营管理是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一。P17

12、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剧,(“全球运营”)成为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课题。P21

13、企业的战略可以分为公司级经营战略、(事业部级战略)和职能级战略三层。P25

14、公司级经营战略的任务是决定企业组织的(使命)。P25

15、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通常是由(企业经营战略)所决定的。P27

16、无论企业开发或生产什么产品,最终都应视作所提供的一种(服务)。P29

17、所谓损益平衡点是指一个量,在该点,全部生产成本等于(全部销售收入)。P32

18、生产进出策略就是指根据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确定在整个寿命周期的哪一阶段进入和退出该产品的生产。

19、学习效应包括两个阶段:(学习阶段)和(标准阶段)。P35

20、学习效应包括两种:个人学习效应和(组织学习效应)。P35

21、与决定生产什么具有同样重要意义的另一个问题是决定(如何生产或运营)。P42

22、一个企业在自由和公平的市场条件下生产经得起市场考验的产品和服务,创造附加价值,从而维持和增加 企业实际收入的能力程度,被称之为(竞争力)。P42

23、运营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确定企业的竞争重点,培育并保持其(竞争优势)。P43

24、所谓柔性,是指对应(外界变化)的能力。P46

25、柔性包括两个重点:顾客化产品与服务和(产量的柔性)。P46

26、企业运作所包括的环节越多,则(纵向集成度)越高,自身的供应链也越复杂。P49

27、纵向集成可以分为(向前集成)和(向后集成)两种。P49

28、企业目前所从事的生产阶段向接近最终消费市场的方向发展,也就是向供应链的下游发展,称为(向前集成)。

29、企业也有可能考虑同时向前和向后集成,实现供应链的(高度集成控制)。P50

30、纵向集成中的向后集成决策经常被称为(“自制——外购决策”)。P51

31、运营流程包括的基本要素是投入、产出、任务、物流和(信息流),以及库存。P60

32、一个流程的产出可以是两种形态:(产品)或(服务)。P61

33、进入一个流程的物料如果既不是在被执行任务,又不是在被运送,那就是作为(库存)而存在。P63

34、运营过程中的设备成本越高,(资本集约度)也越高。P63

35、所谓资源柔性是指一个运营系统能否灵活对应产品(品种变化)和(产量变化)的能力。P64

36、通常要考虑两种资源柔性:(设备柔性)和(人员柔性)。P64

37、在进行流程的选择设计时,必须考虑可能的预算以及(投资回报)等财务问题。P67

38、流程的节拍是指连续完成相同的两个产品之间的(间隔时间)。P68

39、通常把一个流程中生产节拍(最慢的环节)叫瓶颈。P69

40、空闲时间是指工作时间没有执行(有效工作任务)的那段时间。P69

41、一个设施的最大产出率称为(生产能力)。P70

42、一个流程的生产能力取决于流程的(瓶颈)。P70

43、运营流程设计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尽量取得整个流程的平衡,缓解瓶颈,减少(空闲时间)。P72

44、生产周期的长短与生产的(安排方式)有关。

45、作业交换时间与批量的大小(无关);而设备的有效运行时间与批量成(正比)。P76

46、工作研究的基本目标是(避免浪费)。P90

47、工作研究所包括的内容主要有两大类:(方法研究)和(时间研究)。P90

48、方法研究主要是通过对现行工作方法的过程和动作进行分析,从中发现(不合理)的动作或过程,加以改善。P90

49、时间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工作测定和(设定工作标准)。P90

50、工作设计和研究遵循以(内涵)方式提高效率的原则。P91

51、制定工作标准的关键是定义“正常”的(工作速度)、“正常”的(技能发挥)。P94

52、工作扩大化是指工作的(横向扩大);工作丰富化是指工作的(纵向扩大)。P96、97

53、在自我管理式团队中包括两个重要的概念:(员工授权)和(组织重构)。P108

54、团队工作方式的基本思想是(使全员参与),从而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P102

55、工作设计中的社会技术理论认为,在工作设计中应该把技术因素与人的行为、(心理)因素结合起来考虑。P103

56、随着新技术革命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以(柔性自动化)为主的生产模式正在成为主流。P103

57、BPR的出发点是对(劳动分工论)的反思。P111

58、供应链管理的本质是跨企业的(集成管理)。P122

59、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意义在于:“用信息取代(很费钱的库存)。”P124

60、对物料从供应商到企业组织内部物理移动的管理过程是(采购)。P126

61、对物料进行分类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考虑:一是物料本身对企业的(重要程度);二是供应市场的(复杂度)。P130

62、分散型配送系统的一个最大好处是可以(更靠近自己的顾客)。P138

63、集中型配送系统的好处是可以使企业用(更少的库存)来达到97%的顾客服务水平。P138

64、需求信息在沿供应链的传递过程中的失真和波动放大是(牛鞭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P143

65、电子商务是指通过(因特网)而进行商务交易。P148

66、由批量周期性地形成的库存称为(周转库存)。P160

67、周转库存的大小与订货的频率成(反比)。P160

68、为了应付需求、生产周期或供应周期等可能发生的(不测变化)而设置的一定数量的库存是(安全库存)。P160

69、正处于运输以及停放在相邻两个工地之间或相邻两个组织之间的库存称为(在途库存)。P161

70、按用户对库存的需求特性分类,库存可分为(独立需求库存)和(相关需求库存)。P161

71、相关需求是指与其他需求有内在相关性的需求,企业可精确计算出需求量和需求时间,是一种(确定型)需求

72、管理学有一种说法:管理是从(衡量)开始的。P165

73、在库存管理中有重要意义的衡量指标有三个:(平均库存值)、(可供应时间)和库存周转率。

74、全部库存品的价值之和称为(平均库存值)。P165

75、通常用平均库存值除以相应时间段内单位时间的需求来计算(可供应时间)。P165

76、降低调节库存的基本策略是尽量使(生产速度)与(需求变化)相吻合。P171

77、ABC分类法的基本思想是:按照所控制对象(价值)的不同或(重要程度)的不同将其分类,分别采取不同管理法。

78、独立需求库存是指那些(随机的)、企业自身不能控制而是由市场所决定的需求产品的库存。

79、独立需求不是企业本身所能控制的,所以不能像象相关需求那样来处理,只能采用(“补充库存”)的控制机制。

80、经济订货批量是一个可以使(库存成本)和(订货成本)的总和最小的订货批量。P175

81、定量控制系统的两个重要控制参数是(每次订货量)和(再订货点)。P182

82、定期控制系统的两个主要控制参数是(观测间隔)和(目标库存量)。P188

83、定量控制系统(Q系统)的一个优势是可以持有较少的(安全)库存。P191

84、根据用户的特殊需求专门设计和生产的产品是(专用产品)。P196

85、按生产工艺特征分类,制造业生产类型可分为(流程型)和(加工装配型)。P197

86、通用型服务和专用型服务的区别主要在于(顾客参与程度)的不同。P199

87、能完成某一特定功能的一个工作单位称为(工序)。P200

88、主生产计划要确定每一具体的(最终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内的生产数量。P205

89、综合计划的计划期通常是(年)。P205

90、主生产计划是把综合计划具体化为(可操作)的实施计划。P206

91、综合计划的六个目标可归结为:用(最小的成本)最大限度地满足需求。P208

92、在进行综合计划决策时有两种基本的决策思路:(稳妥应变型)和(积极进取型)。P209

93、外协是用来弥补生产能力(短期)不足的一种常用方法。P210

94、MPS所确定的生产总量必须等于(综合计划)确定的生产总量。P215

95、主生产计划制定中要考虑的第一个实际问题是主生产计划与(综合计划)的连接。P218

96、确定MRP所需的关键信息要素有三个:MPS、(物料清单)、(库存记录)。P220-221

97、成功运用MRPⅡ/ERP系统的首要问题是有效的、规范的(输入数据)。P228

98、项目管理的本质是计划和控制(一次性)的工作,在规定期限内达到预定的目标。P236

99、项目管理的首要目标是制定一个构思良好的(项目计划)。P239

100、项目计划及控制的基本要素是项目进度计划和(成本估算)。P240

4、安排项目进度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时间)和(节约时间)。P242

5、在设计任何项目管理系统时必须仔细考虑两个重要因素:(信息系统)与(控制系统)。P251

6、网络计划技术的最显著特点是借助(网络图)对项目进行综合描述。P254

7、网络图的精髓就在于利用(时差)来规定和调整整个项目的进度,以求提高效率。P261

8.在网络图中,从始点到终点作业时间最长的路线叫作(关键路线)。P261

9、要想缩短整个项目的工期,必须在关键路线上想办法,即缩短关键路线上的(作业时间)。

10、矩阵组织是一种(“项目——职能”)混合结构。P268

1、ISO9000对质量的定义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P275

2、对于生产者来说,质量一般意味着“同技术要求的(一致性)”。P277

3、对于用户来说,他们经常将质量定义为(价值)。P278

4、好的产品支持可以部分地弥补(硬件质量)的某些不足。P279

5、统计质量控制方法以1924年美国的休哈特提出的(控制图)为起点。P284

6、PDCA循环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来的。P291

7、全面质量管理观念之一是,质量的(恒定)比高产出量更重要。P297

8、在质量教育中,思想观念、管理方法和(技术水平)这三者是缺一不可。P297

9、质量认证制度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产品和质量体系的认证;(认证机构)的认可。P305

1、JIT生产方式的进一步升华——(精益生产方式)。P315

2、精益生产方式的基本目标是(降低成本)。 P316

3、精益生产方式的最终目标即企业的经营目的是(获取利润)。P316

4、精益生产方式的基本目标是(降低成本)。P316

5、精益生产方式力图通过“彻底排除(浪费)”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P317

6、JIT方式的生产同步化是通过(“后工序领取”)的方法来实现的。P320

7、实现适时适量生产的管理工具是(看板)。P321

8、精益生产方式的本质是一种(生产管理技术)。P321

9、看板的主要机能是传递生产和运送的(指令)。P321

10、在精益生产方式中,生产指令只下达到(最后一道)工序。P322

11、生产一个产品所需要的时间叫作(生产节拍)。P325

12、弹性作业人数的实现方法是(少人化)。P326

13、生产及运送工作指令是(看板)最基本的机能。P330

14、看板除了具有生产管理机能外,还具有(改善)机能。P331

15、精益生产方式的核心是具有高度(灵活性)、高效率的生产系统。P334

1、按在生产过程和配送过程中所处的状态,库存可分为( )

A.独立需求库存 B.原材料库存 C.在制品库存 D.相关需求库存 E.完成品库存

2、按库存的作用分类,库存可分为( )

A.周转库存 B.安全库存 C.相关库存 D.调节库存 E.在途库存

4、库存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包括( )

A.占用大量资金 B.增加作业交换费用 C.发生库存成本

D.降低人员与设备的利用率 E.掩盖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5、在库存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的衡量指标是( )

A.平均库存值 B.库存量 C.库存成本 D.可供应时间 E.库存周转率

6、定期控制系统(P系统)的优势有( )

A.固定补充库存量 B.固定补充间隔 C.可以将多个订单组合起来

D.安全库存较少 E.没必要连续观测

7、定量控制系统(Q系统)的优势有( )

A.补充间隔是变化的 B.补充间隔固定 C.有订购批量折扣

D.安全库存较少 E.没必要连续观测

1、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对象有( )

A.物流 B.人员流 C.信息流 D.资金流 E.能源流

3.产生牛鞭效应的原因有( )

A.批量订货 B.多级需求预测 C.价格波动

D.灵活的定价策略 E.产品短缺时按比例供应的策略

4、利用电子商务,企业有可能极大改变( )

A.供应链的结构 B.供应链的配送系统 C.供应链的分销系统

D.供应链的运行方式 E.供应链中“三种”流的流动方式

1、服务运营管理的特殊性体现在( )

A.设施规模较小 B.质量易于度量 C.对顾客需求的响应时间短

D.产出不可储存 E.可服务于有限区域范围内

2、产出要素管理包括的内容有( )

A.质量 B.时间 C.成本 D.包装 E.服务

3、资源要素的管理包括的内容主要有( )

A.环境要素管理 B.信息管理 C.人员管理

D.物料管理 E.成本管理

4、运营管理中的决策内容包括( )

A.运营战略决策 B.运营系统运行决策 C.运营组织决策

D.运营系统设计决策 E.营销决策

6、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作管理的绩效,即( )

A.降低成本 B.品种齐全 C.控制质量D.保证时间 E.服务周到

7、下列哪些因素使现代企业面临着一种与过去截然不同的境地( )

A.竞争 B.技术 C.市场需求 D.全球化 E.领导

1、一般来说,企业的战略可以划分的层次有( )

A.公司发展战略 B.公司级经营战略 C.公司营销战略

D.事业部级战略 E.职能级战略

3、进行产品组合决策时需要考虑的条件有( )

A.市场条件 B.企业设备条件 C.生产运营条件D.财务条件 E.人员条件

4、生产进出策略主要包括( )

A.早进晚出 B.晚进早出 C.早进早出 D.晚进晚出 E.时进时出

5、企业根据自身条件可以确定的竞争重点包括( )

A.成本 B.时间 C.空间 D.柔性 E.质量

6、企业在时间上的竞争重点包括( )

A.按时交货 B.新产品的开发速度 C.稳定的质量D.顾客化产品与服务 E.快速交货

7、在下列哪些情况下企业的竞争优势有可能改变甚至丧失( )

A.新添附加目标 B.生产新产品 C.给现有产品添加新性能

D.改变目标市场 E.竞争环境已经变化,但运营重点未变

2、在流程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有( )

A.资本集约度 B.资源柔性 C.顾客参与D.人力资源 E.资金预算

5、流程分析与改进的目的可以简要地概括为( )

A.我们现在何处 B.为什么在该处 C.应在何处D.如何到达该处 E.以后在何处

7、流程分析和改进的工具包括( )

A.因果图 B.相关图 C.5W1H分析法 D.损益平衡分析法 E.分级加权法

1、工作设计的内容包括( )

A.明确一项任务的作业过程 B.明确工作责任 C.确定分工方式

D.确定工作标准 E.规定分工后的协调和衔接方式

2、工作标准主要适用于( )

A.思考性工作 B.工作周期短的工作C.复杂性工作D.重复性很强的工作E.动作比较规律的工作

3、常用的作业测定方法有( )

A.时间研究 B.工作研究 C.标准要素法D.PTS法 E.工作设计

4、团队工作方式的特点主要有( )

A.最大分工和简单工作 B.较多的智能工作内容 C.工作人员高素质、多技能

D.众多的从属关系 E.管理层次少,基层自主性强

5、团队工作方式的常见形式有( )

A.问题解决式团队B.特定目标式团队C.自我管理式团队D.矩阵型组织 E.学习型组织

1、按生产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分类,生产类型可分为( )

A.大量生产 B.订货生产 C.成批生产 D.备货生产 E.单件小批生产

2、工艺对象专业化形式的主要优点有( )

A.有利于充分利用设备 B.便于进行工艺管理 C.生产过程连续性较强

D.产品制造顺序有一定弹性 E.流动资金占用量小

3、制造业企业的生产计划一般可分为( )

A.综合计划 B.库存计划 C.主生产计划 D.物料需求计划 E.营销计划

1、项目管理在企业中主要应用于( )

A.厂房建设 B.新产品开发 C.软件系统开发D.设备大修工程 E.单件生产

2、项目进度计划方法主要有( )

A.ABC法 B.关键日期表 C.甘特图 D.关键路线法 E.计划评审技术

2、无形产品的质量特性一般包括( )

A.寿命 B.安全性 C.时间性 D.文明性 E.舒适性

3、用户对质量的评价因素主要有( )

A.硬件 B.心理影响 C.价格 D.品种 E.产品或服务支持

4、运行质量成本包括( )

A.预防成本 B.鉴定成本 C.外部缺陷成本 D.内部缺陷成本 E.外部质量保证成本

6、实现全员参与质量管理的方法主要有( )

A.QC小组 B.全员把关 C.团队工作方式 D.工作分解结构 E.质量教育

1、亨利·福特创立的大量生产方式的理论方法是( )

A.零部件互换原理B.工作扩大化C.作业单纯化原理D.移动装配法 E.设备U型布置

2、精益生产方式的基本方法可以概括为( )

A.适时适量生产 B.提高劳动生产率C.弹性配置作业人数D.设备优化配置 E.保证质量

3、实现适时适量生产(JIT)的基本方法有( )

A.生产同步化 B.质量保证 C.弹性配置作业人数D.生产均衡化 E.看板管理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