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起源部位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点及消融治疗

讲座

不同起源部位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点及消融治疗

鲁志兵 江洪

[摘要] 室性早搏(VPB) 可通过简单的听诊发现, VPB 的心电图特点有助于初步确定V PB 的起源部位和性质。VPB 的80%起源于右室, 20%起源于左室。V PB 常见的部位有右室流出道、肺动脉、三尖瓣、主动脉根部、左室流出道、二尖瓣、传导分支、心外膜及其他部位。根据胸导联移行特点以及所有导联中的QR S 波形态即可初步确定起源。起搏标测和/或激动标测可进一步精确定位V PB 。常见起源部位的V PB 的消融成功率可达80%以上。少见部位的VPB 需耐心细标, 并采用适当的措施, 避免损伤冠状静脉窦及冠状动脉。[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室性早搏; 综述; 心电图;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中图分类号 R 541. 7 R 540. 4+1 R45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2659(2011) 01-0072-05 频发的单形性室性早搏(ventr icular pre m ature beats , VPB) 临床较为多见, 好发于中青年患者, 无明显性别差异。如果发生在没有明确器质性心脏病且心功能正常的患者, 其预后一般是良好的。但长期24h 的VPB 大于1万次, 即使没有明显症状, 也可能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或/和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心动过速依赖性心肌病) [1]。部分患者虽然有心慌、心悸等症状, 但往往不是血流动力学障碍造成的, 而是心律不整齐所致, 若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 如普罗帕酮或 受体阻滞剂, 可能缓解症状。近年来, 射频消融术逐渐应用于VPB 的治疗。针对那些单形性、频发、症状严重并且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或频发早搏触发室性心律失常风暴的患者, 成功的射频消融治疗可以起到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避免药物副作用和预防猝死的作用。VPB 可通过简单的听诊发现, 心电图的定位诊断对于判断VPB 的性质和指导射频消融治疗起到关键作用。

1 不同起源部位的VPB 的心电图特点

1. 1 右室流出道起源 据统计, 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发生的V PB , 约80%起源于右室, 另外20%起源于左室[2]。而在右室起源的V PB 中, 绝大多数位于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瓣以下) 。发生机制被认为是触发活动[3]。右室流出道起源的V PB 在心电图上呈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图1) , 下壁导联( 、 、aVF ) QR S 波呈R 形且高大直立, a V L 导联以负向波为主, 胸导联移行一般在V 3导联或以后。I 导联的极性对于判断起源点的前后有帮助:若I 导联以负向波为主, 则起源点偏前壁, 反之则偏后壁。右室流出道可进一步分为游离壁和间隔部。游离壁起源的V PB 其S 波在V 3导联较深(>3. 0mV ), 胸导联移行一般在V 4或以后, 并且部分患者下壁导联QR S 波存在顿挫, 这种 顿挫 的特异性较高, 可能反映左室激动[4, 5]。间隔部起源的

V PB 其胸导联移行稍早, 一般在V 3或V 3与V 4之间, 下壁导联无顿挫。

1. 2 肺动脉起源 肺动脉起源的VPB 少见, 心电图上与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瓣以下) 起源的V PB 特点相似(图2) 。有学者统计发现, 二者之间的区别是:肺动脉起源的VPB 下壁导联的R 波比右室流出道起源的R 波更高[6]。在临床实际中, 肺动脉起源的V PB 并非靠12导联心电图诊断, 而是根据消融成功的靶点位于肺动脉瓣以上而确定。

1. 3 三尖瓣环起源 三尖瓣环起源的V PB 并不多见, 心电图QR S 波形特点类似B 型预激(图3), 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胸导联一般移行于V 3或以后, 但间隔部起源者可移行于V 2和V 3之间。下壁导联极性根据起源点的前后可正、可负, 游离壁起源的V PB 在部分患者的下壁导联亦存在顿挫。 导联和a V L 导联绝大多数为正向, 这一点可与右室流出道起源的V PB 相鉴别, 后者aVL 均为负向[7]。

1. 4 主动脉根部(瓦氏窦) 起源 瓦氏窦起源的V PB 占左室起源的大多数, 一般位于左冠窦或右冠窦, 无冠窦起源则十分罕见。瓦氏窦起源的VPB 在心电图上也表现为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图4), QRS 波宽度较右室流出道起源略窄, V 1导联呈rS 型, 胸导联移行多位于V 3以前, V 6导联多呈R s 型, 这几点是与右室流出道起源的VPB 的重要鉴别点[8, 9]。下壁导联QR S 波呈R 形且高大直立。左冠窦起源的V PB 其I 导联以负向波为主, 且R >R ; 而右冠窦的V PB 其I 导联以正向波为主, 且R

1. 5 左室流出道(主动脉瓣下) 起源 主动脉瓣下起源的V PB 不常见, 其心电图特点与瓦氏窦起源的V PB 特点相同, 缺乏特异性的鉴别点, 诊断依据是消融成功的靶点位于主动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湖北武汉430060)

作者简介:鲁志兵(1981-), 男(汉族), 湖北黄梅人, 主治医师, 医学博士, 研究方向为介入心脏病学。

脉瓣以下(图5) 。

1. 6 二尖瓣环起源 二尖瓣环起源的VPB 其QR S 波形特点类似A 型预激(图6), 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型, V 1导联以R

图1 右室流出道起源的VPB

说明见正文

图2 肺动脉起源的VPB 说明见正文

波为主, 胸导联移行早于V 2导联, V 6导联呈R s 或RS 型。下壁导联的极性根据起源点的前后而不同。部分游离壁起源的患者, 在下壁导联可以观察到顿挫[11]。

1. 7 传导分支起源 传导分支起源的V PB 的心电图QR S 波形特点与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完全相同(图7), 表现为相对较窄的QR S 波, 右束支传导阻滞型, V 1导联以R 波为主, V 6导联呈rS 型。下壁导联直立者起源于左前分支, 下壁导联倒置者起源于左后分支[12]。

1. 8 心外膜起源 大多数心外膜起源的V PB 位于冠状窦属支附近(图8) , 如心大静脉和前室间静脉(A I V ), 其特点与对应心内膜部位起源的V PB 特点类似。但大多数心外膜

起源的V PB 其QR S 波起始部上升缓慢, 亦即假delta 波, 有报道提示从QR S 波起始部到顶峰所需要的时间大于整个QR S 波时限的一半以上(>0. 55) [13]。1. 9

其他起源部位 其他起源部位的VPB 更加罕见, 如左室心尖部起源, 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型, 除V 1外, 所有其他胸导联呈振幅较深的S 波(rS 型或Q S 型), 下壁导联QR S 波群倒置; 右室心尖部起源, 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型, 所有胸导联呈rS 或Q S 型, 下壁导联QRS 波群倒置。2 射频消融治疗

2. 1 射频消融治疗的适应证[14] 频发的单形性V PB, 症

图3 三尖瓣环起源的VPB

说明见正文

图4 主动脉根部(瓦氏窦) 起源的VPB 说明见正文

状明显、经药物治疗无效或不愿意接受长期药物治疗的患者( a 类适应证); 频发的单形性V PB 引起心功能障碍( a 类适应证); 形态相同的VPB 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风暴者( b 类适应证): 频发的无症状性V PB 可以考虑进行消融以避免进展为心动过速依赖性心肌病( b 类适应证) 。非频发的无症状性V PB 不适合导管消融( 类适应证) 。2. 2 射频消融的目的 改善症状; 避免药物治疗带来的副作用; 降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风险; 避免心脏扩大或心功能损害。

2. 3 标测 标测时要求患者有频发和稳定的早搏, 标测方法主要包括起搏标测和激动顺序标测, 实际应用过程中多是两种方法结合。 起搏标测(图9):起搏标测是最简单和方便的方法, 仅需一根大头消融导管就可以完成, 在临床较

为常用。具体方法是在可能的起源部位进行起搏以夺获局部心肌, 观察起搏QR S 波形与自发早搏的QRS 波形是否一致。理论上来讲, 在起源点起搏的QR S 波形态应该与自发早搏QR S 波形态完全一致, 实际标测过程中要求12导联心电图中至少11个导联的起搏Q RS 波形态与自发早搏QRS 波形态一致, 另一个导联仅容许存在微小差异。在有效靶点可以见到短暂的早搏频率加速或早搏成串出现的现象, 继续放电则早搏消失。若消融无效还需要进一步的反复起搏标测。 激动顺序标测(图2):激动顺序标测是根据标测导管记录到的局部电位与早搏QRS 波起始之间的时间关系, 逐点标测, 直至寻找到最早的心室激动点。有效靶点的局部电位至少领先早搏QR S 波起始点20m s 以上, 单极导联呈Q S 型。一般来说, 只需一根大头消融电极就可以完成标测, 但

图6 二尖瓣环起源的VPB 说明见正文

一些特殊部位, 如二尖瓣环起源的V PB , 尚需要其他导管(如冠状窦导管) 的辅助标测。三维标测系统, 如Carto 系统或EnS ite 系统, 有助于标测。EnS i te 系统的优点在于:只需要一个V PB 就能确定V PB 的大致起源部位, 节省标测时间; 使用Carto 系统则需要稳定的早搏, 反复在早搏心律下记录大头导管的局部电位, 其优点是较为精确。激动顺序标测在

图5 左室流出道(主动脉瓣以下) 起源的VPB

说明见正文

某些特殊起源部位的VPB 的标测过程中具有优势,

这些部位

图7 左右分支起源的VPB 说明见正文

往往含心肌较少, 比如主动脉根部或肺动脉起源, 起搏标测不能夺获局部心肌, 此时应特别注意大头导管上记录的一些较领先, 但振幅较低的高频电位, 可能是有效靶点。

上述两种标测方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往往是互相结合, 在标测到一个局部电位领先的部位进行起搏, 观察起搏QR S 波与早搏QR S 波形态是否一致。最佳靶点应该是局部电位最早并且起搏QRS 波与早搏QR S 波形态完全一致。VPB 的消融需要耐心细致的标测, 常见起源部位的VPB 的消融成功率可达到80%以上, 大部分患者可达到根治的效果。一些特殊部位起源的V PB 的消融效果依赖于术前对于心电图的仔细研究和术中耐心的标测。心内膜反复消融失败的病例要考虑是否为心外膜起源。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分支起源的VPB , 应采用激动顺序标测方法, 寻找早搏时最领先的蒲

肯野电位(P 电位), 而不宜采用起搏标测。3 射频消融治疗的风险和并发症

V PB 的射频消融治疗一般是安全的, 但对于一些特殊起源部位的早搏存在风险。如主动脉根部起源的V PB 可能存在损伤冠状动脉口部的风险, 在放电前需要评价靶点与冠状动脉口部的相对距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经验是:消融所有主动脉根部起源的VPB 都需要常规穿刺桡动脉, 送入多功能造影导管至主动脉根部以便于造影; 另穿刺股动脉送入大头消融导管。在消融无冠窦或三尖瓣环前壁起源的VPB 时要十分警惕损伤H is 束。另外, 消融心外膜起源的VPB 时, 大头需要进入冠状窦分支, 应轻柔操作, 最好应用冷盐水灌注大头并且降低消融的功率和温度, 避免穿孔。

5 D i xit S, Gers t en fel d EP , Ca ll an s DJ ,

et a. l E lectrocard i ograph i c

J Card i ovasc

patterns of superior ri gh t ventr i cu l ar ou tfl o w tract tachycard i as :d i s ti ngu i sh i ng sep t al and free w all sites of ori g i n [J ].E lectrophysi o, l 2003, 14(1):1

6 Sek i gu ch iY , Aonum a K , Takah ash iA , et a. l E lectrocard i ograph i c

and electrophysiol ogi c charact eristics of ventri cu l ar tachycard i a ori gi nati ng w i th i n the pul monary artery [J].J A m Coll C ard io, l 2005, 45(6):887

7 TadaH, Tadokoro K , It o S , et a. l Id i opath i c ventricular arrhythm i

as ori g i nati ng fro m t he tri cusp i d annulus :preva l ence , el ectrocard i o graph ic characteri sti cs , and res u lts of radiofrequen cy cat heter ab l a tion [J].H eart Rhyt hm, 2007, 4(1):7

8 Callans DJ . C at heter ab lati on of i d i opath i c ven tri cu lar tachycard ia a

ri s i ng fro m t h e aortic root [J].J Card i ovasc E lectrophysio, l 2009, 20(8):969

9 Ya m ada T , M c E l derry HT, DoppalapudiH, et a. l I d iopat h ic ven

tri cu lar arrhyt hm i as origi nating fro m the aorti c root prevalence , el ec trocardiograph ic and electrophysiol ogi c characteri s tics , and res u lts of

图8 心外膜起源的VPB 的分布及特点

说明见正文

rad i ofrequency cat heter ab l ation [J].J Am C ollC ardio, l 2008, 52(2):139

10 Y a m ada T , Yosh i da N , M urak a m i Y, et a. l E lectrocard i ograph i c

characteristi cs of ventricu l ar arrhyt hm i as ori gi nati ng fro m t h e j un c tion of t he left and ri gh t coronary s i nuses of Valsal va i n the aorta :t h e activati on pattern as a rati onal e f or t h e el ectrocard i ograph ic char act eristics [J].H eart Rhyt hm, 2008, 5(2):184

11 TadaH, It o S , N ait o S , et a. l Id i opath i c ventricu l ar arrhyt hm ia ari

si ng fro m the m i tral annu l us :a d isti n ct subgroup of idiopat h ic ven tri cu lar arrhythm ias [J].J Am Coll Card i o, l 2005, 45(6):87712 Ouyang F , C appat o R , E rnst S, et a. l E lectroanat o m ic sub strate of

i d iopat h ic l eft ven tricular tachycard ia :un i d irectional b l oc k and m ac roreen try w it h i n t he purk i n je net w ork [J].C ircu lati on, 2002, 105(4):462

13 Doppalapud iH, Ya m ada T , Ra m as w a m y K, et a. l Id i opat h ic f ocal

ep i card i al ventricu l ar tachycard ia ori gi n ati ng fro m t h e crux of t he h eart [J].H eart Rhyt hm, 2009, 6(1):44

图9 起搏标测方法 说明见正文

14 Eu ropean H eart Rhyth m A ss oci ati on, H eart Rhyt hm Societ y , Zi pes

DP , et a. l ACC /AHA/ESC 2006gu i deli n es for m anage m en t of pa tients w ith ven tri cu lar arrhyth m i as and t he preventi on of sudd en car d i ac d eat h:a report of t he Am erican Co ll ege ofCard i ology /Ameri can H eartA ss oci ati on Task Force and the Eu ropean Soci et y ofC ard i ol ogy

Id i opathic ventricu l ar outfl ow tract

Co mm i ttee for Practi ce Gu ideli nes (W ri ti ng Co mm ittee to Devel op Gu ideli nes f orM anage m en t ofPatients W it h Ven tri cu lar A rrhyt hm i as and t h e Preven ti on of Sudden C ard iac Deat h) [J].J Am C ollC ar d i o, l 2006, 48(5):e247

(2010-07-30收稿)

参考文献

1 W il ber D J . Ven tri cu l ar ect op i c b eats :not so ben i gn [J].H eart ,

2009, 95(15):12092 Farzaneh Far A, L er m an BB.

tachycard ia [J].H eart , 2005, 91(2):136

3 Ler m an BB, Belard i n elli L , W est GA, et a. l Adenosi n e sens i ti ve

ventricular tachycard i a :evi den ce s uggesti ng cyclic A M P m ed i ated triggered activit y [J ].C ircu lati on, 1986, 74(2):270

4 J os h i S, W il ber D J . Ab lati on of i d i opat h ic ri ght ventricu l ar ou tflo w

tract tachycard i a :curren t perspectives [J ].J Card i ovasc E lectro phys i o, l 2005, 16(Supp l 1):S52

(向晋涛编辑)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