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丽丽教师外出学习汇报材料

参加“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教师二次培训汇报材料

龙兴镇雅鲁河学校 齐丽丽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2015年4月18至19日,我很荣幸去哈尔滨参加了全国特级教师语文好课堂观摩活动,在这里要感谢学校的领导让我有这样宝贵的机会成长和进步。下面我就这次学习活动谈谈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这是一个为期两天的观摩活动,主要内容是四位老师的现场观摩课和讲座。

一.徐杰老师的《小石潭记》

本堂课由三个步骤构成。第一步复习文言词句,是基于字词句的理解;第二步解说课文的某一部分,是基于对句段的理解;第三步给课题加一个字,是基于对全篇的理解。由字词到句段到篇章,三个步骤三个层次,一层一层,层层推进。

首先老师请同学解释以下文言词语:下见小潭 斗折蛇行 犬牙....差互

解释词语是最简单的教学活动,但是在解释词语过后老师又追问了几个问题,让学生自己体验出了在这几个词中的“名词作状语”意义。

我自己平时,都是直接告诉学生这个作用,使得课堂没有一点活力,而老师这样的设计,让本来占用他们周末时间有点沉闷的课堂顿时活跃起来,学生都积极启动自己的记忆模式来搜索老师接下来提出的“我们初一学过蒲松龄《狼》的课文里的哪句话也是这样的用法?”

片刻有同学答出,“其一犬坐于前”中的“犬”。这样的小小成功,让学生顿时兴奋,课堂学习氛围开始浓厚。

接下来老师设计了第二个课堂活动。

用一个带“清”字的词语解说课文的某一部分。 如“如鸣佩环”是潺潺的溪水,从石缝间流过,发出了清脆悦耳的响声。

这个活动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要求学生翻译句子,只是翻译的语言更优美,翻译的手法更灵活。第二次层面是概况句段的意思,只是要求用带“清”的词来概括。

事实证明,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课堂生成越来越精彩。他们找到了清幽、清冷、凄清、清亮、清秀、清澈等一些词语来概括。

课堂的第三个步骤是“小石潭?()记”

学生回答:“游记”,老师追问:“你怎么知道”?

接下来学生又开始在课文里来来回回的寻觅,这样的课堂活动,不仅让学生亲近了文本,更了解了游记是移步换景的写法,那么作者都换了什么角度来写景的呢?这样游记的第二个要素“视角”就被学生掌握了。

活动的第三个层次,仍然是教者的追问:除了行踪和视角,游记还需要什么?这次学生几乎是同时回答,心情。作者的心情怎样?有的说,乐,有的说,凄,还有的说,有乐有凄。

到这里,这个活动三个环节的设置,教者都是紧紧围绕文体的特征来进行的,游记的三个要素,学生就这样通过自己的体验认识了。

最后一个活动:“„„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乐

其声也。”你能试着将“心乐之,乐其„„”补充在文章的某句话后边,并连起来读一读么?

学生找出了“乐其乐”、“乐其秀”、“乐其凄”、等,于是教者引导学生找出了反衬的写作手法。这节课就在老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活动中轻松愉快的结束了。

徐杰老师的课,主要是让我们学习在课堂上我们需要怎样的课中活动来引导学生,课堂活动是师生之间在课堂上围绕文本学习所开展的一切语言实践活动,

它包含语言感受、语言梳理、语言欣赏、语言分析、语言学用等活动形式。

1.尊重语文学科的特点,我们的课堂活动一定要是“语文的活动”。

2.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的课堂活动,应该是“有逻辑的活动”。

有逻辑:从感性到理性 从整体到局部

从内容到形式 从理解到运用

3.尊重“这一类”文本的特点,我们的课堂活动,要“契合文体特点”。

文体或称文本体式、文本样式、文章体裁,它反映了文本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特点。

每一种文体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不可替代的阅读审美效应。 阅读是对某一特定体式,特定文本的理解、解释、体验、感受。阅读是一种文体思维。(王荣生)

4.每一个文本都是鲜活的、有个性魅力的独特生命,课堂活动组织切忌“千篇一律”,切忌“套用模式”。

同一主题单元的不同作家的作品,风格不一样;

同一作家的不同时期作品,内容和笔法也有差别。

即使是相同体裁的作品,也不能用这类作品的教学“模式”去照搬通用。

5.我们的课堂活动,还应该具有“知识含量”。

“知识和能力”应该是三维目标的基础,而“知识”更称得上是基础的基础。从母语教学的角度说,母语知识的学习与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科存在的命根。

6.课堂活动要“有层次”。

有很多词语体现了课堂活动的“层次性”:

循序渐进,张弛有度,一波三折,分层推进,螺旋上升,高潮迭起,殊途同归„„

“有层次”的活动,就是“一块一块去落实”,就是“一级一级向上走”;就是“在文本中来来回回地行走”。

7. 课中活动有“节奏感”,符合美学原理。

节奏感,其实就是课中活动要讲究轻、重、缓、急的艺术处理。 有节奏感的语文课,当如跑马,有时需要勒马停下细看,有时需要走马观花,这全凭教师的眼力和功夫。

“只有细读与漫读相结合,才能产生节奏感。” ——曹文轩

8.“共生”,是课堂活动的生命和灵魂。

所谓“共生”,就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和文本之间,互动对话,共生共长,并因此生成了新的学习体验,新的学习资源。

教师在教学预设时,要预选好一颗“种子”,一颗具有生长力的“种子”,努力引发学生对这颗“种子”的持续关注。

教师在课堂活动过程中,要善于捕捉有价值的“生长点”,努力培育它长成大树。

二.丁卫军老师的升格作文

这节课是老师发放给学生一篇23分的作文,让学生先朗诵两遍,整体感知一下文章的好处与不足,分组交流讨论意见,最后将文章修改成32分的作文。在修改过程中老师给出了一下建议,

1.可以聚焦张阿姨,写出层次感

2.可以凸显“我”的情感波澜起伏

3.可以穿插环境描写来适度渲染烘托

聚焦张阿姨,老师提出以下要求:

人物:由模糊而清晰的层次

内容:由单一到丰富的详略

手法:由简单到多样的生动

情感方面,老师给出:担心——平静——感动的引导

景物描写要1.合时间。2.衬心情。

学生在老师这样的指导下,把一篇不太优秀的文章逐渐修改成完美文章,在这之间学生掌握了写人物和心情该用的方法,比如修辞和细致的描写。

在丁老师的课中,我学到的在教学的课文中要以读促写,读写结

合,让学生在日常的积累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在写记叙文的时候要记住三点:一,事情的来龙去脉要写清楚。二,重要的人事多写,好词好句用好。三,学会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丁老师给的建议如下:

一.语文生活化与生活语文化:日记、读书活动、口头作文。

二.重视经典阅读,开展专题式读写活动。建立自己的优秀作文库。

三.梳理积累,打磨佳作,把自己以前的作文拿出来反复修改。 给学生设计一个作文自我诊断单,让学生自己的作文加以批阅。

三.黄厚江老师的《孔乙己》

“作为小说,情节、环境、人物都是要关注的,但三分天下、按部就班是比较蠢的办法,效益也低。”黄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本节课中,他巧妙地抓住孔乙己的“手”来解读文本,可以说,人物的性格、命运,小说的主旨,全在这双“手”中了:找手——文中几次写了孔乙己的“手”?圈手——哪几处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命运?画手——哪些地方还可以写手?论手——这双手折射出孔乙己的悲剧命运,那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悲剧命运?有没有办法避免悲剧?

黄老师引导学生弄清楚写手有两个角度:一是外形,二是动作,以动作为主。最后老师提醒同学们,这篇小说远远没有学完,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研究探讨,探讨写作背景,探讨小说中的其他人物等等。

黄老师主要提倡回归语文本色。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一,

与语言为核心,培养文字综合能力。在教授一篇文章的时候,要学生感受语言,品味语言,解读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把自己的语言和文本的语言相融合。二,以语文学习活动为核心,创设多样的课堂的活动,逐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我们不能满足于给学生一块金子,二是让每个学生都有一根点石成金的手指。三,要形式多样的写。现在学生都是参考书泛滥,没有一点自己的话,那么老师就要找到课文中的优美句子,让学生自己仿写,把事情写完整,有重点,有描写,有详略,在叙事的描写中有丰富情感。把你认为的学习内容变成动态的课堂活动。四,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就是还原语文本色。

什么是语文本色?主要有三层:

一是语文本原。立足母语教育的基本任务,明确语文课程的基本定位。

教语文,首先我们要清楚什么是语文课,为什么要开设语文课。语文课实际上就是承担母语教育基本任务的学科。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不能脱离语言的运用。

二是语言本真。探寻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实践体现母语基本特点的语文教育。

语言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从文字到篇章,从形式到结构,从听说到读写,都和其他民族的语言全不一样,因此我们有责任探寻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

三是语文本位。体现语文学科基本特点,实现语文课程的基本价值。

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这门学科的内容和要求,它的教学内容,它的

教学方式,它的教学评价,它的学习规律,我们应该运用这门学科特定的教学方法,来实现这门课程的价值。

四.王君老师的《花木兰》

这节课,王老师主要引导学生朗读,读出木兰的美丽,木兰的善良,木兰的勇敢,木兰的顽皮,木兰的孝心,还要找到木兰爸爸,姐姐弟弟看见木来归来时的表现。通过不断的诵读,不断在文本中寻找,学生理解了木兰,走进了花木兰真正的内心。

王君老师主张做好自己,才能做一位好老师。在做老师的过程中,要不断学习,要做开放式的老师,要达到一定境界的修炼,才能见自我见天地见众生。不要迷失自我。

听了这几位老师的课,真是受益匪浅,我会积极吸取他们在教学方面的长处,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增强教学能力。最后非常感谢大家与我一起学习交流!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