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哲理的诗词

富有哲理的诗词、故事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题目】题西林壁(苏轼)

【诗词原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人们只有摆脱了主客观

的局限,置身庐山之外,高瞻远瞩,才能真正看清庐山的真面目。要认清事物的本质,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又要全面。

【题目】观祈雨(唐 李约)

【诗词原文】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潍县署中画竹(清 郑燮)

【哲理】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但是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思

考,却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从人的主观因素来说,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

世界观不同,知识构成不同等因素造成的。诗中描述的祈雨场面就非常鲜明的告诉我们,在

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分属于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阶级立场,因而,他们对许多问题的

看法(反映)都大相径庭。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事物,首先必须站在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去

看问题。

二、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

【题目】观书有感 (宋 朱熹)

【诗词原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哲理】以池塘为喻,说明了为学之道,必须不断积累,不断地吸收新的营养。事物都是运

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正是这种不间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事物才能在不断自我更新中存在下去。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题目】论诗 (清 赵翼)

【诗词原文】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哲理】说明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每个时代都应创新、进步,不能因袭古人,不求进取。

【题目】草 (唐 白居易)

【诗词原文】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哲理】说明世界上的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而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基本

的秩序,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唯物辩

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这首诗常被用来比喻新事

物的强大啊生命力。尽管有严寒相逼,有野火摧残,旧事物的威力可谓横肆暴虐,却无法改

变客观规律。新事物在春风吹拂下,正蓬蓬勃勃,一派生机。

三、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题目】雪梅 (宋 卢梅坡)

【诗词原文】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许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就在于她们各有其特殊性的矛盾,

真实这种特殊的矛盾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诗中深刻地说明了:每一

事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如果离开了对于矛盾特殊性的具体分析,人们

就无法区分是未,也就更谈不上正确地认识事物。

【题目】惠崇春江晓景 (宋 苏轼)

【诗词原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 欲上时。

【哲理】唯物辩证法认为,一般(共性、矛盾的普遍性)总是存在于个别(个性、矛盾的特

殊性)之中,并通过个别表现出来。春天的到来,正是通过这一件件特殊的、个别的事物而

表现出来。离开了这一个个的美妙画面,春光也就无从谈起了。

四、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原因、状态和趋势

【题目】蚁 (唐 元稹)

【诗词原文】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功穿漏江海,蚕食困蛟鲸。

敢惮榱梁蠹,深藏柱石倾。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

【哲理】这首诗通过小小蚂蚁造成的巨大危害,说明了量的积累可以引起质的饿变化,千里

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告诫人们切莫轻视小的变化,以至酿成大祸。

【题目】读《陈蕃传》 (宋 杨万里)

【诗词原文】仲举高谈亦壮哉,白头狼狈只堪哀。枉教一室尘如积,天下何曾扫得来?

【哲理】从矛盾分析的方法来看,陈蕃不懂得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

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可能千篇一律,不同质的矛盾,只能用不同质的方法去解决,企图用一

个模式去解决不同的矛盾,硬拼蛮干是注定要失败的,陈蕃方正有余,而计谋不足,以至事

败垂成。

从量变与质变相互关系来看,陈蕃不懂得任何事物的发展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的道理。

远大理想、崇高目标必须同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结合起来,才可能实现。陈蕃一室不扫,哪能谈得上“扫天下”的雄心壮志?

五、实践论

【题目】《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诗词原文】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哲理】这首诗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两条途径。从书本中汲取营养,学习前人的知识和技巧是非

常必要的,它是人们掌握知识、积累知识的

一个重要的方面,即形成间接经验。而直接经验是获取知识的另一个重要途径,是直接从实

践中产生的认识,这好是非常必要的。并且,间接经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运用、检验

和发展。如果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必只读圣贤书”,不去参加社会实践,不去接触广阔的

社会生活,那么他的认识始终“觉浅”;只有通过“躬行”实践,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

能发挥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哲学中的名言、名句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也。

【哲理】对待知识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弄虚作假,体现了唯物主义精神。

2、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

【哲理】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必须从实际出发,按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哲理】揭示了世间万事万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仅仅是相对的。

4、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哲理】说明人们既要承认事物的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鼓励人们应当有所作为。

5、“祸兮福之所;福兮祸之所伏”。“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曲则全,枉则直, 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哲理】任何矛盾都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双方,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6、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稻花香里说丰年,听起蛙声一片。

【哲理】说明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不依赖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

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哲理】说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道路是曲折的。要求我们要有乐观主义精神,要准备走曲折的道路。

哲理故事

1、揠苗助长: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哲理】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我们办任何事情都不能只凭主观愿望,不顾客观规律,否则,“欲速则不达”,甚至弄巧成拙。

2、东施效颦:【哲理】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学习别人要有所分析,如果不考虑自己的条件,盲目地模仿人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3、郑人买履:

【哲理】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办事情要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应墨守成规,迷信教条。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