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组织形象管理

论组织形象管理

说起组织形象我估且认为它好比一个企业的精神风范,或者说一个人的外貌一样,进入一个企业给人的第一印象干净整洁,员工着装整齐在自己的岗位上井井有条的工作着,总之,从整体上整个企业都充满着活力,从这些初步形象来就给人一种可信任的感觉,反之就会让人觉得和这个企业交往觉得不踏实,这个企业不是很正规,管理一定很松散。感觉没什么信誉,不能轻易的与之合作。所以说塑造好一个组织的管理形象十分必要。

一、组织形象的概念。一个组织的社会形象体现了它的社会关系状态和社会舆论状态,良好的公关形象意味着良好的公众关系和社会舆论,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争取社会舆论的支持,需要一个良好的组织形象,从心理学上讲,形象是人们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觉器官在脑子中形成的关于某种事务的整体印象,也就是知觉,组织形象是组织在与社会公众通过传播或其它接触形成的,它包括公众印象、公众态度和公众舆论三个层次。

组织形象有好坏之分,当组织在社会公众中具有良好组织形象时,消费者就愿意购买该组织的产品或接受其提供的服务。组织形象的好与否不能一概而论,多数人认为某个组织很好时,可能另有一些人感到很差,而这种不良的形象将决定他会不会接受该组织的产品或服务。任何事物都不能乞求完善,因此,我们在这里必须把握好主要方面,从总体上认识和把握组织形象。

每一个社会组织,都在它的公众中有一定的形象,塑造一个能被广大公众接受的形象,是社会组织追求的目标之一。树立和维持良好的组织形象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它涉及到组织的自我管理,又取决于该组织对舆论的重视及控制程度。组织形象的管理说到底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公共关系的协调,涉及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了解组织形象的基本特征对于正确把握组织形象的内涵、认识组织形象的作用、探索组织形象发展规律是十分必要的。

二、组织形象的基本特征 1、组织形象具有主客观二重性。主观性是指组织形象作为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印象,必然受到公众自身价值观、思维方式、道德标准、审美取向、性格差异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因此,同一个组织在不同公众心目中会产生有差别的形象。所以注意组织的自我管理,注意自身的组织形象,就会塑造出能被广大公众接受的形象。客观性则是指组织形象的存在这一事实,不受组织的规模大小,经营业绩好坏的影响,也不受包括组织领导人在内的任何人承认与否、喜欢与否左右,也不管组织是否主动去塑造它与组织本身如影随形。组织形象从组织诞生之日起便开始形成,伴随组织的成长而发展变化,甚至组织由于各种原因不存在了,组织形象也还会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存在,其生命力超越组织本身。例如企业破产倒闭,企业之间互相兼并,在一定时间内,还会有人记得这个企业,它也会在一段时间内,影响一部分人。这就是说,自组织创办之日起,组织形象便是一种客观存在。当然,

承认组织形象的客观性,并不是说组织在自身形象面前无能为力。组织是由主观能动性的人组成的社会组织,人们可以通过管理组织、改善经营、协调公共关系及对外宣传等有意识的实践活动,来主动影响和塑造组织形象,而不是只能而不是只能被动地接受它。也可以通过主观来改变组织形象,使之成为社会上大多数人接受的组织形象。

2、组织形象的系统性。组织形象是客观存在的,组织形象本身是由复杂因素组成的,有公众容易感知的产品质量、功能、形状、色彩、包装;有组织的标志、服装、旗帜、厂房、店面;还有公众不太容易感受到的组织员工素质、行为规范、风俗习惯;还有一些看不见、摸不着,因而公众最不容易感受到的组织目标、宗旨、精神、风气等。这些看似复杂的组成因素之间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相互依存,互为条件,因此决定了组织实态形象是一个具有很强系统性的整体。公众形成对一家组织的整体感觉、印象和认知,需要通过多种媒介渠道,由多方面信息综合作用的结果。系统性的特点告诉我们,在塑造组织形象时要从整体着手,全盘规划,绝不能只重视其中一个方面,或几个点而忽视了其他方面。一个组织的形象是由多方面决定的,所以无论是外在的形象,还是内在的组织管理,都对组织形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组织形象是稳定性和动态性的统一。组织形象一旦确立,就相对稳定,组织形象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其产生更新和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在一段时间内它又是相对稳定的, 静态的,这是我们可以从客观角度认识、了解、分析和把握其基本规律的重要前提。从相对

稳定性出发,我们还可以看到组织形象发展变化离不开原来的基础。但这种稳定并不意味着它就一成不变了,它还是要随着组织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组织形象是对员工中存在的现代生产意识、竞争意识、文明意识、道德意识以及组织的理想、目标、思想都具有稳定性。但同时,形势又不允许组织以一个固定的标准为目标,竞争的激化,时空的变迁、技术的飞跃、观念的更新、企业的重组,都要求组织做出与之相适应的反映,这就反映出组织形象的动态性。例如,过去“经久耐用”是构成产品及组织的正面形象,甚至成为主导形象的因素,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希望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追求时髦,某些产品的“经久耐用”已经变得保守、陈旧、落后的象征,甚至构成组织的负面形象了。把握动态性,对于探索塑造组织形象的科学规律是很重要的。总之,稳定性和动态性的统一,使组织形象不断趋于完善。

4、组织形象也具有独创性和创新性。组织形象都有自身的特色和创造精神,这样才能使组织的经营管理和生产活动具有针对性,让组织形象充分发挥它的统帅作用。在组织形象管理中,组织的创新体现在它的战略决策上;管理人员的创新体现在他怎样调动下属的劳动热情上;工人的创新体现在他对操作方法的改进,自我管理的自觉性上。

三、组织形象的管理

组织形象管理工作的第一步是甄别公众对象,测量舆情民意,评价组织形象,在掌握大量信息的基础上寻找差距,确定问题,为组织形象管理工作指明方向。组织自我形象即一个组织自己所期望建立的

社会形象,这是一个组织形象管理工作的内在动力、方向、目的和标准。事实上,组织自我形象也是组织未来愿望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自我形象的设计要注意主观愿望和实际可能相结合。组织形象管理工作的第二步是根据现存问题和差距确定组织的组织形象管理目标,制定组织形象管理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为组织设计形象,使组织形象管理工作建立在科学计划的基础上,从而得到良好的控制。这是组织形象管理计划管理的重要环节。组织的管理形象即公众对组织的管理行为所形成的认知和评价。通过组织的管理行为展现的形象是全面的、整体的,包括组织的管理体制、方针政策、规章制度、办事程序、工作效率、服务态度、人事政策、财政资信、信守合同的信誉、技术实力、公关能力、参与社区活动的影响等,综合地反映着一个组织的管理形象。比如,现代形象竞争很大程度上在于服务的竞争,谁的服务好谁就容易赢得人心。结合组织的特点,针对公众的需要,完善组织的服务管理,增加服务的种类,扩大服务的范围,延长服务的时间,挖掘服务的深度,改善服务的态度,提高服务的效率等,对于树立组织形象相当重要。

良好的组织形象是由知名度和美誉度构成的,两者相互依赖、缺一不可。但实际上知名度和美誉度并不一定能够同步形成和发展,有知名度不一定有美誉度,没有知名度也不意味着没有美誉度;反过来也一样。美誉度高不一定知名度高,美誉度低也不意味着知名度低。总的来说,知名度需要以美誉度为客观基础,才能产生正面的积极的社会效果;美誉度需要以一定的知名度为前提条件,才能充分显示其

社会价值。

综上所述,组织形象管理是一种艺术性、创造性很强的工作,永远没有固定的模式和不变的蓝图。要结合具体的组织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