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学论述简答

1、如何理解人口与土地需求的关系?

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需要土地作为生存场所,需要土地提供粮食、衣料等。人类对土地的需求不外两大类,农业用地需求和非农业用地需求。人口增长,自然就要求增加食物,进而要求增加农业用地;建房、修路及各种设施用地也会大量增加。总之,人类对土地的需求是不断增加的,而土地总量却在一直在减少。所以我们要提高土地利用率。

6、如何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

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土地上增加物质和劳动投入,以获得土地的最佳报酬。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目的是力争获取单位土地面积上的经济效益。应着重于:

(1)土地的利用效率和城市规模的大小有关,城市规模过大或过小,都不利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正常发挥。因此要建立合理确定城市规模结构,城市规模效益,节省城市建设用地。

(2)在城市内部,也要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首先要搞好城市规划,进行综合利用;其次,要向地上空间发展,适当提高建筑密度和高度。

3)向地下发展,修筑地下铁道、地下隧道、地下商场、地下车库等。

1、为什么要强调土地的计划利用?

土地计划利用是采取计划方法指导、调整土地资源的利用活动。其主要内容就是通过制定和执行土地利用计划,实现土地利用的目标。

土地计划利用的必要性:1)市场自身的局限性 --- 市场失灵 由于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以及信息不完全的存在,市场配置具有其局限性,因此有必要实行土地计划利用。

2)土地自身特性要求实行土地计划利用 土地的自然属性要求实行土地计划利用:土地面积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利用土地的活动必须合理安排;土地位置固定和质量差异的特性,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土地必须实行计划利用。土地的经济特性要求实行土地计划利用:土地经济供给的稀缺性要求实行土地计划利用,以确定数量有限的、适合某种用途的土地的利用方式;土地不同用途之间的非合理性转变往往产生巨大的浪费和损失。

(3)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正确处理土地资源供给和需求的关系要求实行土地计划利用; 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要求土地必须计划利用 。

3.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土地价格的?

我们把这些因素分为一般因素、区域因素和个别因素三类。

(1)一般因素。指影响土地价格的一般的、普遍的、共同的因素,它对土地价格的总体水平产生影响。它包括:①土地制度 ②城市规划

③城市性质与宏观区位 4土地利用计划 ⑤土地相关政策 ⑥人口状态 ⑦经济发展状况 ⑧社会安定状况

(2)区域因素:

①位置 ②基础设施条件 ③规划限制 ④环境质量

(3)个别因素。

4、论述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垄断地租产生的条件、来源及原因

(1)级差地租:①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自然力,即优越的自然条件。但自然力不是超额利润的源泉,仅是形成超额利润的自然基础,因为它是较高劳动生产率的自然基础。 ②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由土地有限而产生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正是由于这种有限的优越自然条件被部分经营者垄断,因而能获得持久而稳定的超额利润。而当土地所有权存在的条件下,这部分超额利润就要转化为级差地租,归土地所有者占有。 ③级差地租因为形成条件的差异分为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土地肥力的差异和土地位置(距市场远近)差异是形成级差地租Ⅰ的条件。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各个连续投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产生的超额利润转化的地租,即为级差地租Ⅱ。

(2)绝对地租:

①绝对地租来源于产品的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的超额利润,是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由于存在着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成为其他部门向农业转移资本的一个障碍,如果不向土地所有者缴纳绝对地租,资本就不能转向农业部门,即使最劣等的土地也是这样。

②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是农业中能够形成超额利润(绝对地租实体)的条件。③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是使超额利润保留在农业部门内部并使之转化为绝对地租的原因。

1、 土地利用的经济学原理是指导土地利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的最基础的经济理论。

土地利用的目标

人类利用土地的目标按其最终发挥的作用又可分为:经济目标、生态目标、社会目标。 土地利用的经济目标,即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物质生产和生活对土地的需求

土地利用的生态目标是保护土地的良好生态系统,这是全人类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土地利用的社会目标,也是现代人生活所要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3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农业优先,统筹安排用地结构。集约利用为主与保证适量的耕地面积相结合。 专业化利用与综合利用相结合 。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相统一 。开发利用与合理保护相结合

试述土地集约利用的意义。

答:(1)土地集约利用有利于耕地保护。 (2)土地集约利用有利于节省城市建设投资。

(3)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有利于加强土地管理。 我国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研究对于加强各层次的城市土地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指导土地管理部门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开展存量土地置换,充分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

2.简述农业集约经营的类型以及我国农业集约经营的特征。

答:农业集约经营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资本集约。投入较多的资本和较少的劳动,如使用农业机械、现代化设备、自动化装置等,用以大量节约劳动的消耗。同时充分使用良种、化肥、农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二是劳动集约。主要依靠人力和畜力操作,资金投放量所占比重小,靠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三是技术集约。采用生物技术、电子技术、系统工程等科学技术,更多地利用植物吸收太阳能的优势和自然界能量、物质转化的客观规律,在农、林、牧、渔各业原来的有机联系中插入多种中间环节,以提供多种产品,增加效益,因此也被称作“知识密集型集约”。

目前,我国的农业大都是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劳动集约型。其特征是:(1)农业劳动者的平均固定资产低。 2)农业劳动者人均生产量低,单位产品所包含的物资成本低。 3)单位土地面积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强。

3.简述土地报酬递减规律的内涵和有效性条件。

答: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生产要素(资源)配合生产某种产品时,若其中某些生产要素的数量固定不变(如土地面积一定),而其他要素不断增加投入,起初每增加一单位变动要素所增加的报酬(即边际报酬)大于它前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报酬;至某一点后,再增加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报酬总是小于它前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报酬。

报酬递减规律必须假设在历史生产过程中,除生产要素配合比例变化外,其他条件不变,主要包括:(1)生产技术在某生产阶段相对稳定或者固定不变,即报酬递减或者报酬递增仅仅与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有关,而不是技术进步或者生产方法的改变所致。 (2)自然条件不变。特别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产品产量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光照、降雨、干旱等自然条件的改变都会引起产量的增减变化。 (3)生产规模的大小对生产量递增与递减不产生影响。

4.简述报酬变化三阶段的主要特征,并说明为什么在生产中应当将变动因素的投入量维持在第二阶段。

答:在第一阶段,平均报酬处于递增状态,从而增加劳动投入能带来总报酬更大比例的增长,因此在这个阶段停止投入是不合理的,继续劳动投入将使劳动—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组合的生产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边际报酬介于平均报酬和零之间为第二阶段。通常情况下,选择在第二阶段组织生产是合理的,但具体选择多少变动要素(如劳动),还要取决于农产品价格和投入要素价格。边际报酬为零、总报酬达到最大之后为第三阶段。在此阶段,劳动投入的边际报酬和生产弹性均为负数,并且平均报酬继续递减,总报酬也趋于下降,因此在这一阶段继续投入是不合理的。 .简述农业土地规模效益的内涵并分析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影响因素。

答:农业土地规模效益的内涵如下:

(1)以纯粹规模报酬变动规律为理论基础的规模经济,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2)以资源报酬变化规律为理论基础的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即由于生产要素配合比例变动,从而使要素的使用进入合理报酬阶段而产生的效益。

(3)以机会成本为理论基础的内部经营与外部环境相协调。

农业土地经营规模有以下影响因素:(1)农业生产工具的类型。 (2)农业劳动对象的不同。 (3)土地资源和劳动力的数量。 (4)农业劳动力的素质

.试述我国农业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制约因素。

答:(1)资源的制约。 1)耕地资源匮乏。我国是一个耕地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仅有的耕地还要承受工业用地的占用、耕地面积中的水土流失、人口增长导致的需求扩大的巨大压力。 2)农业资金投入有限。同工业相比,我国农业资金供给相对不足。 3)高技术农业不发达,农产品技术含量低。我国农业总体科技水平不高,科技投入不够。我国农业要突破“低产出,低效率”的瓶颈,关键在于高科技的投入。

(2)制度的制约。 1)国家产业结构政策不平衡。 2)土地制度改革不完善。土地使用权的“易损”性导致土地流转的被动与不健全;土地所有权主体的“模糊”导致农民之间土地的自由流转受到严重干扰。 3)户籍及就业制度的限制。传统的户籍及就业制度把农民严格地限制在农村,一方面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另一方面造成我国农产品中人力成本过高,农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3)经济的制约。 1)宏观经济的波动影响农业的收益。 2)农村市场运作规范程度差。

4.如何理解我国“严格控制大中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基本方针?

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实的城市规模就是由集聚经济和集聚不经济的平衡关系所决定的。如下图所示,可用城市居民人均效用水平的变化来反映集聚经济和集聚不经济的综合作用结果,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城市居民人均效用水平U随着城市规模P的扩大而呈现如下图所示的变化。城市居民人均效用水平U最高时的规模P0就是适度城市规模。

当城市规模大于P0时,人口流入城市,因为城市规模的扩大,效用水平会降低。所以,在城市建设中采取控制大城市的做法,具有经济合理性。减少大城市的方法是建设新城市。当城市规模小于P0时,城市规模是一种不稳定的市场均衡。特别是当城市规模小于P1时,因为城市居民人均效用水平明显低于规模在P0和P2之间的大城市,所以人口还可能流向已经超过适度规模的城市,从而使得大城市越来越拥挤。因此在控制大规模城市发展同时,迅速使小城市的规模扩大、达到适度规模也同样重要。另外,我国绝大部分中小城市的规模都远远小于适度城市规模,因此,必须正确理解我国城市发展中“严格控制大中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基本方针,在克服大城市过于膨胀的问题时,不能单纯追求小城镇数量的扩大,应使其尽快达到适度规模,实现最大规模效

1. 土地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对土地合理利用有何启示?

答:(1)土地的自然特性主要包括位置固定性、面积有限性、质量差异性和功能永久性等。它们对土地合理利用的启示如下:

位置固定性——充分发挥土地区位优势,扬长避短,优地优用。

面积有限性——珍惜每一寸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保护土地以防止土地退化。

质量差异性——因地制宜,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功能永久性——用地和养地相结合,维持土地生态系统平衡。

(2)土地的经济特性主要包括土地供给的稀缺性、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相对困难性、报酬递减的可能性、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等。它们对土地合理利用的启示如下:

土地供给的稀缺性——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提高单位面积土地利用效益。

土地利用方向变更的相对困难性——结合实际,制定详细的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合理地确定土地利用方向。 报酬递减的可能性——研究适当的土地利用强度和投资结构,实现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对土地利用实行规划管理,政府部门以社会代表的身份行使征用权和监察权。 2.举例说明土地在国民经济不同部门中发挥的功能和作用。

答:土地具有三个基本功能:承载功能、生产功能和资源(非生物)功能。

(1)在工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中,土地主要作为操作的场地和空间,发挥的是其承载功能。如,建设工厂需要选择合适的厂址,要求地基坚实稳固,并有一定面积,以满足生产要求。 (2)在采矿、水力发电、地热利用、航运等部门中,土地主要作为资源和生产工具等,发挥的是其资源功能。如建筑材料、矿产资源和动力资源(石油、煤炭、水力、风力、天然气、地热)等。 (3)在农业部门中,土地不仅是劳动对象,还是不可替代的劳动资料,发挥着其生产功能。如,在农业生产中,首先,需要面积广大的土地来生产农产品,以满足人类的需要;其次,狭义的农业(种植业)对土壤、气候、地形、地貌、水文等综合条件的要求也十分严格。 1. 简述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村庄和集镇规划的关系

答:国土规划是为了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而进行的规划。国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勾画国土开发整治的基本蓝图,进行生产力和人口、城镇的总体布局,明确重点开发地区的发展方向,提出重大国土整治任务和要求。国土规划是综合程度更高的规划,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依据之一。国土规划要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来落实。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从全局的和长远的利益出发,以区域内全部土地为对象,对土地利用、开发、整治、保护等方面所作的统筹安排。其目的在于加强中央政府对土地利用的宏观控制,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切实保护耕地,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为实行土地用途管制提供依据。我国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由全国、省、市(地)、县(市)、乡(镇)五级规划组成。

城市、村庄和集镇规划是对城市、村庄和集镇各项建设和发展进行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村镇发展的蓝图,是各项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同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则是对城市、村镇所在地区的整个区域,包括城市、村镇用地在内的全部土地作出的统筹安排。因此,在土地利用上,城市、村庄和集镇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局部与整体,点与面的关系。两个规划应当协调,主要是城市、村镇用地规划和发展方向的协调。在协调的基础上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城市、村镇用地规模。城市、村庄和集镇规划中建设用地规模不得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村庄和集镇建设用地规模,用地规模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应当修改城市、村庄和集镇规划,使之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3.当前我国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存在哪些问题?如何改进?答:我国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存在如下问题:

(1)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基础薄弱,土地利用计划指标体系和内容不够健全。 (2)土地利用计划编制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3)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手段较弱,尚不够完善有力。

4)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

对策建议:1)适应宏观调控需要,完善土地利用计划指标体系。 (2)加强科学研究,切实提高土地利用计划的编制水平。 (3)运用综合措施,建立和完善土地利用计划,实施管理保障体系。 (4)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理论研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理论体系。

1土地市场的内涵

土地市场是指土地这种特殊商品在流通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2、土地市场的特点:地域性 ;竞争不充分性;供给滞后性

3、土地市场的功能 :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生产力布局 ;健全市场体系,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 .试述中国开放土地市场的必然性。

答:开放土地市场,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其必然性体现为:

(1)土地市场是土地有偿使用的载体。土地有偿使用,不单是为了在经济上实现土地所有权、增加财政收入,更主要的是为了合理使用土地资源,使其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土地必须进行流转。而用经济手段、市场机制来实现土地流转,必须开放土地市场。因此,要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就必然要开放土地市场。

(2)开放土地市场是发展商品经济的内在要求。在商品经济体系中,土地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土地只有进入市场,才能实现其最优配置。同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各企事业单位用地数量经常发生变化,有的企业倒闭,土地需要转移;有的企业扩大生产,土地需要增加。但行政划拨的土地分配制很难适应这种多变的现实,从而造成好地得不到好用,多占少用、占而不用等问题。

(3)土地市场是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有赖于建立完整统一的市场。完整统一的市场主要包括生产资料市场、消费品市场、劳务市场、资金市场、技术市场、房地产市场等。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在实际中,首先建立起来的是消费品市场,而后有资金市场和劳务市场,大部分生产资料(如原材料、燃料等)都进入了市场体系。如果土地这一重要的生产资料游离于市场之外,将会导致消费品的价格难以按正常的生产成本计算;同时,其他生产资料也很难与土地形成最佳组合。因此,必须建立土地市场以保证整个市场经济体制的正常运行。 1. 试述土地经济供给与自然供给的联系与区别。

答:(1)土地自然供给是土地经济供给的基础,土地经济供给只能在自然供给的范围内变动。 (2)土地自然供给是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及动植物的生长而言的,而土地第六篇思考题及答案提要经济供给则主要是针对土地具体的用途而言的。 (3)土地自然供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一定的、无弹性的,而土地经济供给是变化的、有弹性的,并且不同用途土地的供给弹性是不同的。 (4)人类难以或无法增加土地自然供给,但可以在自然供给的基础上增加经济供给。

3.社会主义制度下地租范畴有何现实意义?

答: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地租范畴是客观存在的,承认并坚持这个经济范畴,对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地租范畴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土地有偿使用的理论依据。其次,地租是加强土地管理的重要经济杠杆。再次,地租是制定产品价格的重要依据。最后,地租是制定土地价格的基础。在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度下,土地是可以买卖的商品。土地价格实质上是地租的购买价格,是地租的资本化,它取决于地租量和利息率的大小。 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绝对地租是客观存在的?

答:(1)从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和来源分析。目前,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与工业相比仍然较低,农业资金有机构成大大低于工业。在等量生产资料情况下,农业部门能够比工业部门推动更多的活劳动,因而能够创造更多的新价值。所以在农业资金有机构成大大低于工业的条件下,农产品价值必然大于其社会生产价格,其差额就是构成绝对地租实体的那部分超额利润。

(2)从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分析。社会主义消灭了土地私有制,但并未消灭土地所有权及其垄断。中国现阶段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尚存在土地公有制的两种形式,即全民(国家)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在中国现阶段,土地还没有归全社会所公有,还存在着多个土地所有者主体,因而仍然存在着土地所有权的垄断,并要求在经济上得以实现。可见,在中国现阶段仍然存在着产生绝对地租的社会经济关系。

(3)从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的关系分析。绝对地租是土地使用者为获得土地使用权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经济代价,它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体现,反映的是土地使用者与土地所有者的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必然以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为前提。马克思指出,土地的资本主义耕种要以执行职能的资本和土地所有权的分离作为前提。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是客观存在的。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单位或个人,都有各自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因此,在土地“两权”分离的情况下,土地所有权要求在经济上得以实现,土地一般不能无偿使用,因而绝对地租的存在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地租是直接生产者在生产中创造的剩余生产物被土地所有者占有的部分。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实现的形式,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 .试述地价与房价的关系。

答:从需求的角度来看,房价上涨导致了地价的提高。地价和房价的本质都是一种产权价格,而且也都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但是两者的供求关系状况却是不同的。增量市场中的房价受到供求两方面的影响。增量房地产的供给不同于单纯的土地(没有生产费用)供给,它是一个生产的过程,只有通过销售价格补偿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支出并获得合理利润,才能维持再生产过程。因此,增量市场中的房价作为一种供给价格,不仅是买方愿意购买的价格,更应是卖方愿意出售的价格。而土地市场所决定的地价更倾向于是一种需求价格。土地自然供给没有弹性,其经济供给受自然供给的限制也缺乏弹性,而且在我国,土地的供给是由政府垄断的,因此地价主要由需求一方决定,需求上升则地价上升,需求下降则地价下降。

从供给角度来看,地价上涨是导致房价上涨的一个因素。在房地产增量市场中,房地产是一种生产产品,因此房价不仅是一种需求价格,更是一种供给价格。从房价的形成来看,先有地价,然后经过一个建设周期形成最终的房价。所以对开发商来说,土地成本是房地产价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增量市场中的房价作为一种供给价格,不仅是买方愿意购买的价格,更应是卖方愿意出售的价格。所以当市场疲软时,开发商首先选择的是不再投入开发建设资金以减少供给数量,而不是降低价格。

我国已经建立起来的土地价格管理制度有哪些?其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答:土地资产价格管理涉及土地市场交易、土地资产经营和土地价格评估等方面。为加强和完善地价管理,我国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和措施。

(1)土地估价制度——制定公平、公正、客观、合理的土地价格。

(2)土地估价机构和估价人员的资格认证制度——防止估价错误。

(3)基准地价和标定地价的定期公布制度——防止竞相压低地价出让土地,对地价进行宏观调控。

(4)地价监测系统——更好地了解市场地价状况,更科学地制定地价政策。

(5)土地供应计划制度——控制土地供应数量和区位,加强对土地价格的宏观调控。

(6)土地交易最低限价制度——防止土地出让过程中国有土地资产流失和个别干部腐败。

(7)土地增值税征收制度——促进土地利益的公平分配,抑制土地投

土地价格的内涵在正常市场条件下一定年期的土地使用权未来纯收益的现值总和。其权利特征是出让土地使用权。划拨土地使用权价格、承租土地使用权价格是其特殊形式,租赁权价格、地役权价格是其派生形式”。

土地价格的特点1. 土地价格是土地的权益价格 2. 土地价格不是土地成本的货币表现,不依生产成本定价 3.土地价格由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决定,而土地需求影响更大 4. 土地价格呈总体上升趋势 5. 土地价格具有强烈的地域性 在我国发展土地金融业有何意义?

答:(1)可以为土地的开发、改良和建设筹措大量的并能长期利用的资金,促进国民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 (2)可以促进国家土地政策的实施。 (3)有利于活跃商品经济,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形成和发育。

3.试述当前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对策。

答: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存在如下问题:

(1)房地产金融市场结构单一,尚未形成完整的房地产金融市场体系。

(2)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少,尚未形成多元化融资格局。

(3)房地产金融市场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改革对策如下:

(1)建立多层次的房地产金融体系,拓宽投融资渠道。

(2)加强对住房金融发展的支持、调控和监管力度。

(3)完善房地产金融法律法规,健全房地产金融环境,确保其持续健康发展。

(4)推动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降低金融机构和房地产企业风险。

(5)创新房地产金融业务产品和服务,建立多种形式的房地产金融机构。

(6)规范政府行为,创造公平、有序、透明的房地产市场环境。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