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属性浅析

  不同的价值体系决定了文化的不同特征,不同的文化特征赋予价值体系不同的文化属性。[1]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的历史背景及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决定了其文化属性。   (一)核心价值体系在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处于支配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反映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内在要求以及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本价值体系,涵盖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是引领社会主义社会前进的精神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个多层次、内涵丰富、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体系,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构成了一个社会一定时期文化的内核和基本,主导着文化发展的方向,是一种文化保持其文化特质、发挥文化功能的根本原因。中共十七大报告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首要任务确立下来。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对当前文化发展现状的反应   从19世纪中叶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中国文化开始遭受到西方文化强烈冲击,中国人陷入了深深的文化困惑和迷茫之中。在长期的探索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并致力于将马克思主义这一外来的先进文化中国化,开始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探索。党的十五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作了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然而,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不仅引发经济、政治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变化。我国传统文化地位下降,同时还受到未来多元文化的冲击。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文化的发展急需作为其核心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中国共产党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在长期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清晰而深刻的阐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内容有着深刻文化渊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又是基于对当前我国文化发展现状的反应而提出,其内容必然深深地打上中国文化的烙印。   首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以及在其指导下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都根植于中国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在传入中国之初与当时所有社会思潮一样对中国文化来说是一种异体文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普遍认同除了马克思主义能够满足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实践需要外,还在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性格的内在契合。任何文化都存在可传播性和可交流性,但任何文化体系的外传,都必须有其文化契合点,即文化的共通性。只有具备内在的契合点,一种文化才能被另一种异体文化认同、吸收和同化,并在此基础上重构为新的文化形态。[2]   张岱年、程宜山认为:“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关系。中国文化中本有悠久的唯物论、无神论、辩证法的传统,有民主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的传统,有许多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因素,有大同的社会理想,如此等等,因而马克思主义很容易在中国的土壤里生根。”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完成救亡图存的历史任务之后进一步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对象化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当前全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种社会理想既是传统大同社会理想的延续,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阶段性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体现了当代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和根本要求,是中国现阶段实实在在的奋斗目标。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烙上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历史印记和鲜明的时代精神。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民族文化互为表里,相辅相成,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而不断增强文化的时代品格。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南泥湾精神、大庆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这些在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进行了精辟的概括。   最后,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全面系统的表述,是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再现与升华。■      参考文献   [1]杨建义.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属性和建设路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2] 颜旭. 近代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原因探析,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3月 第二期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