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在争取东北问题上的杰出贡献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一、果断决策进东北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1945年8月14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战后期消极抗日的蒋介石就要下山来摘胜利果实了。他一面千方百计阻挠中共及其军队受降,独吞胜利果实;一面于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连续三电邀请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和平建国事宜,以争取备战时间,同时缓和国际国内的反战压力。8月23日,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决定由毛泽东率团去重庆和国民党谈判,毛泽东赴渝期间,由刘少奇代理中共中央主席,同时还兼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主任和中央城市工作部部长。

这样,历史将刘少奇推到了前台。

摆在刘少奇面前的是一个极其严峻、复杂的局面:大片国土需要去收复;日伪军接受蒋介石“负责维持地方治安”的命令,拒绝向中共军队缴枪;国民党军在美国海空军的帮助下四处抢夺胜利果实,美国甚至直接出兵为蒋介石抢占战略要点;中共力量主要分布于全国19个解放区,大多数解放区都相互隔绝,力量相当分散;各个解放区部队都处于分散游击作战状态,军事战略急需向运动战转变……

怎样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下抓住最为关键的一环,迅速打开被动局面呢?刘少奇的眼睛盯上了东北。

中共对东北早有打算,而且决心很大。在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就特别强调了东北“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末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

为什么东北如此地吸引人呢?

东北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部一部分地区,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物产丰富,交通发达,既是全国重要的产粮区,也是全国最发达的工业基地。据1943年的统计,东北地区煤产量达2532万吨,占全国的49.5%;钢材49万吨,占93%;生铁171万吨,占87.7%;水泥150万吨,占66%;发电量107万千瓦,占78.2%。另外,东北还拥有铁路1.4万公里,公路10万余公里,二者均占了当时全国的一半。最重要的是,中共有着争取东北的许多优势条件:东北三面与苏、朝、蒙接壤,都是友好邻邦;中共在东北有着较好的基础,领导东北人民坚持抗日斗争14年,中共领导的抗日联军在1945年8月已经发展到4.8万人,而国民党自1931年丢失东北以来,此时在东北并无一兵一卒;东北与华北解放区相连,利于中共就近调兵遣将。

深思熟虑之后,一个伟大的构想在刘少奇的脑子里形成了。

首先,就是我们的人要进去,我们的部队要进去。考虑到当时国民党政府与苏联签有《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要把东北交给国民党,中共实际上就没有进入东北的合法权利。怎么办?刘少奇认为:东北地方那么大,苏军占领的只是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线,他们所能够交给国民党的也只能是这些东西,而东北的中小城市和广大乡村仍然是权力真空,只要我们进入东北并控制了这些地方,造成了既成事实,到时候蒋介石不承认也不行了。

其次,考虑到“合法性”问题,刘少奇分析,直接以共产党、八路军的名义进去肯定不行,那就以“东北人民自治军”的名义进去,人民自治,收复失地,天经地义。

中共干部及人民军队大量进入东北,然后迅速分散去占领广大乡村及中小城市,发动群众,建立长期斗争的基点。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最初的分散发展方针。

8月29日,刘少奇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关于迅速进入东北控制广大乡村和中小城市的指示》:“我党在东三省之各种活动,只要他不直接影响苏联在外交条约上之外交义务,苏联将采收放任的态度并给予伟大之同情。同时国民党在东三省与热、察又无基础,国民党军队去尚有困难,现在道路还不通,红军将于三个月内全部撤退,这样我党还有很好的机会争取东三省和热察”。同时,要求进军东北的部队“不要声张,不要在报上发表消息,进入东三省后开始也不必坐火车进占大城市,可走小路,控制广大乡村和红军未曾驻扎之中小城市,建立我之地方政权和地方部队,大大地放手发展”。

9月14日上午,第一批先遣出发去东北的原冀热辽军区第16军分区司令员曾克林(时为沈阳卫戍司令)回到延安汇报,带来r令人振奋的消息:“东北各地秩序很乱,到处堆积武器物资,无人看管,随便可以拿到各种轻重武器,任何人只要不打八路和中央军的旗号均可自南进人满洲”,“我们四个连进入沈阳,一星期即扩大四千人”。

“千载一时之机”!刘少奇心里更有底了。

当天下午,刘少奇就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讨论东北问题。会议从14日下午1点一直开到第二天凌晨,正式确定了“坚决争取东北”的方针,并立即成立以彭真为书记的中共中央东北局,全权代表中央领导东北的工作。第二天(15日)就向各中央局发出指示:“目前我党对东北的任务就是迅速的、坚决的争取东北,在东北发展我党强大的力量”。这样,实际上就把中国共产党的工作重点放在了争取东北上。

此后从9月15日起,刘少奇连续向各解放区发出命令,先后从各区抽调精兵1.1万余人,日夜奔赴东北。为了加强组织与领导,大批有经验的高级将领和干部都被派往东北,其中仅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就有20人,占七届中央委员的四分之一以上,其中政治局委员有4人,占将近三分之一。同时,还从各解放区抽调了2万多干部进入东北。可谓兵强马壮、倾尽全力,显示了中共坚决争取东北的决心。

二、围绕东北定战略

由于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和抗日根据地,主要集中于华北和华东,在南方的力量相对较小,呈明显的“北重南轻”态势。在抗战后期,中共中央也曾提出向南发展的战略方针,如:1944年11月9日,中央派王震、王首道率八路军南下支队到湘鄂粤赣地区去建立根据地;1944年12月26日,刘少奇、陈毅指示新四军,准备向东南大转移,同时命令粟裕率新四军第1师南下浙东,等等。但这些行动,后来由于抗日战争的迅速结束而未全部实现。

抗战胜利后由于面临日益紧迫的内战危险,刘少奇感到,必须重新考虑战略方向问题,否则力量分散,行不成拳头,一旦内战爆发,很容易被优势的敌人各个击破。而且,由于江南是蒋介石的大本营,中共如果继续向南发展,军事上胜算少不说,政治上也容易陷入被动。

而此时,中共抢夺东北的战略行动正全面展开,华北、华东的部队被大量抽调去东北,急需兵力补充;江南各根据地四周布满强敌,险象环生……

经过综合分析,刘少奇认为,应该“收缩南方战线,集中力量向北发展”。具体就是:抽华东、华北部队去争东北;长江以南部队全部北移,填补华东、山东之空虚。

9月14日至17日,刘少奇连续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全国战略问题,一面致电河南军区、华中局等,让南线部队准备北移。9月17日,刘少奇将中央研究结果向在重庆的毛泽东汇报:“我们全国战略,必须确定向北推进,向南防御的方针。否则我之主力分散,地区太大,处处陷于被动。因此,我们的意见,江南新四军主力部队立即转移到江北,并调华东新四军主力十万到冀东,或调新四军主力到山东,再从山东、冀鲁豫抽调十万人至十五万人到冀东、热河一带”。

这一计划立即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赞同。19日,毛、周复电:“完全同意符(17日)电所提战略布置”。这样,以经营东北为核心,以控制热察为要点的“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得到了初步的确立。

9月19日,代理中共中央主席刘少奇根据中央的决定,起草了《中央关于目前任务和战略部署》的指示,对全国战略作了全盘部署:

“目前全党全军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打击敌伪,完全控制热察两省,发展东北我之力量并争取控制东北”。

“为此,特作下列部署,望坚决执行之。(甲)晋察冀(除冀东外)和晋绥两区以现有力量……完全保障察哈尔全境、绥远大部、山西北部及河北一部,使之成为以张家口为中心的基本战略根据地之一。(乙)山东主力及大部分干部迅速向冀东及东北出动……(丙)华东新四军(除五师外),调八万兵力到山东和冀东,保障与发展山东根据地及冀热辽地区。浙东我军即向苏南撤退,苏南、皖南主力即撤返江北。”“(戊)晋冀鲁豫军区竭力阻滞并打击顽军北上部队,准备三万兵力在十一月调到冀东和进入东北。(己)全国战略方针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只要我们能控制东北及热察两省,并有全国各解放区及全国人民配合斗争,即能保证中国人民的胜利。”

这是一个关于全国战略的全盘部署。这一部署当即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讨论通过,并立即下发各中央局执行。这标志着“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全国战略方针的正式确立。

“向北发展,向南防御”这一极富远见卓识的战略决策,是对中共七大关于“有了东北,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这一基本思想在新形势下的具体贯彻。它的迅速制定和成功实施,使人民军队争得了控制热、察,展开于东三省的先机,还收紧了战线,形成了拳头,各解放区基本上连成了一片。在总体战略布局上,形成了以华中、中原解放区为左右前哨,以山东、晋冀鲁豫解放区为主要战场,以陕甘宁、晋察冀、晋绥等解放区为基本依托、以东北解放区为战略后盾的相互配合的有利战略态势。

从8月28日刘少奇代理中共中央主席,到9月19日,中国共产党就经历了向日寇大反攻,派人去东北查明情况,大规模进军东北,进而制定“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在当时有苏美等各种因素掺杂其中的复杂形势下,在短短二十二天里中共就成功地实现了战略转变,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而其中刘少奇的贡献是非常大的,正是由于他那远大的战略眼光和高超的指挥艺术,才使中共抓住了这个一举扭转中共几十年被动局面的“千载一时之机”,从而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

三、“让开大路、占领两厢”

在中共词军队进入东北的初期,中共中央曾一度计划独占东北,以便将来利用东北来支援全国的斗争。但是后来形势起了变化,蒋介石拒不承认中共在东北的地位,在其“行政接收”失败后,大规模调集其精锐部队,在美军的帮助下向东北强行推进,实行“武力接收”。

刘少奇对当时蒋介石在军事、政治上的优势了如指掌,考虑到此时中共军队绝大部分还在途中,要想阻止蒋军进入东北是不可能的,必须及早筹划,让部队迅速向东北腹地挺进,作持久的打算。

10月2日刘少奇致电东北局,指出他们现时的任务“不是首先将主力部署在满洲门口,抵住蒋介石,而是首先将主力部署在背靠苏、蒙、朝鲜边境,以便立稳脚跟之后,再争取大城要道。10月9日又致电东北局,“部队必须迅速摆开分散,每县一连一排,迅速发展扩大,收编改造伪军伪警”。

这时,蒋介石也全力以赴调兵人东北。天上,每天有数十架满载兵力武器的飞机从各地飞往东北;海上,美国大军舰运送大批国民党军在秦皇岛登陆,于11月16日从中共军队手里夺占了山海关,然后沿北宁线向东北疯狂进攻。同时,蒋介石在外交上频频向苏联施加压力,迫其兑现条约。

11月19日,苏联红军在美国和蒋介石的外交压力下,通知中共中央东北局,苏联必须按照条约把中长路沿线及各大城市交给国民党当局,要求中共军队立即退出各大城市。

刘少奇对此早有准备。第二天,他连续两次致电东北局,“彼方既如此决定,我们只有服从”,并指示他们退出大城市后,应力求控制次要城市。“你们应迅速在东满、北满、西满建立巩固的基础,并加强热河、冀东的工作”,“只要我们能争取广大农村及许多中小城市,紧靠着人民,我们就能争取胜利。”㈣

刘少奇把这一方针形象地称为“让开大路,占领两厢”。11月22日,他在给周恩来的电文中说:“我们已去电要他们服从彼方决定,速从城市及铁路沿线退出,让开大路,占领两厢。”

为了进一步统一全党的思想,提高东北同志对形势的认识,刘少奇在锦州失守(11月26日)后,连续致电东北局,详细说明必须转变策略的原因:“近两个月来我在东北虽有极大发展,但我主力初到,且很疲劳,不能进行决战。而国民党已乘虚而入,占领锦州,且将进占沈阳等地。又东北问题引起中、美、苏严重的外交纠纷,苏联由于条约限制,长春铁路沿线各大城市将交蒋介石接收,我企图独占东北,无此可能,但应力争我在东北之一定地位。”12月24日,他又致电彭真,提醒他们不要将主力部署在沈阳、长春、哈尔滨三大城市周围,不要在“大城要道”与蒋军硬顶,而应该四散向中小城市及乡村发展。“你们今天的中心任务,是建立可靠的根据地,站稳脚跟”。

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东北局和东北民主联军(1946年1月14日由原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总部迅速调整部署,将原划分的锦热、辽宁、辽东、辽西、辽北、吉林、松江、三江、嫩江、北安等10个军区,先后合并为西满、南满、东满、北满4个军区,同时对部队实行新老部队合编,进行内部整顿清理,并将主力部队的大部有重点地划归各军区指挥,在地方武装的协同下,立即深入广大农村,开展剿匪、发动群众和建立根据地的工作;集中一部分主力为机动部队,打击分散孤立之敌。到1946年3月,共歼灭土匪和伪满军警7万余人,收复了许多中小城镇,部分地区已开始发动群众减租减息和分配土地,部队也已发展到31万人。这样,中共在东北不仅稳稳地站住了脚,而且胜利地完成了战略展开,在这广大的黑土地上生根发展起来,东北根据地已初具规模。

中共抢占东北成功,刘少奇居功至伟。后来斯大林不得不承认既成事实,马歇尔只能望洋兴叹。从此,蒋介石陷入了战略被动,直至彻底败退大陆。

/来自中华网社区 club.china.com/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