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荷塘月色5

《荷塘月色》教学实录

《荷塘月色》是一篇立意含蓄,感情浓烈,意境幽深,色彩淡雅,节奏和谐,语言精练,想象丰富,结构严谨的散文。其中文眼的确立,线索的安排,情景的交融,比喻和通感的运用,以及从独特意境的描绘中反映出的作者的思想矛盾等等,都应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 教学这篇课文,要围绕上述知识重点,启发学生思维,采用情境教学法,披文人情,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中所描写的美的景,美的情,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其他的感觉,引起想象,激发兴味,使其受到一次美的感染和陶冶。具体教学过程可分五步进行:预习一设疑——研讨一精讲一练习。

首先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在教师帮助下,学生要运用感知、经验和已学知识,达到初步理解教材。现代教学论要求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能力。设疑是达到这一要求的重要手段。研讨,即引导学生研究讨论疑难问题,以便相互启发,促使多向积极思维。精讲,要从文章整体出发,在理清脉络的前提下,抓住精华,以点带面,揭示规律,教给学生怎样阅读,以提高他们的读书能力。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课,必须通过练习,学生才能掌握,由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再把技能技巧用于实践,都需要练习,但练习要力求精要、有用。

课时:2课时。

师:①将《荷塘月色》一文的有关参考资料印发给学生,以培养他们借助资料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②利用小黑板,绘制《荷塘月色》结构图,使学生对全文结构有一个清晰了解,还可节省课堂时间。

生:①准备工具书,自查生字词和注释多音字,培养学生独立使用工具书的能力。②要求学生课前默读全文一遍,朗读两遍,要读得琅琅上口。许多文章,特别是精采的散文,要通过反复读,引导学生深入体昧其丰富的内涵。③针对某些学生写散文漫无中心,思路模糊,条理不清,结构松散等毛病,要求他们编写一份较详细的阅读提纲,以便训练他们分析和概括的能力,培养他们组织材料的能力。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师:今天要学习的《荷塘月色》一文的作者是朱自清,我们已学过他的哪些文章? 生(齐答) :《春》和《背影》。

师:好。(板书:《荷塘月色》朱自清,他是著名的 、 、 、 。) 谁能准确

地填出来?

生(纷纷举手) :散文家、诗人和学者。

师:还有呢?(生默然) 毛主席赞扬过朱自清先生,为什么称赞他呢?(生小声议论) 生:他还是民主战士。

师:好。(将答案一一填在横线上)

朱自清是一个爱国知识分子,他积极参加民主运动,对黑暗社会现实强烈不满,但思想中又充满矛盾,他是在苦闷、彷徨中随着时代前进的。抗战胜利后,他更从现实中认清了国民党的真面目。李公朴、闻一多被害后,他不顾生命危险,愤然揭露国民党的卑劣行径。在生命的最后两年,他贫病交加,但断然拒绝“美援”,对此,毛主席赞扬说:“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中国的知识分子是有爱国的光荣传统的,许多优秀知识分子是有骨气的,朱自清先生就是一个典型代表。《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7月。当时旧中国正处于一片黑暗之中,作者“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理解“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令我到底瞻着江南了一等语句的深刻含意,理解为什么作者笔下的景色是艨朦胧胧的了。

师:我记得《中国青年报》曾经报道过:《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17位》,开篇第一句是“目前,我国30岁以下的教授已有30位,这在过去是不可想像的。”我读了这则新闻,感到好笑,因为早在75年前的1925年,朱自清出任清华大学教授并任该校中文系主任时,年仅27岁!1928年,朱自清出版的散文集《背影》,奠定了他作为杰出散文家的基础。1928年1931年到1932年,他曾留学英国,回国后仍执教于清华大学。作为学者和教授的朱自清,他在古典文学、语文教育、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学科领域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和建树,其中尤以古典文学和语文教育最为突出。

下面我们通过对课文的研读来领略作者的风采。

2.朗读课文

师:谁来朗读全文?(生纷纷举手,由师指定学生朗读全文。)

师:字音有没有读得不妥的地方?(有的学生翻字典)

生:“曲折”的“曲”应读第一声不读第三声,“西洲曲”的“曲”才读第三声呢。“独处”的“处”应读第三声,不读第四声“妙处”才读第四声。

生:“霎时”的“霎”应谈“sha ”,不读“cha ”,“刹那一的“刹”才读“cha ”。

师:很好。同学们听得很仔细,很认真。

师:课文中还有不懂的词吗?(学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教师引导学生一一作了回答。)

3.质疑研讨

师:标题《荷塘月色》是偏正词组呢,还是联合词组? 请说理由。[这一设疑,关系到对全文内容和文中所描绘景物特点的理解与概括。]

生:是联合词组,因为文章写的是荷塘和月色。第四段重点是写荷塘,第五段写的是月色。

生:是偏正词组,文章标题的中心词是“月色”,“荷塘”只起交代特定环境的作用,月色才是文中描写的重点,因为全文都是紧扣月色写的。

师:很好。问题越辩越明嘛,大家议论议论,看同意哪种看法。(学生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生:我同意是偏正词组。如第一段“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点明月下的荷塘) 。二、三段则提到“淡淡的月光”,“苍茫的月下”,“荷塘月色”等等。第四段写荷叶、荷花也没有离开月色,如“粒粒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凝碧的波痕”等词语,都与月色有关。至于五、六段更是直接写了月下荷塘及其四周的景色。(又有几个同学对上述两种看法作了补充发言。)

师:同学们的发言很好,看来有不少同学细致阅读和钻研了课文。我看后一种说法比较准确、全面。(此时,主张是偏正词组的同学面有喜色) 。从文章整体看,写月色没有离开荷塘,写荷塘也没有离开月色,因而题目应理解为“荷塘的月色”。如把“荷塘月色”理解为联合词组,势必割裂了“荷塘”与“月色”浑然一体的内容,没有抓住原文所描写的景物特点。当然,同学们还可在课后继续讨论。

现在我们来研究另一个问题:本文安排材料的线索是什么? 是行踪、景物描写,还是感情的表露?[此问题牵涉到对全文主旨和结构的理解。]

生: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如“带上门去-------走“煤屑路”一-----到荷塘---回门前一----进屋。

生:以作者的感情为线索:(1段) 淡淡的哀愁-----(2—6段) 淡淡的喜悦一---(7—8段) 淡淡的哀愁。

生:以景物描写为线索:月夜---小路一-荷塘一-月色一-荷塘四周--一忆采莲情景。(还有几个同学分别发表了意见。)

师:三种看法都有一定道理。但应肯定,感情的抒发应是本文的中心线索。

师:文章开头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怎样理解这旬活的含意? 它与下文哪些地方关联着?[此问题触及全篇的“文眼”,是理解作者通篇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的“钥匙”。] 生:这句话不仅交代了作者去荷塘的动机,也为全篇所体现的矛盾心理和思想感情定下了基调。

生:这句话与下文关联的地方如小路的“幽僻”,夜晚的“寂寞”路上的“阴森”,月光的“淡淡”以及惦着江南的“采莲”等等。

师:说得好极了。这句话和下面一系列与它呼应的词语,像一条无形的纲,连结着全文的网,形成文章的语脉,从而含蓄地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思,揭示了作品的主题。

4.布置作业

(1)编写本文阅读提纲。要求:按原文结构顺序,标明写景的基本层次:既要体现文章的思想内容,又要恰当地说明写法。

(2)思考课文练习三和五题,书面作练习四。

第二课时

(检查编写的阅读提纲,作简要评述后,继续质疑研讨)

师:上节课我们讨论了《荷塘月色》一文的标题、线索和“文眼”,对全文的整体有了一个概括了解,现在我们来进一步细致体味文章各部分的妙处。全文可分几部分?

生:四部分。(1)(1段) 写去荷塘的缘由;(2)(2—3段) 写去荷塘的路上和感受;(3)(4—6段) 写荷塘月色;(4)(7—8段) 联想江南采莲。

师:各部分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忧——喜——忧。

师:“我”为什么去荷塘?

生:因为“心里颇不宁静”。

师:作者为什么产生这种心情?

生:关心国事,忧国忧民。

师:第一段写了怎样的环境? 创造了一种什么气氛? 体现了一种什么心情?

生:描写了幽静的月夜,勾画了一种静谧的环境,创造了一种孤寂的气氛,衬托了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

师:文中写了妻子哼眠歌的声音,怎么说是“幽静”?

生:能听到妻子哼眠歌的声音,这更突出了周围环境的“静”。

师:好。这叫反衬法。“蝉噪林愈静,鸟呜山更幽”嘛。总之,这一部分描写了幽静的月夜,点明了作者颇不宁静的心境,交代了去荷塘的动机。

师:作者描写的荷塘小路上有什么特点?

生:路是曲折、幽僻的。

生:树是蓊蓊郁郁的。

生:月光是淡淡的。

师:说的都不错,能否用两个字概括一下小路上总的特点?

生(经小声议论后回答) :幽静。

师:好。那么,作者在路上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淡淡的喜悦。

师:文中哪些句子体现了这种心境?

生:“我也像超脱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师:好。这些句子说明了作者平常苦闷的心情暂时得到了解脱。其中“我且受用”的“且”字是“暂时”的意思,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总之,这一部分写作者在去荷塘的小路上漫步,抒发了月下独处的感受[进行部分小结]。

师:从第三段开始,作者描写荷塘月色,是从哪些方面写的? 用的什么修辞方法? 生:写了荷叶、荷花、荷香和流水的特点,用了许多比喻修辞方法。

师:挑出这些比喻句,然后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

生:“„„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这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了荷叶高高出水的姿态。

生:“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这是比喻荷花的,突出了荷花的洁白、明净和光亮。 师:这两个比喻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生默然) 前者比喻的是荷叶,后者是把荷叶和荷花结合起来写的。“碧天”就是写的荷叶。这种比喻连用叫“博喻”,使用博喻,应有意念上的递进和扩充(点拔新知识) 。还有比喻句吗?

生:“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师:好。这个比喻有什么特点?

生:用听觉来比喻嗅觉。

师:对。这个比喻把属于嗅觉范围的“清香”和听觉范围的“歌声”联系起来,这种不

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和转移,修辞上叫“通感”。荷花的“清香”在微风中散发,一缕缕的;远处的歌声在微风中传播,一阵阵地,两者给人的感受都是时断时续,似有似无。这个比喻既新鲜又能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比得妙(点拨新知识) 。

生(继续回答) :“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也是比喻句。这是比喻在月光下,微风吹过,密密叶子的颜色和姿态像凝聚起来的碧绿的波纹,静中有动,描写特别传神。

师:分析得很细致、准确。(让学生集体朗读这一段,进一步体味其精采描写) 。继荷塘之后,文章是怎样描写月色的?

生:主要写月色在各种景物上的投影。

师:分几层写的?

生:先写月光在叶子和花上的投影。再写月光在灌木丛和柳树上的投影。最后总写月色在荷塘中的投影。

师:正确。文中写月光在叶子和花上的投影用了哪些动词? 用得好不好? 为什么?

(要求学生找出泻、浮、洗、笼等动词,在教师引导下与照、升、沾、挂等动词比较,说明用词的生动与准确.) 文章还连续用了三个比喻,请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

生:“月光如流水一般”,这是刻画月光流动而明净的样子。

生:“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形象地写出了叶子和花鲜润和乳白的色调。 生:“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写出了月光照射下的叶和花朦胧而又不可捉摸的特点。 师:说得都很对。文章写月光在灌木丛和杨柳上的投影时,一是用了“黑影”,一是用了“倩影”,这是为什么?

生(纷纷举手,一个学生回答) :因为灌木丛浓密,在月光下显得黑糊糊一片;杨柳枝条稀疏,月光下显得很美,所以用“倩影”形容。这就准确地写出了灌木丛和杨柳的不同形象。 师:说得好。文中在写荷塘中的月色时又用了通感的修辞方法,用得恰当吗? 为什么? 生:恰当。因为月光有明有暗,有浓有淡,小提琴奏出的名曲因节奏、旋律而有高有低,有急有缓,两者都给人以和谐的美感。

师:第四段着力描写月色,先是正面写,后是反衬。光与影相互衬托,月色美与荷塘美巧妙结合,明与暗十分协调,用美术和音乐的语言,通过比喻、博喻、通感等修辞方法,描绘了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而作者苦闷的心绪,也在这迷人的景色中,暂时得到了解脱。[小结这段的内容与写法。]下面一段进而描写了荷塘四周的景色。这段描写的l 中心对象是什么?

生:荷塘四面的树。

师: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树的呢?

生:树色,是阴阴的,像一团烟雾;树梢上,是隐隐约约的一带远山;树缝里,灯光昏暗,像渴睡人的眼,无精打彩的:树上,热闹的蝉声。

师:好,再思考一下,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描写中心事物的? 观察点在何处?

生(先小声议论,然后回答) :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写的。观察点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的地方。

师:说得准确。文中在描写了热闹的蝉声和蛙声后说:“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是什么意思?

生:这说明苦闷与寂寞的心情,又涌上了作者的心头,所以热闹一点也没有感染他。 师:看来同学们对文中的一些难句也能理解。你们认为这一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生(经启发后答出) :以写树为中心,光影交织,远近变换,局部和整体结合,生动地勾画出了荷塘四周的景色。

师:本文第三部分是全文重点,写的是荷塘月色的美景,先写荷塘,次写月色,再环顾四周,描写细腻,情景交融,动静结合,用了大量比喻句,增强了文章生动性和感染力[小结第三部分]。文章第四部分是由荷塘联想江南采莲的旧俗和“乐府”中有关采莲的诗,从而又勾起了乡思乡愁。文中说“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是什么意思?

生:说明今非昔比,只好回顾往事,思慕故乡扬州多水的美好情景,暗示不满现状。 师:(展示小黑板列出的本文结构图,依照小黑板内容进行全文总结,详见板书。)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中描绘了美的景、美的情,其特点是写月光与写荷塘交叉,动的刻画与静的描写交错,抒情与写景交融,形成一幅素雅、朦胧、静美的画面,表现了作者忧与喜的矛盾心态,抒发了关心国家前途与命运、追求自由的思想感情。

文章用词精当,语言清新,富有表现力。如动词的选择,博喻和通感的运用,不仅描写形象,且十分传神,请同学们在背诵过程中进一步体味。

练习

(1)写一段特定环境下的景色,如校园的早晨,公园的景物,节日的夜晚等等。要求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安排明确的线索,采用合理顺序和即景抒情等。字数在300字以上。(课上写)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