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训练中骑行技术差异的分析

  根据自行车比赛规则要求,在赛车场内进行的比赛,距离短,强度大,骑行时肌肉、神经高度紧张;而公路比赛的特点则是时间长,距离长,平均强度低。由此可见,这两种比赛要求两种不同的技术。笔者根据自己的运动和教学实践,分析了在骑行技术上存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长距离骑行技术与短距离骑行技术的差异。      1、上肢骑行动作的差异      上体动作在不同骑行距离中差异显著。为了克服空气阻力,上体以下俯为宜,这样可以使身体接近“流线型”,使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形成两侧的压强差,产生向前的气压,减少迎风阻力面,改善气流状况。   如想减少空气对人体的迎面阻力,就必须从减少阻力系数和降低迎风阻力面积方面着手。      根据征学东等人(2004年)的实验,表明(空气动力学测量仪、摄影记录分析)随着人体与气流的相对运动速度增大,阻力明显增加,人车阻力曲线在高速时为典型的抛物线。运动员由低姿态到高姿态的阻力变化趋势为:a(由110°→90°时,迎风阻力面积增加5.15%,阻力增加13.91%)上体与连杆垂直之间的夹角,a越大,表明上体下俯越深。a由90°→70°时,迎风阻力面增加9.76%;阻力增加19.82%;a由70°→50°时,迎风阻力面增加4.43%,阻力增加14.24%;a由110°→70°时,迎风截面增加15.38%;阻力增加36.41%;a由110°→50°时,迎风截面增加20.50%,阻力增加55.16%。   由此可见,阻力变化是迎风截面变化的两倍以上,说明上体下俯的力学效果不仅减少了运动员的迎风截面,同时也减少了阻力系数。单纯从力学理论上来说,是下俯较深的骑行姿态阻力最小,无论长、短距离骑行都应使用这种姿态。但根据人体自身功能结构特点,这种姿势对长距离骑行有以下几点不利影响。   (1)骑行时的主要用力阶段是向下踏蹬的阶段,这时,下肢会对上体有一个作用力。为了稳定上体,给用力向下的下肢提供一个稳定的支点,就要用手臂加力拉把。在采用下俯较深(上体与连杆垂直之间的夹角a为110°)的姿态骑行时,上肢上臂与前臂的夹角约为75°,无论采用下弯把还是羊角把,在这种姿势下,手都是握在把的弯曲部分,前臂基本与地面平行。这种姿势很不利于上肢发力来稳定躯干。长距离骑行中如果采用这种姿势,会导致上肢的过早疲劳,不利于提高比赛成绩。   (2)在长距离比赛中,身体主要是在有氧供能的方式下工作,氧气的供应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换句讲,应使身体处于有利于呼吸的姿态。下俯过深,压迫胸腔和腹腔,不利于呼吸。为了改善呼吸条件,使身体获得更多的氧气供应,上体就不能长时间,持续地下俯过深。   (3)下蹬的主要动力来自股二头肌,而股二头肌的长头上端是固定在坐骨结节,上体下俯过深会使骨盆前倾,坐骨结节相对后移,股二头肌长头受到牵拉。过分的牵拉,会使股二头肌处于较高的兴奋状态,而得不到放松,时间性长,股二头肌过早疲劳,导致后半程赛段运动员踏蹬能力下降而影响比赛成绩。   基于以上原因,在长距离骑行中上体不应下俯过深,一般以a在70°左右为宜,此时上臂的夹角大约为125°。综合理论与实践经验,a为110°时,是一般运动员全力冲刺时的姿势。a为90°和70°时,则分别是正常骑行姿势和匀高速骑行时的姿势。   按照上述分析,建议自行车运动员应加强上肢拉力的训练,同时还应加强呼吸肌和股二头肌在伸展状态下工作的训练。无论对长距离还是短距离运动员,加强上述机能的训练,对提高比赛成绩都有重要的意义。      2、下肢动作的差异      选择了正确的上体姿势后,为下肢的工作提供了最有力的条件。通过PTS系统实验,在踏蹬动作中,目前有很多运动员,尤其是短距离运动员采用脚尖朝下式踏蹬方法。其踏蹬特点是在整个踏蹬放置过程中脚尖始终向下,当脚踏蹬到A点(见图)时,脚尖向下与脚成8°~10°的俯角;当脚踏蹬到B点时,仍保持原角度;到C点时脚尖更向下与脚跟成15°~18°的角度;到D点时,恢复到原来的 8°~10°。这种方法踝关节活动范围较小,有利于提高踏蹬频率,容易掌握,但腿部肌肉始终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自然通过临界区。   还有很多优秀运动员采用自由式踏蹬方法。这种踏蹬方法,就是脚在旋转一周的过程中,根据部位不同,踝关节角度也发生变化。脚在最高点A时,脚跟下垂8°~10°,踏蹬力量是朝下方;用力逐渐加大到B点时,脚掌与地面成平行状态,踏蹬力量最大;再向下,用力逐渐减小,进入下临界区,肌肉开始放松,脚跟略向上抬起,到C点时,脚跟逐渐上提到15°~20°;当脚回转到D点时,又与地面平行,往上行,脚跟又向上提起,重新进入A点。自由式踏蹬,符合力学原理,用力的方向与脚蹬旋转时所形成的圆周切线相一致,减少了膝关节和大腿动作幅度,有利于提高踏蹬频率,自然地通过临界区,减少死点。大腿肌肉也能得到相对的放松,但这种踏蹬方法较难掌握。   脚跟朝下式踏蹬方法,就是脚蹬在旋转一周的过程中,脚尖向上,脚跟向下8°~15°,这种方法在正常骑行中很少使用,只是少数队员在骑行过程中做过度性调剂用力时才使用。它的特点是肌肉在短时间内改变用力状态,得到短暂休息,达到恢复肌肉疲劳的目的。   比较上述三种技术,各有特点。脚尖朝下式踏蹬技术,由于在踏蹬的过程中,腿部最主要腓肠肌高度紧张,使脚尖向下在B点成8°~10°的俯角,为大腿的发力下压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短距离骑行中可以采用这种技术。但是,由于在使用这种技术时,运动员小腿后群肌肉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容易疲劳,所以不宜在长距离比赛中使用。自由下蹬在踏蹬一周过程中有张有弛,也利于保存体力,适用长距离项目骑行。   短距离骑行时,应使上体尽量下俯,同时采用脚尖向下式骑行技术;长距离骑行时,则上体不宜下俯过深,且踏蹬方式以自由式为宜。脚跟朝下式,在难度大长时间骑行时,容易出现动作变异,力距发生变化,影响骑行技术的稳定性。在长距离或短距离骑行时,不采用此技术,以上述两种技术为宜。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