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史行政区域划分

行政区域划分

2009-12-15 19:35:38|  分类: 文字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行政划分(Administrative division)

行政划分就是国家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国土和政治、行政权力的划分。具体地讲,就是国家根据政治和行政管理的需要,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充分考虑经济联系、地理条件、民族分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地区差异、人口密度等客观因素,将全国的地域划分为若干层次大小不同的行政区域,设置相应的地方国家机关,实施行政管理。行政划分以国家或次级地方在特定的区域内建立一定形式、具有层次唯一性的政权机关为标志。行政划分因不同的国家结构形式而不同。行政划分的层级与一个国家的中央地方关系模式、国土面积的大小、政府与公众的关系状况等因素有关。

中国从秦代(公元前221~前207)建立统一国家并施行郡县制以来,历代行政划分虽有变更,但变化并不太大。英、法、美等国的行政划分是从19世纪继承发展下来的。另外,在同一个政权下,由于政治、经济、民族等情况的变化,在不同时期的行政划分也会有所调整和变更。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有些国家有人倡议改革行政划分,提出了匀称、精简以及地理上的某些标准;有的还提出了如何有利于对公职人员进行管理等问题,但改革的实际措施很少。

行政划分的体制,有些国家在宪法中作了规定。如《法兰西共和国宪法》规定法国本土的行政划分分为省、市镇两级;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分为道(直辖市)、市(区)、郡3级。行政划分的建立和变更,一般需要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意大利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划分为省、县、乡,它同时列举了省的名称,还规定了成立或变更省、县、乡的法定程序。《菲律宾共和国宪法》规定,任何省、市、自治市或区的变更,须经有关地区或几个地区举行的公民投票的多数票赞成。

日本是都、道、府、县为一级行政划分,下设市、町(相当于镇)、村

省、自治区、直辖市。

副省级城市。

省会城市、地级市。

一般市、县、区。

镇、乡、街办为最低行政划分。

美国划为州和特区,州以下设县、市。

法国分为大区,下设省、区、乡、市镇。

挪威全国设19个行政区(Fylke),下设433个市政局(kommune)。

国家一级行政区共34个 4个直辖市 23个省(实际管辖22省) 5个自治区 2个特别行政区 地级(含副省级城市):共333个 283个地级市(含副省级城市) 17个地区 30个自治州 3个盟 县级:共2862个 852个市辖区 374个县级市 1464个县 117个自治县 49个旗 3个自治旗 2个特区 1个林区 乡级:共41636个 11个区公所 19522个镇 14677个乡 181个苏木 1092个民族乡 1个民族苏木 6152个街道

周恩来总理曾机智巧妙地将我国当时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名称编成了一首七言诗:“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四西二宁青甘陕,还有内台北上天。”(注:第一句是指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第二句是指江西、江苏、浙江、黑龙江、新疆(疆与江谐音)、云南、贵州、福建、吉林、安徽;第三句是指四川、西藏、辽宁、宁夏、青海、甘肃、陕西;第四句是指内蒙古、台湾、北京、上海、天津。)

随着海南省、重庆(直辖)市的设置和香港、澳门回归后而设立的两个特别行政区,原诗已不能准确表述现时我国的行政划分概况。

为了便于记忆,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试把我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以诗的形式写成一首祖国行政划分地名歌诀:

两湖两广两河山,

五江云贵福吉安。

四西二宁海甘陕,

港澳内台渝北天。

基本沿用总理原诗,仅在第三句,将文中“青”改为“海”,指青海省、海南省、上海市,第四句“还有”,换成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简称:港澳;并用重庆(直辖)市的简称渝取代已有的“上”。除这些省份外,其余行政划分均保留原文,通俗自然,简单有趣,并方便对总理原诗熟稔的老读者。希望会得到更多读者朋友的喜欢。 重庆

副省级城市 广州、武汉、哈尔滨、沈阳、成都、南京、西安、长春、济南、杭州、大连、青岛、深圳、厦门、宁波

计划单列市 大连 青岛 宁波 厦门 深圳

古代行政区划

中国历史上的地方行政或监察区划。始设于西汉。西汉的‘道’,是设置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与县平行的地方行政区划。东魏、北齐置临时统辖数州的行台,是为隋唐以后道制的前身。唐至民国北洋政府,历代均设道。

唐宋 隋文帝曾沿袭东魏、北齐旧制,设置过河北、河南、西南等道行台省,每道统辖十余州,但不久即废。至于地方行政区划,自隋文帝废郡,已为州县两级制。经过隋末农民起义及割据战争,唐初户口锐减而州县倍增,不便于中央政权的监督和领导,至太宗贞观元年(627),一方面下令并省州县,一方面又依据山川形势,划分全国为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十道。开始并没有在每道设置固定的官员和办事机构,只是临时差遣中央或地方官员兼任大使去进行巡察,名称有巡察、按察、黜陟、巡抚、安抚、存抚等使,分道有时也不是十个。武后时改御史台为左右肃政台,天授二年(691)发十道存抚使,以右肃政台中丞知大夫事李嗣真等为之,渐趋固定化。中宗神龙元年(705),复为御史台,二年始置十道巡察使,由左右御史台及内外五品以上官员充任,两年一替。按察的项目有六条:①察官人善恶;②察户口流散,籍帐隐没,赋役不均;③察农桑不勤,仓库减耗;④察妖猾盗贼,不事生业,为私蠹害;⑤察德行孝悌,茂才异等,藏器晦迹,应时用者;⑥察黠吏豪宗兼并纵暴,贫弱冤苦不能自申者。这六条和西汉部刺史察事的六条大同小异。但中央监察权的行使往往涉及到政事的处理和官吏的任免,因此在睿宗景云二年(711),诏分天下置二十四都督府以加强纠察权,除畿内州以外,都隶属于都督府,这样就产生类似东汉时州刺史转化为地方行政官的倾向。当时不少大臣反对这种权力过大的都督,因而废罢。

由于十道监察区域过大,巡察不易,武周时开始有将其缩小的趋势。如武周曾析江南道置黔中道,析岭南道置安南道;中宗时江南道为东、西两道,睿宗又析山南道为东西两道,陇右道析出河西道。但都还是临时措施,未成定制。到了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才正式分十道为十五道。即从关内道中析出京畿道,河南道中析出都畿道,山南道分为东、西两道,江南道分为东、西及黔中三道。其余河北、河东、淮南、剑南、陇右、岭南仍各为一道。置十五道采访处置使,三年一替,检察非法,如汉刺史之制。道的采访处置使既有固定辖区和治所,又有专停所属刺史职务,差人权摄的任免权,故"道"已渐向州的上一级行政机构转化。不久,边境诸道的采访使又多为节度使兼任,加上兼任支度、营田使(见支度使),使军、民、财政三权集于一身,卒致酿成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之祸。

安史乱起,内地的要冲大郡也遍置节度使。节度使对其下属诸州,具有专擅一切的权力。十五道采访使已不可能行使其监察权,乾元元年(758)只得予以废除。同年稍后,设置观察处置使。从此或以节度使兼观察使,或以观察使兼防御、团练等使。节度使或观察使的辖区称为一镇,也称为一道。这种道大至十余州,小或二三州,分划时有变更,肃宗乾元(758~760)时共有四十四道,德宗贞元(785~805)时共五十道,宪宗元和(806~820)时共四十七道。采访使虽已废除,但十道、十五道作为地理区划名仍沿用不废。故贾耽所撰地理总志仍以《贞元十道录》为名;杜佑《通典·州郡典》中叙唐制,仍作"分天下为十五部"。李吉甫所撰《元和郡县图志》虽按当时实际政区京兆、河南二府及华、同二州与四十七镇叙述,也仍依十道编排;所绘全国地图亦称《元和十道图》。《旧唐书·地理志》载及乾元以后增改,仍依十道编次;《新唐书·地理志》所叙州县乃唐末制度,仍依十五道编次。

宋太宗淳化四年(993),沿唐制分全国为河南、河东、河北、关西、剑南、淮南、峡西、江南东西、浙东西、广南十道。至道三年(997),改为十五路。辽置五京,各为一道,下辖府、军、州,大抵仿照唐制,随宜设官,各道不一,有盐铁、度支、转运、安抚、处置等使(见辽五京)。

元 元代的道是在中书省、行中书省和路府之间设置的地方区划。有以下两种:

①肃政廉访司道。为监察区划,属御史台与行御史台。廉访司除监察地方行政外,还兼理农事。每道置廉访使二人,正三品;副使二人,正四品;佥事二至四人,正五品;经历以下二十八人。每年除二使留司以总制一道外,副使以下分莅郡县按治。肃政廉访司本名提刑按察司。世祖至元六年(1269)置山东东西道、河东陕西道、山北东西道及河北河南道四道,属御史台。其后累有增减。二十八年改名肃政廉访司。成宗大德年间定为二十二道:中书省境分设燕南河北道(治真定路,今河北正定)、山东东西道(治济南路,今山东济南市)、河东山西道(治冀宁路,今山西太原市)三道。辽阳行省只设山北辽东一道(治大宁路,今内蒙古宁城县西);河南江北行省分设江北河南道(治汴梁路,今河南开封市)、淮西江北道(治庐州路,今安徽合肥市)、江北淮东道(治扬州路,今江苏扬州市)、山南江北道(治中兴路,今湖北江陵)四道。三省共八道,隶御史台,称内八道。江浙行省分设江南浙西道(治杭州路,今浙江杭州市)、浙东海右道(治婺州路,今浙江金华市)、江东建康道(治宁国路,今安徽宣城)、福建闽海道(治福州路,今福建福州市)四道。江西行省分设江西湖东道(治龙兴路,今江西南昌市)、海北广东道(治广州路,今广东广州市)二道。 湖广行省分设江南湖北道(治武昌路,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岭北湖南道(治天临路,今湖南长沙市)、岭南广西道(治静江路,今广西桂林市)、海北海南道(治雷州路,今广东海康)四道。三省共十道,称江南十道,隶江南行御史台(治建康路,后改集庆路,今江苏南京市)。陕西行省设陕西汉中一道(治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四川行省设西蜀四川一道(治成都路,今四川成都市)。甘肃行省设河西陇北一道(治甘州路,今甘肃张掖)。云南行省设云南诸路一道(治中庆路,今云南昆明市)。四省共四道,称陕西四道,隶陕西行御史台(治安西路,后改奉元路,今陕西西安市)。

②宣慰司道。为中书省、行省的派出机构,与分省相类似,是为了弥补省区过大,政令行使不便的一种措施,设置在离省会较远的地方,作为中书省、行省和郡县之间的承转机关,而省会附近的路、府、州、县,则直隶于省,不设宣慰司道。有军旅事时,又兼都元帅府。每道置宣慰使三人,从二品;同知一至二人,从三品;副使一至二人,正四品;经历以下三至五人。元代宣慰司道累有增减。延佑以后至正以前有十一道,分隶中书省和五行中书省:中书省境内有山东东西道(治益都路,今山东益都。领益都、济南、般阳府三路及宁海州。有今山东大部)、河东山西道(治大同路,今山西大同市。领大同、冀宁、晋宁三路。有今山西全省和内蒙古部分地区)。河南江北行省境内有淮东道(治扬州路,今江苏扬州市。领扬州、淮安二路及高邮府,有今江苏江北大部和安徽江北一部)、荆湖北道(治中兴路,今湖北江陵。领中兴、峡州二路、安陆、德安、沔阳三府及荆门州,有今湖北江汉平原及郧水流域)。四川行省境内有四川南道(治重庆路,今四川重庆市。领重庆、夔州二路和绍庆、怀德二府。有今四川东部及东南部)。江浙行省境内有浙东道(治庆元路,今浙江宁波市。领庆元、衢州、婺州、温州、台州、处州、绍兴七路,有今浙东、浙南地区)、福建道(治福州路,今福建福州市。领福州、建宁、泉州、兴化、邵武、延平、汀州、漳州八路,有今福建全省)。江西行省境内有广东道(治广州路,今广东广州市。领广州、韶州、惠州、南雄、潮州、德庆、肇庆七路和英德、梅、南恩、封、新、桂阳、连、循八州,有今广东大部)。湖广行省境内有湖南道(治天临路,今湖南长沙市。领天临、衡州、道州、永州、郴州、全州、宝庆、武冈、桂阳九路和茶陵、常宁、耒阳三州,有今湖南大部和广西小部)、广西两江道(治静江路,今广西桂林市。领静江、南宁、梧州、浔州、柳州、思明、太平、田州、来安、镇安十路,郁林、容、象、宾、横、融、藤、贺、贵九州以及平乐府和庆远南丹溪洞安抚司,有今广西大部)、海北海南道(治雷州路,今广东海康。领雷州、化州、高州、钦州、廉州五路和南宁、万安、吉阳三军以及乾宁安抚司,有今广东湛江地区大部、海南岛和广西钦州地区大部)。

明 明代的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与都指挥使司事务繁剧,辖区广大,遂由布政使、按察使的同僚分司管理部分专务或一至数府州的民政、监察和军事事务,此即被称为道。其名称不一,按系统划分,有布政分司道和按察分司道,按职掌划分,有分管专门事务的道和管辖地区(府州县)的道,后者又有分守道、分巡道、整饬兵备道之分。

布政分司道,由布政司参政或参议担任。司专门职务的道,有督理粮储的督粮道,设于十三省;有管理户籍、赋役黄册的督册道,设于江西、陕西等省。管地区的道即为分守道。始于永乐年间,先命方面官巡视民间,后定参政、参议分守各属府州县,负守土之责,处理例行地方事务。

按察分司道由按察司副使(副宪)或佥事(佥宪)担任。司专门职务的道,有分理学政的提督学道,有清理卫所军伍的清军道,有管理驿递的驿传道,均设于十三省。另有屯田道,以及浙江的水利道、河南的河道、山东的招练道、陕西的抚治商洛道、湖广的抚民与抚苗道,以及盐法道、监军道等,管地区的道包括分巡道与整饬兵备道。前者始于明初,洪武十五年(1382)置府州县按察分司,以五百三十余人为试佥事,每人巡按二县;二十五年改置按察分司为四十一道。主要职责为监察地方吏治,整肃纲纪。后者始于洪熙年间,设参政、副使等协助总兵官署理文书,商量机密。兵备道副使、佥事,俗称为兵宪。弘治十二年(1499),因地方军事长官为武臣,权任较轻,因而派宪臣整饬兵务,始正式设江西九江兵备,总辖江防及鄱阳湖防,以后又陆续添设,多在边区。正德年间中原发生刘六、刘七起义,嘉靖末年倭寇日剧,遂发展至内地及东南沿海各省。其主要职责为训督地方军务。

各省的分守、分巡、兵备道数量不一,一般每省有分守三至七道,分巡一至五道,兵备二至七道,但陕西多至十余道。每道辖一府或二三府不等,与邻省交界处的道所辖府、州、县与省境有时不相一致。各道都有固定的驻地,以所辖府州、地区及驻地等为名。分巡及兵备道也有以职掌为名的,其他还有边备道、兵巡道等名称。各省分守、分巡、兵备道的分道、驻地、名称、辖地也不尽相同,少数分守兼分巡或兵备,分巡兼兵备,兵备在中叶以后大都兼分巡。兼管专门职务的,另加专务名,如兵粮道或兼管水利、屯田、盐法、驿传等名。

两直隶直属六部,不设布政、按察二司,境内各道由邻省布、按二司带管。北直隶密云道、大名道、天津道、霸州道,由山东带管;易州道、口北道、昌平道、井陉道、蓟州道、永平道等,由山西带管。南直隶太仓道、颍州道、徐州道,由山东带管,苏松道、漕储道、常镇道、庐凤道、徽宁池太道、淮扬道,由浙江、江西、湖广三省带管。

分守、分巡、兵备诸道因事添设,废置变动较多,据《明会典》、《明史·地理志》、《明会要》诸书记载的不完全统计,有分守道六十一,其中一道兼分巡,二道兼兵备;分巡道四十一,其中二十道兼兵备;整饬兵备道八十三,其中二十九道兼分巡。各道的职责亦有不同,但实际上没有严格的区别,大都相互交错。分守、分巡道可节制所属州县卫所,分巡道可管粮储、水利、盐法,兵备道也可管水利、屯田、盐法。 清 道制到清代逐渐完备,如明代两直隶各道分属邻省带管,清代北直隶成立直隶省,南直隶分置江苏、安徽二省,均设置了布、按二司,就不再有带管寄衔的制度;又如乾隆十八年(1753)取消了参政、参议、副使、佥事等名称,只称道员(即守道、巡道),较明代简易划一;各道官员不再由布、按二司的佐吏兼任,道员皆为正四品,由兼衔变为实官。 清还对明代以来的道加以调整。康熙六年(1667),就裁并守、巡道一百零八。尔后雍正、乾隆时虽略有增设,但较明代为少。乾隆时期,全国共置守、巡道七十九道。即直隶省七道,山西省四道,山东省三道,河南省四道,江苏省四道,安徽省二道,江西省四道,福建省五道,浙江省四道,湖北省四道,湖南省四道,陕西省五道,甘肃省八道,四川省六道,广东省五道,广西省三道,云南省四道,贵州省三道。此外还有掌管专门事务的山东督粮道、河南督粮道、浙江督粮道、湖北督粮道、湖南督粮道、广东粮驿道、苏松粮储道、江安督粮道、江南驿盐道、山东运河道、江南河库道、福建盐法道、云南驿盐道,共计九十二道。

自此历嘉、道、咸、同四朝,守、巡道的设置基本未变。至光绪年间,新疆及东北地区相继建省,即在新疆省设三道,在奉天省设四道,在吉林省设四道,在黑龙江省增设三道。在此期间某些省的道又有所增减,故至宣统年间,全国共有守、巡道八十四道,其分布为:奉天省四道,吉林省四道,黑龙江省三道,直隶省七道,江苏省四道,安徽省二道,山东省三道,山西省二道,河南省四道,陕西省三道,甘肃省六道,新疆省四道,福建省三道,浙江省四道,江西省三道,湖北省四道,湖南省四道,四川省四道,广东省六道,广西省四道,云南省五道,贵州省一道。 乾隆十八年定制,各道长官为道员,正四品。属官有库大使、仓大使、关大使,此外还设典吏若干人,协助道员管理日常事务。清初,只有布、按二司以上官员方可封章奏事,雍正乾隆以来,各道"俱准其照藩臬二司一体具摺奏事"。嘉庆四年(1799)又重申了这一作法。知府及其以下州、县各官奏事,必须经由道员批转。道员成为地方大员。

此外,清代守、巡道的区别日益缩小,打破了过去守道只管钱粮,巡道只理刑名事件的规定。如河南分守河北道、分巡南汝光道等道不仅管所辖地方钱粮事宜,还管理刑名事务。光绪年间设置的新疆分巡阿克苏道、喀什噶尔道则督饬所属水利、屯垦、钱粮、刑名事件,抚驭蒙部,弹压布鲁特,稽察卡伦。此外守、巡道兼管兵备、粮、盐、茶、屯田、水利、关务等事务,不仅可以管辖府、州、县文职官员,同时可以节制所辖地区的都司、守备、千总、把总等武职。从其职权看,道已成为省与府之间的一级行政组织。

除守、巡道外,清沿明制,设置了若干负责地方专门事务的道,主要有:

①提学道(督学道),管理一省学政。由各部进士出身的郎中选用者,为提学道(后称顺天学政),带按察司佥事衔。由翰林科道选用者为学院。清初,除直隶和江南两省设学院外(顺治十一年,1654年,江南曾改为提学道,康熙二十四年后改为学院),其余各省皆设提学道。康熙二十三年浙江提学道率先改为学院。四十一年以后,云南、贵州、福建、湖广、山东、河南、山西、江西、四川、陕西诸省提学道相继改为学院。雍正四年(1726)规定,提学道一律改为学院。凡由部属选用者,一律加翰林院编修或检讨衔。自此不设提学道。

②驿传道,管理各省驿站事务。清代多不专设,其驿站事务,直隶省为按察司兼管,其余各省为粮储道或盐法道兼理,唯甘肃省专设驿传道。自乾隆四十三年起,各省驿站事务由按察司总管,各守、巡道按其所属府州县分司其事。四十四年,取消甘肃驿传道,改为兰州道。光宣之际,各省驿传事务由劝业道兼理。

③河道,管理治河事宜。专管河务的有直隶永定河道、山东河道和江南河库道(河道总督管辖)。其他河道事务,由守、巡道兼理。有直隶清河道、通永道、天津道、大名道,山东兖沂曹道,河南开归道,江苏淮扬道和淮徐道。咸丰三年(1853)省江南河库道,永定河道,运河道也于光绪末年裁撤。 ④兵备、屯田、水利等道,清代亦不专设。凡紧要地区的守道、巡道多加兵备衔,先后加兵备者达八十余道。顺治年间曾于湖广、江西、江南、山东、山西、陕西、河南等省设置兴屯道,主持开垦荒地。不久撤销兴屯道,其屯务交守、巡道及州县官吏管理。屯田、水利、茶马事务除当地守、巡道兼管外,粮道、盐道也兼理县事。如甘肃兰州道、巩秦阶道,兼管屯田和茶马事务。浙江杭嘉湖道、江西粮道,等等,皆兼管水利。

⑤粮储道(督粮道),专管各省粮务。有督运漕粮之责的称督粮道,如苏松、江安及山东、河南、江西、浙江、湖北、湖南诸粮道,掌监察收粮及督押粮盘为漕运总督管辖。与漕运无关无督运之责的粮道,如福建、陕西、广东、云南、贵州及甘肃巴里坤等粮道称粮储道。有些粮道兼管驿传或盐法事务称粮盐道或粮驿道。有些粮道兼管地方,山西粮道负责盘查僁、辽泌洲钱粮,江西粮道兼巡南昌、抚州、建昌三府,云南粮道兼巡云南武定二府州等等。光绪、宣统间,各省粮道大部裁撤,仅留苏松、江安、浙江和云南粮道。

⑥盐法道,掌管督察盐的生产和行销事务。清初曾于江南、江西、浙江、福建、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四川、湖北、湖南、广西、云南等省设盐法道。盐法道除兼理粮、驿事务外,也兼管地方,如江西盐法袁瑞临道、湖南盐法长宝道、湖北盐法武昌道等等。乾隆以来,盐法道多有裁撤,至宣统三年(1911)各省盐务统归盐政大臣,不设盐法道。 ⑦海关道,同治九年(1870)设天津海关道,驻天津府,专管对外交涉事宜。兼理关务的守、巡道有山西归绥道,奉天锦新营口道,吉林东南路道、东北路道,江苏松太道、常镇通海道,安徽皖南道,云南临安开广道。

光绪末年实行"新政",于各省添设巡警和劝业两道。巡警道,管理一省巡警治安事务,除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外,其余各省皆设。劝业道,管理一省工、商、矿及交通事务,除黑龙江、新疆二省不设外,其余二十省皆设。

中华民国 北洋政府时期,道是省与县之间的一级地方行政组织。1913年1月8日设,1924年7月1日废。基本沿用前清旧制。各省所辖道数和各道所辖县数不等。治所在省会的称首道。全国各道分为六类三等。首道和地方形势紧要而治理繁难的称繁要缺;地处边陲而又形势险要的称边要缺;以上两类属第一等。辖县较多、财赋较富,或辖虽少而事务繁剧的称繁缺;地处边区而形势重要的称边缺;地当冲要或辖有重要商埠的称要缺;以上三类属第二等。辖县较少、政务较简,或财赋较少的称简缺;这一类属第三等。全国共计九十三道,计一等三十八,二等三十九,三等十六。各道行政首长初名观察使,1914年 5月23日改称道尹。其职权主要为颁行单行规程、监督所辖官吏、节制调遣地方武装、奉行上级委办事务、出巡等。道署初名观察使公署,1914年 5月23日改称道尹公署,分置内务、财政、教育、实业四科,各科设科长一人,科员若干人。

新行政划分建议书

中国行政区划改革后你属哪个省?

总体思路可能是:缩省并县,省县直辖,创新市制,乡镇自治。具体方案是设立1都,5郡、37省、5自治区、2特别行政区。即在原有34个省级行政区的基础上,增设16个省级行政区,使我国的省级行政区总数达到50个。

建议方案的调整原则是:

1、力求使重新划分后的省级行政区面积、人口相对均衡,区域版图完整紧凑。

现行行政区划的四川、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辽宁、陕西等省区,人口较多,有几个大省的人口甚至超过了英、法等国,现将其进行拆分。按此方案调整后,各省份除山东、河南外人口都保持在5000万人以下(河南5358万人,山东约5084万人)。现行行政区划中,新疆的面积达160余万平方公里,世界上仅有17个国家的面积大于现在的新疆,且由于天山的阻隔,南北交通极为不便;从民族构成上来说,南疆与北疆也有较大差异,南疆以维吾尔族为主,仍以设立自治区为佳,北疆则为汉、回、哈萨克、维吾尔等民族杂居共处,建议在北疆设省。现行行政区划中的内蒙古自治区和甘肃省,则由于区域版图过于狭长,东西地理环境、经济、文化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建议对内蒙古、甘肃两省区也进行拆分。现行行政区划中的河北省,环绕京、津,其中北京以东、以北地区,基本在省会石家庄市的辐射范围之外,建议将这一地区划归北京直辖市,并改称为北京都。按此方案进行调整后,各个省级行政区的区域版图更加完整紧凑,各省级行政区域的长宽比例均不超过3∶1。

从行政区划组合结构上来说,我认为各行政区如果能够呈蜂窝状排列,那么就能更加充分地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也使行政区内各市县到省会之间的距离都在一个合理的限度之内,这样就可以大大节约行政成本,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从我的地图中可以看到,中原地区各省(黄河长江下游及南部沿海地区)基本呈蜂窝状排列,而且都能以一个较大城市形成一个高度结合的综合经济地域。

2、力求使新的行政区划能够适应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此建议方案可使一个省级行政区以省会(首府)城市为中心、以其他中型城市为辅助、以现有铁路、公路及水运交通网络为框架形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政治、经济、文化综合区域。原有的省会城市均能较好地发挥地域中心城市的作用,全部保留作为新区划的省会。在原有的省会城市的基础上,将齐齐哈尔、通辽、青岛、新沂(或连云港)、阜阳、襄樊、宜昌、桂林、梅州、湛江、达州、宜宾、张掖、阿克苏等城市确定为省会城市,建立新省,重点培植以这些城市为中心的综合经济区域,使这些中心城市与原有省会城市一起构成中国的地域中心城市网络,以带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兼顾中型城市即二级城市对周边市县的辐射作用。在新省会选址问题上,重点考虑新省会城市的水源、交通、人口和经济规模等方面因素,以能够在较大区域内发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的中型城市作为首选。比如将新沂、梅州、宜宾、张掖、阿克苏等城市确定为省会城市,而未将与之邻近且人口规模较大的城市徐州、汕头、西昌、酒泉、库尔勒等城市确定为省会城市,则主要是从水源、交通等方面进行考虑,以期为新省会城市的长远发展带来有利的影响。从交通线路平衡的角度考虑,原来京沪线上省会级城市有5个,京广线上省会级城市有6个,而京九线上省会城市只有北京和南昌,现在选择阜阳作为省会,将深圳升为直辖市,使这一线上的省会级城市达到4个,使原来三线不平衡的局面多少有些改善。

此建议方案希望能够通过对省级行政区划的调整,达到促进贫困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目的。上述新确定为省会的城市除青岛外,其所辐射的地区,与其邻近地区相比,均为相对贫困落后的地区,在这些地区独立建省,定将带动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

此建议方案关注了地域文化方面的因素。对于客家人及客家方言的主要分布地区粤东、赣南、闽西地区,建议单独组建一省(初定名为梅汕省),既可利于这一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可利于保护以客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民俗文化遗存。对内蒙古、甘肃、新疆、陕西等省区的拆分,也在相当程度上考虑了地域文化差异的因素。

3、从经济独立性方面考虑,有限度地增设直辖市。

对于具有一定地域经济独立性的大连、深圳2市,建议设立直辖市(改称为“郡”)。

对于有人建议将沈阳、武汉、广州、青岛、西安、南京等较大的城市改设为直辖市的想法,我不赞同,理由如下:

①这几个城市与周边地域结合的过于紧密,如果改设直辖市,会使这几个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受到限制。

②如果把这几个城市设为直辖市,其辖区范围若与天津、上海相当,则无法在城市外围地域重新确定省会级中心城市,也无法把这些城市的外围地域划入别省;若设立的直辖市的辖区范围与重庆市相当,则又与省的辖区范围没有什么区别,故建议仍以沈阳、广州、武汉、青岛、南京、西安等城市为中心设省。

③对于有些人所持的设立直辖市可以刺激经济发展的理论,我认为是错误的,如果说设立直辖市确实刺激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加快发展的话,那么这种发展也是以其邻近地区经济的减缓发展为代价的。另外,原有行政区划中重庆直辖市有些不伦不类,建置是直辖市,而所辖区域却与省无异,建议将重庆市辖区范围稍作扩大,仍改为省。

4、力求通过最小的调整辐度达到最佳的调整效果。

此建议方案尽量保留原有的省级行政区划界线和原有省名,只对个别边缘县市进行调整。大家从图上可以看到,我的方案中,保留的省界占省界总长度的三分之二以上。对于上海市、山西省、吉林省、浙江省、海南省、西藏自治区、青海省以及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等10个一级行政区,分别从地域独立性和政治、历史等方面考虑,都保持原有区划不变。

5、希望利用区划调整的机会对行政区划称谓进行规范。

省级行政区划称谓保留原有的省、自治区、特别行政区三种称谓,对于“直辖市”,建议采取旧名新用的办法,将其改称为“郡”或“都”,其辖区范围内如果有较大居民点,仍可设“市”,避免了原来行政区划中央直辖市、省直辖市和地级市、县级市难以区分的尴尬,也解决了直辖市辖区内较大居民点不能再设市的问题。

现属民族自治区的民族自治州、盟、县划归省管辖后仍保留民族自治制度,保留自治州、盟、自治县的称谓。

关于此建议方案对省级行政区进行调整的详细情况,请参阅附表及附图。

调整后省级行政区划情况一览

北京都(京) 北京 面积116360平方公里, 人口3046万,辖区范围:北京市;河北省北部唐山,秦皇岛,承德,张家口四市,廊坊市的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天津蓟县。

天津郡(津) 天津 面积9945平方公里, 人口838万,辖区范围为除蓟县以外的天津市。

大连郡(大)◆ 大连 面积13160平方公里, 人口552万,辖区范围:辽宁省大连市。

上海郡(沪) 上海 面积5800平方公里, 人口1674万,辖区范围不变。

深圳郡(深)◆ 深圳 面积约11700平方公里, 人口约424万,辖区范围:广东省深圳市,惠州市(龙门除外),将东莞东部划入设立樟木头区。

河北省(冀) 省会:石家庄 面积89676平方公里, 人口4796万,辖区范围:除秦皇岛市,唐山市,承德市,张家口市和三河、大厂、香河三县以外的河北省。

山西省(晋) 省会:太原 面积155149平方公里, 人口3187万,辖区范围不变。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 首府:呼和浩特 面积464599平方公里, 人口1079万,辖区范围: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巴彦淖尔盟,伊克昭盟,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

辽北省(科)◆ 省会:通辽 面积170665平方公里, 人口796万,辖区范围: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赤峰市,兴安盟的突泉县、科右中旗。

兴安省(兴)◆ 省会:齐齐哈尔 面积464665平方公里, 人口1201万,辖区范围: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除突泉县、科右中旗以外的兴安盟;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齐齐哈尔市,黑河市,大庆市的林甸、杜尔伯特。

黑龙江省(黑) 省会:哈尔滨 面积278314平方公里, 人口2860万,辖区范围:除大兴安岭地区,齐齐哈尔市,黑河市,大庆市的林甸、杜尔伯特以外的黑龙江省。

吉林省(吉) 省会:长春 面积192105平方公里, 人口2626万,辖区范围不变。

辽宁省(辽) 省会:沈阳 面积134625平方公里, 人口3583万,辖区范围:除大连市以外的辽宁省。

山东省(鲁) 省会:济南 面积86724平方公里, 人口5084万,辖区范围:山东省的济南市,德州市,聊城市,荷泽市,济宁市(微山除外),泰安市,莱芜市,淄博市,滨州市,东营市,潍坊市的青州、临朐;河南省的台前、范县。

胶东省(胶)◆ 省会:青岛 面积43819平方公里, 人口2318万,辖区范围:山东省青岛市,烟台市,威海市,日照市的五莲,潍坊市(青州、临朐除外)。

沂河省(沂)◆ 省会:新沂或连云港 面积67921平方公里, 人口4378万,

辖区范围:江苏省徐州市,连云港市,宿迁市,淮安市(盱眙、金湖除外),盐城市的响水、滨海、阜宁;安徽省宿州市的灵璧、泗县;山东省枣庄市,临沂市,济宁市的微山,日照市(五莲除外)。

淮阳省(淮)◆ 省会:阜阳 面积75396平方公里, 人口4936万,辖区范围:安徽省宿州市(灵璧、泗县除外),淮北市,亳州市,阜阳市,淮南市的凤台;河南省商丘市(民权、睢县除外),周口市(太康、扶沟除外),驻马店市(泌阳除外),信阳市。

江苏省(苏) 省会:南京 面积61147平方公里, 人口4592万,辖区范围:江苏省的南京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扬州市,泰州市,南通市,盐城市(响水、滨海、阜宁除外),淮阴市的盱眙,金湖安徽省天长、来安。

安徽省(皖) 省会:合肥 面积105465平方公里, 人口3966万,辖区范围:安徽省的合肥市,六安市,淮南市(凤台除外),蚌埠市,滁州市(天长除外),巢湖市,安庆市,马鞍山市,芜湖市,铜陵市,贵池市,黄山市,宣州市。

浙江省(浙) 省会:杭州 面积103856平方公里, 人口4498万,辖区范围不变。

福建省(闽) 省会:福州 面积112897平方公里, 人口3123万, 辖区范围:除龙岩市的长汀、武平、上杭、永定以外的福建省。

江西省(赣) 省会:南昌 面积128384平方公里, 人口3359万, 辖区范围:除赣州市以外的江西省。

河南省(豫) 省会:郑州 面积86912平方公里, 人口5358万, 辖区范围:河南省郑州市,许昌市,漯河市,平顶山市,洛阳市,三门峡市,焦作市,新乡市,安阳市,鹤壁市,濮阳市(台前、范县除外),开封市,商丘市的民权、睢县,周口市的太康、扶沟。

汉江省(楚)◆ 省会:襄樊 面积82626平方公里, 人口2251万, 辖区范围:湖北省襄樊市,十堰市,随州市(广水除外),神农架林区;河南省南阳市,驻马店市的泌阳。

湖北省(鄂) 省会:武汉 面积78119平方公里, 人口3663万, 辖区范围:湖北省武汉市,孝感市,随州市的广水,黄冈市,鄂州市,黄石市,咸宁市,荆门市,荆州市的监利、洪湖,省直辖的仙桃、天门、潜江。

三峡省(荆)◆ 省会:宜昌 面积113954平方公里, 人口2543万, 辖区范围:湖北省宜昌市,荆州市(监利、洪湖除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常德市的石门、临澧、澧县、津市、怀化市的沅陵;重庆市的巫山、奉节、巫溪、云阳、开县、万州区。

湖南省(湘) 省会:长沙 面积117243平方公里, 人口4562万, 辖区范围:湖南省长沙市,岳阳市,益阳市,常德市(石门、临澧、澧县、津市除外),娄底市,邵阳市(洞口、绥宁、城步、武冈、新宁除外),湘潭市,株州市,衡阳市,郴州市。

桂林省(桂)◆ 省会:桂林 面积118411平方公里, 人口2201万, 辖区范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林市,贺州市,梧州市的蒙山,柳州地区的三江、融安、融水;湖南省永州市,怀化市(沅陵除外),邵阳市的洞口、绥宁、城步、武冈、新宁;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天柱、锦屏、黎平、从江。

梅汕省(梅)◆ 省会:梅州 面积96741平方公里, 人口3358万, 辖区范围:广东省梅州市,潮州市,汕头市,揭阳市,汕尾市,河源市;江西省赣州市;福建省龙岩市的长汀、武平、上杭、永定。

广东省(粤) 省会:广州 面积86689平方公里, 人口3072万, 辖区范围:广东省广州市,东莞市(东部樟木头一带除外),惠州市的龙门,韶关市,清远市,佛山市,江门市,中山市,珠海市,肇庆市,云浮市(罗定除外)。

广西壮族自治区(邕) 首府:南宁 面积149389平方公里, 人口2558万, 辖区范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崇左市,防城港市,钦州市(浦北除外),百色地区,河池地区,柳州市(三江、融安、融水除外),来宾市,贵港市(桂平、平南除外)。

广南省(雷)◆ 省会:湛江 面积71156平方公里, 人口3043万, 辖区范围:广东省阳江市,茂名市,湛江市,云浮市的罗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玉林市,钦州市的浦北,贵港市的平南、桂平,梧州市(蒙山除外)。

海南省(琼) 省会:海口 面积34000平方公里, 人口787万, 辖区范围不变。

重庆郡(渝) 重庆 面积56957平方公里, 人口2423万, 辖区范围:除城口、巫山、奉节、巫溪、云阳、开县、万州以外的重庆市。

北川省(剑)◆ 省会:达州 面积113012平方公里,人口3091万,辖区范围:四川省达州市,巴中市,广元市,南充市,广安市;陕西省汉中市(佛坪除外),安康市(宁陕除外);重庆市的城口。

西川省(蜀) 省会:成都 面积296953平方公里, 人口3379万,辖区范围:四川省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遂宁市,资阳市,眉山市,雅安市(石棉、汉源除外),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除外)。

南川省(隽)◆ 省会:宜宾 面积150274平方公里, 人口3099万,辖区范围:四川省宜宾市,泸州市,自贡市,内江市,乐山市,攀枝花市,凉山彝族自治州,雅安市的石棉、汉源,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云南省昭通市。

贵州省(黔) 省会:贵阳 面积165023平方公里, 人口3536万,辖区范围: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天柱、锦屏、黎平、从江除外)。

云南省(滇) 省会:昆明 面积371226平方公里, 人口3580万,辖区范围:云南省(昭通市除外)。

西藏自治区(藏) 首府:拉萨 面积1268561平方公里, 人口250万,辖区范围不变。

陕西省(陕) 省会:西安 面积194709平方公里, 人口3292万,辖区范围:陕西省西安市,商洛地区,渭南市,铜川市,咸阳市,宝鸡市,延安市,榆林市,安康市的宁陕,汉中市的佛坪; 甘肃省庆阳市,平凉地区的平凉、华亭、崇信、泾川、灵台。

宁夏回族自治区(宁) 首府:银川 面积137326平方公里, 人口608万,辖区范围: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阿拉善左旗。

陇西省(陇)◆ 省会:兰州 面积162539平方公里, 人口1752万,辖区范围:甘肃省兰州市,白银市,定西地区,陇南地区,天水市,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平凉地区的庄浪、静宁,武威地区的天祝、古浪。

甘肃省(甘) 省会:张掖 面积457062平方公里, 人口404万,辖区范围:甘肃省张掖地区,金昌市,武威地区(天祝、古浪除外),嘉峪关市,酒泉地区;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

青海省(青) 省会:格尔木 面积714694平方公里, 人口478万,辖区范围不变。

北疆省(准)◆ 省会:乌鲁木齐 面积610283平方公里, 人口941.7万,辖区范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昌吉回族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

南疆维吾尔自治区(塔) 首府:阿克苏 面积1072301平方公里, 人口881.18万,辖区范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田地区,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香港特别行政区(港) 香港 面积2754平方公里, 人口681万(2003年数字),辖区范围不变。

澳门特别行政区(澳) 澳门 面积25.4平方公里, 人口44.89万(2003年数字),辖区范围不变。

台湾省(台) 省会:台北 面积36000平方公里, 人口约2260万(2003年数字),辖区范围不变。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