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学复习资料

《光学中的量子理论和统计物理》

• 内容 统计物理

量子力学

热力学 (2学时) 统计力学(22学时) (32学时)

• 两部分内容统一考试

蒋玉蓉

[email protected] 68913259-12,[1**********]

热· 统

热力学

研究的对象 与任务相同

统计物理

热现象的宏观理论。 基础是热力学三个定律。

热现象的微观理论。 认为宏观系统由大量的微观粒子所 组成,宏观物理量就是相应微观量 的统计平均值。 能把热力学的基本规律归结于一个 基本的统计原理(等概率原理); 可以解释涨落现象;可以求得物质 的具体特性。 统计物理学所得到的理论结论往往 只是近似的结果。

结论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普 遍性。

不能导出具体物质的具体特 性;也不能解释物质宏观性 质的涨落现象等。

第一章 热力学的基本规律

教学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1.热力学系统的平衡状态及其描述 2.热平衡定律和温度 3.物态方程 4.功 5.热力学第一定律 6.热容量和焓 7.理想气体的内能 8.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 9.理想气体的卡诺循环 10.热力学第二定律 11.卡诺定理 12.热力学温标 13.克劳修斯等式和不等式 14.熵和热力学基本方程 15.理想气体的熵 16.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述 17.熵增加原理的简单应用 18.自由能和吉布斯函数

热力学最主要的定律

1.热力学第零定律—平衡态 2.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3.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增原理 4.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零度通过有限 过程不可达到

一、系统与环境

系统:被研究的那部分物质或空间。 环境:系统边界以外与之相关的那部分物质或空间。 孤立(隔离)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无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系统 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无物质交换,有能量交换。 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

二、系统的状态和状态性质

状态:系统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综合表现。 性质:描述系统状态的宏观物理量。例:p、V、T、ρ、κ等。

性质 广度性质:数值与系统物质的量成正比。具有加和性。例:V,n,U 强度性质:数值与系统物质的量无关。无加和性。例:p,T,Vm

广度性质 广度性质(1) 强度性质   物质的量 广度性质(2)

二、系统的状态和状态性质 状态方程 系统状态性质之间的定量关系式称为状态方程

对于一定量的单组分均匀系统,状态性质 p, V,T 之 间有一定量的联系。经验证明,只有两个是独立的,它们 的函数关系可表示为:

T  f ( p,V )

p  f (T ,V ) pV  nRT

V  f (T , p)

例如,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表示为: 对于多组分系统,系统的状态还与组

成有关,如:

T  f ( p, V , n1 , n2,

)

几个和物态方程有关的物理量

1.体胀系数

1  V     V  T  p

压强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温 度升高1K 所引起物 体体积 的相对变化

2.压强系数

1  p     P  T V

体积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温度升 高1K 所引起物体压强的相对变化

3.等温压缩系数

1  V  T     V  P T

由微分(循环)关系

温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增加单 位压强所引起的物体体积的相对 变化

 V   p   T         1  P T  T V  V  p

可得三个系数满足的关系:

  T  p

几种物质的物态方程

1. 气体

a(n摩尔)理想气体:

PV  nRT

n摩尔时 ab系数前 面加n

a b(1摩尔)范氏气体: ( P  2 )(v  b)  RT v

吸引力修正 体积修正

C 昂尼斯气体方程

nRT n n P( )[1  B(T )    C (T )  ] V V V 

2

2. 简单固体和液体

 T 很小,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可看作 实验测得的系数 和 常数,可在 P 0  0 处展开,取一级近似

 V   V  V (T , p)  V0 (T0 , 0)    (T  T0 )    ( P  0)   T  p  P T

1  V  1  V   V0 (T0 , p)[1    (T  T0 )    ( P  0)  V0  T  p V0  P T

V  1  V  将  1        代入得 V  T  p T V  P T

]

V (T , p)  V0 (T0 , 0)[1   (T  T0 )  T p]

证明任何一种具有两个独立参量T、P的物质,其物 态方程可由实验测得的体胀系数及等温压缩系数,根 据下述积分求得:

ln V    dT   T dP

• 设 V  V (T , P)

V V dV  ( ) P dT  ( )T dP T P 1 V T  ( )T V P

1 V  ( )P V T

dV  VdT  V T dP

ln V    dT   T dP

过程 1、热力学过程:热力学系统的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过程。 系统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的途径有两种: ①外界对系统的作功 ②传递热量 2、准静态过程

功和热都是与

过程有关的量

如果系统在由一个状态变化到另一个状态的过程中, 系统有足够的时间恢复平衡态,因此可以认为系统从一 个状态变到另一个状态的过程中,每一时刻都处在平衡 态,这个过程称为准静态过程。

明:一、准静态过程是一种理想过程;

二、对无摩擦阻力准静态过程,外界对系统的作 用力,可以用描写系统平衡状态的参量表示出来。

3、非准静态过程 非准静态过程——在变化过程中只要有一段系统的状 态不接近平衡态就称为非准静态过程。 4、可逆过程 每一逆向过程都可以消除正向过程的痕迹。 5、不可逆过

程 不论用任何曲折复杂的方法都不可能把它留下的后果完全 消除而使一切恢复原状。

功不是能量的形式,而是能量变化的一种量度,它 是一个过程量,没有过程也就谈不上功。

1、系统体积变化时压强做的功

准静态过程中,当系统有了微小的体积变化d V时,外界 对系统所作的功đw= -P d V。

当d V <0时 , d V >0时,

đw>0 đw<0

VB

当系统由VA变到VB,外界对系统所作的功为

  pdV

VA

由上式知准静态过程可用P—V图上的曲线表示

P A

过程Ⅰ不等同过程Ⅱ,二者作功 之差为图中的阴影部分大小为:

B

V

VB

VA

pdV

不同的过程,功是不一样的, 即功是过程量。 2、液体表面张力的功

L

当可移动的边外移 dx 时, 外界克服表面张力作功为:

đw=

 l

dx

2  l  dx  dA

( 表单位长度的表面张力,A 为面积的改变量)

热力学第零定律

C

A  C,

B

A

BC

 A B

如果两个物体(A、B)各自与第三个物体(C)达到热平 衡,则这两个物体(A、B)也必处于热平衡。这个事实称 为热平衡定律,也叫热力学第零定律。

热力学第零定律的物理意义—— 温度的引入 系统热平衡时,存在一个彼此相等的状态函数 —温度。 处于热平衡的的两个系统的温度相同。

热力学第一定律

内能变化=外界对系统做功+系统吸收的热量 UB – UA = Q + W

意义:系统从一个状态变到另一个状态的过程中所发生的内能 的改变等于外界对系统所作的功与系统吸收的热量之和。

用微分形式表示: dU= đQ+ đW

其中 :đQ>0 表示系统吸热

đW>0外界对系统作正功 dU>0系统内能增加

đQ<0 表示系统放热

đW<0 外界对系统作负功 dU<0 系统内能减少

几点说明: 1、热一定律表明内能是系统状态函数,它只与系统的始末状态 有关,与系统所经历的过程无关。

2、热一定律定义了热量

đQ = dU - đW

3、包括热现象在内的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 微观角度: 内能是系统中分子无规则运动的能量总和的统计平均值。 无规则运动的能量包括分子的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

及分子内部运动的能量。

理想气体定义

 PV  nRT  U  )T  0 (  V   阿氏定律

热容量定义

Q C  lim ( ) T 0 T

Q U  PV U CV  lim ( )V  lim ( )V  ( )V T 0 T T 0 T T Q U  PV U V H ) P  lim ( )P  ( ) p  P( ) p  ( )p T 0 T T T T T

CP  lim (

T 0

热力学第二定律

克劳修斯(Clausius)的说法:“不可能把热从 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开尔文(Kelvin)的说法:“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 出热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

发生其它的变化。”

第二类永动机: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变为功而不 留下任何影响。

卡诺循环

1824 年,法国的年青工程师卡诺提出一个工作在两 热源之间的理想循环—卡诺循环. 给出了热机效率的理论极 限值; 他还提出了著名的卡诺定理.

卡诺循环是由两个准静态等温过程和两个准静态绝热过程组成 .

p p1

p2 p4

A

Qab

T1

W D

T1  T2

高温热源T1

B

C V

Q1

卡诺热机

W

p3

o V1 V4

Qcd T2

V2

Q2

低温热源T2

V3

A — B 等温膨胀吸热 C — D 等温压缩放热 B — C 绝热过程 D — A 绝热过程

整个循环中 气体对外所 作净功

Q1

Q2

Qab

Qcd

V2 nRT1 ln V1 V3 nRT2 ln V4

V2 V1 V3 V4

V2 1T1

V1 1T1

V3 1T2

V4 1T2

V2 V3 W  Q1  Q2  nRT1 ln  nRT2 ln V1 V4 V3 ln Q2 T2 V4 T2 1 热机效率  1  1 V2 Q1 T1 T1 ln V1

卡诺定理

1. 在两个温度不同的热源之间工作的任意热机,以卡诺热机

的效率为最大。

2. 卡诺热机的效率只与两个热源的温度有关,而与工作物质 无关。

熵的概念

(1)可逆过程的热温商和熵函数的引出

Q1  Q2 T1  T2 W    Q1 Q1 T1

Q2 T2 1  1 Q1 T1

或:

Q2 Q1  T2 T1

Q2 Q1  0 T2 T1

即卡诺循环中,热效应与温度商值的加和等于零。

任意可逆循环的热温商

把任意可逆循环 分成许多首尾连 接的小卡诺循环

众多小卡诺循环的总效应与任意可逆循环的封闭 曲线相当,所以任意可逆循环的热温商的加和等 于零,或它的环程积分等于零。

熵的引出

用一闭合曲线代表任意可逆循环。

在曲线上任意取A,B两点,把循环分成AB 和BA两个可逆过程。

根据任意可逆循环热温商的公式:

B Q Q A ( T )R1  A ( T )R2 B

Q  ( T )R  0

说明任意可逆过程的热温商的值决定于始 终状态,而与可逆途径无关,这个热温商 具有状态函数的性质。

熵的概念

熵(entropy)的定义式

设始、终态A,B的熵分别为 SA 和 SB ,则:

Q SB  SA  S   ( )R A T

B

Qi S   ( )R Ti i

Q dS  ( )R T

对微小变化

(2)不可逆过程的热温熵

设温度相同的两个高、低温热源间有一个可逆机和一个不可逆机。

Q1  Q2 Q2  1 则: IR  Q1 Q1

根据卡诺定理:

T1  T2 T2 R   1 T1 T1

IR  R

Q2 Q1  0 T2 T1

推广为与多个热源接触的任意不可逆过程得:

Qi ( )IR  0 i Ti

设有一个循环, A  B 为不可逆过程, BA 为可逆过程,整个循环为不可逆循环。

(

i

Qi

T

) IR1 AB   (

B

A

Q

T

)

R

0

(

i

Qi

T

) IR1 A B 

B

A

(

Q

T

)

R

(

i

Qi

T

) IR1 A B  S B  S A ) IR1 A B  S A B

(

i

Qi

T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克劳修斯不

等式

Q dS  T

Q 是实际过程的热效应,T是环境温度。若是不

可逆过程,用“>”号,可逆过程用“=”号,这时 环境与体系温度相同。

熵增加原理

对于绝热体系, Q  0 ,所以Clausius 不等式为

dS  0

等号表示绝热可逆过程,不等号表示绝热不可逆过程。 熵增加原理:在绝热条件下,趋向于平衡的过程使体 系的熵增加。或者说在绝热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熵减 少的过程。 如果是一个孤立体系,环境与体系间既无热 的交换,又无功的交换,则熵增加原理可表述为: 一个孤立体系的熵永不减少。

熵的物理意义

熵是系统混乱度的量度.

宏观状态实际上是大量微观状态的平均,自 发变化的方向总是向热力学几率增大的方向进行, 这与熵的变化方向相同。 另外,热力学几率  和熵 S 都是热力学 能U,体积 V 和粒子数 N 的函数,两者之间 必定有某种联系,用函数形式可表示为:

S  S ( )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和熵的统计意义

热与功转换的不可逆性 热是分子混乱运动的一种表现,而功是分子

有序运动的结果。

功转变成热是从规则运动转化为不规则运动,

混乱度增加,是自发的过程;

而要将无序运动的热转化为有序运动的功就

不可能自动发生。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本质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一切自发过程都是不

可逆的,而且其不可逆过程都可以归结为热功转

换的不可逆性。

从以上几个不可逆过程的例子可以看出,一

切不可逆过程都是向着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进行,

而熵函数可以作为体系混乱度的一种量度,这就

是热力学第二定律所阐明的不可逆过程的本质。

克劳修斯不等式 dS 

Q

T

由第一定律  Q  dU  W 代入不等式中

dU   W dS  T

则dU  TdS   W

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联合表达式

自由能与吉布斯函数

(1)定温定容的体系——自由能F的引出 定温

TdS  d(TS) 定容

dV  0

联合表达式变为:

d (TS )  dU  0 d (U  TS )  0

F  U  TS

定义状态函数自由能

则  dF T ,V  0

①在定温定容条件下,体系的自由能永不增加; ②在不可逆过程中,体系所能做的有用功小于 系统自由能的减少。 W  F  F

A B

如果体系在等温、等容且不作其它功的条件下

(dF )T ,V ,Wf 0  0

(dF )T ,V ,Wf 0  0

等号表示可逆过程,不等号表示是一个自发 的不可逆过程,即自发变化总是朝着自由能减少 的方向进行。——自由能判据。

(2)定温定压的体系——吉布斯函数G的引出

定温TdS  d (TS ) 定压PdV  d ( PV )

联合表达式变为:

d (TS )  dU   W

d (U  PV  TS )  d ( H  TS )  0

定义吉布斯函

数: G= H—TS

则dGT , P  0

①在定温定压条件下,体系的吉布斯函数永不 增加; ②在定温定压条件下,体系不可逆过程总是朝 着吉布斯函数减少的方向进行。

如果体系在等温、等压、且不作非膨胀功的条件下,

(dG)T , p ,W 0  0

f

(dG)T , p ,W 0  0

f

等号表示可逆过程,不等号表示是一个自发的不 可逆过程,即自发变化总是朝着吉布斯函数减少的方 向进行。——吉布斯函数判据。

判断过程方向及平衡条件的总结

(1)熵判据 对于孤立体系 对于非孤立体系

S  

SU ,V  0

SU ,V  0

自发

SU ,V  0

可逆、平衡

不可能

Q

T Q S   T Q S   T

不可逆

可逆、平衡 不可能

(2)自由能和吉布斯函数判据

F T ,V  0 自发

平衡

定温定容体系

F T ,V  0

F T ,V  0

非自发

GT , P  0

自发

定温定压体系

GT , P  0

GT , P  0

平衡

非自发

热力学函数的一些重要关系式

(1)热力学函数之间的关系

H=U+PV F=U—TS

G=H—TS =U+PV—TS =U—TS+PV =F+PV

(2)热力学基本关系式

第一定律 dU   Q  W   Qr  PdV

第二定律dS 

代入第一定律

 Qr

T

,  Qr  TdS

(1)

dU  TdS  PdV

dU  TdS  PdV

同理可得:

(1)

H  U  PV

F  U  TS

dH  TdS  VdP

dF  SdT  PdV

G  H  TS

dG  SdT  VdP

四个基本公式 若体系只作体积功,不做其他功,则:

dU  TdS  PdV dH  TdS  VdP dF  SdT  PdV dG  SdT  VdP

从基本公式导出的关系式

(1) (2)

dU  TdS  PdV

dH  TdS  VdP

从公式(1),(2)导出 从公式(1),(3)导出

从公式(2),(4)导出 从公式(3),(4)导出

U H T ( )V  ( )p S S U F p  ( ) S  ( )T V V H G V  ( ) S  ( )T p p

(3) (4)

dF  SdT  PdV dG  SdT  VdP

F G S  ( )V  ( ) p T T

dU  TdS  PdV

麦氏关系

dF  SdT  PdV

F  F (T ,V )

F F dF  ( )V dT  ( )T dV T V

U  U ( S ,V )

U U dU  ( )V dS  ( ) S dV S V

dU  TdS  PdV

U T  ( )V S

T  2U ( )S  V V S

dF  SdT  PdV

F S  ( )V T F P  ( )T V

U P  ( ) S V

P  2U ( )V   S S V

S 2 F ( )T   V V T

P 2 F ( )V   T T V

T P ( ) S  ( )V V S

S P ( )T  ( )V V T

dH  TdS  VdP

麦氏关系

dG  SdT  VdP

G  G(T , P)

dG  ( G G ) P dT  ( )T dP T P

H  H (S , P)

dH  ( H H ) P dS  ( ) S dP S P

dH  TdS  VdP

H T ( )P S

T 2 H ( )S  P PS

dG  SdT  VdP

S  ( G )P T V ( G )T P

H V ( )S P

V

2 H ( )P  S S P

S  2G ( )T   P PT

V  2G ( )P  T T P

T V ( )S  ( )P P S

S V ( )T  ( ) P P T

麦克斯韦关系式

全微分的性质 设函数 z 的独立变量为x,y, z具有全微分性质

z  z ( x, y)

z z dz  ( ) y dx  ( ) x dy  Mdx  Ndy x y

M 和N也是 x,y 的函数

M 2 z N 2 z ( )x  , ( )y  y xy x xy M N 所以 ( )x  ( ) y y x

热力学函数是状态函数,数学上具有全微分性 M N 质,将上述关系式用到四个基本公式中, ( )x  ( ) y y x 就得到Maxwell关系式: (1) dU  TdS  pdV (2) dH  TdS  Vdp

(

(

p T )S  ( )V V S

T V )S  ( ) p p S

(3)

dF  SdT  pdV

S p ( )T  ( )V V T

( S V )T  ( ) p p T

(4) dG  SdT  Vdp

利用该关系式可用实验可测偏微商来代替那些不易直 接测定的偏微商。

热力学第三定律 20世纪初,人们根据一系列试验 及进一步的推测,得出了热力学第三 定律:“在0 k时任何纯物质的完美晶 体其熵值为零。”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