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领导思想

儒家的领导思想

儒家是一种为仁由己,觉仁成德,追求天人、物我内在和谐的道德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领导思想。儒家学说在封建社会中是治理社会、国家比较完备的理论。乃至今天,儒家学说仍具极其巨大的积极意义,其中的很多理论观点都值得现代领导者去思考、学习与践行。

一、儒家的代表人物

儒家思想是众多传统文化的主流,其以民文本、仁者爱人、为正义的等思想对当今“以德治国”有着重大的意义;其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以义制利等思想契合当今人鱼之然、人与人之间的可持续与和谐发展。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市南亲镇)人,祖籍为宋国贵族。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思想家及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宣皇帝、文宣王,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儒家文化圈及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世界各地都有空庙祭祀孔子。

孟子(约公年前372年~约公年前289年),名轲。东周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东周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有人认为邹国是如果的附属国,也有人说孟子是鲁国人。是儒家思想的主要流派。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

思想,但较之孔子的思想,他有加入了自己对儒术的理解,有些思想也较为偏激。加封为“亚圣公”,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

儒家思想自孔子创立以来,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

二、儒家的核心领导思想

(一)仁者爱人

“仁者爱人”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孔子说:“仁者人也,仁者爱人”。明确仁的本质是爱人。人不仅要爱父母,爱子女,还要爱普通的老百姓。对于社会弱势地位或困难境地者,如鳏寡孤独废残等人群尤为关注。这种优良的传统在当今最值得大力弘扬。

“仁”的本意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的伦理关系,中国古代的“仁”字就是这样写的,人两足走路,旁边家“二”,就是两个人之间,有我就有你,有你我就有社会,从中可以看出古人所赋予的深广伦理内涵。如果想相亲相爱,就必须具有仁慈乐施的恻隐之心,长存利人利物的奉献观念,胸怀天下人民、世间万物各随其愿的伟大志向。

孔子推行“仁政”,将“仁者爱人”用之于治国。《大道礼记》记载,哀公曰:“敢问人道谁为大?”孔子曰:“人道政为达。古之为政,爱人为大。”孟子主张“王政”。“王政”与“仁政”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主张将“仁”的观念与政治相结合,用仁德来治理国家。孟子之所以提出“王政”的概念,是相对于战国时期的“霸政”,是在与“霸政”的比较与区别上提出来的。孟子认为“霸政”是以力服人,

即用武力与刑罚服人,而非心服,服的不彻底。“王政”则以心服人,用德化教育服人,使天下心悦诚服。因此,“王政”也被人们称之为“王道”。

儒家的“仁政”则是被孔子这样定义的,他说:“仁者爱人。”仁者就是要有爱心,懂得去爱人。连自己的同类都不爱的人,还配称人吗?这种行为还配叫仁吗?义,正义,道义,义气。仁和义合起来就是仁义,仁义指那些合情合理、合乎道义并热爱同类的行为。仁义是相对的概念,它是与仁义相对而言,仁义能带来和睦安定,而不仁义必将招致祸患和攻击。人们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就纷纷行仁义,这是人们有智慧的象征。

“王道”隐含着“人性善”的这个大前提。孔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孟子明确提出“性善论”的人性假设,作为他的“仁政”理论基础。孔孟还把“善”作为社会和谐安定的重要基础,致力于教人们为善。

“王道”论者极力反对用刑罚统治百姓、用武力征服天下,主张“以不忍任之心,行不忍人之政”。那么如何实现“仁政”呢?孟子认为,就是要“存其心,养其性”,“以养人,然后能服天下。天下不心服者王者,未之有也”。而且特别强调“以不仁而得国家者,古来有之;以不仁而得天下者,古来没有之”。从而提出了“仁政”“礼制”的领导管理思想。“王道”的主张就是以仁爱为基础,以和谐的秩序为目的,以伦理控制为手段,用“德”和“礼”来补充“政”和“刑”的不足。重视发挥人格内在的管理力量,如道德的约束力、向善性等,

通过内省、修炼、扬善等方式来实现人生价值和和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领导的管理目标。

在这种思想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存在着一种“王道仁政”“以德治国”的领导观念。中国历史上德治兴邦的范例有很多,西汉初期的汉文帝,执政期间,推行修养生息国策,免收全国天赋12年;提倡农耕,加速农业发展;解放奴隶,免宫奴为庶人;废连坐,除肉刑;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以安抚边境;营造出了生成发展、社会安定的局面。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在孔子看来体现了一种最高的德性,也代表了一种最高的智慧。但中庸究竟是什么呢?安朱熹的解释:“中者,无过无不及之名也”“庸,平常也”。程颐则认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由此,我盟可以得出结论:所谓“中庸”,就是以无过无不及的庸常之道来作为天下之定理与正道。

1.即不“过”亦不“不及”,以“适度”为领导准则。

过去有一种观点,认为所谓的“中庸之道”就是搞折衷主义,就是不讲原则,其实这是对“中庸之道”的一种误解。我们知道,孔子是十分痛恨“乡愿”一类的人的。他说过:“乡愿,德之贼也”。“乡

愿”指没有真正是非观念的人,是无原则的折衷主义。真正的中庸之道,绝不是乡愿,而是讲求行为、举止适中、适度。“度”的概念在辨证唯物论中表示事物保持本质的界限,我们今天讲做什么事多要讲究一个度,没有度就容易犯错。领导者做决策也应有一个度,以使用权决策达到最完美的效果。“过”或“不及”都不能达到好的效果,甚至会带来负面作用。领导者要做到“惠而不费,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群而不党,贞而不谅,哀而不伤”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中庸之道的要求。

2.通过差异互补,寻求整体和谐统一的领导艺术。

儒家这种思想集中体现在孔子所讲的“君子和而不同”、“群而不党”上面。对领导者来说,“和而不同”表明领导者在面临各种矛盾、差异时应采取的手段。“和”表示有差异矛盾的双方协调地共处于同一个统一体之中,“同”则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纯粹量的堆积,这和辩证法中所讲的“统一”和“同一”的区别类似。

“和而不同”是一种卓越的领导艺术。领导者和下属之间,领导班子中的班长和成员之间都应该遵循“和而不同”的原则,如果领导者不允许其他人有不同意见,那么决策决策只能是一个人的决策,也只能体现一个人的智慧。领导者只允许有不同的意见,在充分民主的基础上再进行科学集中,所作的决策才会是科学而有效的。仅仅有“不同”是不全面的,还要求“和”才能形成合力,不致于“内耗”,从而达到更好的决策效果。

因此我们说,领导者之间,领导者与下属之间正如一个包含差别,

甚至多种对立因素的系统,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生发、相互推动,从而构成一个和谐而又充满生机的整体世界。

(三)为政以德

儒家学派强调“德治仁政”。儒家认为道德乃政治之本,具有超越时代的意义。从“德治”的方式说,儒家强调为政者应在道德方面起表率作用,尤其是主张君主应一个人的为人格力量去感召天下,而不是以刑杀、武力的方式去威服天下。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有用的方式是以身作则,用美德来领导,做下位者的榜样,并加以潜移默化。在《论语》中,这种主张不少,比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供之。”意思是如果能够依靠道德来治理国家,那他就会向北星一样,自己呆在固定的地方,而群星都环绕在他的周围。

《孟子·公孙丑下》中也说: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意思是:天下有三样东西被认为最尊贵:一个是爵位,一个是寿命,一个是道德。在朝廷中,首要的是爵位,在乡里,首要的是高寿;在辅佐君子统领百姓方面,首要的是道德。这就是儒家的“德治”思想。

我们今天把“以德治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基本治国方略之一,这就要求把德治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主要方面。当然,现在所说的德治最关键的首先应该并且必须是空弘扬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精神,但也需要汲取历史文化传统中的精华,这二者其实并无矛盾之处。如儒家强调“天下为公”、“为政以德”,思

考现实就要求处于执政地位的共产党必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权力观,真正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好人民公仆作为最根本的宗旨。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