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日记--实现写作目标的有效途径-论文

自己一样报效国家:“你可以不是我的儿子, 但你必须是一个保卫祖国的中国军人! ”他对家乡人的无私援助,

是从

“不能让百姓对共产党感到寒心”的政治高度和党性原则去认识和考虑的。因此, 这一形象折射出强烈的时代之光、人性之光、军魂之光。《历史的天空》在塑造人物形象时, 始终关注人性和人格, 让战争成为人格的舞台和人心的炼狱, 让人格在战争的背景下大放光彩。在电视剧的最后, 作为征战一生的英雄, 进入暮年的姜必达们, 对战友, 对世事, 包括对失足者, 表现出更为宽容的胸怀, 更为远大的目光, 这不由得不让人对革命者的胸怀、人格、境界生出感慨。编者在《亮剑》中借李云龙在军校毕业论文演讲中的一句话, 铸就了李云龙也是整部作品的灵魂, 他说:古代的剑客在与对手狭路相逢, 明知不敌, 也会宝剑出鞘, 哪怕血溅七步, 也虽败犹荣! —面——对再强大的敌人, 也要敢于亮剑, 哪怕是倒下, 也死不屈服, 这种精神贯穿着李云龙的一生, 它是中国军人战斗精神的写照, 也是“天行健, 君子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写照。在日渐文明的今天,

虽然烽火早已远

去, 但没有硝烟的战场无处不在。战争可以忘却, “亮剑”精神理当永存!

(作者:广州大学松田学

院教授。责任编辑:白嶷岐)

文体日记———

实现写作目标的有效途径

王文明

新写作教学目标中的“大写作观”, 强调所有学科的课堂都是学生学习写作的阵地,

所有的校园活动,

都是学生写作的良

机,

所有的社会生活都是学生写作的源泉。与此相似的观念如

学科写作观”, 亦强调写作作为一种与语言文字无法分割的学习手段, 对专业知识的获得、写作主体的写作技能、思维和认知能力的提高等诸多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写作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依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关键在于

激活写作主体的自觉意识和能动作用, 使写作真正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实践证明, 日记是最能反映写作者的自由写作心态, 最容易从时间和空间上把握写作契机的写作活动, 而且最能培养

写作者的写作兴趣和写作习惯。在今天校园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的高校教育环境中,

各专业的学生假如都能结合自己的写作基

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日常阅读活动, 有意识地进行文体日记写作练习, 在日记中运用多种表达方法, 尝试多种常用文体并使之实用化, 其广泛的跨学科的写作学习效果肯定会是令人乐观的。因此, 笔者认为积极倡导文体日记写作活动, 是实现新写作目标的有效途径。

一、文体日记, 可以使日记题材更加丰富

日记, 本来是生活的记录, 也是种种生活感受的表露。感受激活写作动机。写日记的人都习惯于把自己的所言、所行、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选择其中最有意义的记录下来, 所以日记是一种容纳面很广的应用文体,

而且它的内容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

演进的。日记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日记的题材和“记”法因人而异, 但都反映着写作者的真实生活和志趣。日记的鲜明特点之一, 是选材自由。大则五洲风雷四海云水, 小则花鸟鱼虫露珠雨滴, 凡是写作者认为值得一记的都可以写。写作者如果把自己的日记纳入文体系统, 其题材必然会与文体相统一, 按照各种文体写作特点的需要, 日记的内容就会突破“记”的单一形式而大大丰富起来。写作者只要掌握了常用文体类别的基本体式, 就会在课堂、校园和社会生活中注意获得日记的材料。

对于现代生活中的高校学生来说,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

“跨

极大发展及专业学习信息, 早已为写作者们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展, 来。

二、文体日记, 可以使表达方法更加多样在我国古代, 日记是专门记事的。宋代真德秀说:“记以善叙事为主……后人作记, 未免杂以议论。”他认为“记”就是“记事”, 不宜兼有议论。而明代人吴纳则认为:“叙事之后, 略作议论以结之, 此为正体; 而虽专尚议论, 然其言《中国(足以垂世而立教, 弗害其为体之变也。”实用文体大全》, 上海文化出版社, 1984, 第

只要坚持勤

记, 言之有物, 就可以使题材范围不断得到拓

让平淡的学习生活在日记中变得精彩起

到了最富于人性的同志们。他们遭遇过残苦, 可是懂得什么是仁慈; 他们尝过苦痛, 可是知道怎么笑; 他们受过无穷苦难, 可是依旧保持着他们的耐性、乐观精神和静谧的智慧。我已经爱上了他们, 我知道他们也爱我。(《中国实用文体大全》, 第705-706页)

这则日记有叙、有议、有感、有情, 有对比、有比喻、有排比, 语言简练精粹, 结构紧密完善, 各种表达方法和修辞手段运用得轻松自如, 通畅和谐。整篇日记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一种感人至深的崇高思想和国际主义友爱精神。

作家张小木的父亲是一个把一辈子都交给了部队的老军人, 晚年不幸患了肺癌。饱受病痛折磨的父亲用日记的形式, 真实地记录下面对死亡的心路历程。他的日记是完全可以链接的一篇篇抒情议论散文。而女儿则以复信的形式, 以朋友身份走进了父亲一直封闭的内心世界,

让父亲安详地度过了生命的最后时光。

父亲因为珍惜时日, 连续日记, 情真意切, 简练准确的语言已充分显示了一种独白式散文的写作手法。父亲的日记和女儿的复信, 珠连璧合, 成为《父亲和女儿的心灵对话》这篇通讯的核心内容,

读来催人泪下。(《读者》, 2005.

699页) 这就是说, 某种以议论为主的日记, 仍

不失为“记”的变体。可见日记既可以叙事, 也可以说理, 又可以夹叙夹议。

日记虽然不以交际、传播为主要目的, 但仍以物、事、情、理为内容, 以语言为工具。日记的语言离不开各种基本表达方法, 除了记叙和议论, 还需要掌握描写、抒情、说明的方法以及综合使用多种表达方法的技能, 掌握一定的修

辞手法。

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有一则经典日记, 是一篇真实具体、发人深省的议论文———

今天动手术, 我的确累了。一共做了十个, 其中五个是重伤。……尽管我的确是很累了, 但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兴过。我十分满足, 我尽了我的一份力量, 我有什么理由不高兴呢? 特别是看到自己的生活是如此充实, 工作是如此重要, 以至于从早上五点半到晚上九点钟, 没有一分钟的时间白白度过, 这里需要我。

我没有钱, 也不需要钱。能和这样一些以共产主义的生活方式(我指的不是谈吐方式和一般所谓理性思维方式) 的同志们在一起, 是我最大的幸福。他们的共产主义又简单, 又深刻, 像膝关节颤动一样的反射动作, 像肺呼吸一样用不着思索, 像心脏跳动一样完全出于自动。他们的仇恨是不共戴天的, 他们的爱能包容全世界。

还说什么不懂感情的中国人! 在这里我找

11, 第22页)

日记和一般文章一样也具有一定的审美属性, 这种属性无非通过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表现出来。美的形式, 是构成美的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体日记, 通过对内容的审美, 起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作用; 通过对形式的审美, 使表达方法更加圆熟多姿。

三、文体日记, 可以使写作思维更加灵活思维是人脑反映事物、推断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思维具有能动性、概括性、间接性等特点。思维活动贯穿于写作的整个过程, 日记也不例外。

文体日记的写作同样要求写作者掌握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 在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的表达过程中, 学会分析与综合、求同与求异、纵向与横向等方法, 透过现象, 看到事物的本质。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有一句口号:“学习通过写作”。我国高校有的写作教师已提出了“发现、认识自我和周围的世界, 为明确具体的社会目的服务”的写作教学目标。它规定了写作教学目标的两个向度:对内开发写作主体的智能, 包括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培养写作主体艺术的审美意识和健全的人格意识; 对外探求新的知识, 甚至追寻获得新鲜的生活经验和丰富独到的社会感悟, 并有效地表达它。这一切能力、意识、知识、体验和感悟的产生以及质量,

其实都取决于思维方法。

立意、谋篇、修辞方面, 可以文体日记, 在选材、

使写作者的思维更加灵活, 主体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使这一写作活动成为一切学习活动的有效辅助手段。

日记, 本来就带着很强的实用性。当前, 应用写作正在全面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网络新闻、网络广告、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等信息大大扩展了人们的思维空间, 并冲击着人们的陈旧意识和观念。文体日记的写作过程, 必然是一个培养全新的思维模式、训练全新的思维方法的过程。例如刘翔在奥运报告会上的发言“中国有我,

亚洲有我”《应用写作》(,

要从容不迫地把握住自己心灵的音量, 谐调有度地发挥好自己的创造力。”(《写作》, 江少川,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第90页)

文体日记中的思维, 没有压力, 没有定势, 最能使个性得以自由发展。

四、文体日记, 可以使写作技法快速成熟鲁迅说:“写日记不要摆架子, 因为是给自己看的, 所以反而看出自己的真面目来, 我想这是日记的正宗嫡派。”《中国实用文体大全》(第700页) 传统日记向来是暴露写作者最真实的思想意识的, 所以重在记录和反省。而文体日记的写作者在日有所记的反复磨练中完全可以搭建起常见多种文体的“架子”, 在阅读中借鉴各种技法, 不断增强文体意识。

文体日记, 按一般文体类型, 也可以分为应用类、理论类、新闻类和文学类。由于日记是每日之记, 不便写得太长, 最适宜的莫过于应用文体和理论类中的短评,

新闻类中的消息、

通讯以及文学类中的散文、杂文。特别是应用文中的各类计划、小结、讲演辞、祝颂辞、悼词、慰问信、感谢信、自荐信、求职书等, 随时都可以通过日记拟写成或直接写成初稿。各类报纸和电视节目中每天都有大量的新闻, 可以通过日记对其中印象深刻者加以概述、引述、复述、甚至写成短小的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和集纳通讯等等。日记中, 写作主体往往喜欢对人们关注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社会思潮和新异言论加以评论,

更便于写成各类短评甚至杂文。

尤其是杂文写作练习, 随时可以针对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 揭示问题, 直陈观点, 阐述道理, 展现美丑, 判断是非, 扶正驳谬等, 其写作功能更是多方面的。日记能否写成散文和诗歌? 回答应该是肯定的。列夫托尔斯泰的散文《肥沃的土壤》, 5000多字的篇幅就选自他的日记。日记是列夫托尔斯泰所有写作成果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文学爱好者, 甚至还可以尝试日记体小说的写作练习。熟能生巧, 只要坚持反复操练, 多种文体的技法无疑会在日记过程中迅速成熟起来。

2005. 2, 58-59页) , 汇报奥运夺冠的深切感

受。他把“2004年8月28日”、“110米跨栏”、“12秒91”与“个人”“祖国”、“亚洲”、紧密

联系起来; 把“冠军”、“中国”与“欧美”、“近二十年”紧密联系起来; 把“比赛”“成功”、“世界、纪录”与“培养”、“新的起点”、“远大目标”紧密联系起来, 代表性地展示了一个中国运动员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博大的胸怀。他的讲演稿虽然不是一篇日记,

却是一页对辉煌的真实记录,

相信刘翔以及获得成功(或遭遇失败) 的运动员都有类似的日记。对于运动员来说, 日记犹如一串深浅不一的脚印, 可或缺的一环。

余秋雨在《艺术制造工程》中认为, 写作实际中, “永远需要松快灵便、进退自如、左右逢源、纵横捭阖的状态。不要执持太甚, 不要胶着太久, 不要钻之过深, 写作不要爬剔过细。……

比赛后的思考和总

结, 是他们锻炼思维能力从而提高思想素质不

(作者:青海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副教

授。责任编辑:彭文博)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