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学评估模式下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研究

  【摘要】高等教育发展迎来了教学质量评估的深入,高等学校如何应对发展机遇和面临自我挑战将是一直值得探讨的课题。文章从高等学校教学评估模式发展出发,分析了建立教学质量标准的必要性和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并结合学校实例阐述其内涵。

  【关键词】教学质量 教学评估 评价标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55-02

  随着高等教育迅猛发展、高等教育进入到大众化阶段,世界范围地高等教育评估和质量保障运动方兴未艾。面对高等教育的教育公平、教育资源供给和质量问题日益突出,高等教育质量认可和评估工作引起了人们高度的关注。处于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中国高等教育,其发展理念、制度及行动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广泛深远影响,中国高等教育迎来了一个评估新时代。在新教学评估模式下作为核心和基础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内容有其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高等学校教学评估模式发展

  1.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背景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谈及高等教育评估问题时提出:“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国家教育督导,委托社会组织开展教育评估监测。”推进管办评分离,不仅是重大的高等教育改革课题,也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推进管办评分离就是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扩大,政府对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加强,社会和公众参与高等教育管理权将扩大。在管办评分离背景下,高等学校自主权加大后高等教育质量如何保障和提升是需要科学、有效的内部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支撑的。

  随后《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建构了本科教学评估制度体系的基本内容,涵盖了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监测等模块。依据该文件,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主要考察学校办学条件、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和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及学校深化教学改革措施成效等内容。文件指出以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强化高等学校质量保障的主体意识,完善校内自我评估制度,建立健全校内质量保障体系。

  为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2013年正式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出台了《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这次审核评估是在总结已有评估经验,借鉴国外先进评估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新型评估模式,核心是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实现状况进行评价,旨在推进人才培养多样化,强调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体现学校在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主体地位。引导高等学校合理定位,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办出特色,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国外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与体系有关研究早于中国,且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不同于中国,相关理论和实践值得借鉴。我国高等教育评估体系和高等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也有一系列研究,但新教学评估模式下高等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如何深入探讨将值得关注。因此,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标准研究对开展院校评估、专业认证评估具有理论研究价值,为学校自身进一步健全内部质量保障体系,重塑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具有实践意义。

  2.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以陈玉琨教授论及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概念为据,他将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划分为认证性教学质量保障和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认证性教学质量保障是“由高等学校做出质量承诺,通过持续的努力,达到与超过预期的标准,以获得社会的信任与支持,同时保证学校免受社会的指责与政府的干预。”基本上西方高校的教学质量保障采取这类。发展性教学质量保障是“学校、教师和学生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它以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为保障对象,根据变动着的社会需求来调整学校及教师、学生的发展目标,经常性地诊断学校、教师和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持续地关心学校教学发展的过程,不断完善学校及师生的发展机制,以保障教师与学生、学校与社会的稳步发展。”

  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基本是由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和外部质量保障体系两部分构成。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是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除此之外,整个体系完整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教学质量保障,还有包括科研质量保障体系等。现阶段高校内部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未发展成熟,高校内外的教学质量管理基本上都还处于质量监控层面。今后发展方向就是努力致力于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发展。

  二、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理论基础

  1.建立和规范教学质量标准必要性

  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尤其是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是以教学质量为重要抓手。高校教学质量的概念因人处于不同的观察视角,可做出不同的解释,理解内容也因此不尽相同。教学质量的中心含义大体可以理解为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和人才培养活动。对于高校而言,具体指人才培养目标、各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

  高校建立和规范教学质量标准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首先,有利于指导全校教职工进行教学工作。便于教师开展教学,教学管理人员进行教学管理,并确保高质量地完成教学工作。其次,有利于学校各单位有效开展教学工作。再次,有利于学校有效地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和管理,做好教学质量保障工作。第四,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了解和自我评价。最后,有利于社会与用人单位对高校进行教学质量评价。

  2.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研究

  国外学者有关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影响因素研究有着不同的视角和关注方向,积累了重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涉及学生满意度、课堂教学效果、优秀高等教育质量、质量保障措施等,得出的影响因素包括教师、学生、教学方法、学习环境等。教学质量标准则是在对教学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将人才培养过程和因素的质量指标和参数规定下来的,要求全员参与和多方法评价的一类文件体系。教学质量标准是进行教学工作实施和建设的标准性工具,是评价高校内部本科教学过程是否达到规范性要求、教学质量是否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而制定的准则。   从微观层面,以不同角度高校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有着不同构成。按教学输入输出过程,高校教学质量标准包括教学输入质量标准、教学运行质量标准和教学输出质量标准。按教学决策与管理过程,高校教学质量标准包括地教学目标质量标准、过程控制质量标准和评估质量标准。按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高校教学质量标准包括教学质量标准、工作质量标准、教学效果质量标准、教学条件质量标准。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评估范围由包括自选特色项目在内的7个审核项目、24个审核要素和64个审核要点组成。审核评估主要包括学校的定位与目标、师资队伍、教学资源、培养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以及学校自选特色等方面,涵盖学校的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及其教学水平和教学投入,教学经费、教学设施及专业和课程资源建设情况,教学改革及各教学环节的落实情况,招生就业情况、学生学习效果及学风建设情况,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及运行情况等。其中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第一条就是质量标准建设,因此涉及到学校各主要教学环节都应该具有相应标准。

  三、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实践

  我们根据学校自身的办学定位和特点及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学校内部教学质量标准体系,编制了《辽宁中医药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标准及评价办法》(以下简称《标准》)。学校教学质量标准的指标体系由四部分构成,即目标质量标准、过程质量标准、条件质量标准和评估质量标准。

  一是目标质量标准,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方案的确定及专业建设。《标准》中涵盖培养计划制定、专业建设两部分。二是过程质量标准,包括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等环节、教学体系和内容改革、考核方式与阅卷等。《标准》中涵盖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研究、第二课堂、考试六部分。三是条件质量标准,包括教学管理队伍的配备、师资的配备、教材的选用、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等。《标准》中有教学管理、师资建设、教材建设三部分。四是评估质量标准。包括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本科毕业生质量标准、教学评估三部分。通过《标准》的制定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对教学质量保障和提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罗丽卿.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运行指导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2-13,930-931.

  [2] 河南中医学院.河南中医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标准及评价办法[Z].2013.12.

  [3]李录平,张拥华,周健.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质量标准体系结构与实例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12):15-17.

  [4]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Z].2013.12.5.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