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社戏]-设计人:韩丽丽

★学习目标

1、能识记、理解本课的生字词。

2、能理清文章的脉络,把握文章的内容。 3、能够认识农家小友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 ★重点难点

能记住生字词,能理清思路。 ★知识链接

(一)作者介绍

鲁迅,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弃医从文,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回国后,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qiān)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

(二)关于社戏 社,指土地神及祭祀土地神的活动。 社戏,指在社中进行的有关宗教、风俗的戏艺活动。在绍兴,社日演戏是由来已久的了,南宋时,陆游的“社日”诗中就已经有“太平处处是戏场,社日儿童喜欲狂”的题咏。至清代,社戏成为戏剧的主要演出形式。 ★学法指导

1.诵读法。本文语言流畅自然,景物描写生动逼真,心理描写细腻且富有情趣。 2.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课前自主学习,完成字词和阅读课文的学习任务,课上小组合作探究文章的写作思路。 ★学习内容

一、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说说你最感兴趣的情节;(想想你最感兴趣的情节) 说说你最喜欢的人物; (想想你最喜欢的人物)

全文结构 (一)(1——3)随母归省平桥村。

1. 2. 3. (二)(4——30)看社戏的情景。

1. 2. 3. 4. (三)(31——40)看戏后的情景。 ★质疑问难

想想你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还有哪些疑问,准备提出来。 ★达标检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撺.掇. 絮叨.. 怠.慢 蕴.藻 纠葛..

凫.水 潺.潺 漂渺.. 家眷. 皎.洁 二、解释下列词语 乐土: 撺掇: 怠慢: 朦胧: ★学习小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这节课你还有哪些需要巩固的?

3.这节课你还有哪些没解决的问题?

★作业布置

1.抄写课后“读一读,写一写”中的生字词。 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一。 ★自我评价

★学习目标

1、能理解本文景物描写优美,心理描写细腻,语言流畅自然的特点。 2、能体会到本文词语使用的准确性。

3、能记住小说围绕看戏这件事,记叙详略有致,疏密相间的写法。 ★重点难点

景物描写的作用,用语的准备和记叙的详略。 ★知识链接

景物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景物描写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

一、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二、展示人物性格 三、推动情节的发展 四、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学法指导

1.诵读法。本文语言流畅自然,景物描写生动逼真,心理描写细腻且富有情趣。学习中辅以声情并茂的朗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能激发学生审美鉴赏的兴趣。 2.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课前自主学习,画出景物描写句。课上小组合作探究景物描写的作用。 ★学习内容

一、整体把握。

1、课文题目为《社戏》,由此可见小说的中心情节是“看社戏”。思考围绕这一中心事件写了哪些事?除了看社戏以外,前前后后还写了哪些活动?

2、课文写乐土平桥村,乐土平桥村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为什么平桥村是“我”的乐土?课文是怎样具体写乐土的乐的?

二、本文的景物描写十分出色,有何作用?(结合11、12、22、23段)

1、文中为什么说笛声宛转悠扬,使“我”“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呢?

2、“双喜拔前篙”,这里为什么用“拔”而不用“拿”呢?

★质疑问难

想想你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还有哪些疑问,准备提出来。

★达标检测

1、文中对看戏途中的景物描写细致逼真,对这样的描写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烘托出“我”看戏时兴奋的心情。 B、点出“豆麦”,为下文“偷豆”埋下伏笔。 C、表现出“我”对江南农村自然景物的热爱。 D、为描写后面精彩的社戏作铺垫。 2、下列哪组词语填在空白处最合适( )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_____下船,双喜_____前篙,阿发______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舱尾。

A、跳 拔 拔 B、走 拿 拔 C、走 拔 拿 D、跳 拿 拿 3、去赵庄看戏,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景状物的?

4、“大家跳下船”,这里为什么用“跳”而不用“走”呢?

★学习小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这节课你还有哪些需要巩固的?

3.这节课你还有哪些没解决的问题?

★作业布置

1.背诵第11、12段。

2.完成“研讨与练习”二和三(1-3)。 ★自我评价

★学习目标

1.学会揣摩、品味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词语运用的准确、生动; 2.能体会到作者对美女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眷念之情,认识劳动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重点难点

品析关键语句,理解作品主题。 ★知识链接

描写方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

按内容来分,描写有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两种。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六种,即概括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 、心理描写、细节描写;景物描写则包括静态与动态、客观与主观、反衬与对比三种。 ★学法指导

1.跳读赏析。结合问题进行跳读,赏析关键语句。

2.合作探究。小组合作,针对师提出的问题相互间讨论交流,发挥自己的想像,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学习内容 深入探求:

1、本文有很多矛盾的地方。如,急切地想看戏而看戏时却失望、厌烦。又如,对六一公公说豆好吃,可六一公公送来同样的豆,吃了又说“并没有昨夜的豆那么好”。作者有意构成这些矛盾想说明什么?

2、本文用抒情诗的笔调,刻画了一群可爱的农村少年形象。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呢?

3、本文的结尾有什么特点?

4、戏并不好看,豆也很普通,为什么文章结尾却写道:“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呢?

★质疑问难

想想你在本节课的学习中还有哪些疑问,准备提出来。

1、“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寻夜似的好戏了。”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了作者对六一公公的豆的深深怀念之情。

B、表现了“我”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乡村老人、孩子的热爱。 这是“我”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很少见后到的。

C、表现了“我”对日后所吃的豆和所看到的戏的深恶痛绝。

D、表达了“我”的看法“那夜的豆是最美味的食物,而那夜的戏是演得最好的戏。 2、作者以《社戏》为题目,对此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具体实在,点出了中心事件。

B、既可交代中心,又可暗示时代背景。

C、文章是以看社戏的生活经历为依据,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中心的。 D、许多读者不明白什么是“社戏”,以此为题,具有吸引力。

3. 说说下面几句话表现了平桥村怎样的民风。你能用几句话写出你家乡的好民风吗?

A. 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

B. 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地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家的罢,我们家的大得多呢。”

★学习小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这节课你还有哪些需要巩固的?

3.这节课你有哪些做得不好的地方?

★作业布置

写一写你童年难忘的事儿。 ★自我评价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