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摘 要:现阶段,语文新课程改革虽然有所成效,但中学文言文教学还没有与新课程理念有效结合起来,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要想将中学文言文教学推向更高的台阶,教师不仅要从思想上给予引导,让学生正确认识文言文学习的必要性,还要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语文;兴趣;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6-001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6.010

  当前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但中学文言文教学一直没有什么变化,仍旧没有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产生了“学古文难,难于上青天”的心声,有了厌学的情绪。而《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阅读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为达到这一要求,我们必须改变教学观念,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那么,以往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着哪些问题呢?又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

  1.教学目标片面

  以往教师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认为:文言文教学就是扫清字词障碍,会意译文章就行,把容易考的知识点让学生死记硬背下来就可以了。只将教学目标定位在知识与技能上,忽略了学生的发展,教师的这种观念造成文言文教学目标片面。

  2.教学方法不恰当

  恰当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以往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占据主导角色,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违反了新课程理念,使学生滋生了厌学的心理倾向。另外,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传而授忽略了学习方法的引导。俗话说:“授之以鱼充饥一时,不如授之以渔终身受益。”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懂得学什么,还应让学生懂得怎么学,即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学生能举一反三,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教师还忽略了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分析能力的培养。阅读分析是最能体现文言文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通过阅读分析,可以了解文言文的思想内涵,体会遣词造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但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运用“串讲”法,对所学文章逐字逐句地翻译,剥夺了学生的阅读自主性,没有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文言文的热情。

  (二)学生方面

  以往传统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学生只关心所考知识点,为了考取较好的成绩,往往对所考内容死记硬背。另外,文言文与学生的生活时代严重脱节,遣词造句虽然优美,但对学生而言仍佶屈聱牙,加上教师教学方法的不当,使学生对文言文失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阻碍了文言文教学的发展。

  二、解决对策

  以学生兴趣为主导,以学生发展为目标,展开文言文教学。

  (一)激发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兴趣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只有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呢?

  1.借助多媒体寓教于乐

  文言文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他们大都对文言文不感兴趣。所以,要想让学生喜欢读,能读懂文言文,对文言文产生兴趣,就得设法拉近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距离。多媒体具有直观性强、容量大、传输速度快的特点,能够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为教师提供直观、形象、高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智力培养、素质提高提供空间。在文言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深受学生青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还要拥有深厚的古代文学知识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信手拈来,旁征博引,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学生感受到学好文言文的好处,产生羡慕之情,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2.“读、诵、唱”有机结合,激发兴趣

  文言文的教学,强调熟读成诵,最好能让学生模仿古人带着感情拉着腔调、摇头晃脑地诵读。读法有齐读、分组读、个人读、诵读、默读等,在教学中范读、朗读、齐读是必不可少的。文言文中某些字的读音与现代读法不同,要求教师范读,加深学生的记忆。如《荆轲刺秦王》“樊於期”一句中“於”不读“yū”而读“wū”,这些异音字的存在,体现了教师范读的必要性。此外,教师可以选一些广为传唱的古诗词让学生学唱,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如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可播放流行歌曲《明月几时有》,让学生跟着去读,去学唱,这样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全词的内容,同时在曲子的旋律中对全词所表达的意境也有所感悟,学习兴趣非常浓厚。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文言文教学应“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终身受益。古代文化知识浩如烟海,教师根本讲不尽,只有教给学生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去灵活分析、推断语言现象,才能使他们最终受益。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只注重传授表面知识,采用强压式教学。教师把自己或古人的观点,把教材规定的知识内容和盘托出,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和心得,影响了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和创造性。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是阅读的主人,为了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我们在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感受和创新意识。授课前,教师应根据教学重难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运用工具书,结合课文注释或相互讨论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以培养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对所学内容做出理解时,教师要给予肯定,使学生获得成就感,从而提高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

  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质疑并讨论,而对于学生提出的独特见解,只要言之有理,就要在精神上给予肯定,加以鼓励,这样学生就会勇于表现自我,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逐渐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方式多样化,灵活教学

  单一的教法枯燥无味,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法,使教材变活,学生乐学,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古代文言文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了解古代民族文化和研究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只要制定计划,整体安排,转变教学思想,努力探索教学方法,就一定能使文言文教学走向成功、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蒋玉萍.新课程校本教研问题与指导[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孙秋克.中国古代文学原理八论[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

  1995.

  [4] 刘敬波.《新课标》下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责任编辑 房晓伟]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