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反思4篇

《风》教学反思

吕雁湘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本节课是按照这样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的,让学生充分地经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制订计划——分组实验——得出结论——交流评价”这一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理解科学概念。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一、 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

在研究“烟带来的消息”时,充分放手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计划、自己的想法自主探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并且给学生们适当的引导。而是引导他们发现其它有价值的问题,充分保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体验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成功。

二、 提供有结构的材料,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究。

在教学中,我把有结构的材料交给学生,让他们尽可能地发现各种现象和规律,像科学家那样去认识事物的探索过程。比如在探究出流动的空气就是风后,我就把准备好的气球、扇子、电吹风等发给学生,让他们动手制作风,感受风。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风有大小、冷热等现象,从而引发新的问题风有什么好坏处呢?使他们产生自主活动的冲动,激起了探究的欲望。接着课件里出现风力发电、春景图及暴风后的情景,从而使研究引向更深一层。

三、 相互合作,实现脑力资源共享。

在本节教学中,我采用了合作探究的方法突破本节的难点。比如在设计“烟带来的消息”实验时,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智力挑战性的活动。让学生把所有的不可变因素准确的讲述出来是比较困难的,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通过小组内的交流与合作,班级内组与组之间的相互补充,竟然完整的探究出来,这不仅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惊喜。听会忘记,看能记住,做才能会,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为学生创造了动手做的机会,给了学生尽量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科学探究。整堂课探究氛围浓郁,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增强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土壤的保护》教学反思

吕雁湘

以学生所熟悉的、随处可见的土壤为话题,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出发,土壤是亿万个生命的母亲,从而引出保护土壤的重要性。 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重视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

(1)发现学习:

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分析,猜测:黄河水为什么这么黄?①可能是因为没有树。②可能是因为许多树都被砍了。③可能是没有种草。④可能是没有花草树木的保护。┄┄学生联想已有经验分析问题与现象之间的关系。由于大量乱砍滥伐,人们不合理的资源开发、生产建设活动,在荒山荒坡大量放牧等活动,从而造成水土流失。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告诉我们:“儿童通过与环境的自发的相互作用来发现自我。”本课首先给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黄河录像。激活学生的思维,捕足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自由选择,促进发现和探索的能力。

(2)重视儿童的学习意愿

皮亚杰认为:“学习经验是建立在儿童现有的思维水平之上的。”本课通过小组活动,探究黄河水变黄的原因,我有意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探究,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并找出各小组的实验结果不一样原因出在哪里?接着学生介绍他们实践新计划的经历,新技能的学习不是强制性的,而是由儿童的兴趣和意愿决定的。

(3) 承认个别差异

皮亚杰理论认为:“所有儿童都要经过相同的发展阶段,只是存在速度上的差异,所以老师必须因材施教,一视同仁。”在进行实验时,让学生以小组自主设计实验方法,通过相互之间的平等交流,使一些不成熟的想法逐步成熟起来,不完善的想法逐步完善起来。从中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让每位学生感受成功的快乐。

通过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保护土壤的建议:植树种草,保护资源;退耕还林,保护植被;绿化荒山,维护生态平衡。

《浮与沉》教学反思

吕雁湘

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浮沉”的现象。探究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物体的大小、轻重的关系。

刚升入三年级的学生接触实验探究还比较少,但是对于“浮与沉”的知识,他们有着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浮与沉”现象也有着许多似是而非的解释,从对生活中熟知的许多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猜测事实对比,到判断物体在水中浮沉与自身大小的关系。学生经历一个猜测及验证,矛盾与思考、疑问到探究、意识到概念的不断更新和提升的过程。

本课中“观察物体在水中的浮沉”实验比较简单,但学生对“体积”概念不清,从学生思维情况来看,学生建构科学概念较困难。于是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各种生活经验。他们试图让浮在水面上的东西沉下去,沉在水底的浮上来。然后将学生分成四到五人一个小组,他们通过观察自己带来的各种物体,首先提出问题----玻璃瓶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然后根据观察和自己生活中的经验及课前了解到有关信息进行猜测:会沉,会浮。制定出验证猜测结果的实验计划。教师设计探究情景:你有办法让它沉下去吗?

1:把里面灌满水 2:用沙子填满。

3:我觉得只要往杯子里装任何东西都可以的如何将这些物体放入水里去验证?然后将小组制定的计划付诸行动进行自己去进行物体沉浮的实验,进行探索,并作出研究记录,收集与物体沉浮相关的

信息,思考在这个玻璃瓶由浮变沉的过程中,什么改变了?(装了水)水多了,什么改变了呢?(重量改变了) 。进行全班交流,讨论物体沉浮与物体的哪些因素有关,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动手做实验时,学生能积极动手,学生都想出了办法改变了物体的浮和沉。学生边做实验边填写实验报告单,我进行了个别辅导,利用实验得出科学结论。 由此出现了三个探索的精彩画面:用手往下压小瓶,手一松,小瓶又浮了上来。拧下瓶盖,再下压,小瓶“咕嘟咕嘟”灌满了水,本想可以了,小瓶却悬浮在水中,又把水换成了橡皮泥,结果同样,问题一时搁浅。再把木块往下压,失败。把橡皮泥粘在木板上,使橡皮泥就浮起来了。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改变物体的沉浮。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实验中设计实验方案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实验材料的选择权下放到学生的手中,评价最优秀的团队的决定权也是在学生手中。而这些做法,就是教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然而学生真正的用好这手中的权利,从探究中获得成功则要以学生间的充分合作为前提。因此,教师为学生们提供合作的机会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正是教师看清了这一点,我在教学的环节设计中,将各个探究实验环节中,采用小组合作共同闯关,形成了各有分工、相互补充、彼此评价的合作氛围。于是,平等、民主、合作的良好学习方式在课堂中生成。学生的学习兴趣,决定了学生在本节课当中的参与热情和学习效果。教师能够引燃学生的学习激情,是这节课成功的几率已经大大的提高。因此,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设计就起着决

定性作用。而有的时候,教学内容是固定的,那么我们就需要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来补充教学内容的不足。在本次活动中,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也给本次活动带来了不少的遗憾。比如语言不够简洁、精彩;时间把握不够精确;板书不够整洁规范;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多样,不够精彩;还有个别之处活动不够充分,有些急于求成等等,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都需要不断地进行改进,要带领学生进行生动、精彩的科学探索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溶解》教学反思

吕雁湘

本节课讲解的是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溶解》的一个片段,总的来说,是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目标。 成功之处: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生认识了水的特征之后,指导学生初步认识水有溶解其他物体的性质;从能力培养来看,属于“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的系列。首先通过做实验,观察食盐放入水中搅拌后的变化过程(由大颗粒→小颗粒→微粒→“化”在水中),与沙子放入水中搅拌后的现象做比较,加深学生对溶解的印象,进行总结什么是溶解。同时通过实验判断几种常见的物体,哪些在水中溶解了,哪些没有溶解,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什么是溶解。 不足之处:

由于录制的时间关系,整个演示过程比较的仓促。其次,溶解的概念并没有讲得很清楚。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