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理念

现 代 教 育 理 念

于都天润实验学校 谢称发

(班主任培训稿)

●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观

●“学生是人”的学生观

●民主平等、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观

●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过程观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的评价观

●整体优化的大教育观

什么是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人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所形成的对教育的理性认识。任何教育行为背后都隐含着某种教育理念,只不过有的人教育理念正确、先进,有的人教育理念错误、落后。作为一个教师,特别是作为一个校长,应当不断加强修养,树立正确而先进的教育理念。这是因为,教育理念对我们的教育活动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它会影响教师对教育意义的认识,影响他们对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的判断以及对好的教育的探索和追求,影响教师对师生关系的看法,影响他们对日常进行的教育和教学中的各种问题的处理。“有没有明确而先进的教育理念,有没有对教育理想的追求,有没有不断改进工作的意识和能力,是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和一个平庸的教育工作者的根本区别。”

作为当代教育工作者,应该树立的新的教育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以人为本,既是一种新的基本理念的价值取向,又是一个基本的教育工作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表现,也是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要求。

“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具体包含三个方面的意思:其一,人是目的。其二,人是关键。其三,人是主人。

人是目的,人是关键,人是主人,这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以人为本价值观的完整内涵。教育的发展过

程与人的发展过程正在成为同一个过程。

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

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素质教育必须以育人为本。

学校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

为了孩子的一切”,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

由于先天遗传、后天环境、所受教育以及自身努力程度不尽相同,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教育对象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就像山有自己的姿态,鸟有自己的歌声,花有自己的色彩,树有自己的翠绿一样,孩子们也应有自己的个性。独特的个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重要标志。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都有其独立的人格特点和人生价值。我们不能幻想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修理”千差万别的学生,也不能用成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去强求学生效仿,只有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因势利导,才能促进自我价值

的实现和个性的全面发展。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以满腔的热情,满怀希望去点燃每一支火把,使每一个学

生都得到发展。

在教师的视野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固然不对,但“只见森林,不见树木”,也不能做到“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和“对症下药”。

●能让学生主动发展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儿童的成长是其心灵中真、善、美的种子不断生长、发展的过程。教育之为教育,在于心灵的“唤醒”。心灵的唤醒是教育的核心之所在,也就是说,只有能够唤醒人的灵魂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据说,苏格拉底小时候,有一次看到他父亲雕刻狮子,便问道:“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雕塑师?”父亲说:“以这只石狮子来说吧,我并不是在雕刻它,我只是在唤醒它。”“唤醒?”小苏格拉底不解地问。“对,狮子本来就沉睡在石块中,我只是将它从石头监牢里解救出来而已。”苏格拉底从父亲的话中得到启发,日后便成为一位

唤醒心灵的大师。

教育是师生心灵的和谐共振,是师生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心灵对心灵的理解,心灵对心灵的耕耘,心灵对心灵的创造。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唤醒,如

同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成长无法替代,发展必须主动。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培养出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是以追求高升学率为目的,而是促进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

动地发展。能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因此)激励学生主动发展,就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有一个精辟的比喻:“教育近乎农业生产,绝非工业生产。工业生产是把原料经过设计好的流程,做成合乎标准的成品。农业则不然,种下的种子是有生命力的,他们得自己长大,人们所做的是给它们适当的温度、水分、阳光和肥料,帮助它们好好地生长,以获得较好的收成。”这个比喻告诉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有生命的,是要靠自己长大的认识主体、实践主体、发展主体。教育影响作为一种“外因”,必须通过学生这一“内因”发挥作用。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关注学生,激励学生主动发展。

[案例一]

一天,我正在办公室里批发作文,办公室的门开了,高三(6)班学生刘勇走到我面前,声音很小,脸上带着一丝不安的神色对我说:“杨老师,请您帮我看一首诗。”说完就把他写的《山鹰》递给我。“呵,

你怎么不给赵老师看?”他低着头,没有吱声。

“他是你的班主任,又是语文老师。”我一边看着诗,一边说。

“赵老师看过,说我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说着,眼角含着的泪珠差点要滚出来。

“癞蛤蟆……这是什么意思?”

“说我期中考试有两门不及格,还写什么诗!”

“噢!”我望望刘勇,他好像很委屈。

“很好。”诗前面的“题记”一下就抓住了我的心——“山里孩子最喜欢什么?山鹰!我一个山里孩子,要像山鹰一样,有着搏击长空的雄心与信心。”这哪里是“题记”,分明是理想之光!是童心在闪耀!看后,我

鼓励了刘勇一番,并提出了修改意见。刘勇带着希望和信心离开了办公室。

第二天,刘勇就将修改稿送来了。我给他写了一段评语,并将诗与评语寄给了《语文报》。不久,

《语文报》在“发表园地”里用红标题将《山鹰》登出来了。

《山鹰》发表后,刘勇还陆陆续续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鼓励信100多封。

“山鹰”起飞了,我为他祝福。

这年放寒假,刘勇的班主任赵老师告诉我,期末考试,刘勇跃升到前列,还说谢谢我助了他一臂之

力。后来,刘勇还考上了大学。

以上两位教师对学生关注点不同,反映了教师的教育价值观不同,现代教师应关注学生多方面的发

展。

1、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发展,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教师对于考试学科外的知识与技能淡漠,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很少甚至不予理会,将使教育

发生很大的误差,不利于学生多方面发展。

2、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

教师要关注学生近期发展,更要注重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的发展。教师如仅仅关注学生通过“考试关”,这对学生的近期发展的关注尚不全面,更不用说关注学生中远期发展。 (家乡小木匠的故事)

3、关注学生发展的需求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要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学生刘勇期中考试两门不及格,还写诗,这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需求,这种需求是合理的,应当得到允许,应该得到满足。而在教师的不当关注中,合

理的需求不被认可、不被接受,学生的成长会受到挫伤,学校适应学生发展的功能也大大降低。

4、关注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

教师要允许学生采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内容,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教师要承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允许学生选择学

习内容、途径和方法。

5、关注学生的个人尊严

学生的尊严是学生生命的一部分,学生的人格应当受到尊重。在教师的不当关注中,学生被当作“知识的容器”,一些教师往往见“物”不见“人”,从而降低了学校教育中的“育人性”。学生的尊严,是在受尊重的人际环境中形成的,教师要平等、友善地对待学生,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三个不明的故事)

[阅读材料]

对待爱因斯坦不同的教育方法

爱因斯坦可以说是公认的科学巨匠。谈到科学、智慧、思考或想象力,人们经常想到爱因斯坦。但是,我们今天的教育能否培养出爱因斯坦?我们的教师,通过他们的教育,是培养爱因斯坦还是扼杀爱因斯坦呢?台湾詹志禹教授总结了几种对待爱因斯坦的不同的教育方法,比照我们自身的教育方式,值得每

一个教师深思。

1、扼杀爱因斯坦的六种方法

(1)叫他不要大惊小怪,净问些“愚蠢”的问题

童年时代的爱因斯坦非常好奇,对许多平凡的事物常感惊讶,例如:为什么罗盘的指针总指着南北向?为什么物体总是向下掉落而月亮却不掉下来?为什么三角形三边的高竟然会相于一点?等等。禁止他

的好奇,或嘲笑他的问题,将可有效地扼杀他。

(2)叫他实际一点,不要“胡思乱想、做白日梦”

中学时代的爱因斯坦颇具想象力。例如:他会想象一个人与一道光束平行运动时,会出现什么情况。长大之后的爱因斯坦仍然强调想象力,曾说“我的幻想天分比我汲取实际知识的才能更为重要”,并长期仰赖思考实验进行推理与辩论。例如:他曾想象光速列车、光速太空船以及断裂落下的电梯等情境,以分析“观测”、“参考系统”、“相对速度”与“同时性”等问题;他与量子论多位学者的辩论,也常涉及思考实验,所以,

从小抑制想象力的发展与运用,就可有效地扼杀他。

(3)叫他少读闲书,最好多花点心思在考试

爱因斯坦喜欢读课外书,尤其是在青少年时代,特别爱读科普的畅销书,他从这些“科普”书籍汲取大量的知识与科学世界观。另一方面,爱因斯坦和一般学生一样,并不喜欢考试时,他回忆起有一次学校的

考试时,说道:“在我通过最后的考试之后,我发现我有一整年对任何科学问题倒尽了口胃。”

(4)嘲笑他的语文能力,对他的语文表现不耐烦

爱因斯坦幼年时代较晚开始说话,说话速度相当缓慢,即使进入了中学时代,仍常因记不住外国语的单字而苦恼,所以他对语文领域的兴趣不大,能力也不强,只是善于撰写科学方面的文章(其论述简洁、清晰又漂亮)。如果老师或父母经常强调语文表现不耐烦,当可促使他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如果进一步强

迫他当律师赚大钱,扼杀效果可以更彻底。

(5)刻板授课,独衷某些派别,如果他不听课或逃课,就开除他

爱因斯坦进入瑞士联邦里工学院就读之后,对于某物理学教授的课程颇为厌恶,因为该教授采用自己的老师的著作取代古典物理学,却对马克斯威尔等重要物理学家的著作不屑一顾,于是,爱因斯坦开始旷课。所幸有同学借给他笔记看,而且他自修当代各重要物理学家的著作,透过物理学教科书或科普书籍,

才能以继续发展物理学的兴趣与潜能。

(6)说他目中无人,不懂伦理,因为他在年轻时竟然批评科学巨擘

爱因斯坦从小对于自己所擅长的科学领域相当自豪,并具有反权威的倾向;他认为科学探索应该勇敢大胆,不畏挑战权威,所以他曾经在早期的一篇论文中强烈批评普朗克(量子论先驱),但后来被好朋友所劝阻;他与曾经在某篇报告的初稿中激烈批评波滋曼的气体分子论,但后来收回成见。还好,他的这些大胆、率直的挑战,并未引起当时科学大师的报复或科学社群的排斥,所以他才能继续保有生存、发展

的空间。成名后的爱因斯坦,特别是晚年的爱因斯坦,变得非常敦厚谦虚,平易近人。

2、培育爱因斯坦的六种方法

(1)倾听他述说各种疑问与想象

大部分孩子其实都很像爱因斯坦。充满着疑问与想象;大部分父母或老师都急着给孩子答案,或急着对孩子的想象进行评价。其实,答案与评价都不是重点,如何保持孩子这种强烈的好奇心才是重点;如果答案与评价关系到孩子的好奇心,那么宁愿是不提供任何答案与评价,只要倾听他述说各项疑问与想象

即可(倾听是一种非常有效而且无副作用的增强方式)

爱因斯坦小时候对某些问题的好奇思考,保持了好几十年。所以,嘉德纳给爱因斯坦的评价是“未泯

的童心”。

(2)允许他对某些东西(如零件)或游戏(如拼图)很着迷

爱因斯坦小时候玩拼图游戏很认真,对于所有会动的零件都很着迷,这不是什么特点,因为很多孩子都有类似的行为,只不过认真玩的游戏或着迷的对象不一样罢了。但“认真”与“着迷”确实是杰出创造者的必备条件,杰出的物理学家必然对某些自然现象很着迷,杰出的电脑工程师必须对玩电脑很着迷,杰出的画家必然对构图、色彩与美感很着迷。只要着迷的对象不伤身心不伤他人,那么,着迷的能力值得珍惜,

因为“认真”与“着迷”反映出强烈的专注力与内在动机,并自然构成“毅力”的基础。

(3)允许他静静地自由思考

爱因斯坦从小就比较喜欢独处与思考,而不是一个热衷于社交的人。的确,社会互动的次数太频繁,会使一个人缺乏时间思考,或者会使思考缺乏深度。让孩子有时间坐下来思考,有时间进行反思,却是培

养孩子成为杰出创造人物的好方法之一。

(4)让他有机会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分离思考与情感

爱因斯坦虽然比较喜欢独处与思考,但他也不是一个孤僻、自闭的人物。他在想到好问题时,也会说给他的好朋友听,长大之后,则常说给他的同事或妻子听;他也能组织同学,分享思考。例如:他在联邦理工学院毕业之后,就与几个同学经常聚会,制订读书计划,有系统地阅读哲学与科学著作,并一起旅行、野营、游泳与激辨,这一群小团体被称为“奥林匹克”,他们的聚会其实是每一位成员(以爱因斯坦为

首)试验自己思想的机会。

(5)接纳他的平凡

爱因斯坦的童年其实相当平凡,甚至有一点适应不良;他的适应不良其实是一个自由思考者面前强烈束缚的环境时常有的现象。他的青少年时代相当平凡,第一次报考理工学院未被录取,大学毕业后想当

教师也被拒绝,没有人看出这一个青年的非凡潜能。

不平凡的人,不一定有不平凡的童年;反过来说,平凡的童年,可能孕育不平凡的杰出人物。这种长期、非线性的心理发展,即使智慧深厚的人也不一定能观察或预测得出。接纳孩子的平凡,给孩子多一

点发展的空间或多一点尝潜能的机会,总是不会错的。

(6)提供他优良、知性的课外读物,鼓励他阅读

爱因斯坦从小就喜欢阅读,特别是青少年时期,他就阅读了许多有关力和物质的畅销书,甚至阅读康德和达尔文的著作。透过这些哲学与科学的著作,奠定了他基本的世界观。爱因斯坦大学毕业后,仍然组织“奥林匹克”读书会,有系统地阅读科学与哲学著作,并相互交换心得。由此可见,大量阅读优良课外

读物,是爱因斯坦最重要的知识来源。

★2“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观

人才观是人们对什么是人才,什么是成功,衡量人才的标准是什么,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

地位如何,如何育才、用才等问题所持的观点和态度。

人人都有成才的愿望,人人都有成才的可能,学校要为每个孩子编织成才的梦想,要为每个孩子的明天积蓄成才的力量,要为每个孩子开辟多条成才的道路,要为每个孩子提供最适合他们发展的教育,这

是现代人才观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教师相信人人有才,才会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潜能;相信人人有才,才会积极寻求适合学生发展的好方法、好途径。年幼并非无知,教育并不是一切从零开始。只要有正确的引导,学生的潜能就会

像空气一样,放在多大的空间里,它就有多大。

(皮革马利翁效应 伟大的谎言)

每个人都有要求进步的愿望,这种要求进步的愿望是推动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一些学生所以缺乏学习的动力,恰恰是学校、家庭错误教育的结果。在教育实践中,有多少学生正陷入心理无望的境地?!他们被老师忽视,被同学岐视,受爱长责难,在烦恼中成长,在痛苦中学习,他们因此丧失了信心,丧失了学习的愿望和进步的动力。他们急需有这样一个人,能为他们“拨开迷雾,重见天日”,使他们重新证明自身的价值。一位中学校长曾说:“反复成功的孩子越来越好,反复失败的孩子越来越差。”“差生”概念是彻头彻尾的否定孩子,一旦孩子被戴上了“差生”的帽子,很可能会产生“标签效应”,让他们从小认定自己

是笨蛋、是坏蛋,这种自我否定倾向有可能使其长期生活在阴影里,甚至一辈子抬不起头来。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常会发现,有些教育工作者无视人性的丰富内涵,轻易地判定某个学生是没有希望、没有前途的人。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提到这样一位女教师:她班上一位男孩成绩很差,考试屡屡不及格,还常以各种各样的恶作剧把女教师气得双手发抖、面孔发白。当男孩子的家长决定让其辍学时,女教师如释重负,其他教师也都向她表示祝贺。事隔数年,女教师家的电视机坏了,那位上门修理的师傅手艺高超,很快修好了电视机,并开出了保修三年的保单。这位手艺高超的修理工正是当年那位辍学的学生。对此,女教师百感交集,愧疚于心:“他完全不是当时在我课堂上的那个人啊……我们做老师的怎么会没有发现,在我们认为无可救药的懒汉和毫无希望的„差生‟身上,在他们的心灵和双手

里,还蕴藏着天才,不仅是蕴藏着一个巧匠的天才,而是蕴藏着我们没有看到的大写的„人‟……” 教师如果相信,每个学生具有基本的学习能力和独特的发展方向,就不会造成这样的误判,而令自己遗憾。教师如果以“有教无类”的精神,依学生的个别需求,提供适应性教育,运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启发教育学生,并鼓励学生自我努力,自我实现,那么,教师就不会轻易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每一个学生

也会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

相信每个人都有发展的潜能,就是相信人具有可塑性,而相信人具有可塑性,正是教育的前提。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需要教师制定丰富灵活的教育计划,以适合不同天资禀赋的学生;需要教师从学生自我意识、学习风格、智力水平、个性因素入手,采取多种策略指导教育学生;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可能变化和更高水平的发展持有信心,不把学生看死、定型,而是要创造各种条件,为学生发展的可能性转化成发展的实现提供各种帮助。一位班主任,他班上曾经有这样一个学生,其数学成绩很好,但不爱学语文,所以语文成绩比较差。有一次班主任找他谈心,他说:“我妈妈带我去测过智商,医生说我左脑比右脑发达,数字概念强,形象思维能力弱,所以我的数学成绩比语文好。看来,我的语文成绩是上不去了。 ”班主任惊讶地问:“是这样吗?有空我去问问你妈妈。”班主任真的去了他家,找了他妈妈,并暗地里与他妈妈达成了一项协议。几天后,他的妈妈带他重新找了医生,回来后十分认真地对他说:“告诉你一件大事,医生说他上次搞错了,你是右脑比左脑还发达,学语文的能力比学数学的能力强多了!”他听后,睁大了眼睛,就好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那样兴奋。“是呀,医生说,他看错了结果,他说的是另一个同学而不是你,你的右脑比左脑发达。”孩子信以为真,真的认为“我的语文一定能够学好,我很行”。这个结果完全改变了他

对自己的看法。从些,他在学语文的时候,恢复了自信,提起了精神,语文成绩很快上来了。

有位哲人说得好:“所谓野草,就是价值尚未被发现的植物。”我们并不认为每个孩子都适合学校教育,但是我们坚定不移地认为,每个孩子都有成才的可能,能够成才。他不在这个方面成才,就在那个方面成才。他们将来能为社会所承认,能在社会上立足、发展。当然,这需要经过良好教育、科学训练和学生自

身奋发努力。

贝特西·罗杰斯认为:“孩子就像玫瑰花蕾,有不同的花期。最后开的花,与最早开的花一样美丽。”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就是成功的道路。清朝诗人顾嗣协“杂诗”云:“骏马能历险,力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人无全才,一个人的长处发展了,潜能发挥了,优势

发展方向找准了,这个人就是人才。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就是成功的道路。

★3“学生是人”的学生观

学生是学校教育存在的首要前提。没有学生,就无所谓学校,也就无所谓学校教育。所谓学生观,是教育者对学生的角色定位和对学生心智状况的基本估价,是教育者对学生的总体看法。

学生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有思想、有情感、有意志、有个性、有行为的人,参与和投入到教育

教学活动中的。有的教师提出了“八给”“八让”的口号。“八给”:

多给学生希望,让他们自己去成长;

多给学生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实践;

多给学生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

多给学生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多给学生舞台,让他们自己去展示;

多给学生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探索;

多给学生磨练,让他们自己去感悟;

多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自己去发展。

“八让”:

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

学习材料让学生感知;

学习过程让学生参与;

新的知识让学生发现;

个性问题让学生提出;

学习方法让学生归纳;

学习内容让学生小结;

学习效果让学生评价。

学生是独立的人,学生是成长发展中的人,学生是具有时代特点的人。在成长过程中同样会面临着许多烦恼,如,升学的压力,与父母、同学的关系,生理成熟提前与心理发展滞后的矛盾、独立与依赖的矛盾,现实与理想不一致的困惑,等等。面对学生的困惑、烦恼,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威信,成熟的社会经验,坦诚与他们交流,给他们出主意、想办法,教会他们主动进行心理调适,鼓励他们超越自我,积极

面对当代学生,帮助学生走过成长的烦恼,并敢于和学生共同成长。

[案例一]

当众顶撞令老师下不了台

某小学数学老师任刚(化名)在课堂上发现,二年级男生王思(化名)的数学作业没有做。任刚把王思叫到讲台,刚说了两句,就被王思回了四五句。一气之下,任刚将王思的本子摔在地上。不料,王思涨红了脸,大嚷道:“凭什么摔我的本子,你得向我道歉!”任刚愣了一下,对王思说:“这个问题,我们下课再谈,你现在先回座位。”可王思并不理睬,再次要求老师道歉。僵持了十几分钟,下课铃响了,课后,

任刚被叫到校长室接受批评,并向王思赔礼道歉。事后,任刚委屈地说:“虽然我摔本子不对,但事出有因。

如果学生都像他这样当众顶撞,这让老师怎么下得了台。”

反对方:不利于培养尊师、谦让美德

任教18年的宋老师称,过去的小学生成天把“老师说的”挂在嘴上,对老师非常尊敬。可现在个别小学生,动不动就和老师讲民主、要维权,顶撞起来根本不分场合。“如果一味迁就,就可能在班上形成随意和老师顶嘴的风气。而且《小学生文明礼仪规范》明确要求,学生要虚心听取老师的教诲,不顶撞老师。所以,对那种有意„顶撞‟老师的行为,应该制止。”宋老师这样说。一家长也表示,他不赞成学生顶撞老师。即便孩子在学校受点委屈,也应该采取适当的方式和老师沟通。鼓励顶撞,只会膨胀孩子的自我意识,不

利于培养谦让的美德。

赞成方:有利于培养民主、独立意识

市级机关的方女士说:“家里有什么事,我们都会和上小学的儿子商量,这么做就是有意培养他的独立和民主意识。在学校里,老师也应该宽容些,允许孩子的„合理顶撞‟。”北京东路的余老师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她说,过去这表明学生对老师有不满情绪。所以,与其让学生把不同意见压在心底,不如给他们适当的机会表达。况且,通过顶撞,老师能掌握学生的所思所想,这不但有利于培养老师的亲和力,也会

在学生中树立老师的威信。

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主自和维权意识比较强,这使师生关系发生了改变。以往,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具有绝对崇高的地位,现在教师的权威不再那么绝对了,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教师应当看到时代在发展,不要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对于一些爱顶撞的学生,要学会用艺术的教育方式化解矛盾。而家长也应教育孩子尊敬教师,特别要提醒孩子注意表达意见的方式,让他们知道——不分场合顶撞教师是

不礼貌行为,并不代表“独立”和“主见”。对这样的孩子更需要我们的宽容。

[案例]

宽容让我如此美丽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对此,我深有感触。

一次语文课上,两位同学声情并茂的朗读引起了其他同学的注意。我含笑地环视着这些可爱的孩子,忽然,我的眼睛定格在刘益身上:咦?此时的刘益在一张纸上匆忙地写着什么呢?我走近他。刘益也抬起了头,看到了正走近的我,一愣,又似乎立刻回过神来,赶忙将桌上的纸条揉成团捏紧并且往嘴里送,又觉不妥,复又捏紧在手上。这个孩子的一连串动作使我十分惊愕,因为我相信当时我的表情仍然是微笑的,

是什么让他反应如此强烈?我很奇怪。

“把纸条给我。”我和气地说。刘益看了我一 眼开始用力撕那纸团,一下子又撕不开,急得涨红了脸。“把纸条给我吧。”我仍然和气地说。刘益又看了我一眼,终于犹犹豫豫地把纸团放在了我手上。我铺开一看,只见上面龙飞凤舞地写着:“张叶,上次我送你的笔好用吗?如果不好就扔了,下次我买两支一样的,

你我一人一支。”旁边还画着一颗心,当然心上还插着一支丘比特之箭。我哑然失笑:这孩子…… 怎么办?批评?责备?不过,男孩子跟女孩子之间本来就是相互吸引的,让他自生自灭吧……正在思忖中,调皮鬼任镇却一旁喊着:“老师,念给我们大家听听吧。”一些同学立刻附和。我清楚地看到刘益狠狠地白了任镇一眼把头低下,“好啊!”我说,“刘益写了一首诗: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刘益满腹狐疑地看了我一眼。我继续说:“刘益不惜花费上课的时间来告诫自己要努力学习,这难道不是一种自相矛盾吗?”我声音里表现出来的责备让所有的学生沉默,但我还是看到了刘益感激的眼

神。

第二天,我收到了刘益的纸条,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敬爱的谢老师,您读的诗我记住了,您说的话我也听明白了,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不让您失望。谢老师,您是我最尊敬的老师。”

学生是成长发展的人。现在的孩子由于生活条件好,生理发育普遍提前。半数左右的女孩子在五六年级已有了初潮,加之受影视、书刊等媒体的影响,心理的早熟也随之而来。十一二岁的孩子已有了朦胧的性意识。看到异性同学来往就起哄,甚至传“我爱……”之类纸条的也有。这种情况往往令班主任感到非

常头疼。

心理学上把这种“不禁不为”、“愈禁愈为”的现象叫做“潘多拉效应”或“禁果效应”。早熟而无知、好奇而逆反正是当前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家长试图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强行隔断男女生的蒙胧情感只能是

“抽刀断水水更流。”

★4民主平等、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观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不成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激情,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力量。如果

一种教育未能触动人的灵魂,无法引起人的共鸣,不足以震撼人的心灵,那就不是成功的教育。

台湾教育家高震东先生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弗罗姆认为,爱不是一个人偶然幸运地体验并“陶醉”的一种纯粹的快感,而是一门艺术,一门需要知识和努力才能学会的艺术。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某直辖市教委随机抽取100名教师,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教师回答“是”。再问这100名教师所教的学生,“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吗?”回答“体会到”的仅占10%。90%与10%之间存在巨大的反差,这其中的原因,除了学生年幼无知,不善于理解、感受教师的爱心外,更主要的恐怕还在于教师不善于向学生传达爱的情感。一些教师在“我是为了学生好”“恨铁不成钢”“不打不成才”这种“好心”的驱使下,常常办出一些损害学生人格,甚至危害孩子健康和生命的事情。爱心在体现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侵犯了学生的权利,这种爱是“扭曲的爱”,甚至是“专制的爱”,因此,教师要把对学生的爱定位在合适的位置上。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人格和尊严,而且,学生的自尊心非常敏感。苏霍姆林斯基有感于学生自尊心的伤害而告诫教师,对待学生的自尊心,“要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那样小心。”学生除了年纪小一些外,不比成年人缺少任何东西。作为教师要相信和尊重每一个学生,以发展的眼光看

待学生,使他们始终处于愉悦的心境之中,以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老师很辛苦(赶毛驴的故事)有气仰看蓝天,想想那浩瀚的大海,虚怀若谷的千山万壑…

人的尊严,是在受尊重的,民主平等的人际环境中形成的。辱骂学生,大声训斥学生,羞辱、嘲笑学生,被称为教育中的“冷暴力。”教师要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就要避免对学生实施这种“冷暴力”。现实生活中,个别教师,口无遮拦,对成绩不好的学生,便以“脑袋笨得像猪似的”来挖苦;若他们试图表现自己的能力,则以“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来嘲讽;对品行不好的,则以“不知你父母是怎么养的”来侮辱;对于“双差生”,更是称之为“废物”来辱骂。如果说体罚主要是对学生身体伤害的话,那言语的伤害更像一把锋利的匕首,它伤的是学生的心。事实上,“冷暴力”比肉体上的惩罚,更让学生“念念不忘”,对学生造成的伤害可能更大。2003年4月12日,重庆市某学校一初三女生,因上学迟到,教师在班上严厉批评她:“你学习不好,人也不漂亮,长得又矮又丑,连坐台都没有资格。”该生因受到教师如此严厉的批评和数落之后,中午放学

时从学校教学楼跳下,自杀身亡。类似的悲剧时有发生,不能不引起教师的警觉。

每个学生有其独特的天性。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天性,接纳每个学生。如,教师在检查学生背书时,经常会发现,学生对课本上的插图进行了“加工”:有的给卖火柴的小女孩穿上了漂亮的鞋袜,嘴里

还啃着烤鸡腿;有的给小扬科画上一把小提琴;还有的为晏子配上长剑;给马克思和恩格斯戴上了官帽……学生的“杰作”千奇百怪,乍一看让人不可思议。许多教师可能会对在课本上乱涂乱画的学生表示气愤,甚至会把学生的“杰作”撕毁,这自然抹杀了孩子的天性,扼杀了学生的创作冲动,泯灭了学生善良的愿望。相反,教师如能独具慧眼,能静心品味这些“杰作”,就会发现,学生的“杰作”中,包含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体现了学生善良的天性:学生是想让卖火柴的小女孩过上幸福的生活;希望小扬科能拥有一把属于自己的小提琴;想象晏子文武双全……教师呵护学生的天性,尊重学生的人格,体现了新教育观念,有

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老鼠讲外语的结尾)(画图教育启示案例)

教师对待犯有过错的学生,要坚持“对事不对人”的原则。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到行为的过错;另一方面,要体现对学生作为人的尊重,以唤起他改正错误的积极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违纪学生发糖”的故事具有启发意义。一天,陶行知校长看到一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于是加以制止,并让他到办公室等候。陶先生回到办公室,见该生已在等候。陶先生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到了。”接着又陶出一颗糖给他:“这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遂掏出第三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拿出第四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励你一块,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面对“肇事者”,陶先生“反其道而行之”,历数了他在整个过程中表现出的一个个“闪光点”,充分体现了他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没有批评,没有斥责,没有让学生去写检查,更没有让其家长来校“共同教育”,却产生了理想的教育效果。尊重的力量有多大,可见一斑。尊重可以使人理智,也更易使人悔过。尊重往往可以唤醒人的良知,唤起人的内在

的自觉,常常可以产生无法估量的教育效果。 (地理老师的题目)

朋友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地理老师出了一道这样的题目——请简单地描述下列各国或各个城市(柬埔寨、阿拉伯、西班牙、葡萄牙、新加坡、好望角、古罗马、阿富汗、名古屋、澳门)。一位学生不知是真的一点都不知道,还是这些地名的排列诱发了他的幽默感,他操起笔来写道:从前有个村庄叫柬埔寨,里头住着一位老公公,大家叫他阿拉伯,他长着一副怪模样,尤其是他的牙齿,左边一颗西班牙,右边一颗葡萄牙。一天,他出去爬山,当他爬上新加坡的时候,突然看见一只头上长着一对好望角的古罗马

直冲过来,他被吓出一身阿富汗,拔腿就跑进名古屋,赶紧关上了澳门。

朋友问我,你怎样评判这份答卷。我笑着说:“如果要我写评语,我就会这样写:地理成绩0分,幽默感100分,想象力和创造力120分。末了还要加上一个注角,此人乃天生的广告奇才。”

因为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在对待孩子的“异想天开”方面实在堪称是“修剪”

的教育家。久而久之,想象力被甄没了,创造力被风干了,长大成人了。如同一首歌所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成了你,没什么希奇,“克隆”并非是什么好事,重要的是要超越你,才是进步。“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长大了的又以大人和老师对待他们那样的方式去对待他们的孩子……如此循环往复,永无穷

日,值得歌唱吗?

强制性教育的重要表现是教师惩罚学生(指不合理的惩罚)。不合理的惩罚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体罚。包括罚站、罚跪、罚跑、罚晒、罚冻、罚饿、罚吃有害物、打耳光、揪耳朵、敲脑袋、

踢屁股、抽教鞭、在学生脸上刻字等。(变相体罚--如罚抄作业等)

二是心罚。常见的有嘲笑、挖苦、奚落、贬损、中伤、侮辱、斥责、谩骂、恐吓、威胁、歧视等等。

强制性教育举例

例一:“威胁性的自我介绍”

“我的耳朵特别灵,眼睛特别尖。你们的一举一动,说过的每句话,我都知道得非常清楚。所以你们最好老实点,别想耍花样!……我教了这么多年书,你们的心理早就摸透了,甭给我玩什么猫腻儿。我治

人的方法有的是,一招比一招损,有不怕死的就试试!”

例二:“红椅子”与“绿领巾”

为了对付调皮淘气、影响课堂纪律的学生,广州一些学校的老师在教室前面的左边或右边单独设置

一个或几个特殊的座位让这些学生坐,这样的座位被称作“红椅子”。

“十一”过后,北京宣武区某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被分成两类:加入了少先队的孩子们戴上了红领巾,而

暂时没能入队的则被要求戴上绿领巾。

[阅读材料]

温州市教育局颁布《教师忌语十条》

1、“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脑子是不是有问题?”等指责学生智力低下的语言;2、“我没见过你这样差的学生”等伤害学生自尊心的语言;3、“懒得跟头猪似的”等有辱学生人格的语言;4、“你别上课了,给我出去”等剥夺学生受教育权利的语言;5、“回答不出来,站着”等违背教育规律的语言;6、“我是老师,我说了算!”等蛮横无理的语言;(先乘除后加减 介词、动词+ing)7、“再不改,马上叫你家长过来”等威胁恐吓学生的语言;8、“学习成绩不好,别的都好也没用”等打击学生自信心的语言;9、“闭嘴!我不想听你

说”等缺乏民主氛围的语言;10、“我要是你早不活了”等讽刺挖苦学生的语言。

★5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过程观

教育应当是师生互相关爱,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的过程,应当是师生感情默契、体验美好、共同成长、实现“双赢”的生命历程。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会闪烁出更加美丽动人的生命光彩!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仅仅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它同时还是互助合作的关系,是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关系。“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韩愈语)。教育过程本身是教师积极学习,不断提高的过程;是与学生共同探讨,协作研究的过程;“是教师不断地通过活动把学生和自己都推向新的创造性的方向”的过程。“向孩子学习,两代人共同成长”在今天已经是一个值得大力提

倡的崭新理念。

教育艺术需要智慧

教育智慧还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机智上。

唐老师正在教“游园不值”这首诗,突然一位迟到的学生“砰”的一声撞门而入,径直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唐老师照样上课,请学生思考:“诗人拜访友人为什么„小扣‟门扉而不„猛扣‟?”学生齐声回答:“因为那样不礼貌。”唐老师走到那位迟到的学生面前轻声说:“你赞成„小扣‟还是„猛扣‟呢?”这位学生脸开始发红,意识到自己刚才行为的不礼貌。唐老师对于学生的不良行为没有直接批评,而是随机应变,借题发挥进行教育,一方面让学生理解了“小扣”的意义,另一方面也教育了那位迟到的学生,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不要踩响“地雷”

第一次上课,就有一个自称在男教师面前能“过五关”、“斩六将”的女生,在教室后边的黑板上写了几个斗大的歪歪扭扭的字:“×××,请回去!”这位教师一走上讲台,见此非常生气,真想狠狠教训学生一顿,让他们知道,人是不可以随便侮辱的。但经验告诉他,制造恶作剧的学生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老师的情绪激动,暴跳如雷,甚至拂袖而去,那样只会暴露自己的浅薄与无能,损害教师的形象。他告诫自己,一定要上好这一课,在学生面前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于是,他微笑着说:“谢谢大家对我的恭维,我还没来,就把我的大名登载在黑板报的头版头条了。其实,我没有那么伟大,更没必要劳大家把我„请回去‟。在今后

的班级工作中,如果你们认为我不称职,我会自动下台。”一番和风细雨、柔中有刚的讲话,显示了这位教师“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良好素养。继之,他用平和深沉的语调讲述准备好的内容,对眼前发生的事只字不提。一个星期后,他又以“人与人应当怎样相处”为主题举行了一次班会,使学生认识到

一个人怎样才能赢得别人尊重,应该怎样去尊重别人。

暂时的冷静和退却,并不是放弃教育,事后抓住事件的实质,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使学生

心悦诚服地接受,这也是一种教育智慧。

教育艺术需要幽默

教育幽默是机敏诙谐的,它总是在轻松愉快中给人似启迪,体现出教师的机智。特级教师于漪发现一个学生的作文通篇没有一个标点,在课后对他进行了教育。可是,该生的第二次作文又无标点。原来该生做作业有个不好的习惯,往往等做好了再加标点,有时忘了标点就把作业交上去。于老师针对这种,在第二天的语文课上,捧着这篇无标点的作文读起来,一口气读了几百字,脸都涨红了。学生实在憋不住了,笑着说:“老师,你停停,换口气,这怎么行呢?”于漪老师摇摇头,说:“我不能停,要忠于作者原意。”一句话提醒了全班同学。原来于老师读的是一篇无标点的作文。那个同学想不到小小的标点符号上偷点懒,竟带来了如此不便。他惭愧地低下了头,教师趁热打铁,分析了运用标点符号在说话写文章的重要性。于漪老师造成了一种幽默的氛围,使那位写作文不加标点的学生羞惭而自责,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变沉脸

为笑脸,寓斥责于幽默之中,是教师的一种教育艺术。

雨果认为:“风格是打开未来之门的钥匙”。他说:“没有风格,你可以获得一时的成功,获得掌声、热闹、锣鼓、花冠、众人的陶醉的欢呼,可是你得不到真正的胜利、真正的荣誉、真正的桂冠。”雕塑家罗丹也说,有风格的艺术作品才是美的。可见,艺术作品只有具备了独树一帜的风格,才能产生积极的社会作用和不朽的艺术魅力。从风格学的角度看教学,教学这种艺术性活动就有了丰富斑斓的风格色彩。可以

说,有风格的教学才真正达到了审美的境界、艺术的境界。

一位教育学说: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

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

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案例分析

[案例]

美国科学教育协会代表团,在上海一所重点中学听了一节特级教师的物理课,其教学内容精当、目标明确、节奏紧凑、学生活动充分,教师的提问都是精心设计的,学生的回答也都清晰明了。按传统的评价标准,这堂课真可谓非常成功。但美国代表成员观摩后却说:“课堂上都是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既然学生都能回答了,为什么还要上课呢?上课应该是学生有问题,教师回答,师生共同讨论……” (枫叶啥颜

色?)/《四个孩子迟到的故事》。

据报载:湖北省武汉市某小学的王聪同学因在作文中写“春天不好”而受到老师的批评。以下是王聪对春天的描述:“春天细菌繁殖旺盛,夏季蚊虫都在这时孳生;春天易流行感冒;春天雨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很烦人,像个爱哭的小姑娘总也止不住;春天冷热不均,忽冷忽热……”作文交到老师那里,王聪挨了批评。老师不点名地对全班同学说:“有的同学不停地在作文中写春天不好,是不听老师讲解,胡思乱想跑了题的

结果。古往今来,文人们都夸春天好,说春天不好是动错了脑筋。”

>\>\……

★6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的评价观

●评价不是为了排队,而是为了发展

●多一把尺子,就会多一批好学生

●“好学生”是“评价出来”的

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试验:把一条梭鱼放养在有很多小鱼的鱼缸中,让它随时可以吞吃小鱼,然后用一片玻璃把它与小鱼隔开,它饥饿时再去吞食小鱼却遭到了无情的阻挡。在内部饥饿和外部小鱼双重刺激的强烈驱使下,它一次次徒劳地发起攻势,屡遭失败后,它吞噬小鱼的希望和信心逐步下降,终致完全丧失。这时,试验者再抽去玻璃,但它却不再捕食,竟致活活饿死。心理学家把这种屡遭挫折后形成的放弃行为称为习得性无助行为,即反复的失败会使人产生无助感。学生为了使自尊心免遭进一步伤害,就可能放弃上进的努力,或者产生退缩行为,自我封闭以逃避失败的体验;或者为了寻求一时的心理满足,达到暂时的心理平衡,就以调皮捣蛋、欺负同学、反抗教师等行为来显示自己的力量,或引起教师、同学

的关注。

学生好比种子,需要教师提供土壤、水分、肥料、空气和阳光帮助其成长。

没有赏识,没有成功,也就没有了自信,没有了希望。可以这样说:孩子是夸奖大的,“好学生”是“评价出来”的。赞美与夸奖是照射到心里的一缕阳光。给了阳光,孩子的心灵就灿烂。南京有一位家长,把一个双耳几乎全聋的女儿,培养成了一位学识出众的高才生。其实,他只是一个工厂的技术员。他说,第一次让女儿做应用题,10道题只做对1题。一般的家长,如果遇到这情况,肯定会责备孩子。但是,他却给对的那道题打上了一个大红钩,然后写上一行字:“你太了不起了,第一次做应用题,就对了一道,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碰也不敢碰应用题。”8岁的女儿看了十分兴奋,她对数学的兴趣很浓,初中入学考试,数学得了99分;10岁时,她写出了6万字的科幻作品。这位父亲说:“哪怕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你也应该饱含热情地欣赏他,拥抱他,赞美他。”是的,对孩子而言,适当的赞美和鼓励会激发它们的积极性,即使一个平庸的孩子,在赞美的雨露下也会变得鲜活起来。家长和教师,都不应该一味指责孩子,而应找出他们的优点,放大他们的优点,赞美他们的优点,充分体现出对他们的尊重,力求让他们找回失落

的自信。

《中国青年报》2001年4月2日刊登了端木先生的一篇纪实文章《我以性命担保她行》。作者向我们介绍了他那在国内被称之为“没有数学脑子”的、只能上文科班的、垂头丧气感到“厌学”的女儿。他女儿在美国沙龙高中就读仅仅三四个月,却发生了令人惊奇而且是不可思议的变化,这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的评价。那个叫科林斯的老师在评价作者的女儿时说:“我以性命担保她行。对此,一秒钟都不应该怀疑!”教师的这种评价,让他的学生终身难忘,在他的学生心中产生了永久的魅力!一个西方学者说得好: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就学会了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友爱之中,他就学会了这世界是生活的好地方。(转引自戈登?德莱顿等:《学

习的革命》)

处在学习过程中的学生就像一只没倒满的水杯。这在一些教师眼里,通常看到是“一半是空的”;而在另一些教师那里,却总是看到“一半是满的”。前者否定,后者肯定,哪一种会对学生产生激励作用呢?当

然是后者,这种效应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分组评价试验案例启示)

教师学会从积极的方面评价学生,实际上是用鼓励和赞扬的方式唤起学生内在的真、善、美的力量,激起他们向前、向上的积极性。在非洲的巴贝姆巴族中,至今仍然保持着一种古老的仪式:当族里的某个人因为行为有失检点而犯了错误时,族长会让其站在村落的中央,整个部落的人都会赶来,将这个犯错误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来“教训”他。围上来的人们,从最年长的开始发言,依次告诉这个犯错的人,他今生曾经为整个部落做过哪些好事。每个族人都必须将犯错人的优点用真诚的语言叙述一遍。叙述时既不能夸大事实,也不允许出言不逊,而且不能重复别人已经说过的赞美。整个仪式,要持续到所有族人将正面的评语都说完为止。巴贝姆巴族人是智慧的,他们这是要向犯错的人表明一种态度:既然你曾经为部落做过那么多的好事、善事,有着那么多的优点,那么,请你记住教训,改正错误。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

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

附一:案例分析

[案例一]

美国某小学三年级上“蚯蚓”课。教师拿了一盒活蚯蚓分发给学生,蚯蚓到处乱爬,于是学生满教室抓

蚯蚓。然后教师让学生观察蚯蚓,并组织讨论。

一个孩子说:“我看见蚯蚓没有脚,可是能爬。”

老师说:“好。”

一个孩子说:“那不是爬,是蠕动。”

老师说:“你说得更好。”

一个孩子说:“我发现蚯蚓身上是一环一环的。”

老师说:“你观察得很仔细。”

一个孩子说:“我尝了尝,蚯蚓是咸的。”

老师说:“我不如你,你很勇敢。”

一个孩子说:“我用一根细线把蚯蚓拴起来,然后把蚯蚓吞了下去,又拉出来,我发现它还活着,说

明它生命力很强。”

老师站了起来,兴奋地说:“你真了不起,我应该向你学习,勇于为科学献身!”

既然讲蚯蚓,这位老师难道不会挂一张蚯蚓的挂图,总结出几个关于蚯蚓的知识点,让学生记住吗?那该多么“规范”,再说也有利于考试呀!我们认为他不是不会,而是不愿意这样做。他关注的焦点显然不在学生最后能记住多少关于蚯蚓的知识,而在学生的主体性、观察能力和研究能力。这堂课上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发散性思维;没有批评制止,只有真诚的赞赏和鼓励;没有高高在上的严师,只有一个码头的大朋友。学生可能没有记住完整的知识点,但是他们得到了更多、更重要的东西。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就应注意把握教育的动态过程,就应关注教育过程的诸要素,它不仅仅是结果。

真诚地赏识学生,应把握一个尺度。

好学生·坏学生

小时候,爸妈最爱说的一句话是:乖乖,听话。听大人话就是好孩子。现在,我最恨这句话!

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我一直被当作“榜样”挂在老师的嘴边,几乎所有的老师、领导都说我是听话、

懂事的好孩子。

直到有一天,我才发现我对社会一无所知。就连妈妈也渐渐对我不满起来,说我不会处事,应变能力不强,好像我浑身都是傻傻的书呆子气。原有的优越感霎时像不堪一击的泡沫破裂了……我感到社会上的观念与我在学校、家庭所受的教育实在大相径庭。虽然我一直是个“好孩子”,可我要说,我所受的早期

社会教育是失败的……走上社会我才发现缺少了太多的东西。

这是一个昔日的“好孩子”、“好学生”的沉痛诉说,我们这些做老师的,听了心里有何感想呢?长期以来,我们举着“分数+听话”这一“大尺”,造就了不少这样的“好学生。”谁曾想,若干年后,这些当初令我们无比得意和自豪的学生会反戈痛击这一“标尺”吗?更令我们痛心的是,我们不断地看到,当初我们用这一“标尺”判定“好学生”,如今在现实面前碰壁受挫的有之,碌碌无为的有之;而被这“标尺”无情地判为“边角废料”的所谓“坏学生”中却也不乏“企业明星”、“商界巨贾”等。我们在感慨世事难料,抱怨“脑体倒挂”的同时,是

不是也应该从教育自身来寻找一下原因呢?

真诚地赏识学生,应讲求艺术和方法

反思自己以前所倡导的赏识教育,在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上确实有原则、无原则地溢满了“赞美之声”。对于学生的日常行为,我总是习惯地赞叹“有进步”、“了不起”、“我们班的学生是最棒的”;在课堂教学上,我经常习以为常地竖起了大拇指:“真好”、“真行”、“很不错”,有时还兴师动众地要求全班学生一次次掌声鼓励;甚至一位学生结结巴巴地读完课文,我有时也会言不由衷地表扬:“你读得真好!。”更致使的错误是,对学生的赏识只凭自己预先的设计进行,而不善于敏感地、用心地去随机捕捉赏识点。这都不利于对学生积极性的激发,有些甚至造成了学生的惰性和自满。新课程的理念与实践,似乎只有“一步之遥”,但迈好这一步却是极其不容易的。几经反思,我想,赏识教育要事半功倍,必须发乎真诚,有的放矢。因

此,要真诚赏识,至少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真诚地赏识学生,应用心观察和了解学生

用心地观察和了解,准确、具体地把握孩子的表现和成就,针对不同孩子的现实基础和进步特点去夸奖孩子,是我们真诚赏识学生的基础。只有细心地观察孩子,在孩子精心准备、刻苦努力处找准赏识点,才会让他们觉得被赏识与表扬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值得珍惜,这样他们才会真正焕发出拼博进取的原动力。真诚的赏识是细化的、具体化的,让学生明了哪些行为与进步有关系。比如:“你今天主动捡起了地上的纸屑,这很好!”“你今天的作业书写得很清楚,要保持哟!”“你这张画虽然粗糙了一点,但色彩用得挺好!”

等等。

2、真诚地赏识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老师是学生最尊敬的人,首先要具有师胸怀。视学生为平等个性,常怀关爱、体谅之心,从而奠定

教学相长、和谐共处之根基。

赏识不应仅仅是“你是一个天才”、“你真棒”等口头上的泛泛表扬。老师如果能完全读懂学生,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不同方式进行表扬,赏识将会产生更大的教育效果。一颗五角星、一个微笑或惊奇的表情、一个竖起的大拇指、一缕赞许的目光,抑或给学生一次意想不到的惊喜安排……都会让学生激动不已。同时,对于学生的闪光点,我们既可以在全班学生面前真诚的夸奖,也可以在学生的耳边轻轻地称赞,可以打个电话告诉他的父母,还可以通过网上交流进行鼓励,甚至在他的好朋友面前赞扬一番……总之,用好

的赏识的艺术和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催化真诚的魅力和魔力。

真诚地赏识学生,应恰如其分、实事求是。赏识要准确。如果赏识得不准,学生就会感到受了欺骗,认为老师在故意夸他,也就起不到激励作用。特别要注意不能赏识错了,否则学生会把错的当对的,以后你想改过来都很难,因为他心目中的是非标准因教师的错误夸奖而混淆了。赏识要有原则。有些老师现在一提到“批评”就讳莫如深,唯恐“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以至于不分是非地肯定和表扬。一味地表扬,正如一味惩罚一样并不可取。不需要付出努力,唾手可得的称赞有谁会珍惜呢?更可怕的是,赏识的滥用会使学生的兴趣发生偏离,养成他们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的学习态度。符合学生理性预期的赏识是事半功倍的“四两拨千斤”,而超值的赏识不仅不能起到激励学生的作用,反而会滋长他们的惰性,使学生盲目乐观甚至骄傲自满。正如禾苗干涸了,需要浇水,但不能太多,水多了就会淹死;车胎瘪了,需要充气,但不能太足,太足了就会爆炸;生命短暂,需要关爱,但爱不能太多,爱得多了就成了伤害。赏识同样是一把双刃剑,

理性地赏识学生是真诚赏识的题中之意!

{真诚地赏识学生,应引导学生在“被赏识”中学会“主动赏识”有人说,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然而,从一定意义上说,能主动地去赏识别人往往比被人赏识更为珍贵和难得。学会了赏识别人,就能为自己和同伴带来自信,让自己在“我是好孩子”、“我会欣赏好孩子”的健康心中成长;学会了赏识别人,就能在谦虚和学习中拉近心灵的距离,让彼此都能品味着关爱地成长。这种健康、积极的互动效用呈几何级数放大的,不可估量。同时,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学会了赏识,才能促进合作,分享愉快。赏识是金,只有让孩子真正学会了赏识别人,这样的赏识教育才是成功的!}

总之,真诚的赏识是一种策略,更是一种艺术,可以奏响师生间最和谐的音符。愿我们的每位老师

都能成为沐泽荷花的红日和雨露,去辐照无边的绿色。

★7整体优化的大教育观

教育家说:“一个好的学校不光要有大楼、大师,还要有大爱。”有一篇题为《苏珊的帽子》的文章,记叙了一个俊俏、可爱的小女孩苏姗在学校受到的关爱。当她读一年级的时候,小小的身体里竟长了肿瘤,经过三个月的化疗,她的头发全掉光了,一个光亮的脑袋对于一个七岁的女孩是残酷的,她发愁以后的学

习生活。

在苏姗返校上课前,苏姗的班主任——一位年轻的女教师热情而郊重地在班上宣布:“从下星期一开始,我们要学习认识各种各样的帽子,所有的同学都要戴着自己的帽子到学校来上课,越新奇越好。”孩子

们不知教师的良苦用心,只是听教师的话而已。

星期一到了,离开学校三个月的苏姗第一次回到了她所熟悉的教室。但是,她站在教室门口却迟迟没有进去,她担心,她犹豫,因为她戴了一顶帽子。令她感到意外的是,她的每一个同学都戴着帽子,和他们的五花八门的帽子比起来,她的那顶帽子显得那样普普通通,几乎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她忐忑不安的安静下来了,灰溜溜的情绪一下子飘散了。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苏姗常常忘了自己戴着一顶帽

子,而同学们呢,似乎也忘了。

这个故事不过几百字,内容也简单,但人们会为其深厚的人性主义内涵所感动。这位教师细心地关注幼小生命内心微妙的情感,费尽心力去保护这个一年级孩子稚嫩的双翅,为一个有病的孩子保持一种自

尊、自信,为她扬起远航的风帆。这体现了教育的人本主义光辉。这个故事能让人思考许多。

学生是什么?有人说,学生是受教育者;有人说,学生是认知主体。但无论怎样界定,学生首先是人,学生存在的第一要素是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具有独特情感和独特需求的生命体。教育首先应关注的人,关注人的情感,关注人的价值,关注人性的完善。素质教育要求一切从学生的利益出发,着眼于学生的根本幸福,培养人格健全的的,这在理论上是抽象的,但事实上,它是那样具体,甚至于体现在教师对

学生一言一行上。陶行知提倡创造教育,要求解放儿童。

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

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

解放儿童的嘴,使他们能说;

解放儿童的耳,使他们能听;

解放儿童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

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他们有空闲来消化学问,并且学一些自己渴望的学问,干一些自己想干的事情。

他还提出著名的口号:“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对于人的发展来说,自由的时间和空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拥有这种资源,人的发展就有了基

本的保障;而这种资源的失去或被剥夺,则会对人的发展造成重大的困难和障碍。

学生享有充足的自由时间,就等于享有了充分发展和发挥自己爱好、兴趣和才能的机会。

苏霍姆林斯基:“拥有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是个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孩子的素质和天资只有当他每天都有时间从事自行选择的喜爱的劳动时才能得到发挥。因此,我们认为给学生提供空余时间就是创造宝贵财富。……我们给自己的教育工作定了这样一条常规:学生应当拥有同花费在学校课堂上一样多的

空闲时间。”

“只有当孩子每天按照自己的愿望随意使用5-7个小时的空余时间,才有可能培育出聪明的、全面发展的人来。离开这一点去谈论全面发展、谈论素质爱好、天赋才能,只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 按道理,现在学生的的课余时间本来是比较多的。双休日和节假日共有160多天,法定的学习时间

还不到200天。但事实并非如此。“校园歌曲”唱道:

“书包最重的人是我,作业最多的人是我;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是我还是我。”另一版本: “上学最早的,是我;回家最晚的,是我;玩得最少的,作业最多的,睡觉最迟的,最困最累的,是

我是我还是我……”

据广西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学生睡眠时间普遍不足:72.8%的中小学生每天少于9小时,45.5%的初中生不足8小时,高中生平均仅7小时。学生对这种单调枯燥的学校生活深感不满和苦闷。一首校园童

谣唱道: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我去炸学,老师不知道。拉开

弦,赶快跑,轰隆一声学校没有了。”

陶行知曾经一再呼吁解放学生的时间。“一般学校把儿童全部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了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创造了。创造的儿童教育,首先要

为儿童争取时间之解放。”

卢梭还曾提出一个独特的教育法则--“不仅不应当争取时间,而且还必须把时间白白地放过去。”(让儿童有可以由自己自由地支配的时间去思考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或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环境的创设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很大的作用,学校要让每一个橱窗、每一面墙壁、每一棵树、每一盆花都成为激励学生成长的好素材,要让“每一面墙壁都说话”。学校在营造物质环境时,要体现环境的

熏陶作用,体现教育价值。

环境的创造与创造环境应协同一致。创造需要创造的环境,而环境的创造过程又能体现创造的成果,培养创造力。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作为学校校长要

鼓励教师、学生参与与校园环境的建设。这样,教师、学生既是学校环境的创造者,又是良好环境的共同

享用者。

老师们,无论科学如何日新月异地发展,人的成长都如同树木一样:需要阳光,需要雨露,需要肥沃的土壤和适宜的气候……这是最直白,最简单的现代教育理念。 当教育成为年轻生命的自由呼唤和歌唱,创造出“茂密之树和碧草蓝天交相辉映”之时,我们的教育就一定会获得真正意义的成功!我们的课堂

也一定会绽放生命的火花,呈放生命之绿色!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