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下)]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史(下)》作业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海国图志》:(1)魏源撰。(2)主要记述了西方各国的历史、地理及科技方面的情况,对于西方资

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制度,也作了介绍。(3)对于近代中国人之了解西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天京事变:1856年,由于洪杨矛盾及诸王之间矛盾的激化,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在太平天国首都天京爆发的一场内讧。它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力量,是太平天国事业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3.京师同文馆:洋务派创办的重要的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材的学校,1862年设立于北京。先后设立英文、法文、俄文、德文、日文及算学馆,起初仅招收十三、四岁的八旗子弟入学,后兼收年岁较长的八旗子弟及汉族学生,聘请洋员充当教习。

4.“训政”:(1)国民党叛变革后,在1928年8月作出实施“训政”的决议,10月通过了《训政纲领》;(2)这个纲领规定由国民党中央行使“政权”与“治权”,表明国民党一党专政和“以党治国”制度的建立和剥夺了人民的一切权利;(3)五院制的建立,标志着国民党“训政体制”的完全确立和对国家政权的垄断;(4)国民党的“训政体制”表面上是依照孙中山建国大纲所确的基本原则,但蒋介石将其变为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法西斯制度。

5.忻口战役:(1)忻口战役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山西忻县以北忻口一带抗击日本侵略军进攻的一次大规模战役。1937年10月,日军向太原进犯。国民党政府军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任前敌总指挥,以8个军又3个师的兵力组织防御。中日军队激战半月之久;(2)26日,娘子关失守,日军进逼太原。11月2日,忻口守军奉命撤离忻口战场,向太原北部转移。忻口战役历时20余天,歼灭日军2万余人,虽然中国方面失利,付出了重大牺牲,但是中国守军英勇抵抗,从而消耗了大量敌军,争取了时间;(3)这一战役破坏了日军的河北平原会战计划,使平汉线中国军队得以南撤。

6.中原突围:(1)1946年6月,蒋介石调集了20多个师,6万余人的部队,加紧包围和蚕食中原解放区,企图消灭李先念等领导的中原军区的部队,打通国民党军向华东、华北和东北进军的通道;(2)中原军区遵照中共中央军委的指示,为了保存力量,争取主动,除以一部分武装分散坚持游击战争,牵制敌人,掩护主力转移外,主力在军区司令员李先念、政治委员郑位三等军区领导的率领下,于6月底分两路向西突围。右路突围部队于6月29日晚越过平汉路,7月下旬进入陕南。左路突围部队于7月下旬进入苏皖解放区;(3)中原军区部队的成功突围,打破国民党军苦心经营半年之久的封锁和包围,胜利地完成了战略转移的任务。从战略上有力地配合了其他解放区的作战。

7.“一化三改”:一化三改是1953年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概括性说法,即:在一五计划时期中国共产党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个改造到1956年基本完成。

8.《时务报》:维新运动期间维新派创办的重要刊物之一,1896年由维新志士汪康年等创刊于上海,由梁启超担任主笔。该刊发表了大量的鼓吹维新变法的文章,对于推动维运动走向高潮起到了重要作用。1898年停刊。

9.余栋臣起义: 1890年,四川大足因民教冲突而导致的反洋教起义。遭镇压后,于1898年再次起义,其领导人是余栋臣。起义波及四川30余县,是近代史上一次著名的有组织的反洋教斗争。

10.“江楚三折”:(1) 1901年,清政发出新政上谕,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名发出三份上奏,史称“江楚三折”。(2)内容包括教育改革、整顿中法及吸取西法三个方面。基本上仍未脱离“中体

西用”的框架,为清末新政奠定了基础。

11.资政院:清政府在预备立宪中所设立的中央咨议机关,于1910年10月正式成立。设总裁两人,以王公大臣特旨简充;设副总裁二至四人,以三品以上大员特旨简充;议员分钦选、民选两种。负责议定国家岁出入预算、决算、税法、公债、制定法规、弹劾大臣及议定奉特旨交议等事项。)它貌似资产阶级议院,实为清府的御用机关,清室退位后解散。

12.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1)1928年2月2日,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在南京召开。(2)会议通过一系列决议案,主要内容有:开除谭平山、林祖涵中监委员候补委员中共产党员;各地党员一律重新登记,登记期间停止征收党员;制止所谓“共产党阴谋”,“所有共产党之理论、方法、机关、运动,均应积极铲除。”对原宁汉两方的决议案进行审查,凡与联俄容共政策有关者,一律取消,凡因反共关系开除党籍者,一律无效;中央政治会议及各地分会仍可存在;军事委员会为国民政府军政最高机关。(3)“集中革命势力、限期完成北伐”。(4)会议推举了国民党中央常务,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等。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使以蒋介石集团为中心的国民党内部的统一得到加强。虽然后来蒋介石又有两次短暂的下野,但它为此后蒋介石在国民党内的长期统治地位奠定了基础。

13.皖南事变:(1)1940年10月19日,蒋介石指使何应钦、白崇禧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名义致朱德、彭德怀和新四军叶挺、项英,强令将在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于1个月内开赴黄河以北。(2)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军军部直属部队等9千余人,在叶挺、项英率领下开始北移。1月6日,当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地区时,遭到国民党7个师约8万人的突然袭击。新四军英勇抗击,激战7昼夜,终因众寡悬殊, 弹尽粮绝,除傅秋涛率2000余人分散突围外,少数被俘,大部壮烈牺牲。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是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高峰。事变发生后,全国人民谴责蒋介石发动皖南事变。1941年3月,蒋介石被迫“保证”决不再有“剿共”的军事行动。

14.“五·一六通知”:(1)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由毛泽东主持起草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即《五一六通知》)。(2)《通知》完全抹煞建国以来思想文化战线上成就,歪曲国内阶级形势和党、国家的状况,提出文化革命的目的是对一大批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进行批判。号召批判所谓混进党、政府、军队和文化领域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因此,《通知》反映了毛泽东关于“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为“文化大革命”确定了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3)它的通过和贯彻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15.《海国四说》:(1)鸦片战后,梁廷枏撰。(2)主要介绍了欧美诸国的历史、地理概况,还介绍了美国的民主制度。(3)成为近代中人了解西方,向西方学习的重要著作。

16.总理衙门:(1)1861年清政府设立的与西方列强进行交涉的重要机构,举凡清政府与西方一切相关事宜,均归它节制。(2)这是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重大变化,对于近代中国之向西方学习起到了重要的领导作用。(3)1901年取消,被外务部所代替。

17.黑旗军:(1)由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广西延凌国起义的余部转化而来。其领袖是刘永福。(2)后参加了中法战争及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在近代中国反抗外敌入侵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8.《天演论》:(1)严复翻译的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进化与伦理》论文集的前两篇。(2)宣传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优胜劣汰思想。(3)对于推动维新变法及近代中国的启蒙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戴季陶主义:(1)第一,在思想方面,他提出了一个“道统说”。他说,孙中山的思想,就是中国两千

多年以来儒家的“正统思想”。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中国固有之伦理哲学和政治哲学的思想为基础”。否定了孙中山思想的革命精神。目的是反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2)第二,在政治上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及其学说。首先,他否认阶级在存在,认为:“中国的革命与反革命势力的对立,是觉悟与不觉悟的对立”,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不适用于中国。(3)第三,组织上鼓吹团体的排拒性。戴季陶认为:“国民党内,有了共产党,就是一党有两个中心,这是国民党最大有危险”,因此,他要求国民党中的共产党人应只信仰三民主义,而不应当信仰共产主义,否则就是“共信不立”,由此推论“共主不立,互信不生;互信不生,团结不固;团结不固,不能生存”。

20.制宪国大:(1)1946年11月15日, 国民党占领张家口后,违背政治协商会议的规定,单方面召开了这次“国民大会”。(2)国民党和青年党、民社党的代表以及胡适、王云五、傅斯年、胡霖等“社会贤达” 1600 多人参加了大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拒绝参加。这次大会的中心任务是制定《中华民国宪法》,故又称为“制宪国大”。(3)12月25日,国大正式制通过了新宪法,并决定正式行宪的日期是1947年12月25日。

21.人民公社:(1)1958 年 8 月 17日在北戴河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两个月的时间,就在全国实现了人民公社化。(2)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的农村基层组织,其主要特点是“一大二公”,即规模大,公有化(集体化)程度高。1959 年2月中共中央确定人民公社实行队为基础,三级所有制。这样的管理体制一直延续到1979年。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到1984年底完成政社分开工作。原来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不复存在。

22.时务学堂:(1)1897年维新派谭嗣同、唐才常等在巡抚陈宝箴支持下在长沙创办的培养变法人才的新式学校。(2)以梁启超为总教习,宣传西方的近代民主思想及公羊学派的基本理论。(3)后在顽固派的阻挠之下改变办学宗旨,但对于推动湖南地区的变运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23.“门户开放”政策:(1)1899年美国国务卿海约翰向英、俄、德、法、意、日诸国提出关于中国问题的“门户开放”通牒。(2)在承认列强在华利益的前提下,保证美国在华的利益。后在义和团运动中提出第二次“照会”。(3)为美国在华的势力逐渐上升起到了重要作用。

24.黄花岗起义:1911年4月革命派在广州发起的一次重要武装起义,参加起义的革命志士在黄兴等的率领之下,猛攻两广总督衙门,但在清军的镇压之下最后惨遭失败。事后,牺牲的革命烈士遗骸72具合葬于广州红花岗(后改称黄花岗),史称“黄花岗起义”。是役使同盟会丧失了许多优秀干部,但它对清王朝的统治也造成了沉重打击,促进了革命高潮的到来,为武昌起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5.护国战争:(1)1915年底,蔡锷在云南组护国军,与云南将军唐继尧等宣布云南独立,以武力反对袁世凯的帝制,进步党人梁启超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2)护国战争主要在川、黔、湘、粤、桂数省展开,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维护了“共和”。

26.武汉政府:(1)武汉国民政府,是指1926年12月13日,由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国民政府委员会在武汉召开的联席会议(简称武汉联席会议或临时政府)。(2)和1927年3月10日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上成立的正式政府。(3)直至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叛变为止,它只存在了七个月的时间(不包括汪精卫叛变以后)。

27.“法币”:(1)1955年11月,国民政府进行币制改革,发布法令,由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行的纸币为全国统一的货币,称为法币。(2)统一货币,促进了统一市场的形成,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但也为国民党通货膨胀埋下了隐患。

28.大跃进运动:(1)所谓大跃进,它的原意指的是经济建设以超乎常轨的高速度发展。主要标志是片面追求高速度、高指标。(2)农业要求三五年以至一二年达到12年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3)工业提出“以钢为纲”,要求五六年以至二三年实现钢产量赶上或者超过英国的目标。(4)1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后,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起来。结果造成国民经济严重困难。

二、简答题

1.简析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

要点:

(1)所谓“扶清”,指的是扶保大清王朝;所谡“灭洋”,指的是反对西洋,包括一切与西洋相关者皆在反对乃至消灭之列。

(2)一口号反应了当时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反应了当时中华民族与外国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已经上升为最为主要的矛盾了。

(3)这一口号对于义和团运动之走向发展壮大,起到了重要作用。因为“扶清”,使得清廷难以用“拳匪”、“乱民”之名加以剿杀,并且,朝廷内部一部分想利用义和团对西洋泄愤的大臣,对义和团运动表现出了纵容的态度,造成了清廷内部对义和团政策的不一,有利于义和团的发展。

(4)但盲目“扶清”,使义和团对清廷失去了警惕,最后遭致清廷的残酷镇压,给义和团运动的失败带来巨大的消极后果。对于西洋的外来文明一概反对,则反应了义和团盲目“排外”的“封建蒙昧主义”的落后性,给义和团的反帝斗争也带来了消极作用。

2.简答中国红色政权存在的条件。

要点:

(1)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而地方性的农业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的分裂造成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分裂和斗争。

(2)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并能长期存在的地方是经过了民主革命的地方。

(3)红色政权能否长期存在和发展取决于全国革命形势是否向前发展。

(4)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

(5)党组织的有力量和政策正确,是保证红色政权的主观条件。

3.简答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原因和意义。

要点:

(1)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的同盟国,蒋介石成为盟军中国战区司令。1941年12月31日英国与中国政府签订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其目的在于保卫和打通中缅交通,以保证中国获得战略物资运输的畅通。

(2)中国军队两次入缅作战,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表明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一员,为人类的和平与正义做出了重要贡献。

(3)其次,有力的牵制了太平洋上的日军,减缓了日军对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压力。

(4)第三,中国第二次入缅作战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进入尾声,中国军队入缅作战加速了战争结束的进程。

4.简析《天朝田亩制度》。

要点: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政权定都天京后,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它以解决土地问题为核心,涉及到政治、军事、经济、文教各个方面内容。主要有:

(1)平分土地:土地按年产量分为九等,16岁以上男女全分,以下减半。

(2)25家为一两,设两司马一人,负责行政、司法、生产、分配、军事、宗教、教育等事务。农民每户劳动所得,除了留足必要的开支外,其余全部上交“圣库”。

(3)两中各家的“婚宴弥月喜事”等由圣库开支,鳏寡孤独者由国家抚养,由圣库供给。

目的是为了实现“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绝对公平的理想社会。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理想,带有很大的空想性。

5.中国近代使、领制度是怎样确立的?

要点:

(1)1861年西方诸国公使驻京以后,清政府不得不走向世界。

(2)1866年,清政府派斌椿随赫德到欧洲游历;接着,又于1867年派出蒲安臣使团游历、出使西方。

(3)1875年,清政府根据郭嵩焘的奏请,开始派郭嵩焘为驻英公使,其后,又分别派出了驻俄、德、日、法、美诸国公使。

(4)1877年后,又分别在新加坡等地设立领事馆,近代使、领制度基本建立起来。

(5)它为中国之走向世界及保护海外华侨的利益起到了重要作用。

6.简答新旧三民主义的不同点。

要点:

(1)新三民主义在民族主义部分中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特色,主张“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各民族一律一等”;

(2)民权主义部分中强调民主权利应是所有人共有,不许为少数人所专有、成为压迫平民的工具;

(3)民生主义部分则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两大原则,强调“耕者有其田”,反对私有资本操纵国计民生。

(4)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有很大不同,它不仅代表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也与中共在民主革命纲领方面的主要原则相一致,成为国共合作的共同纲领和政治基础。

7.简述早期改良派的主要思想。

要点:

(1)在洋务运动弊病不断暴露、部分从洋务派转化而来的思想家不断反省洋务运动的背景下,形成了早期改良派。

(2)主要代表人物有王韬、薛福成、郑观应、马建忠等。

(3)主张学习西方的“政”,建立“君民共主”政体;主张以工商立国,主张商办企业、反对“官督商办”,主张同西方进行商战;反对不平等条约、主张同西方国家建立平等外交关系等。

(4)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运动的进一步深化,为后来的维新运动作了可贵的理论探索。

8.中国共产党二大确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要点:

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的纲领是:

(1)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

(2)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

(3)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最高纲领是: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府,(3分)⑤铲除私有财产制,渐次达到共产主义社会。

9.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土改总路线和总政策。

要点:

(1)1948年4月,毛泽东提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改革总路线和总政策,这就是:“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削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2)它的基本精神是:土地改革是民主革命性质,必须限制在消灭封建和半封建剥削的范围内,而不是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因此要保护工商业(包括地主经营的工商业)。

(3)贫雇农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依靠的主要对象,必须满足他们的基本要求。

(4)中农一般没有剥削,在政治上同样没有权力,具有一定的反封建积极性。

(5)土地改革一定要促进生产的发展,这即是改善人民生活,也是保证战争物资的需要。

10.简述鸦片战争后的经世思潮。

要点:

鸦片战争,中国被迫订立了城下之盟,使一部分中朝士大夫开始觉醒。承绪鸦片战前的经世思潮,部分率先觉醒的中朝士大夫,开始呼吁向西方学习,且进一地提出了变法的要求。其代表人物有龚自珍、魏源、林则徐等。

龚自珍深膺常州学派揭起的经今文学运动,援引公羊学派的理论,以阐发孔子的微言大义为名,讥切时政,呼吁变法。魏源由于亲眼目睹了鸦片战争的结局,对西方开始有所了解,在其采用公羊学派的义理提出“变易”思想的同时,还提出了“师夷长技”的口号。他根据林则徐的《四洲志》草稿,编撰成《海国图志》一书,详细介绍了西方诸国的历史地理及风土人情,对于中朝士大夫之了解西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林则徐通过鸦片战争的实践,也提出了学习西方坚船利炮的思想。而徐继畬则撰有《瀛环志略》一书, 梁廷枏则撰有《海国四说》一书,除了介绍西方诸国的历史地理外,还介绍了美国的民主制度。

除此之外, 还关注边疆问题的研究, 姚莹写成《康輶纪行》一书,考察了西藏的历史、地理、宗教、政治、风俗习惯等,揭露了英、俄企图侵略我国西藏的野心, 建议清政府加强边疆防务。张穆与何秋涛注目于蒙古各部及东北边疆的研究,分别著有《蒙古游牧记》及《北檄汇编》(又名《朔方备乘》)诸书。

11.简析辛酉政变后清政府内外政策的变化。

要点:

辛酉政变后,慈禧太后、奕訢等控制了中央政权,采取了两项重大举措:对内,加重曾国藩与湘军的权力. 此前,清政府虽然依赖曾国藩与湘军,但又对之心存疑忌,在重用之时,又往往派员进行监视。慈禧掌权后不久,便加封曾国藩为协办大学士,并让他节制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四省军务, 让他放手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对外,表示与列强进行和好. “辛酉政变”后,慈禧太后在宣布八大臣罪状时,即以“不能尽心和议”作为重要罪状之一,以讨得列强欢心. 并且还制定“借师助剿”的政策 “辛酉攻变”成了清政府内政、外交政策变化的一个重要契机,中外势力从此开始勾结起来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并且,它也成为晚清整个政局转变的一个契机。

1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要点:

(1)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后,国内外各种势力均表达了事变的态度,中国共产党捐弃前嫌,以民族大义为重,提出了和平解决事变的方针。

(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

(3)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

三、论述题

1.论述鸦片战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要点:

由于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鸦片战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变化,中国开始由一个主权独立的封建国家,渐渐地变为一个主权不完全独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首先,战后英国割占了香港,葡萄牙也于1849年强占了澳门,中国的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通过不平等条约,西方在中国获得了协定关税权、片面的最惠国待遇、租界权等,使中国独立的关税权、司法权等遭到了破坏;而允许外国军舰自由进入中国沿海的通商口岸地区,则破坏了中国的领海权。战后,在通商口岸及其附近地区,由于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中国传统的以农业为主导的自然经济结构开始渐渐解体,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也开始同国际商品市场联系起来,如当时因为传统的家庭手工业遭到大机器产品的打击,而被迫停业,迫使农民种植一些桑、茶等出口原料产品,以供应资本主义市场的需求。这样,中国农民的生产就开始直接地同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联接起来,其农产品的生产,日益趋于市场化。鸦片战后,外国资本家开始在五口通商地区兴办一些近代意义上的企业,并开始雇佣中国工人进行劳动,这样,近代产业工人便产生了;在近代产业工人出现的同时,在通商口岸地区还出现了买办,这些人主要由原来的行商转化而来,他们供职于外国洋行,在经济上具有相当大的实力,这些人以后渐渐演化成近代中国的买办资产阶级,在近代中国的经济与政治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伴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开始发生变化。鸦片战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主要是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鸦片战后,除了这一矛盾之外,还出现了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并且,后者还渐渐地上升为最为主要的矛盾。此后,中国人民除了要摆脱本国封建统治者的压迫之外,还要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反对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压迫。这决定了以后中国的革命需要担负起反帝、反封的双重任务。

2.论战后美国对华政策。

要点:

(1)战后,出现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立。资本主义各国都希望在战后有一个稳定的国际局势,也不希望中国发生内战。

(2)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制定了他的对华政策,一方面“继续支持现政府”,一方面“盼望”在这个政府体系内建立为中国必须的、统一的、有效的统治。美国政府派马歇尔作为特使来中国解决中国问题。策略是:设法“停止国共武装冲突”,设法使蒋介石变内战政策为“和平谈判”政策。

(3)“在任何情况下,即使共产党接受了美国的全部建议,而蒋介石一个也不接受,那也不要把蒋介石丢给共产党不管”。美国的办法就是要中国共产党放下武器,参加由国民党支配的“联合政府”。

(4)马歇尔的使命以失败告终,美国转而支持蒋介石的内战政策。

3.论述洋务派“官督商办“的企业经营模式。

要点:

所谓“官督商办”,即是由民间出股资,由官方进行经营管理的一种企业经营模式。这种经营方式,有其历史选择的合理性:

首先,由于当时洋务派举办的民用企业,如轮船招商局等新式近代企业,一般都是规模巨大的大型企业,需费昂巨,而当时国家的财政空虚,难以举办,一般商人也裹足不前,不敢独立投资,而由国家出面吸收民间资金,以国家信誉作担保进行集资则比较易于成功。

其次,官督商办企业,由国家给予很多特权(如专利权等),这对刚刚起步的中国近代企业来说,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不至于在激烈的同西商竞争中一败涂地。所以,在其早期,这种经营方式具有积极意义。

但到后期以后,由于官、商矛盾的突出,衙门式的管理,任用私人,冗员充斥,不利于近代企业的发展,这种经营方式于是成了企业发展的桎梏,并导致了大量的企业经营的失败。

4.论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

要点:

第一,抗战初期的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中国抗战的主要战场;

第二,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迅速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第三,拖住了日在华军队,使他无力北顾苏联,也延缓了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

第四,掩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迅速形成;

第五,国民党官兵付出了巨大牺牲。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