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学术研究

如何创作经济学论文

聂辉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青年读书会演讲稿,2003年5月25日)

阅读提示:读者对象为大学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如果你对写作经济学论文没有什么疑惑,那么你不应奢望本文会提供更新鲜或是更实用的内容。

绝大多数学习和研究成果总是通过学术论文来体现的,经济学也不例外。但是经济学论文的写作在许多方面不同于其他社会科学。尽管我们从小学就开始练习写作文,但是符合国际主流标准的经济学论文仍有许多独特的地方,因此许多人对于如何写经济学论文感到无从下手。我接触过不少经济学科班出身的名牌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发现他们对于如何写标准的经济学论文也感到迷茫,教师们几乎从来没有教授过如何创作经济学论文。联想到国外大学一入学即对新生进行关于学术道德和学术创作的教育,痛感这实在是我国经济学教育的悲哀。我还不是经济学家,按说没有资格跟大学生和研究生谈如何写经济学论文,但是考虑到经济学论文写作本身有一些形式化的“技巧”——这些技巧与论文质量没有必然联系;同时也考虑到我的“矜持”可能使我的师弟师妹们失去一个学习的机会——哪怕我说错了让他们批判也有利于他们的进步吧。因此,我愿意将我自大学二年级发表论文以来的一些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告诉大家,与大家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发现一个好问题

尽管有不少的文章谈到如何创作经济学论文,但是恐怕没有谁会否认应该从这里起步。学术研究总是从对一个问题感兴趣开始的,所以能否提出一个“好的”问题就基本决定了论文的质量了。现代经济学被认为是解释世界的科学,而不是改造世界的科学。因此,同学们不要立足于为解决问题而写论文,即便想解决问题,也要从分析问题入手。绕来绕去反正都离不开“问题”。那么如何发现问题呢?我把问题的来源归纳为四种途径:一是真实世界,二是大众传媒,三是与人沟通,四是阅读文献。前面两种途径是通过现象来发现问题,而后面两种途径则通常是从问题到问题。

在真实的世界里发现问题可能是最主要的途径,许多经济学家都承认他们的灵感来自于对真实世界的感悟。因此,只要你细心观察周围的世界,多到企业或者市场里去逛逛,就有发现问题的机会。我们常说学经济学需要有“经济学感觉”,我理解,除了指能够理解数学模型背后的经济涵义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将经济学理论与现实相对接。比如,在市场上看到买卖双方讨价还价,要能够理解这就是“价格歧视”。因为存在价格谈判说明商贩对不同的顾客索要了不同的价格。

中国的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学校又很少安排学生去“体验”市场经济,因此通常没有多少机会去企业和市场。一个替代的办法就是借助大众传媒,比如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这些传媒通常有很多内容是关于经济现象和经济理论的,而且通常是比较典型的现象或者是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我的经验是,对于这些经济类的报道,你不必完全相信他们的分析,但是可以关注他们说的现象,然后用自己的理论和头脑来分析。大众传媒放送给你的经济报道,你可以视之为“案例”。因为我从来不看电视,所以只能谈谈其他几种我认为容易使你发现问题的媒体。我愿意推荐的经济类报纸是《中国经营报》、《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学消息报》,这些报纸时效性强、内容新颖,而且资深记者的报道通常有一定

的深度。杂志相对于报纸而言,可能更彻底、更有深度,较好的中文杂志(不是学术期刊)比如《南方窗》《中国企业家》《世界经理人文摘》等。至于网络,那就比较多了,我认为不错的财经类网站有新浪网(sina.com.cn)、国研网(drcnet.com)、中经网(cei.gov.cn)、中国资讯行(chinainfobank.com)等。

这两种途径都是试图从现象中发现问题。那么,哪些经济现象通常是有价值的现象呢?一般认为有四个标准。标准之一,一种新的现象,比如联产承包责任制、股份合作制[1],这种现象最容易引起学界关注。标准之二,与现有理论相悖的现象,比如传统理论认为“分成租佃”是不合理的,但是它却在台湾广泛存在并具有较好的经济绩效[2]。这种“推翻”现有理论的现象也是经济学家求之不得的好素材。标准之三,与现行经济政策相悖的现象。比如,屡禁不止的温州地下“钱庄”。既然“野火烧不尽”,那么必定有其存在的经济原因,探讨这种原因可以为制订新的政策或解释制度变迁提供理论依据。标准之四,两种相互矛盾但同时存在的现象。比如为什么有的地方私营企业不如国有企业而有的地方却相反?寻找其中的约束条件就可以解释这种现象从而理解企业发展的环境。

发现问题的第三种途径是与人沟通,比如和学者对话,听著名经济学家做报告,和企业界人士聊天,跟经济类记者侃大山。与上述人对话,可以获得许多你难以获得的信息,帮助你打开通往真实经济世界的大门。同等重要的是,他们的话题总是带有不同的问题,这就使你直接接触了问题,而不是经由现象再到问题。有些时候,你和别人对话,包括你给别人“讲课”,可能不会使你学到什么新的东西,但是也许会帮助你整理近期的思维,或者促使你思考一些问题。

最后一种途径是阅读文献。如果以上三种途径都暂时无法帮助你找到一个问题,那么我建议你找一个比较感兴趣的领域,然后阅读该领域内的专业文献。读文献不是盲目地读,而是有选择地读。比如你对经济增长感兴趣,那么你可以找一篇有关经济增长方面的近期“综述”(它很可能出现在JEL上)或者最重要的著作,根据它后面提供的参考文献,按图索骥,尽量找来并逐一阅读。比较权威的文献通常是比较重要的,英文的有AER、JPE、Econometrica、QJE、JEL、RES等,中文的有《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等。在阅读过程中,你将会发现经济学家们对于同一个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观点、材料、分析方法,会在文章末尾提出自己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启发你的问题。

提炼经济学问题

假定你通过上述途径已经发现了一个自认为“好的”的问题,那么你离正式动笔仍然有一段距离。首先,你需要把自己的问题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做不到这点就说明你对于自己的问题是什么还不清楚。譬如,你观察到市场上到处都是“砍价”声,你联想到经济学教科书上一般都说“价格是给定的”,那么你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砍价”为什么会发生呢?其次,你必须用一句经济学的语言来描述你的问题。譬如,消费者和销售者之间为什么会发生价格谈判呢?只有用经济学语言描述你的问题,才能检验你的问题是否是一个经济学问题,从而确保你要写的论文是“经济学”论文而不是“管理学”或者别的论文。

所谓的经济学问题,不是说提问中包含了经济学术语就是经济学问题,而是说提出的问题本身符合所用的经济学术语,同时这个问题遵守了经济学现有的学术传统。我要提醒读者的是,千万不要忽略这个过程,因为很多人不理解这个过程因此提出了很多在经济学家看来根本不

是问题的“伪问题”。比如,很多中国的经济学者在讨论国有企业问题时,动辄论及“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问题”,实际上委托代理理论根本不适合分析国有企业。因为国有企业的所有者(全体公民)根本就不是一个“经济人”,无法最大化自己的成本和收益,也控制不了“代理人”(国企管理者),这与委托代理框架是不相容的,因此根本就是一个伪问题!再有,一些人的硕士或博士论文题目是“如何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之类。这也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因为它要探讨的不是一个经济学问题,而是一个企业管理的问题。经济学传统中不存在什么“竞争力”,就算有相应的术语(利润最大化?)遥相呼应,那也不属于经济学问题。因为经济学只解决“是什么”,至于“如何做”那是管理学的问题。

一旦你已经明确了一个经济学问题,那么你就要试图解答它,这才是研究的开始。在解答的过程中,必定要经历很多苦恼和困惑,要不断地向专家请教,查找专业文献,苦思冥想。如果你找到了答案,那么恭喜你,因为你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接下来,你要适当压抑一下自己的兴奋,把答案记下来或者留在脑海里一段时间,看它是否真的站得住脚,有没有可能再完善。如果你对自己的idea确认无疑,那么现在可以找人初步验证一下。建议你找两种人:专家和普通百姓。比如说,你认为存在“砍价”是因为卖者有意实行价格歧视,而价格歧视产生的原因是因为买者并不完全掌握商品的价格信息。卖者通过“砍价”来甑别不同的买者,对拥有信息优势的买者收低价,对没有信息优势的买者收高价。你现在可以把这个idea首先告诉在价格理论方面比较擅长的经济学教授。他们的回答应该有三种可能:赞成并认为你提出了一个新idea,赞成但是认为别人已经提出了这个idea,反对并认为你是错的。同时,我还建议你把自己的idea用大白话告诉那些市场上的小贩子或者家庭妇女。如果他们都能理解并赞同你的idea,那么你很有可能属于前面那个教授说的前两种情况。如果他们感到不可理解或者根本不同意,那么你很可能就属于第三种情况了。

理论创新的三个方面

在我看来,创新的论文应该符合“三新”。第一,你提出了新的观点吗?如果没有,那么你是否使用了新的分析方法?如果也没有,那么你是否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一句话,你总得给读者一些新的东西。如果上述回答都是否,那么我认为这样的文章写的价值就不大了——除非你纯粹想练笔或者满足你的发表欲[3]。

现在我们来继续前面的话题。如果你将自己的idea告诉专家和老百姓后,他们都表示不同意,那么你的结局就可能比较郁闷了。我建议你暂时将自己的想法压制一段时间,或者你也可以进入下一步的工作。

无论你的idea属于第一种情况还是第二种情况,你都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即查阅相关文献。以前面“砍价”的故事为例,实际上你明白自己提出的经济学问题属于价格歧视理论和信息经济学或者博弈论,那么你应该查阅这方面的文献,以验证你的idea。如果你确实发现理论上还没有人将信息甑别机制用于价格歧视的话,那么你很能提出了一种崭新的思想!这样的话,你就初步实现了理论创新的第一个方面(我认为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即提出了新的观点。

不过对于绝大多数经济学人而言,一般没有这么幸运。当你阅读了某一领域内的全部主要文献后,你将会悲观地发现:经济学发展了200多年了,凡是你能想到的别人都已经想到了,你没有想到的别人也帮你想到了!但是不要气馁,再看看你是否有希望在另外两个方面进行

创新。比如说,你可能会发现已有经济学家提出过类似的想法,不过他没有明确提出“信号甑别”的概念,或者是提出了这个概念但是用的分析方法是静态均衡。那么,你可以用信息经济学的理论深化他的思想,或者用博弈论的方法进行比较静态、动态优化甚至一般均衡的分析。这样,你就相当于利用新的分析工具丰富和一般化了现有的思想。不要小看这第二种创新,实际上绝大多数经济学家一辈子都是在做这种事情,甚至做这种事情还能得到诺贝尔经济学奖呢。典型的例子就是张五常和斯蒂格里茨(Stiglitz)的故事。张五常在其博士论文《佃农理论》中率先提出了“分成契约是信息约束下风险规避的理性选择”这一原创性思想。但是张五常的论文讨论的是农业契约问题,用的数学是静态局部均衡。斯蒂格里茨用更复杂的数学建立了一个一般均衡的模型,从而将张五常的思想一般化,为信息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并因此而荣膺诺贝尔经济学奖[4]。而泰勒尔(Tirole)可以算是利用分析方法取胜的另一位大赢家了。

即便前两种创新你都没有希望了,你仍然不要感到绝望,因为你还有第三条道路。假如你发现自己的idea已经被别人开发了,别人的论证方法也很严密科学,但它未必具有普适性甚至未必正确。那么你可以对该idea做一些计量检验。比如,你找了100个案例,其中50个是社区市场,50个是旅游区市场。你可能会发现,旅游区市场存在比社区市场更频繁的讨价还价。回顾一下前面讲的“好的”现象的四个标准,你将发现你找到了第四类有价值的现象。深究下去,你可能有新的发现:信息获取、价格歧视与人口流动有关!这样,你通过计量检验修正了前人的模型,然后提出了新的解释。也有一些经济学者通过对中国数据的计量检验,验证或修正了国外经济学家的模型,这也算是一种贡献吧。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当你要提出一种新的idea时,有可能在现有的学术传统中找不到合适的术语来描述它,那么你会想“创造”一个新的术语。经济思想史的演进表明,理论的创新总是伴随着概念的创新,因此新的术语总是层出不穷。但经济学家同时又很忌讳提出新的术语,因为这通常难以得到同行的认可。我个人的意见是,提出一个新的术语要符合以下三个要求。第一,现有的理论的确无法表达你的思想,比如“信息甑别”,这个术语以前是没有的,也难以通过其他相关词来替代。第二,你提出的新术语比现有的术语表达起来更清楚、更“经济”,经济学本身也是要讲究经济效果的。比如,奈特(F. Knight)在表达商业环境中难以度量的风险时,提出“不确定性”(uncertainty)来取代“风险”(risk)。第三,你的术语最好能够数学模型化,这样你可以更方便地在模型中描述它从而更容易得到同行认可。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特别留心第一个要求。有人在研究中国的乡镇企业时,提出所谓“模糊产权理论”。实际上产权的内涵本身就说明它是存在剩余控制的模糊权利,再发明一个名词试图“创新”理论,实际上没有必要[5]。

论文的结构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且阅读了参考文献之后,你终于可以动手写论文的第一稿了。按照西方主流学报的标准,经济学论文通常由下面几个部分构成。

导论 这是提出问题的部分,即告诉读者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比如,认为现有的理论不能解释某一现象,或者要澄清对某一问题的认识,又或者是质疑现有理论,等等。导论要精彩、短小,让读者(尤其是编辑)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明白你的论文要说什么,并且对你说的感兴趣。因为要“出彩”,一些经济学家甚至在论文的开头干脆讲起了故事。克鲁格曼(Krugman)尤其是这方面的高手。但是不管怎样,在导论中你要表达出本文的主要观点和

命题。这样做的好处是,许多没有时间看你全文的人也可以了解你的观点。

综述 这是你查阅相关文献的成果。任何研究都要建立在前人的基础上,并且遵守学术传统,而不是空穴来风。你需要告诉读者,关于这个问题前人研究到了何种地步,有什么缺陷,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拓展。这一方面是对前人研究的尊重,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你的文章价值何在。任何与本文相关的重要成果都应当在综述中得到体现,并且在参考文献中列出。综述不是概述,不能泛泛地引用和概括,要有扬弃,特别是有批评。否则,如果别人都做好了,要你写文章干嘛。综述比较容易看出作者对该领域所下的工夫,因为作者需要广泛阅读,理解不同论文在关键假设和模型上的主要分歧。好的综述本身就是一篇独立的文章[6]。一般认为,学术论文没有综述是不可思议的。遗憾的是,中国所谓的经济学期刊上,绝大多数论文根本不做任何综述,也不梳理前人的成果。

故事 在进入模型之前,用一个虚拟的故事来说明会使你的论文在严谨之外增添通俗之美,更重要的是让别人形象地理解你的数学模型的经济含义。故事可以从简单的场景开始,通常是一个时期,2种物品,2个人(企业),然后再用一些简单的数据勾勒一下基本的命题。

模型 将故事中的基本要素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来,并且建立方程,这就是数学建模。如何建模本身就足以写一篇长长的文章来讨论,这里我只简单地介绍几个需要注意的方面。一是模型要提炼出问题的关键因子,假设要简单有效。二是遵循瓦里安(Varian)提出的KISS原则: Keep it simple, stupid。即尽可能地简单,而不是越复杂越高深。三是最好能在现有模型的基础上做,这样省事而且容易得到别人认可。四是在逐步放松假设后,通过方程式的计算导出基本命题。

检验 即利用样本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计量检验,这又涉及计量经济学的内容,技巧很多。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变量都可以量化,许多理论文章有可能不进行计量检验,而是通过对某一行业的具体案例来检验。

结尾 实际上是一个自我评论,总结你文章中的主要结论,并且指出放松某些假设后可能会如何影响结论,就可能的以及事实的批评做简单的回应,明确说明自己的论文为什么忽略了一些被认为有价值的问题,以及本文下一步的研究计划。

补充说明

1、不是所有的论文都有如此严格的标准,但没有这些严格要求的文章不是经济学论文。案例分析、报告、政策建议、经济散文、普及性文章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2、学会利用网络查找参考文献,推荐使用Google搜索。网上论文最重要的来源是作者的个人主页、syllabus(课程提纲)或者reading list(参考书目)。如果链接指向JSTOR、OCLC下的ECONLIT,那么你干脆放弃,因为国内只有几所高校购买了它们的内容。在你论文后面将使用过的参考文献按音序排出,国内的仿照《经济研究》,国外的仿照AER。记住不要遗漏。

3、论文初稿完成后,最好举行一个专题研讨(Seminar),像我们青年读书会那样,可以让你的同行、同学帮你发现许多专家发现不了、你自己想不到的大小失误。

4、关于如何投稿的建议,建议你看何帆博士在《经济学家茶座》总第九辑上的文章;关于论文JEL的分类,参考《经济研究资料》2002年第2期;比较接近“标准”的国内论文,

参看张维迎教授在《经济研究》1998年第七期上的论文《控制权损失的不可补偿性与国有企业兼并中的产权障碍》。

5、我必须提醒读者的是,看完本文并且切实按要求去做也不能保证你会写出高质量的论文,更不能保证你能成为一个经济学家。因为本文的作者现在只是一个博士候选人而已。 ★本文发表于《经济学家茶座》2003年第4期,引用请注明。

--------------------------------------------------------------------------------

[1] 当然,也有人考证说这些现象在古代就存在了,不过这不影响本文的分析。

[2] 参看张五常《佃农理论》,商务印书馆出版。

[3] 行文至此,笔者不禁感到惶惶不安。因为我不敢保证自己的每篇文章都符合这“三新”,连本文也不例外。一年前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一次大课堂上提出这个“三新”标准时就曾遭致“非议”。但是我认为,“取法乎上,得法其中”。

[4] 参见Stiglitz, Joseph E., 1974, “Incentive and Risk Sharing in Sharecropping”, Rev. Economic Studies, 41, pp.219-255.

[5] 关于这个例子的深一步讨论,参见汪丁丁:《应用经济学杂感(之二):“提问”的问题》,《我思考的经济学》,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34页。

[6] 杨其静的综述《合同与企业理论前沿综述》是一个典范,见《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 (以下是leabai的跟贴) 1、首先,我十分想知道国际经济学论文的标准规范是什么?由哪个国际组织制定的?适用范围如何?

2、写中国社会阅读的经济学论文,要注意,中国采取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现实,特别要注意“社会主义”这四个字,否则很容易滑到新自由主义道路上去,这也不是中国人民所需要的经济学家。同学们写作毕业论文时,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中国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否则你们的大学能否发毕业证书给你们都是一件值得怀疑的事。我国的经济学家想获得诺奖,恐怕唯一的办法,就只能去国外西方世界,写西方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所需要的东西。在中国写文章,必须坚持以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我相信,我们很多的同学毕业后可能会去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工作,这一点尤其要注意。

3、应弄清经济学论文、经济散文以及一般经济学论文与经济学毕业论文的差异。

4、“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研究经济问题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中国的法制背景。

5、要理论联系实际,马列主义和我们国家一惯反对形而上学。我们要有的放矢,不能无病呻吟。

另外,还要注意一点:题目不要太大,要与论文的字数相适应。

怎样利用业余时间建立经济模型(中文版)

我在经济学方面的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建立理论模型。经过多年历练,我找到了一些有价值的方法,可以与那些想做好这项艺术的人分享。实际上,建模的过程比我所建议的还要偶然化的多——我所指的建模过程是现实过程的理想化,就像经济模型本身一样。联系实际做出有意义的阐述是有十分可能的——希望我建的经济模型本身也能如此。

1、 有一个理念(Ideas)

第一步是产生一个理念、一个观点(ideas)作为建模的起点。这一步并不是太难,但要找到一个好理念需要较高的技巧(tricky)。要向做到这一点,就要提出并讨论许多许多的观点,然后把其中不好的抛弃。 但是从何处得到一个主意是个问题。大部分研究生会认为是通过阅读期刊论文得到的。但是依我看来,期刊并不是得到原始理念的良好资源。 你能从期刊中学到许多有用的东西——技巧、洞见、当然还有事实,但大多数情况下,你仅能了解别人的某个理念。它们只为你留下很少的回旋余地,更何况文章的模型中那些有所放松的部分可能是作者已经思考过一段时间但尚不能指出怎样解决,或者这些部分解决起来过于冗长乏味——这意味着对你而言会有同样的困境。 我的建议是完全不同的:我认为你要到学术期刊以外去寻找主意——在各种报纸、杂志、座谈会、电视和电台节目中去寻找。读报纸时,要注意那些与经济学有关的文章,也要注意那些与经济无关的文章,因为许多时候它们归根到底还是与经济有关。杂志比报纸更好,因为它们常常比报纸更深入的讨论事件。 另一方面,一个较为浅显的分析可能更富于刺激性:没有比一个可能是谬误的论点更能刺激研究的进展。 座谈会,特别是与商业人士的谈话,是十分富有成效的。在商业运做中,有许多管理的方法和途径,而且大多数商业人士从不反对一系列的经济分析。当然你注意不要把听到的一切都信以为真——商业人士通常知道运营自己商业的一系列原则,但他们通常不知道这些准则从哪儿来或为什么这些准则起作用,而这些恰恰是经济学家感兴趣的地方。 许多时候,理念来自亲身的生活和经历。我对自己最为满意的论文是一篇关于“销售模型的文章”。那时,我想买一台新电视。为了知道它的合理价钱,我就去阅读报纸上的广告。我注意到从这星期到下星期价格波动相当大。这儿对经济学家的挑战不是价格为什么有时很低(例如,电视出售时),而是为什么总是会变高。如果每个人都知道这些商品会在接下来几周会大减价,那么有谁在价格变高时购买从而被愚弄呢?但是这样的购买者总是存在,否则商店就永远会发现抬高价格是无利益的。有了这样的理念后,就可以来建立一个销售模型。在模型中有两种消费者:读过广告的知情者和没读过广告的不知情者。商店有销售量从而价格区分了知情者和不知情者。 *但是那些具体资源可以去阅读呢?我常阅读的有New York Times(纽约时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华尔街杂志) 和 The Economist(经济学家); 这些资料可能会是个好的起点。

2、 你的理念是否值得继续?

那么就假设(这也是经济学家的偏好)你已有了一个理念,你怎么知道它是一个好的念头呢?首先要做的检验就是尽量用非经济学家也能懂的语言表达出你的理念。如果做不到,那它就有可能不是一个好主意。如果能做到,它仍然可能是一个的无价值的主意,但至少还有希望。 在开始确定你的理念是否正确之前,你应该停下来并问问自己它是否有趣。假如它显得缺乏趣味,就没人会关心它正确与否。 然后找一些人来做讨论——假如他们认为你的理念值得继续下去。如果这些主意是对的,接下来会得到什么?它是否有许多的含义或者仅仅会变成一个没有结果的结果?一定要记住,对一些细节的部分花时间是有机会成本的——你可以把时间花在别的理念上,要确认你的期望收益大于机会成本。经济理论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培

养洞察力。对自己最大的奖赏就是“啊哈! 这样就能解释它了!”这才是你应该追求的东西——忘记那些好的但已经固化的工作, 尽量使自己成为一个“啊哈”的奇才。

3、 不要太急于阅读文献

对大多数研究生而言,如果别人已经有了这个主意,他们认为最为重要的事是马上阅读文献。然而,我的建议是在读文献前先等一会儿。当然,最终你应该通读整个文章,但是我认为,如果在做系统的文献检索之前先自己独立工作一番,对你要好的多。 这儿有一些需要延迟的理由。 首先,你需要多练习去发展一个模型。甚至最终你只是重复导出了一些在其他文献中已有的结论,通过亲自动手,你仍然会学到许多东西——研究一个可出版概念,你会感觉十分有益!(虽然你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出版它。) 其次,你还可以提出和文献中不同的方法。假如只盯着别人做的东西,你的思想就会因为他的观点而变得狭隘——如果你彻底的投入研究,产现原创性的可能性就会有更大,而且自己的洞察力能最大化的得到发展。 第三,你的理念需要时间来孕育孵化,因此要尽可能早的开始建模工作。那以后当你读到别人怎样来处理他们自己的理念时,就会和你产生某种互动,甚至有可能产生一些有趣的新东西。

4、 建立自己的模型

现在就让我们跳过有关文献的部分,尝试去建模。幸运的是,所有的经济模型看起来都十分相似。在模型中,有一些经济个体来做出抉择去达到各自的目标,同时这些抉择必须要满足各种约束,因此存在某些可以调整的因素,使得抉择保持一致性。模型的这种基本的结构产生了一个解决问题的蓝图:作抉择的个体有哪些?面临的约束是什么?个体间如何互相作用?如果这些抉择不是互动的和一致的时,可以调整哪些么因素?问问这一些问题能帮助你去确定好模型的各个组成部分。一旦对模型的各个部分有了一个好的蓝图,你就能进入建模的下一个阶段。 大多数学生会认为下一个阶段将是证明一个理论或是一个回归。不是的!下一个阶段是在多在例子上花工夫。要举出最简单的例子,譬如模型只有一个阶段,两种商品,线形效用函数——无论怎样,把事情足够简化看看会发生些什么。一旦你完成一个例子,就在另一个例子上花工夫,然后是下一个。分析例子的共同点,这时一些有趣的事情会发生吗?当举出的例子能够告诉你会发生什么时,你就可以去尝试来写下一个模型。这里最重要的建议是KISS(keep it simple, stupid.) ,即尽量简洁,甚至看起来愚蠢。写下你能想到的最为简单的模型,看它们是否仍然揭示了一些有趣的行为。如果它仍然显得有意义,就尽量使之更为简洁。 几年前,在一个讨论会上,我曾用一个十分简洁的模型做演讲的开始。观众中的一个教员打断我说,他几年前也做过类似研究,但他的模型更为复杂。我的回答是:“当我开始时模型也很复杂,但我一直致力于不断简化它。” 这就是你们该做的:一直努力的简化模型。一个模型的关键要点是对事实做出简化后的回应。爱因斯坦曾说过:“一切都应该尽可能简化,直到不能更简化。” 模型帮助我们揭示结果为什么会发生的本质:只要保证模型能正常运行,就要尽可能简化,一直到恰好只有那些必须的部分存在。要做到这一点,所要求的时间会长到令人吃惊地步——开始总是有许多错误,还有令人沮丧的偏离主题和各种各样的必要的摸索。一定要坚持住!如果这些容易完成的话,那早就有人做到了。

5、 模型的一般化

现在假定现在你已做好了尽可能简化的模型。这时的模型可能过于简化而显得引不起人们太多兴趣:它看起来就像一个实例或特例。但是一旦模型已经简化到不能简化的地步,模型一般化就会十分容易,因为你已知道使模型运行的关键因素。 这时你曾受过的教育就有用了。你可以用到在高等学府中学到的知识技能。当你是在求学时,大部分时间可能都在学习一些规范的模型:消费者选择、厂商选择、一般均衡、博弈论等等。教授会告诉你这些是非常一

般的模型,它们也影射了许多特殊问题。 过去的50年中,经济学家们得出许多十分一般得原则和模型。你的模型就很可能是这些一般化模型的特例。多利用与你的特例相关那些的一般化模型的结果,并运用那些你学到的技巧,会对你建模分析有极大的帮助。

6、 不断犯错误

这一阶段——只是简单的得到一个结果,并多方面考察看它究竟有多一般化——这是一个理解模型的好方法。大多数情况下,建模过程在不断的进退中度过,在这种过程中,我犯了许多错误。 就像Piet Hein说的一样:通向智慧之道在何方?简单朴实的表达就是:犯错、犯错,再犯错,但错误越来越少。 进进退退的建模过程就像是雕刻:把这儿凿掉一些,又把那儿凿掉一些,希望能发现在坚硬的大理石中到底隐藏着什么。可以利用雕刻做类比:建模就像雕刻一样,其大部分工作不是增加什么东西,而是持续的减少一些东西。 这正是建模最具趣味性的部分,而当某个理念的雏形真正开始显现时尤其令人激动。通常在这时,我会在这一雏形的四周转着圈子,有点眼花缭乱;并提醒自己尽量不要偏离问题的根本。最后,如果模型运行的内部机理能揭示其自身的话就真是太幸运了:你会看到模型运行结果最简单的内核,同时也能理解该模型如何具一般性。

7、 检索文献的工作

这时就可以开始文献检索的工作了。告诉你的教授你发现了什么——十次中有八九次,他们会告诉你在一些期刊杂志中如“1983AER”或“Econometrica77”;或十次中有一次他们会告诉你在某些教科书中去找找看。大多数情况下,你会去查找并发现“你的”模型——文献中可能还做的更好,并被更为清晰、完整的发展了。 嘿,检索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也是真正能学到一些东西的时候——仔细的阅读那些论文并且问问你自己:“为什么我没有那样做呢?”如果某人的起点与你是同一个,还把它发展的更远,你会想看看你忽略的那些东西。 另一方面,如果你真正的采纳了我上面的建议:保持简单的模型,你就可以得到比通常的处理更为清晰的答案,而且可能会发现一些更为一般化的东西。 这样的话,你将会得到可贵的洞察力。再回到你的老师那里,告诉他你检索到的东西,也许你能发现该理念的一个新的分析角度,并能进一步给出更有意义的解释。真的做到这一步的话,祝贺你——如果你仅仅是检索一些文献的话,你永远不会有这种突破。如果在文献中还没有你的新发现,接下来就有可能你的结果是错误的,也或者这个观点是独树一帜的。这时你的导师能给你一些有用的建议。如果你真的尽可能简化了模型,包含错误的几率会很小,或者即使有任何错误也会容易察觉。

8、召开学术研讨会

在把排除一些相对明显的错误后,就该开一个学术会议了。这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有关你要写的论文讨论的越多,最终论文也会越好。这是因为讨论会迫使你达到某一种程度。如果你希望观众听你解说,你必须把观点表达的明确、简洁、和有组织性——你做以上的工作所获得的经验对于写论文是十分有益处的。我听过许多愚蠢的观点——但这是为了写好论文必须要做的工作。许多人也同样从我这儿听到过不少愚蠢的观点:我的大学校友不得不去听,而我的学生甚至还要在考试遇到它们,但是大多数人不会听你说。除非不得已,人们不一定非得要了了解你的论文,甚至他们连摘要都不肯看一眼。 这一点对大多数研究生来说是一个大的障碍。他们会认为既然自己已经投入了许多努力和精力,那别人也就该来注意自己。可是真主啊,事情并非如此。Herb Simon 曾说过:在现代社会基础性的批评是缺乏关注的—伙计,这可是真的!你的工作是需要人们关心,但是你想要某人关心你的话,必须给出一个合适的理由。学术研讨会正是引来关注的一种途径。故此,确保用好每个机会来引起人们的

关注。对于学术会议而言,及时的从观众那里获得反馈是十分有益的。一个观众不会对作者试图写进论文的所有东西提问:譬如那些华而不实的措辞、复杂的符号及乏味的细节。无论你相信与否,读者们也不会对这些事情提问!这里的窍门是要利用学术研讨会把你的论文做一个全方位的考虑——这样的话,日后才能真正好好的有人来阅读它。 在会议中要控制好观众。大多数人最怕就是在一大群人面前讲话。我能想象的出,大部分的助理教授都会有这个问题。但是你一旦在许多学生面前做了多年的演讲后,这样的恐惧就消失了。 其实,演讲会使人彻底的上瘾——我的家人就经常提醒我。就像数学家R.H.Bing曾说过:“在年少时,我甚至不敢对着一个听众做数学演讲。现在我年事已高,也更加成熟了。我甚至愿意为一个观众做两个演讲。”演讲就像是吃牡蛎,第一次需要勇气,但后来适应它们的美味后,要停下来反儿就很难了。 一次学术讨论会分为三个部分:介绍、主体内容、结论。介绍部分要简洁。我见过的许多讨论会,都被冗长、夸夸其谈、缺乏实质性内容的介绍而败坏了。 我的建议是:说几句与大的背景有关的话后立即切入正题:向观众展示你发现了什么和为什么这个发现是重要的。迅速切入正题的主要原因是你的听众只会记得你讲话的钱20分钟——而且通常是前20分钟。因此要确认在刚开场的二十分钟内传递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总结承词时,一般会出现的问题是,让与会现场逐渐陷入一篇沉寂。这样会毁了一次好的演讲。我倾向于把最后几分钟用综述花完。我会强调我做了些什么工作和为什么观众应该关注这些工作。毕竟这些他们会比较容易接受,也许你最好告诉他们应该记住什么而不是让他们自己去总结。 现在几乎人人都利用投影来演讲。但是不要只用几张幻灯片做一些介绍,然后用一张幻灯片来做结。这样的话,演讲的前面的部分可能会较好组织,而最后阶段会显得不太自然,还会迫使你较快的投稿。使你的投影图大一些,而且不要对每一张说的太多。 在承述时,要避免两种状况:不要让观众睡着了,也不要让他们过分激动。要让观众听见你必须说的部分。如果他们睡着了,就听不见你表述的信息;如果他们说的比你说的还要多,当然也听不见——因此对与会现场的控制不能放松。 控制会场的关键是一开始就建立威信。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第一次出席是就展示出细节化的结果——一个原理,一个回归图,或是一张图表之类的。阐明你的结果的每一方面的极强的细节已确保没人可能会不懂。 当你在做这些工作时,一定会有人问你诸如此类的问题:“要不要一般化到只有几个经济人?”或者是:“你对离中趋势是否做出了修正?”如果你知道问题的答案就告诉他们,但是如果你不知到答案—或者该问题几乎有些离题——就对他们说:“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让我们在讨论会结束时再来讨论。”(当然你永远都不会这样做) 不要岔开思路:把重要的结果细节化的过一遍,以次树立权威性。一旦已经指明结果而且观众也听懂了——他们是在点头而非摇头——你就能继续介绍推广化的和苦心经营的结论。如果一开始建立了较好的威信,那现在观众就会相信你说的一切!当然,你不应该滥用这种信任,但好好利用对后面的演讲是有益的。 而用例子开场的重要原因就是:如果你已学术性的讨论开始,那观众就很难理解,也很难建立信任感。当你讲了几分钟后,就停下来简单记下一些内容:对听众而言难点有哪些?他们会问哪些问题?会有哪些建议?他们能给你何种指导作用?你或许认为自己总是记得这些要点,但是实际上你经常会忘记。观众是理清思路非常有用的资源——一定要用好他们。

9、 规划正式的论文。

现在大家几乎都用电脑写作,据我所知电脑可以大大节省时间:我几乎可以利用电脑独自完成在没使用它以前所做过的全部工作的份量。 我想在如何使用电脑上多费些唇舌,不光因为它是十分重要的,还因为几乎没人愿意讨论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既然我是一位电脑专家,人们也总是会请教我有关的问题。我觉得在这篇文章中写出来会节省不少的时间。不容质疑的是,这些东西在几年内会变得过时,但是想要跟上最新技术的步伐必须要先花点代价。 我通常使用的是用Unix做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但是我说的许多东西同样适用于其它系

统的计算机。在我的机子上有一个存放论文的目录,每当我开始写新的文章就在这个目录下建一个子目录。(例如,你在阅读的这篇就在目录“Papers/how-work”中。在建一个新的目录时,我还要建一个说明文本,名为notes.txt:主要内容是最初的原始理念,一个粗略的提纲,或者是别的什么内容。举个例子,本文的notes.txt主要内容如下: *要阅读报纸 *简单化 *记录和讨论 *如果在第一页抓不住读者,他们不会读你的文章 某一论题的工作一开始,我就会写下一个说明文本——我会匆匆的、相当粗略的记下那些原始的念头。接下来的几天或几周里我会常常浏览这些内容,不断添加和丰富它们。我几少会完全删除写的一些句子,而是将它们移到末尾去。毕竟,以后还可再想想看。 在对这些原始理念进行了为期数周或数月的组织和规划后,我已作好了写初稿的准备。通常我尽量花个一到两天的时间以保持新鲜感。写作时,我通常把说明文档和文章同时在不同的窗口打开。这样写文章的同时,也可以不断修改说明文档从而保持两者同步。 一旦文章初稿完成后,我就先搁置大概几周时间。文章就像好的干酪一样需要时间来酝酿——制作干酪模的具会发展,而且其风味也会更好。更为重要的是,这时是一种下意识在思考这个这篇文章——也许某些你通常会忽视的东西会浮现。 当我再次会到初稿时,就会用一种新的概念阅读它——就像是一个从未读过它的人一样。极少的情况下我会喜欢读自己的文章,一般情况下我都会有许多的批评意见。无论如何我要停下来想想:“这意味着什么”。我重写一遍——我会加入更多的解释,变动一些符号,或是其它可以使该文章更清楚的工作。当这些步骤都作好后,我就有了一份初稿。 接下要用一个带有修正系统的软件对论文进行处理。这种软件保存了论文修改的轨迹,因此可以为你做过的每个改变存档,还可以存储任何先前写的版本。这种系统十分常见,有许多软件都可选用,我用的是Unix中的RCS(可写控制存贮器)系统。在和别人合著时这样的系统显得尤其的有价值,因为它保存了何时何人修改了何处。 接下来,不断重复这一过程:让论文搁置数周或数月,而后再次用一种新的概念阅读,然后再次修改。在研讨会后修改的效果尤其显著。还记得我提醒你要在会后记下一些笔记吗?在会后,坐下来对照一下论文和这些观众提的问题和建议。你能在论文中回答这些问题吗?你能采纳这些建议吗? 记住一定要结合观众的建议,对演讲要用的笔记/提纲/幻灯片做出修正。 目录软件(bibliographic software)是十分有用的电脑工具。这是一种专门管理参考书目录列表的软件。它是一个存储在电脑上的专家数据库系统。只要为一篇文章指定一个关键字,如Arrow70或者是ArrowRisk。假如你想参考使用这些关键字的文章,只要输入命令相应如:ncitefArrow 70g。电脑软件就会在你的数据库中查找相应的字段并在你的论文末尾加上这些参考文献的列表。我使用的目录软件叫做BibTEX,它利用TEX来工作。还有其它许多字处理软件包有类似的系统。使用这样的系统是个不错的选择。经过多年的工作,你应该可以建立自己觉得方便易用的类似系统。 但是在最开始时,在哪儿得到参考文献的数据库信息呢?一个办法是问别的人:你的导师、校友、朋友等。这仍然不失为一种值得信赖的途径。但是在如今的时代,有许多网上的计算机数据库资源和数据CD资源都十分容易搜得。你可以打开经济文献期刊的CD,键入关键字,如“price discrimination”然后可以得到近十年内发表的包含这一关键字的文章摘要。当你察看这些文章时,会看到一些常被引用的“经典”论文。一旦获知这些经典论文后,就联网到社会科学索引(th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搜索最近曾引用过这些经典文章的论文。这一过程会迅速的使你的目录软件系统升级。一般而言,你应该可以直接把这些索引直接下载目录软件系统到数据库中。

10、 论文的结构

这里有一个关于学术论文的玩笑:论文总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每个人都懂,第二部分只有少数人懂,而第三部分没人能懂——读者凭此可以想见那时一篇论文有多么严肃!那个年代的作者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忽略了论文的第一部分——每个人都懂的哪个部分,但却

是一篇论文最重要的部分。你要尽量在第一页就要抓住读者。不管论文余下的部分有多么才华横溢,如果没人读它也不会被注意到。如果你在头几段没有引起读者的兴趣,没人会读下去。如果你真的理解自己的论文,就不会觉得花几个自然段向作者解释有什么困难之处。我的基本建议是让你的论文看起来就像是你在和某人谈话一样。注意要多用例子,保持简洁。在你做完研究工作后还要告诉人们你做的一切是多么的重要。 记住要把乏味的东西放到附录中去。要以一个综述做结尾。如果你确实写了一篇好文章,人们不一定非得参加学术会议才知道你做了些什么:他们也能仅仅阅读你的论文就可以了解。 11、 何时工作该告一段落

你能通过学术会议的反应——人们停止问问题(或至少,读过你论文的人停止问了),推断出你的论文何时可以准备妥当并可以正式发表。如果你遵循了我的建议,那么你应该它要求他们问一些问题,并在论文中回答了他们的问题。 一旦这些都做好的话,这一项工作就可以停止下来了。确实,许多论文拖的太久了。前文中我提到过,听众大约只记得你在学术会议上前20分钟内所说的话(当然你要足够的幸运),而且他们只能记住你的论文10页左右的内容。你应该能在这样的限度内说出大部分要说的内容。 一般情况下,论文写好后就可以寄给某一个期刊了。这些我没有太多的建议,Pan Hamermesh已经写了一篇很好的文章来讨论这个问题4。我能提醒你的是要遵循他的建议。寄出论文前好好梳理一遍论文。

12、 综述

我说过任何谈话都该有个综述——因此我也建议自己要采纳这一建议。以下就是要注意的方面: ——在现实世界中寻找观念,而非在期刊中 ——首先要尽量简化你的模型,然后一般化 ——迟些再看参考文献,而不是马上就看 ——在学术研讨会以后,再规划论文 ——在达到目的时,适可而止 好的,现在我的论点已经陈述完毕,该适可而止了。努力前进并继续建模吧!

如何发表经济学论文

也许是因为在经济学界出了几位像科斯和莫里斯这样的传奇人物的缘故,使得人们相信:在经济学研究中,发表的数量并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少发文章,多出精品,才是经济学家的风范。像科斯那样有两篇论文就能够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就是因为已经修炼成旷世高手了。可是,我越来越觉得,像科斯这样的人物,只能在统计中做为异常数据忽略掉。经济学家的成才之道,仍然应该是“不发表,就发臭”(publish or perish)。而且我相信,经济学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在正常的情况下应该是成正相关的。

我有四个理由支持这一观点:第一,经济学论文的写作需要技巧,而这种技巧是“心照不宣的知识”(tacit knowledge),是需要“从干中学”的。经济学论文是为了阐述作者的观点,所以至少应该写得准确、明白。这听起来像是在初中的作文课上就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但是,从我近年来做经济学刊物编辑的经验来看,我发现至少超过一半的作者似乎都不会受到他们的中学语文老师喜爱。如何选择题目,如何谋篇布局,如何区分主次观点,甚至如何使用标点符号----不动笔永远也不会知道写论文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更何况,经济学有自己的行规和行情,比如行文的规范化、选题的前沿性等等,只有写得多,发表得多,才能逐渐摸索出个中诀窍。第二,通过阅读做研究和通过写作做研究是两种风格迥异的方法,但是仅仅靠其中的一种方法是做不出好的经济学的。正如《论语》里说的,“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怠”。通过阅读能够不断地刺激研究者的观点,但这些观点是发散性的,只有坐下来,确定了要写作的论文的题目,才能使作者的思维集中,并有一个引导思考的方向。有一位名叫莱德(Ladd)的经济学家建议,应该自我训练写下自己的思想,因为“当我在写作的时候,很多直觉就会产生。有一个事实常常是真实的,即直到我写作的时候,才对我所思考的东西有所认识。”第三,我个人觉得,能否持续不断地发表有影响力的作品是区分才气高低的重要标准。才气意味着旺盛的精力和创造力,才气意味着不断地对自我提出挑战,不断尝试新的风格和主题。研究生涯是马拉松比赛,起跑时的爆发力对最后的成功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仅仅靠写出一本自传体的小说轰动文坛的作家多半不会是伟大的作家。第四,只要你是重要的经济学家,在其他条件给定的情况下,一定会比别的经济学家发表的数量更多。因为重要经济学家的课题和研究项目比别的经济学家更多,约稿也比别的经济学家更多,名气大则往往论文发表的概率更大,所以成就和发表的数量是相辅相成的。

在什么刊物上发表论文

全中国有多少能够发表经济学论文的刊物?数百种,甚至上千种?反正是多如牛毛。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各地的社科院、许多大学的经济学院、一些国家机关、金融机构等等都有自己的刊物,这还不算也刊登理论文章的报纸。应该说,最近20年来,中国的经济学和经济学期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存在的问题仍然不少:(1)综合性的期刊太多,专业性的期刊太少。在国外,除了为数不多的几本综合性经济学期刊之外,具有国际性声誉的主要是各种专业性期刊,比如金融有《金融学》杂志,比较经济学有《比较经济学》杂志等。国内的各个经济学期刊并没有明确的专业分工,内容重叠,使得读者想要了解一个领域的最新进展往往无从入手。(2)对刊物的评价缺乏科学标准。目前流行的刊物分类方法是根据刊物主办单位的级别进行评级,或是根据国家有关行政单位的评比,这使得学术期刊的评级缺乏学术界公认的科学标准。

学术期刊多而质量参差不齐,对于研究人员和学生发表论文来说,既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坏事。说它是好事是因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个聪明的研究生随随便便挑几份刊物,登数十篇论文,根本就不是件难事。说它是坏事,是因为发表论文如此容易,会很容易地毁掉刚

出道的学子,让他们觉得科学研究原来是这样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所以,我的建议是青年学子们在投稿的时候一定要确立自己的目标,就是不满足于在平庸杂志上发表论文的数量,而一定要登上好的经济学刊物的“大雅之堂”。

那么,什么是好的经济学刊物?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往往充斥着难懂的术语、复杂的推理和烦琐的数据,很难让普通读者读懂,并因此会让门外汉感到“高山仰止”、“阳春白雪”。事实上,学术期刊与大众媒体的功能是不同的。大众媒体面向的是普通公众,读者只需要受过中级的教育程度并有基本的理解力,但不必要受过某个学科的专门训练。学术期刊的作者和读者基本上局限在一个狭窄的小圈子里,即受过某个学科的训练并且仍然在从事这个学科的研究和教学的人员。大众媒体上的文章是为了影响读者,而学术期刊上的论文是为了同行交流。所以,如果用所传递的信息量或是思想的深刻程度来衡量文章的质量,学术期刊上的论文并不一定要比大众媒体上的文章质量更高。比如《经济学人》、《商业周刊》在专业经济学家那里赢得了很高的荣誉,不少一流的经济学家都承认他们经常从这些杂志上找到灵感,而在国际关系领域,《外交》杂志的水平不亚于任何一份最好的学术期刊,但是这些杂志并不能被称为学术期刊。在《经济学人》或是《外交》上发表文章能够提高作者的知名度但对他在大学里评职称却是一点也帮不上忙。衡量学术期刊的标准首先不在于其内容而在于其形式。

公认的学术期刊必须满足:(1)论文写作的规范化;(2)实行匿名审稿制度。论文写作的规范化包括内容提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尤其重要的是,参考文献的标注必须相当严格。凡是论文中提到的前人的研究都必须一一注明出处。这不仅是为了方便读者查阅,而且是为了保护其他研究者的知识产权,杜绝抄袭现象。匿名审稿制度的作用在于:(1)编辑不可能在各个领域内都是专家,从专业的角度来看,作者的水平要高于编辑。“外行”审“内行”,怎么能够保证公正地挑选出在学术研究上有真正见地的论文呢?实行匿名审稿制度,需要在编辑部成员之外组织一支后备的专家队伍,借助专家的“外脑”提高编辑水平。(2)目前在国内的某些学术期刊中存在着发“关系稿”、“人情稿”的现象,在社会科学领域尤为突出。匿名审稿制度有助于净化学术空气。因为是匿名审稿,审稿专家和作者之间相互都不知道真实的身份,所以判断论文能否采用的惟一标准只能是通过论文的质量而非作者的地位和身份。通过把是否采用稿件的决定权主动让渡给审稿专家,能够从制度安排上彻底杜绝发“关系稿”的现象。(3)过去,国内发表论文往往是一审通过,很少经过修改,但是实行审稿制度之后,绝大多数稿件要按照审稿专家的意见经过修改之后才能发表,这对于加强学者间的批评和交流、不断改进学术研究的质量很有帮助。

提倡学术八股

写论文和写其它文体有极大的差异。如果是写小说,会要求作者写得情节曲折,内容感人;如果是写随笔,至少要文笔流畅,观点新颖。论文则要语言平实、简练,而且应该有一个固定的套路。一篇典型的学术论文应该包括:(1)提出问题,(2)文献回顾,(3)模型,(4)检验,以及(5)结论等部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套路非常像过去科举时的八股文。学术论文要按照这种固定的,甚至多少显得僵化的格式来写作,是有其道理的。首先,这种格式实际上反映了科学研究的过程,即先确定选题,作者应该清晰而简明地介绍自己所要研究的问题以及为什么选择这一问题;然后,作者需要介绍对这个问题以往的研究已经进行到了什么程度,现有的研究还有哪些不足,作者打算在现有的基础上做出哪些方面的创新;在模型部分,作者应该陈述自己所做分析的前提假设,然后按照清晰的逻辑一步步进行推导,最后得出若干可供检验的命题;在检验部分,作者应该用数据或案例对自己所提出的命题做出检验;结论部分将主要介绍现有研究的不足,提供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或是根据自己的分

析得出若干政策建议。其次,学术八股能够有效地降低学者间相互交流的交易成本。作者对自己思想的清晰表述能够减少读者的误解,有着各种偏好的读者也能很方便地各取所需:关心文献的读者可以直接参阅文献综述和参考文献;对理论推导感兴趣的读者可以专注于模型部分;对政策建议感兴趣的读者或许只需要读读内容简介就可以直接跳到结论部分。最后,有的才华横溢的学生可能会觉得这样枯燥的写作会掩盖自己的灵性。其实大可不必担心。诗歌应该是最无拘无束的吧,可是艾略特说过,“诗歌不是放纵感情,而是掩饰感情”。闻一多也曾经把他的创作比作“戴着枷锁跳舞”。等到你读学术论文能够读到如醉如痴的时候,你的学问就算真做成了。

在写论文之前,首先要确定自己的选题。好的选题至少是成功的一半。选题的基本原则是:

(1)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对于没有学术兴趣的学生来说,科学研究将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而且将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不利。我建议每个学生在找选题的时候首先要找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问题,因为推动学术研究的原动力正是好奇心,是解出猜谜游戏时的那种纯粹的智力上的愉悦。有的学生可能功利心较重,希望选择对自己的事业发展有帮助的题目,这常常导致他们的选题雷同化,或是过于空洞。前些年,可能有80%以上的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都选择做金融或证券方面的论文。可是,就算是从个人收益最大化的角度来看,这也不能算是一种最优选择,因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是不可能获得额外的利润的,想要获得稳定且超额的利润,最好的办法是使得自己的产品差异化。(2)选择你所掌握的理论工具能够解决的问题。中国学生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总想选择最有意义的题目。这当然无可厚非,但也存在一定的误区。有意义的题目太多了,但是我们只能在现有的约束条件内选择自己的题目。这个约束条件就是我们的工具箱里的分析工具。许多有意义的问题是我们的分析工具暂时无法把握的,所以也就只能抱憾地放弃。比如说,人生怎样才能得到幸福,这可以说是一个最有意义的题目,但是你能够用什么分析工具去研究这个问题呢?钱颖一教授曾经谈到,到美国留学的女学生和男学生相比上路更快,因为男学生总是想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总体思路这样的大问题,而女学生则比较踏实地按照导师的意见搜集数据、做模型、调参数,结果更容易出成果。(3)尽量使问题细化,不要选大而空的问题。大而空的问题只能够说明你还没有把一个问题想得很清楚。比如,如果你的选题是“中国国际收支问题研究”,读者根本无法判断你真正想研究的问题,实际上,这可能跟更适合做为一门课的题目而不是一篇论文的题目。比较可取的题目,比如说,可能是“为什么中国会同时出现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

(4)在满足前三个条件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别人也会感兴趣的问题。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文章被更多的读者阅读,这在写作经济学论文的时候可能带来一个“两难选择”,从本质上说,经济学论文的读者是不可能很多的。一份一流的经济学刊物可能只是500个人写,500个人看。但是,例外的情况也不是没有。我记得《政治经济学杂志》上有一篇讲童话故事《绿野仙踪》中的政治经济学的文章,据作者考证,这篇童话实际上是一个政治寓言,反映的是围绕美国货币制度改革的争议。这篇文章得到了弗里德曼的高度推崇。其实它根本不是那种技术性非常强的学术论文,它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分析角度。张五常的《蜜蜂的寓言》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设想一下在春光明媚的农场,飘散着浓郁的花香,蜜蜂在花丛中忙忙碌碌,而经济学家在旁边思考着产权问题。这是多么地浪漫而诗意,怎能让人不争着一睹为快。

提高论文命中率的小诀窍

下面是我从做编辑的角度给作者提出的若干建议,这些建议可能显得非常琐碎甚至愚蠢,但是,相信我,它们非常有用。

1. 投稿之前一定要读过所要投稿的杂志。

也许你会觉得很奇怪,但是,确实有很多向我们投稿的作者其实并没有读过我们的杂志,否则我想他们是不会向我们投稿的。有很多稿件根本就不适合在我们杂志上刊登,比如有的稿件只是人物传记,还有些是属于其他经济学分支比如会计理论的。也许你为这篇稿件花了很多功夫,但是你没有花最多1个小时的时间浏览一下我们的杂志,判断这本杂志的主要内容、风格和体例,结果是在30秒的时间内,你的论文就被丢进了废纸篓。

2. 用点心思写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就像是你的论文的简历。如果你找工作要投寄简历,我可以告诉你一个30秒法则,如果你的简历不能够在30秒之内引起雇主的注意,那么你必定失败。几乎所有的作者都不重视论文的内容提要,认为这是画蛇添足。但是,我可以从编辑的角度告诉你,内容提要非常重要,尤其是在一流的学术期刊那里。比如说,《世界经济》每天大约收到10篇稿件,但每期最多能刊登15篇论文,所以我们的录用率在5%以下。尽管我们尽最大的可能不让任何一篇优秀的论文漏网,但是考虑到时间和人力的约束,发生遗漏的可能性是不可避免的。怎样避免这种情况,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论文的题目、内容结构、论文的格式是否规范,还有,就是内容提要。内容提要应该用最简练的语言说服编辑和读者阅读你的论文,清楚地表述你想要研究的问题,你的方法,你的结论,你在哪些方面做出了创新等等。

3. 当第一篇论文投稿之后,马上准备下一篇论文。

在实行匿名审稿制度之后,论文的发表周期将会随之拉长。实际上,如果你在国外的杂志上发表论文,一般的发表周期会是2-3年。国内的发表周期要短的多,但是也至少要有半年到1年。因为审稿人提出审稿意见之后,作者还需要修改,像原来那种作者寄来的稿件不经过修改直接刊登的情况越来越少了。研究生的在校时间只有3年,如果你二年级才动手写论文,寄出后用情专一地痴心等待这篇论文发表,万一发表不了,马上就要毕业了,再想另起炉灶就太晚了。

4. 不要在论文中对别人的工作妄加批评。

因为你所批评的那个人很可能就是你的审稿人。

5. 试图激怒审稿人对你没有任何好处。

当你遭到退稿的时候,你可能会很自然地责怪编辑和审稿人没有理解你的论文的价值。这是完全可能的,我们并不排除有的审稿人只花15分钟读您的论文就匆忙作出结论的可能性。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恰恰对您的论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您能够使自己的论文表述得更为清楚,问题更有趣、结论更鲜明,能够在15分钟之内给审稿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您成果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更多的情况是,绝大多数审稿人会认真地花费数个小时甚至数天阅读您的论文,而且他们都是在这一领域内的一流的专家。如果这些专家还是理解不了您的思想,那么几乎可以肯定的是,您的论文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6. 不妨在一开始向平庸的杂志投稿。

什么?你在前面不是劝告我们不要往平庸杂志投稿吗?--别误会,我说的这两点并不矛盾。如果你只往平庸杂志投稿,会很快消磨掉你的才华,你写得太多,写得太手顺,最后就会沦为只能在平庸杂志上发论文。但是,如果你一开始就直接向一流杂志投稿,遭到退稿的概率会很大,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可能会消磨掉你的锐气。失败并不是成功之母,不断有小的成功才能够激发更大的成功。所以,你的确需要一点小小的成就感。

7. 千万不要抄袭。

在国外读书的时候,每个入学的新生都会领到一本写作手册,其中的第一条就是:千万不要抄袭。这是学生能够犯下的最严重的罪过,比你考试不及格严重多了,如果发现抄袭,马上勒令退学。

8. 千万不要一稿多投。

我们有一个黑名单,所有一稿多投的作者将永不录用。其实,如果你在一个月之内没有收到我们的通知,就可以视作稿件未被采用,可以另投其他刊物。其他的刊物也都有类似的声明。如果你连这点耐心也没有,请参照第3条。

9. 记住在寄出稿件之前检查公式和图表的错误,改正错别字。

10. 记住写清楚自己的名字、单位和联系方式。

何寫第一篇實證研究論文

學習計量經濟學的最後目的是為進行實證研究,但對初學計量經濟學的人而言,要寫一篇有實證研究的報告或論文時常有不知如何著手的感覺,這裡我便對實證研究的規劃以及論文的寫作做一些粗淺的建議。

前期規劃:

廣泛收集參考文獻,決定計劃的目的和範疇:

決定所要解釋的現象是什麼?

決定所要檢驗的假設或理論是什麼?

決定所要預測的趨勢是什麼?

決定所要評估的政策是什麼?

建構實證計量模型;

除研讀相關經濟理論之外,應比較三至五篇有實證分析之文獻中的實證計量模型:

確認計量模型中解釋變數和應變數之間的因果關係(causality);

釐清各模型的異同及優缺點,思考改進文獻中現存模型的可能;

最後決定實證計量模型雛形;

初步調查是否有相關的資料,若無則實證模型設計的再好也無用。

收集相關資料;

對資料的精確性一定要嚴格查核,對錯假漏資料要仔細修正;

使用試算表軟體對資料列表繪圖,以驗證資料的邏輯合理性,對不合理的數值要有所處理;

不論要用的是橫斷面資料或是時間數列,資料數目越多越好,追蹤資料(Panel Data)尤佳;

對資料數值作一些整理,表列各種基本統計量(樣本平均值、變異數、變數間的樣本相關係數等)、變數之間的兩兩交互列表、做一些初步圖解分析。

計量方法的執行:

計量方法不應太簡單(例如只做到最簡單的 OLS),但也不必過於複雜,應針對問題採用恰到好處的計量方法。若採用了比較複雜的計量方法,則要說明為什麼簡單的方法不適合。計量方法的好壞不在其複雜程度,而在於它是否能夠幫我們得到正確的估計值,以瞭解資料中所包含的真正信息。

除了估計值以及對應的 t 檢定外外,也可做一些 F 檢定之對多個係數的假設檢定。

迴歸模型的設定,尤其是解釋變數的取捨,可在估計過程中不斷的修正。對應變數和解釋變數均可嘗試諸如對數、指數、冪函數等不同的轉換。這些轉換方式的決定,以經濟理論上的考量最為重要,不能單只為了提高模型的配適,而盲目的做一些不合理的變數轉換。

選取解釋變數時,應有如下的考量:

解釋變數和應變數之間的因果關係一定要正確,也就是說,解釋變數是原因在先,應變數是結果在後,有一定的先後順序。尤其要注意,有些變數數值的產生很可能是和應變數同時決定的,或是因果關係不很明確(也就是說,相對於應變數而言,這些變數是內生的),則在選取這些變數作為解釋變數時,便要非常小心。解釋變數的內生問題常常是研究被批評的主要原因;

要注意解釋變數的同質性,不能不分青紅皂白的將一大堆彼此相關性很高的變數(包括相同變數的不同轉換、或是幾個變數間的各種交乘項)放進迴歸式內,造成嚴重的線性重合問題;

經濟理論所牽涉到的變數常常是無法觀察到的,因此在做實證研究時必須採用替代變數(Proxy),研究者要對所選用之替代變數的合理性詳加說明。由於資料總有些缺失,常有人在束手無策之下,採用了很多匪夷所思的替代變數;

虛擬變數的定義要清楚而合理,使用要小心;

要探討解釋變數不足、觀察值有誤差等資料缺失所可能造成的計量問題。

橫斷面資料要注意干擾項不均齊變異(Heteroscedasticity)的問題,時間數列的資料則要注意干擾項自我相關(Autocorrelation)的問題。要確定時間數列的穩定性(Stationarity),若有季節變動也要加以處理。

模型的穩定性要注意,可能需要諸如 Chow Test 或 CumSum Test 的檢驗。

若用到 MLE 或 GMM 等非線性計算,則在撰寫報告時要對數值方法的細節,諸如統計軟體及數值方法的名稱、起始值之選取、收斂速度、是否產生區域解(local solution)、收斂條件的設定等,均需有所說明。

若實證模型中有多個應變數(和對應之方程式)值得同時分析,則可考慮採用 Seeming unrelated regression 甚至聯立迴歸模型等系統模型,以更有效的利用各迴歸式之間的相關性。

報告的寫作:

首頁:報告題目,作者名字,系所,學號,日期。

摘要:對全文宗旨作一簡單描述,並簡述文章的目的是對經濟結構的分析,還是對未來趨勢的預測,還是對政策的評估;然後簡單介紹所使用的模型及變數,資料的種類及來源,所估計的模型,所採用的計量方法;最後以最主要的實證結果為終結。

緒論:說明研究的性質、範圍和目的,並從不同角度或一個比較寬廣的視野(歷史、社會、文獻、問題嚴重性等)來解釋研究的重要性。

文獻回顧:對和主題有直接和間接關係的文獻做一個簡單清楚有系統的回顧,和主題有直接關係但有不同結果的文獻,更是要有比較完整的解釋。

模型設定:模型有理論模型和實證模型兩類。理論模型是從經濟理論中直接導出,而實證模型則是從理論模型衍申出來,是要實際以資料來估計的。理論模型通常需以數學推導,因此文章中可列出一些關鍵的數式以幫助理論的闡述,但不應長篇累牘的堆積只有間接關係的數式。實證模型通常是以迴歸模型的形式表示,對模型中所涉及的變數均須給與明確的定義,對解釋變數和應變數之間的關係要詳盡的說明,也要解釋對模型中主要係數(或由這些係數所導出之彈性、乘數等)可能數值的大小及符號有怎樣的理論預期。

資料說明:對資料的種類,性質,來源出處,資料修訂的方式,資料中可能有的錯誤和缺失,都要有詳細的說明,最好也能將資料的基本統計量表列出來。

計量方法的描述:對所用到的每一個符號都要有清楚的定義。

實證結果的報告:

係數估計的主要結果均須以表列出,在表中每一係數對應之變數名稱要寫清楚,每一係數估

計值旁均須伴隨一標準差(s.e.)或 t 統計量,也可加列 p 值,對於顯著的估計值也可附加諸如星號之特殊標記以提醒讀者。顯示模型整體表現的統計量,諸如 R2(線性迴歸模型), F 檢定統計量, Durbin-Watson 檢定統計量(對時間數列資料),也可選擇性的列於表內。在表的註腳中,必須說明表中所有的特殊符號和簡稱,表中變數名稱的選取,應盡量採用有意義的中文簡稱,少用無意義的英文字母組合。製表的基本原則就是要讓讀者便捷、完整而清楚的瞭解估計的結果;

對主要迴歸係數(或由迴歸係數所導出之彈性、乘數等)估計值的大小、符號及顯著與否要詳加討論,對於顯著的估計值更要和理論預期值比較,若有明顯的矛盾,則要探討原因;

若能在文獻中找到類似模型的估計結果,則應擇要報告,並做比較;

對重要迴歸係數若是得不到顯著的估計值,則要探討其中原因。也絕不能對不顯著的估計值做出過度的解釋,尤其不能宣稱不顯著的估計值支持或不支持某些特定結論。我們要知道估計值不顯著,就是表示所使用的資料不能夠提供足夠的資訊,若是沒有足夠的資訊,當然不能夠也不應該做出任何確切的結論;

為增加文章的清晰度,能夠條列的結果應盡量條列(但要注意條列式的闡述易流於機械化而讓讀者失去興趣),同樣的,能夠列表的結果應盡量列表,表格應盡可能的明確、獨立自主而自成一體(多利用表格下端的附註詳加解釋表格的內容),盡可能讓讀者不用在文章中到處找相關說明。此外,圖表也是一個非常精準有效之傳達信息的方式,應多加利用;

所有具有政策意義的重要論點都要經過假設檢定的嚴謹統計程序探討其顯著性;

若要根據估計模型對資料外的時期或狀況進行預測,則態度必須保守謹慎,儘可能設想預測可能不準的原因;

所有列舉的統計數字應盡量保持統一的小數點位數(小數點後三位數或四位數均可),如果有很小或很大的數字,則可以用科學表示法表示(例如 1.2345 x 10-4),儘可能顯示出三至五位有效數字。

結論:對所有重要結果做一個完整的總結,並經由理論或資料中不儘完美處的討論,指明未來研究的方向。

列舉參考文獻。

一些注意事項:

正確的進行研究很重要,但如何將研究結果有條有理、完整而正確的寫成報告則更是重要。由於大學教育並不重視國文(英文)寫作的訓練,很多學期報告的問題都在於國文 (英文)的寫作。所以對報告主體完成後的文字修飾工作,一定要給與很大的重視。

寫論文應該抱持著推銷產品的心態,所以在包裝產品(即寫文章)之前要清楚的瞭解顧客(讀者)的基本心理:顧客基本上是報著不太關心但走著瞧的心理,所以寫文章時,便要時時設想如何能在非常短的時間內讓顧客對產品發生興趣,當然也要設想如何能讓他們在將產品消化後能對產品讚不絕口。

大家都知道文章中每一個章節都有一個主題(章節的標題就是用來點明該主題的),但很多人似乎是不知道,文章中的每一個段落也有各自的主題,也就是說每一個段落只是用來說明一件事情的。很多人常在該分段的時候不分,以致一個段落中常擠進兩三個不太相關連的主題,而讓讀者不易掌握文章重點。

相對的另一個問題是,同一個主題,也應該在同一個地方講清楚,而不應該在文章中不同的地方重複出現(在序論及結論中對各主題之概論則例外),尤其是不應該在不同的地方出現互相矛盾的說法。但有時候在對一個主題的解釋過程中,可能需要先了解一些其他的概念,因此有必要將一個主題的解釋,分置於文章中兩個不同的段落。若如此則在前一部份解釋完成後,應預先告知往後還會有更多的說明。這種做法既讓讀者有一個全盤了然的感覺,也提醒自己在前後不同地方的說明要彼此呼應而不重複或矛盾。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