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心学 1

哲学家王阳明的生平及其哲学思想

摘 要:王阳明心学是本体论与方法论相统一的理论体系。一方面是对心的经验的现象诠释学之理解,另一方面是对经验之心的理想价值如何得以全面实现和发展的超验批评,其最终目的是使“心”达到善与真的状态。在王阳明心学体系中, “心即理”是一种描述性现象学诠释的观点,致良知"是一种方法论的观点,而“知行合一”则代表了本体和方法论的平衡和融合,是两者之间的桥梁和联结。王阳明之“心”具有与“天”、 “道”、 “性”、 “命”、 “理”同一性质的本体意义,因此, “心”不是个体的私心,而在根源上是整个宇宙之“心”。心之“体”乃“虚灵明觉”或“灵昭明觉”,在具体“发用”过程中, “心体”体现为良知显现,故“心体”又称为“良知本体”。由此, “良知”是行动的基础,并始终提供行动以指导和动力,是“善”的源泉。从本体论意义上看, “知”和“行”从一开始就不是割裂的,它们潜在的根源是同一的,即“知行合一”。 关键词: 王阳明;心学;知行合一

1.王阳明的生平

王阳明,也叫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 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与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2.王阳明的哲学思想

2.1.心的本体

王阳明的心学,高扬人的主体性,以人的心为天地万物的主宰,强调天地万物对人的心的依赖性,“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世间万物不能离开人心和人心对他的感受,是人心赋予他们以意义,离开了人心,便没有一切。因此,天理也不能在人心之外,而必然内在于人心。基于此,王阳明提出“心即理”、“心外无理”。

王阳明以心为本体,强调人心的主体地位,一切事物从此都面临心的评价。王阳明首先从身心关系入手,在经验常识层面上求得人们的认同:“心者,身之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接着,王阳明将心对身的统属地位延伸到道德方面,“故欲修身,在于体当自家心体„„主宰一正,则发窍于目,自无非礼之视,发窍于耳,自无非礼之听,发窍于口与四肢,自无非礼之言动。此便是修身在正其心”。王阳明以此为契机,将心的主体地位在各个层面泛滥开来。论及学问,王阳明指出:

“夫君子只论学,要在得之于心。”

2.2.心的内涵

在王阳明看来,心的内涵具体表现为人生而具有的良知良能。良知良能,其说源于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一也。”这是人之初、性本善的自然延伸,王阳明承上启下,把良知由人及物,贯穿于万事万物中:“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若草木瓦石无人的良知,不可以为草木瓦石矣。岂准草木瓦石为然,天地无人的良知,亦不可以为天地矣。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这无所不在的良知圆融洞彻,同体太虚,它既是心之本体,也是宇宙的本体,因而也就是天理:“天地万物,俱在我良知发用流行中,何尝又有一物超于良知之外,能作得障碍”,川“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最后,事事物物连同天理皆统属于“人心的一点灵明。”它不在心之外,而是存在心之中。我心即良知,我心即天理。王阳明此举,极大地强化了人的主体自觉性。接下来,为防止我之“心”的信马由缓,王阳明赋予良知以道德意义,我心非我愿、我想,而是经过封建道德的甄别、评判和认可后的灵明昭觉之心,“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良知是见孺子之人井,而生恻隐之心的那种人性的自然反映。

2.3.知行合一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学说,一方面是其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自圆其说和进行到底的需要,同时也是深恶其时士大夫坐而论道、口是心非、道德沦丧的社会现实,力图扭转士人徒学而不行、或行而不实的恶习,这有着极强的

现实针对性。王阳明在构建他的心本体论的时候,为避免坐而论道的危险,就特别强调“致良知于事事物物”和“事上磨炼”。王阳明指出:“人须在事上磨炼做工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致良知的关键在于行,息心静气,枯坐体悟,一味清谈,终不是致良知:“天下岂有不行而学者耶?岂有不行而遂可谓之穷理者耶?”王阳明的这种观念,具有鲜明的补偏救蔽的拳拳之心。心即理,封建的伦理道德就存在人的心中,但如果不加以实行,不致良知于现实中,不接触事物以实行良知,则良知就可能因为人的物欲的障蔽而不能彰显。所以,王阳明的心本体论,不仅与坐而论道绝缘,而且基本上是与知而不行、坐而论道斗争的产物。他的知行合一,更是把行的重要性提高到了空前的地步。王阳明有鉴于“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能行,便不去禁止”的玩忽和漠然,特别指出,“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王阳明的行,并非要等到动作起来形成后果,而是一旦有想作某事的念头,便是作某事的开始,因此,如果一个人有某种不善的念头,就意味着作不善的事情,就是行。那么克制不善之念就是不作不善的事情,也是行,所以他特别指出“正心”也就是致良知,也是行。诚然,我们可以认为王阳明混淆了知与行区别,夸大了知与行之间联系,陷人了主观唯心主义,但是,此举却意在特别强调行的重要性。同时,王阳明强调在行中的知才是真正的知,行中有知(“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义无返顾地坚持某种观念其实就意味着他的行动的开始(“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因此,与其说王阳明在知行合一学说上的的逻辑上不完整,勿宁说,可能正是这种夸张和变形的不完整,反映出了王阳明痛感浮华学风的弊端而对行的极端化的强调,从对现实补救的意义来看,这种矫枉过正是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的。在王阳明看来,人的良知是固有的、永恒的,重要的事情是行动,使良知得以发用流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阳明的心学是要从源头上解决人的行动的动力问题,其心学实际上是一种行动之学。

3. 总结

“知行合一”,强调了人的精神世界与行为活动的一致性,这叫做“人格完善”。我们自己的生活世界,是“人格完善”意义上的人自己所开辟与创造出来的。按着王阳明的观点,生活的状态取决于我们自己的心灵状态。心灵光明磊落而严正崇高,世界就光明磊落而严正崇高;心灵若阴幽黑暗,生活就阴幽黑暗。我们的生活行为是在我们的心灵状态主导之下的行为,而我们所享有的世界,就是我们行为的直接结果。王阳明的观点,对于指导我们生活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献章集.上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7.128. 【2】《王文成公全书》卷3《传习录下》. 【3】《王文成公全书》卷32《传习录中》. 【4】《王阳明先生全集》卷32.

【5】《王文成公全书》卷21《答徐成之》. 【6】《王文成公全书》卷2《传习录中》.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