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论文 1

[天津师范大学]

[中国哲学史论文]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学生姓名:王玉卿

学 号:1230190026

当代文化教育背景下重新审视性善论

摘要:先秦时期,哲学家们逐渐注意对人的本质进行理论探索,当时的特点是对于人性以 善恶来定义,其中以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对后世影响较大,孟子的性善论的 “仁”思想可以说与孔子“仁”思想一脉相承,传统文化“性善论”是否还可以与现 代文化 相融合,有何可取之处?

关键字:道德 教育 人性 仁

孟子,被尊称为“亚圣”,是战国时期孔子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全部思想,以孔学的捍卫者自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拓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性善论”是孟子理论体系的核心,在理解孟子思想的前提下首先需要了解孔子的思想。

孔子哲学思想和孟子哲学思想

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范畴,仁学也就是孔子哲学思想的主要部分。孔子认为,以仁为基础和依托,仁义礼智道德理论体系皆由此而来;仁是人们修养自身、努力追求的最高境界;仁义之道是人生和社会的必由之道。孔子定义的仁即“爱人”,“爱人”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亲、相近、相趋和相合。孔子认为君王若能够做到“仁”,也就是做到了“恭、宽、信、敏、惠”,因为“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之,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在后期孟子z在政治方面将“仁”进行了更为深入详细的探讨并提出了“仁政”说;孔子还认为仁是众德体系中的核心;是完全人格的内涵;是人道之根本,追求的理念;这也是为何孔子说仁是人们道德行为和社会规范之本。如何才能做到孔子所说的仁呢?孔子认为达到仁需要个人努力和主观认同。再来看孟子对于“仁者,爱人”的进一步解释,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即“恻隐之心”,“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恻隐之心”即仁。“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以“爱、仁、亲”来解释仁的内部深层结构;孟子还提出了“义”,“如何才为尚志?”,孟子答:“仁义而已。”由此可见,孟子不仅继承了孔子大部分的思想,而且进行了自己的思想上的延伸和深入。

孔子所谈人性论和孟子性善论

孔子时期,“仁”学实际上已提出了人皆有道德属性的理论观点,“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之道德属性何在?“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认为,人们各自的性格、秉赋和智力等天生是比较接近的,没有太大的差别,由于后天的学习情况不同、习惯性行为方式不同,从而相异渐远,形成不同性格。孔子对于人的本性论没有深入的讨论解释,我们仅能从“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看出孔子的一些对于人性的观点,但那时,显然孔子已经由开始关注了人之本性、人之本质。到战国时期,孟子将想、人的本性定义于善,主张人性本善,即性善论。孟子的性善论是从人之性的开始、原初和本色角度来理论的,是由心的解说达到对性的解说。“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侧隐之心”,“恻隐之心”即“悯人之心”,由此引起四端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端即萌芽之意,人自出生就有四端,即人天生就具备仁、义、礼、智方面的禀赋和可能,但并非说人就能够变得仁、义、礼、智,四端要成为四德,需要个人的主观努力,唯有向善才能至善。这就联系到孔子“为仁由己”的道德

学说,孟子和孔子都强调后天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内省”。孟子由其性善论作为;理论基础,提出了“知心、存心、养性”的道德学说,并且也是对孔子所言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一种引申。孟子认为人自出生时就如同动物一样有耳目口腹的生理欲望,然而人之所以为人并与动物相别的原因正是人自出生时便有“四端”,即人的道德属性,这也正是人兽之别所在。而“四端”说实际上正是一种“性可善论”,人虽有四端,但并非最后都能拥有四德,人内心都存有追求四德的向往,然而后天环境的多变和物欲的诱惑,四端或许只是部分发展为四德,或是完全丢失了。这就要求人们首先要向善,知性,接着为善,抵制欲望,欲望和性的矛盾关系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尽心以知性,养性以修身”,要时刻反省自己,了解自己内心的善,保持这颗善心并不断培育它,达到四德,做到由内而外的自律,要求寡欲。善性“求则得之,舍则失之”,由此,孟子为了保持并发展善性,便诉求于教育来创造一个适宜良心、善端发展的环境和条件。

以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孟子性善论

人性论是先秦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问题,中国古代哲学家对于人性论持有不同的看法,天降善性论,这种观点认为人性是善的,善性是上天赋予的。告子的人无善无不善论,即“生之谓性”,这种观点认为人性就是人的先天本性,先天本性是自然的,无所谓善恶,善恶只是后天养成的。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处于完全对立的立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种观点认为,人性就是耳目口腹的生理欲望和好利恶害的自然行为取向,如果对耳目口腹之欲和自然行为取向不加丝毫的限制,必然发生争夺,导致社会的混乱,所以说人性是恶的,而经过人主体的主观努力达到的善就是“伪”,凡天生以就的是“性”,凡人为以就的称为“伪”。在这诸多的人性论中,经过历史的沉淀后,孟子的“性善论”可谓是影响最为深远的,对后世影响极大,且不说“性善论”价值观的正确性,因其主张人们道德自律意识的培养,认为人性本是善的,潜意识的引导人们自我发掘内心的良心和善性,注重道德品格的培养。

(一)、看到了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并将社会属性即道德属性定义为人之性

孟子之所以认为人性本善,是因为人自出生便存有“四端”——“仁、义、礼、智”这四端,孟子同时也看到了人自出生时具有的和动物一样的属性——生理方面的欲求,动物虽然和人一样都有口、耳、目方面的欲求,但是动物却没有人的仁、义、礼、智四德的意识,“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正是因为这几希的区别的存在,孟子将人的本质与动物的本质区分开来,肯定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通过人的社会属性定义人的本质属性,[1]在这里孟子所指的人的社会属性具体来说是人的道德属性,主要指道德意识方面。告子在辩论自己的“性无善无不善论”时,认为人的天性也就是本性就是人生来对于生理方面的欲求,“食色性也”“生之谓性”,这种生理欲望即自然属性就是共同的人的本质,告子无意识地把人的存在等同于动物的存在,只是看到了人的自然属性,而孟子正好抓住了这一点来反驳告子,单从此方面来看,孟子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之分和社会属性是决定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所在,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人类认识史的一大卓越跨步,同时也反映出孟子对人的重视。

(二)、把道德属性涵盖于人的整个社会属性,并把此道德属性看作是永恒的

孟子虽然看到了人的社会属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但是对社会属性的理解仅限于道德意识方面——仁、义、礼、智四德。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关系包括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道德关系、法律关系以及其它一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只有把这些社会关系综合起来加以考察,才有可能对人的本质作出正确解释。“人之所以异[1] 董洪利,孟子研究[Z],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虽说人性向善,然而最终能够为善的却是君子,而非庶民,其实从这里可以看出孟子带有鲜明阶级性的理论[2],性善论是仁政论的理论基础,而仁政论即使是主张君王以“不忍人之心”推行仁政,体恤百姓,它实质上也是一种推行封建阶级压迫统治的一种手段,美化地主阶级统治,麻痹人民意志。即使是孟子多么强调性善论思想中道德主体的平等性,也改变不了其阶级的本性。阶级社会中的人性主要表现为阶级性,孟子在阐述自己思想的一些言论中便体现了这一点,处在阶级社会中的人性是无法跳跃出阶级属性这一点的。孟子在把人的道德属性定义为人的本质时是由人生来就有的生理感知能力推导出人生来就有共同的道德意识[3],并理所应当地认为这种共同的道德意识是永恒的,超越历史的。这种永恒性的观点是形而上学的。社会道德属性,是人类社会出现以后,在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际交往活动中产生的,是后天形成的。

孟子性善论的一些教育启示

孟子善于辩论,其思想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笔重要财富。孟子深信人性本善,不主张被迫的和逼迫的教育,只主张个人自动的,人性既然本来是善的,教育的宗旨就是使这些本来的善性充分表达,孟子特别重视人格独立和节操,提倡弘大刚毅、坚定不移的令节和情操,崇尚死而后已、无所畏惧的任道精神。

(一)、当前道德教育应当注重对人性的重视和探索。

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多元化,利益多元化和市场文化的多元化,市场主体之间的竞争残酷而现实,中西方经济合作力度不断加大加强,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文化也互相传播、影响着,可以这么说,当前我国文化氛围较杂乱,充斥着不同的价值观,甚至有些扭曲、畸形的价值观大有引导社会主流趋向,人性似乎面临着沦失的危险,一种危机——道德信任危机正向中国驶来。这是人性之理和欲望的冲突,是善与恶的冲突。中国要建立自己的道德信仰体系,就要从传统文化中取其精华,这样才能保住我国文化的根。孟子性善论重视对人性的发掘,并试图把人向一个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它从人的视角出发,在当时的阶级社会中可以说是某种意义上从道德属性上主张人的平等性,而这正是从另一种角度揭示当前社会在不断追逐的脚步中海需重视寻求人性的自我,注重道德教育的人本价值,无论是公民道德教育还是高校中的教育,向着有利于人的存在和发展而教育。

(二)、道德自律对于规范道德修养很有必要

“尽心以知性,养性以修身”,在性善论的基础上,孟子提出反省内求式的道德修养说,要想达到“仁、义、礼、智”四德,抵御外界的物欲诱惑,主要在于个人主观努力程度如何。通过反省将自己的良心、善端充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自觉固有的善端,从而确立起道德自觉理性。“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要不断反复的深思,保持住内心具有的善性,并培育、养护它,孟子也注意到客观环境的重要性,要求一个适宜良心、善端发育和成长的环境和条件,在外在物质的利诱下,以确立道德意识和自觉性为前提,以理性制约自身对外物的诱惑。孟子提倡的“由内而外”的自律启发当代道德教育中同样要注重德行为的自觉意识,强调思维在道德修养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道德意识在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规范作用。使教育的对象有意识的主动去规范自己

(三)、道德教育中的道德切忌完美主义

孟子以道德属性定义人的本质,并将善的范畴永恒化,孟子倡导人们追求善,以达到“贤人”、“圣君”的目的,历史上不乏严于律己、恪守儒道的贤人良士,“性善,言必称尧舜”。然而结合如今的社会文化背景,孟子所言道德过于理想化和单一。不适应社会所需灵[2]

[3] 董洪利,孟子研究[Z],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董洪利,孟子研究[Z],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活多变的人格,且造成道德与个人私欲的对立[4]。孟子主张的反省内审的道德修养学说把向善、为善与欲望对立起来,主张寡欲。欲望是人人皆有,并且会随着环境条件和自身的发展不断扩大。满足欲望是人的基本需求,在教育中如果不能处理好道德和私欲关系,那么就会有人为私欲抛弃所谓完美主义的道德,在道德教育中的道德不能远离民众的日常伦理,沦为狭隘的精英道德。美国德育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提出“美德袋”教育概念[5],意即学校把社会所需的各种德目,例如仁、义、礼、智等装在一个口袋里,然后从中拿出特定的德目交教给学生,有专家指出,这种教育往往会导致“经院式”道德教育,造出与社会生活人不一样的课堂生活人,通过“美德袋”教育,学生变成“两面人”。

对于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孟子的“性善论”,我认为应当以一种辩证的态度去看待和取舍,而非一味的赞扬或全盘的否定,性善论的重点和精华所在不在于人性是否为善、为何为善?而是里面蕴含的人本的价值性,对人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董洪利,孟子研究[Z],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2]董洪利,孟子研究[Z],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3]董洪利,孟子研究[Z],江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4]陈妹,从人性论视角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学理论,2012(10),235-236

[5]陈妹,从人性论视角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学理论,2012(10),235-236

[4]

[5] 陈妹,从人性论视角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学理论,2012(10),235-236 陈妹,从人性论视角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学理论,2012(10),235-236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