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中教师的作用.

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参评作品

题目:浅谈德育教育中教师的作用

内容摘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学生的德育工作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只有用高尚的情操影响人、科学的观点引导人、正确的言行教育人、扎实的作风感染人、端正的态度鼓舞人,用制度、纪律去引导规范行为,用知识去激励鼓舞信心,用言行去教育影响观念,更主要的是用关爱去感化人的心灵,才能塑造学生美的心灵良好的品质。

关键词:德育 教育 教师 作用

浅谈德育教育中教师的作用

南郑县协税镇初级中学 何学贵

教师是最传统、最古老的职业之一,更是一种特殊的劳动。从古至今教师一只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要努力使教师成为最受人尊重的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

质和业务水平;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这些论述就充分说明了教师这一职业重要、光荣、神圣。我就培育学生良好品质中教师如何发挥教育、榜样示范作用谈谈自己初浅的认识和体会。

教师要用高尚的情操影响人、科学的观点引导人、正确的言行教育人、扎实的作风感染人、端正的态度鼓舞人,用制度、纪律去引导规范行为,用知识去激励鼓舞信心,用言行去教育影响观念,更主要的是用关爱去感化人的心灵。

一、 高尚的情操影响人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就落在他们肩上。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良好品质的形成直接关系到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教师是学生品德的塑造者,如何把璞玉浑金雕琢成器、提炼成金是教育工作者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教书育人,不仅是教师的神圣使命,更是时代、社会对教师提出的要求,而且是社会赋予教师的职责。列宁说过:“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列宁全集》第15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38页)因此教师不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更主要的是要向学生传授高尚的道德知识,培育好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教书是传承知识,育人则是发育自己,培

养后代,造福社会。教书既要教书本之书,使学生增长见识,了解事物存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又要教生活之书,社会之卷,使学生精神充实,快乐健康向上;更要教道德之念,使学生具有广阔的胸怀,良好的道德品质。

“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他们本身具有灵魂,又要塑造、培育一代一代的灵魂,这就要求教师品德高尚,素质优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人正直的师表形象,勤于耕耘、呕心沥血、敬业奉献精神,关爱学生、服务学生的服务意识等高尚品质直接影响和教育学生。教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教育学生,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是教育的首要、是根本、是目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手持金钥匙的人,是辛勤的园丁,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人类文明的先行者,不仅仅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更主要的是塑造青年一代的人格、思想。加里宁说过:“很多教师常常忘记他们应当是教育家,而教育家也就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57年版,第186页),因此我们必须认清自己肩负的责任和历史使命,必须具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知识,并用这些理论知识为基础去教育、影响、引导学生。现在的学生接触到的人和事较多,也具备了一定的分辨是非善恶、真假美丑的能力 ,他们需要老师用朴素、真实的情感接纳每

位学生,即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又当成知心朋友,更渴望真诚和理解。因而老师处理问题公平、公正,扶贫帮困、向灾区捐款捐物 献爱心的热情,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集体劳动的态度,端庄优雅朴素大方得体的服饰等等都时刻影响、教育和塑造每一颗善良的心灵。

二、 科学的观点引导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开始初步形成,他们对世界的看法是初浅的,不完整的、不全面的。如何看待事物及其发展?如何对待人生的变化?人的一生为了什么?如何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怎样做一个人的一生才有意义?如何做一个对自己负责任、对他人有帮助、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等等诸多问题没有弄明白。这就需要教师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去科学引导。只有“以己昭昭”,才能“使人昭昭”,曾子曰:“五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论语》)科学的观点使人明了是非,少走弯路。掌握青少年身心发育特点,并加以正确引导。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他们能从老师,特别是自己敬佩的老师那里学到对待人和事物的态度,对待生活的态度。如果老师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如思想上,追崇求知,探索真理学;生活中,热爱生活、知足常乐、爱生活的每一天、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心境中,恬淡寡欲;情绪上,不骄不躁、

只有傲骨没有狂傲之气。学生也会性格开朗、乐观向上;关键是要教给学生对待事物、对待人生、对待生活的正确方法。做事踏实认真、做人忠诚老实讲诚信,对待金钱荣誉地位要有一颗平常人的心,更要有抗挫折心理素质和正确方法。

三、正确的言行教育人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学生的引路人。教师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教学技艺,丰富文明的语言、恰如其分的遣词造句的基本功、语言表达能力、举手投足、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会给学生留下深深的印记,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塑造着学生的品德。教师的施教是用语言、用动作、更是用情感来完成的。世上最难做的工作是人的工作,人是有鲜活的生命,思想活跃,情感丰富的高级动物。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就要求教师本身具有社会、道德、法律所要求的规范的言行、举止、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学生在学校的时间最长,接触最多有思想、有丰富语言、有独立人格的成年人是老师,一个好老师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每个人都有一个崇拜的对象,成人也不例外,何况青少年,他们会模仿你的说话、走路、写字等各种姿态,模仿你处理问题的方法。语言是行动的先导,心灵的窗户。教师要了解、特别是不同时代的青少年的语言、不同的行为、不同的思想,要塑造好不同时代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品质,就要深入了解学生、经常交流和沟通。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缺点,看待自

己的过去,展望未来的美好前景。正确的看待他人的功过是非。正确看待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学生摒弃错误的言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用制度、纪律、法律、道德规范每个学生的言行。在不同的环境中运用得体的语言、做出正确合乎规范的行为。只有从生活、学习的点滴做起,教育引导学生更进一步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了解学生,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能塑造好学生的言行。人民英模专栏、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是用英雄人物、革命先烈的言行教育引导人的典范。

四、 扎实的作风感染人、端正的态度鼓舞人

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备受鼓舞、教育和感染,优良的作风和教育理念,更会使人深受感染和鼓舞。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鼓舞和感染着几千年无数的华夏儿女。要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教师就要用严谨的教风去感染他们。一个板书工整、字迹清秀、课堂上不说废话的老师,他的学生也会作业工整,文章废话少,甚至会运用老师交给思考问题的方法、分析问题的步骤,总结问题的语言,去思考、分析、总结问题。教师办公室的整洁卫生、摆放有序,清秀的字迹,有条理的分析和讲解难题,都会使学生深受感染和熏陶。培养学生谦让、宽容、大度、先人后己等品质,要抓住青少年的心理特点,要结合活动的开展,在活动中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师用谦让、宽容、大度的品质,认识学生,多用鼓励的语言、行动,去培养学生具有谦让、宽容、大度、先人后己乐于奉献的品质。学生十分在意教师对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尊重和平等,学生需要老师既像长辈一样关爱呵护,又像朋友一样坦诚、关心鼓励和帮助。积极进取、奋力拼搏、乐观向上、快乐健康成长是青少年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良好态度。因此、教师更应从教材中提炼正确的观点对学生加以引导和鼓励。多一些掌声、表扬和鲜花;多一些关爱和尊重;多一些谈心、交流、引导和指点;少一些批评和责备,师生关系会更融洽。

教师的教育引导是启迪、教化学生的心灵,开启心灵之门,更是打造优良“产品”。关爱是建立良好师生情感的关键所在,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的基础,也是教育的基本要求,成年人都需要关爱更何况未成年人,他们更需要呵护、关爱,大多数行为习惯差的孩子,不是单亲生;便是留守孩子,当家庭缺少父爱、母爱、亲情时,他们的性格“怪”,态度“偏”, 语言“脏”,行为“差”;面对这样的学生,首先多方了解情况,从他本人、同学、家长那里了解孩子的家庭、父母、性格、学习等情况,帮助树立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鼓励勇敢地面对人生,战胜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其次亲近他、利用好机会给予帮助,使他感到老师的亲切、老师的关怀,产生信任感。寻找孩子的闪光点,给予赞美,

给予鼓励,用闪光点促使他进步。找任课教师谈,缺少父爱的男老师多给予关怀,缺少母爱的女老师多给予帮助,使他们感到爱的温暖。多家访,要求家长多给予关怀、给予爱,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多交流、多沟通、多鼓励。

只有用爱去激发青少年生活的勇气,才能点燃树立正确人生目标的火种,只有用爱的语言去鼓励信心,才能温暖、感化幼小的心灵,只有用充满爱的行动慰藉受伤的身躯、才能使伤口痊愈,从而健康成长,请不要吝啬你的爱,把你的爱、赞美、鼓励尽可能多一点给与你的学生, 多一份关爱就多一份温暖、一份亲切、一份自信和力量,多一份关爱就能充分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积极进取,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活力,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参考文献: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列宁全集》

3、《四库全书》

4、《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

5、《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6、《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7、《思想品德教学参考》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