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

中共株洲市委关于制定株洲市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年12月10日中国共产党株洲市第十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通过)

【核心提示】

株洲“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的定位,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深入持久打好城市提质、园区攻坚、旅游升温“三大战役”,大力实施科教先导、产业转型、城镇带动、民生优先战略,努力建设智慧株洲、实力株洲、绿色株洲、幸福株洲,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两型”社会示范区。

株洲“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到2015年,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基本建成“两型”社会示范区;在2010年的基础上,实现GDP翻一番、财政总收入翻一番、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万元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

“十二五”时期(二○一一年至二○一五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攻坚时期。准确把握当前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开创“保二争一、科学跨越”新局面

1.“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十一五”期间,全市上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保二争一、科学跨越”的战略目标,大力实施产业兴市、科教先导、城镇带动、文化提升战略,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国内宏观环境剧烈变化和严重冰冻自然灾害等困难,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四个一”等主要目标任务。国民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经济总量跨上千亿台阶;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加快成长;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教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城乡基础设施日臻完善,节能减排成效突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两型”改革大力推进,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发展活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事业积极推进,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城乡面貌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谱写了科学发展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这五年的经验主要是:必须在解放思想中创新发展思路,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在干事创业中凝聚发展合力,认准的事一往无前,部署的

事一抓到底;必须在项目建设中增强发展后劲,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以项目促发展、增后劲;必须在改善民生中共享发展成果,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2.“十二五”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未来五年,是大有作为的机遇期,是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期,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攻坚期,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加速期,既面临难得的机遇,又面临新的挑战。从国际环境看,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总体上有利于发展。但全球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形势将发生深刻变化,世界经济复苏缓慢,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从国内环境看,我国进入科学发展的新时期,国家着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转型,发展方式将发生重大转变,各地都在抢抓机遇竞相发展;随着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全面实施和“四化两型”的加快推进,我省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特别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深入推进,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外部竞争日益激烈的压力下,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在发展方式、资源环境、体制机制、思想观念、社会管理、工作作风等方面的问题仍然突出。我们必须科学把握发展大势,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办好株洲的事情,增创科学发展新优势。

3.“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战略

制定和实施我市“十二五”规划,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的定位,全面推进“四化两型”建设,深入持久打好城市提质、园区攻坚、旅游升温“三大战役”,大力实施科教先导、产业转型、城镇带动、民生优先战略,努力建设智慧株洲、实力株洲、绿色株洲、幸福株洲,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两型”社会示范区。

“十二五”时期我市要按照“两型”理念、国际视野、战略思维和务实精神,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促发展,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大力实施“四大战略”,努力建设“四个株洲”。

——科教先导。进一步提高对科教工作基础性、前瞻性、全局性的认识,优先发展科教事业,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提高科教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水平,建设智慧株洲。

——产业转型。围绕构建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推动经济发展由传统重化工业为主向“两型”产业转型,由低端产品向高端产品转型,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建设实力株洲。

——城镇带动。加快推进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以绿色理念打造城镇,以城镇提升带动发展。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布局,增强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位,加强城镇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城镇承载力、品牌力、带动力,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建设绿色株洲。 ——民生优先。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幸福株洲。

4.“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

到2015年,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基本建成“两型”社会示范区;在2010年的基础上,实现GDP翻一番、财政总收入翻一番、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万元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

——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经济总量大幅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增长,综合实力显著提升,价格水平基本稳定,经济增长水平和发展质量不断迈上新台阶。

——经济结构更趋合理。三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服务业比重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非公经济比重不断加大,各种所有制经济更具活力,城市化率不断提升。

——科技创新能力更强。全社会研发投入比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应用成果转化率不断提高,自主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

——资源环境显著改善。万元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达到并保持区划标准,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市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及全市森林覆盖率等环境指标显著提高,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

——民生得到更好保障。民生支出比重不断加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稳步提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镇就业水平继续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险综合参保实现全覆盖,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

——社会更加稳定和谐。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社会更加注重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大局更加稳定和谐。

加快转方式、调结构,全面推动产业转型,促进优势产业高端化、传统产业高质化、新型产业规模化,基本形成 “两型”产业体系,提升发展质量,增强综合实力,建设实力株洲。

5.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以园区为载体,以产学研结合为手段,统一规划、滚动实施、分工协作、重点推进,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实现突破,抢占产业链、技术链、价值链高地,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自主创新与扩大开放相结合、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相结合、重点突破与辐射带动相结合、现实基础与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重点培育发展先进交通装备制造、新能源装备制造及能源供应、节能环保、新材料、航空航天、信息、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6.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以重大项目为支撑,加快推进新兴科技与传统产业融合,促进传统优势产业“两型”化、高端化、品牌化。充分发挥核心企业的龙头作用和大中小企业的聚集功能,大力发展产业集群,重点推进轨道交通、汽车、航空航天、服饰纺织、陶瓷等5大千亿产业集群发展。加快建设“四城三基地”(轨道交通城、航空城、汽车城、服饰城和国家有色金属冶炼深加工基地、清洁能源装备及能源供应基地、生物医药与健康食品产业基地),努力实现由工业城市到工业强市的跨越。

7.大力提升园区发展水平。坚持把园区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平台,拓展城市空间,推动项目建设。继续打好“园区攻坚战”,以规划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基础设施等园区平台建设。积极促进园区转型提质,努力实现园区从单一工业园区向综合产业园区转变,从区域政策差别向注重产业政策差别转变,从政府开发为主向市场主体开发为主转变,从行政化管理向企业化管理转变,努力形成 “特色布局、全员招商、利益共享”的园区发展格局。

8.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把发展服务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就业、加快城镇化进程的战略重点,逐步提升服务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努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支撑体系建设,促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坚持错位发展,加大投入和政策扶持,大力发展支持生产经营、满足消费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特色服务业。优先发展金融、物流、会展、创意设计、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全面提升商贸、餐饮、住宿、旅游等生活性服务业,鼓励发展居家养老、生活保健、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等家庭服务业。按照强化项目、强化特色、强化营销的要求,继续

打好“旅游升温战”。加大开发投入,加快项目建设,完善旅游设施,理顺管理体制,放大品牌效应、规模效应、市场效应。加强策划宣传,打好炎帝牌、红色牌、生态牌、工业牌,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延伸旅游产业链,努力建设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

三、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努力建设绿色株洲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继续打好“城市提质战”,以绿色理念打造城镇,以城镇提升带动发展,建立健全有利于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努力建设绿色株洲。

9.完善城镇体系。按照布局合理、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生态友好、定位明确的原则,把新型城镇化作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同步发展的重要途径,构建以中心城市为骨干、县城和中心镇为节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按照“12311”的工作目标,加快建设好1个中心城市、2个次中心城市、3个县城、10个万人以上重点镇、100个千人以上中心村。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承载能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快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提高城镇的竞争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10.加强规划管理。不断创新规划理念,积极借鉴先进经验,健全规划管理机制,努力提高规划水平。突出“两型”理念,加大统筹力度,加强与长株潭区域规划衔接,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健全规划协调机制,调整核心区规划管理体制,核心区1864平方公里实行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加强县市规划管理工作,加大乡镇规划机构建设力度,严格实行行政首长规划审批制,建立城乡衔接、统一协调的规划编制和管理体制。

11.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以人为本、协调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为重点的路网建设,形成设施完善、服务多样、覆盖完全、高效便捷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加大城市公共交通、供水、应急水源、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建设力度,完善电力、燃气、新能源等能源供应保障设施,加快健全人防、消防及城市防洪等公共安全设施。重点建设一批“百亿工程”。

12.提升城镇管理水平。全面树立“大城管”理念,不断完善城镇管理长效机制,逐步形成运作市场化、管理数字化、作业精细化、队伍专业化、考核标准化的城镇管理体系。进一步强化经营城市理念,拓宽城市建设投融资渠道,加快推进市政领域市场化改革,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建设、经营、管理部分市政设施。积极探索县城、乡镇管理的有效办法,增强城镇发展活力。继续实施“四化”工程,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成果,加快全

打好“旅游升温战”。加大开发投入,加快项目建设,完善旅游设施,理顺管理体制,放大品牌效应、规模效应、市场效应。加强策划宣传,打好炎帝牌、红色牌、生态牌、工业牌,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延伸旅游产业链,努力建设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

三、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努力建设绿色株洲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继续打好“城市提质战”,以绿色理念打造城镇,以城镇提升带动发展,建立健全有利于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努力建设绿色株洲。

9.完善城镇体系。按照布局合理、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生态友好、定位明确的原则,把新型城镇化作为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同步发展的重要途径,构建以中心城市为骨干、县城和中心镇为节点、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按照“12311”的工作目标,加快建设好1个中心城市、2个次中心城市、3个县城、10个万人以上重点镇、100个千人以上中心村。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承载能力,改善人居环境,加快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提高城镇的竞争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10.加强规划管理。不断创新规划理念,积极借鉴先进经验,健全规划管理机制,努力提高规划水平。突出“两型”理念,加大统筹力度,加强与长株潭区域规划衔接,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健全规划协调机制,调整核心区规划管理体制,核心区1864平方公里实行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加强县市规划管理工作,加大乡镇规划机构建设力度,严格实行行政首长规划审批制,建立城乡衔接、统一协调的规划编制和管理体制。

11.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按照以人为本、协调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为重点的路网建设,形成设施完善、服务多样、覆盖完全、高效便捷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加大城市公共交通、供水、应急水源、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市政设施建设力度,完善电力、燃气、新能源等能源供应保障设施,加快健全人防、消防及城市防洪等公共安全设施。重点建设一批“百亿工程”。

12.提升城镇管理水平。全面树立“大城管”理念,不断完善城镇管理长效机制,逐步形成运作市场化、管理数字化、作业精细化、队伍专业化、考核标准化的城镇管理体系。进一步强化经营城市理念,拓宽城市建设投融资渠道,加快推进市政领域市场化改革,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建设、经营、管理部分市政设施。积极探索县城、乡镇管理的有效办法,增强城镇发展活力。继续实施“四化”工程,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交通管理模范城市成果,加快全

国文明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和知名度,打造城市品牌新形象。

13.加强资源开发和节约利用。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加强地质勘查,挖掘资源潜力。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开发水电、风电资源。坚持耕地保护行政首长责任制,切实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把节约能源放在突出位置,加强重点行业和企业的节能工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全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城。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资源节约利用,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方式,努力创建低碳示范城。

14.加强环境治理。持续开展“蓝天碧水净土静音行动”,确保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加快清洁能源推广,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并保持区划标准。加强综合整治,逐步调整弱化生产加工功能,从根本上解决清水塘等地区历史遗留的污染问题。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控制与治理,严格控制新项目重金属污染。完善污染监控预警、分级防控和应急处理体系,对重点企业进行有效监控。加大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力度,加强垃圾处理场建设,加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抓好噪声控制工作。

15.加强生态建设。弘扬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建设生态宜居城市。取缔禁采区开采活动,加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的环境保护,保持生态多样性。科学规划布局城区新建项目,保护利用好城区山水资源。积极开展生态示范区、生态乡镇、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大力实施生态林工程,扎实抓好天然林保护,积极推行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碳汇功能。继续抓好城区绿化工作,加强城市景观林建设,努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的重中之重,大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16.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统筹规划农业区域布局,加快构建农业主体功能区。坚持走农业现代化道路,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为方向,依靠先进理念、先进技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在全省率先形成有特色、高效益、集约化现代农业发展格局。着力实施

新增粮食产能工程,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城市农业和外向型农业,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重点发展现代种植业、现代养殖业和现代林业,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17.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完善建设和管护机制,提高防洪减灾、雨洪资源利用和水资源调配能力。加强农村公路、农村饮水工程、农村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健全农村综合服务体系,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加快构建以专业合作组织为基础、骨干企业为龙头、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18.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培育职业化新型农民和产业工人,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扩大农业生产经营性收入;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非农产业,不断增加工资性收入;大力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提高转移性收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增加资本性收入;扩大劳务输出,增加劳务性收入。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扶贫开发,促进贫困地区农民增收。

19.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重点规划好村庄布点和建制村村庄,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参照城镇社区功能标准,规划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引导农民自愿集中居住,杜绝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基层组织核心示范作用,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五、着力扩大有效需求,促进投资消费出口协调增长

优化投资,拉动消费,扩大出口,促进投资、消费、出口协调增长,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20.保持投资强劲增长。努力扩大有效投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把扩大投资和增加就业机会、改善民生有机结合,形成投资消费良性互动增长机制,创造最终需求。实施大项目带动,规划建设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重大产业和重大民生项目。优化投资结构,增强政府投资的导向性,促进政府投资更多地向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生态建设倾斜,向农村、贫困地区倾斜,向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倾斜。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

鼓励、引导、支持社会资本加大投入。加强产业政策引导,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标准,遏制盲目扩张和重复建设。

21.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通过扩大就业、拓宽居民投资渠道、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发展消费信贷等途径,切实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培育居民消费预期。完善促进消费政策,扩大住房、汽车消费,积极培育文化、旅游、健身、老龄服务、信息等消费热点,大力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推进城乡消费结构升级。规范消费市场秩序,营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合理引导消费行为,发展节能环保型消费品,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

22.保持出口对经济增长应有的促进作用。坚持走以质取胜、集约化、多元化发展的路子,努力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做大出口规模。不断提高株洲特色优势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品牌竞争力,延长加工贸易增值链,鼓励轻型化、精品化产品出口,扩大以承接服务外包为主的服务贸易出口。增强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短缺资源进口,以进口促出口,提高外贸的整体质量和效益。

六、大力推进科教创新和社会信息化,努力建设智慧株洲

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提升信息化水平,不断完善知识应用体系,创建创新型城市,努力建设智慧株洲。

23.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国民教育与终身教育相结合,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全面实施教育提升工程,积极推进教育科学发展,建设教育强市。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优化布局结构,促进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水平,加快普及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加快发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更加关注特殊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24.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营造科技创新环境,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建设优势产业技术研发基地和技术研究机构。依托特色园区,为企业聚集度较高的行业建设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整合县域科技资源,建设全新的农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提升留学生创业园、火炬创业中心、中小企业促进园、服饰产业园等孵化器的功能,建设高新技术产

业平台。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25.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整合科技资源,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在重点领域突破核心技术,打造产业技术链,建设具有领先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实现株洲制造到株洲创造的跨越。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企业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积极性,鼓励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参与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巩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成果,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建立健全从业资格制度和社会信用制度,营造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环境。

26.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信息高速网络,建设覆盖全市的高速宽带城域网,构建泛在化的信息网络。优化信息通信局站配置,推进信息基础设施配套。加快电子商务和物联网的建设与推广,加速培育和发展物联网产业。加快数字电视网络整合改造,推进 “三网融合”。加快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建设。加强保密管理,保护信息安全。

27.加快推进数字城市建设。完善数字株洲应用体系,加快数字株洲公共平台的建设、推广和应用。培育信息资源市场,完善基础信息资源目录和基础信息数据库,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加快数字城市建设,突出智能应用体系建设,满足城镇规划、环境保护、市政建设、社会服务、人口管理、应急处置、治安防控、维护稳定等方面的需要,提高城市建设与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28.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大力实施人才支撑工程,积极培养领军型人才和后备人才,广泛引进优秀人才,建立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加大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全面提升人才队伍整体实力,促进各级各类人才协调发展。加大公共服务领域人才培养力度,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的人才评价、选拔任用和激励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人才市场对人才的吸纳和配置作用,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

七、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建设幸福株洲

坚持民生优先,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积极扩大均等化服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9.努力扩大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把扩大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形成创业带动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城乡统筹就业的机制,全面创建国家创业型城市。加大就业支持力度,不断巩固和扩大公共财政对就业的投入。探索建立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的就业机制,多渠道开发公益性岗位。不断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扶持中小型企业发展,努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加快转变就业发展模式,努力实现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相应的扶持政策,鼓励引导劳动者自主就业。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健全城乡失业调查制度,想方设法帮助就业困难和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争议仲裁,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30.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加快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促进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促进机会公平。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强化政府监管,完善收入分配统筹协调机制,加快形成公开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实施以中低收入者为重点的增收计划,建立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最低工资标准形成机制,促进工资合理增长。调节高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人群,增加低收入群众收入,减轻中低收入者税负,控制和调节垄断行业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31.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按照扩面、提质、可持续的方针,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完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健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加大公共财政的社会保障投入,提高社会保障统筹层次,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范围,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的互动机制,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公共租赁住房制度,推进公共租赁住房和农村安居工程建设,提高廉租住房保障覆盖面和租赁补贴标准。

32.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协调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按照公益性、基础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加快形成结构合理、发展均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推进广播电视等重要新闻媒体建设,加强新闻出版工作,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和管理。突出抓好图书馆、艺术馆、文化馆等一批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构建公共

文化服务网络。鼓励文化艺术创作,努力推出一批精品力作。抓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文化事业协调发展。增强全民文物意识,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示范基地、主题公园建设,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走向市场。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推进全民健身运动。鼓励企业和民间投资,发展多功能体育俱乐部,打造有影响力的城市体育品牌。

33.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完善医疗卫生体制,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快城乡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全民医疗保健服务网络,改善医疗服务条件。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34.全面做好人口工作。从战略高度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依法加强人口管理,强化基层基础工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广泛普及优生优育知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实施健康促进工程,维护人口健康安全,提高公众健康素养。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人口综合素质。注重发挥家庭社区功能,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发展妇女儿童事业。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

35.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和核心,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构建共有精神家园。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健全文明创建的长效机制,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株洲“火车头”精神,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强化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践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全面加强市民教育,不断提高市民素质。

八、推进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完善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运行机制和有效实现形式,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提高法治化水平,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36.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快重大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进程。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深入推进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加强人权保障,促进人权事业全面发展。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巩固和发展良好的军政军民关系,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

37.加快推进依法治市进程。以依法执政为核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促进行政管理和决策的制度化、法制化。加强政府法制工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强化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加强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加大对困难弱势群体的司法保护力度。弘扬法治精神,增强公民法治理念,提高公民法治素质,积极倡导公民遵法守法、依法维权。充分发挥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加强执法监督检查和权力运行制约。

38.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多元化社会管理新格局。延伸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推动社会管理重心下移,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公共财政,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支出比重,加强乡镇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培育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基金会、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各类社会组织,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职责,为政府转变职能搭建承接平台。切实维护群众权益,畅通和规范群众表达诉求、保障权益的渠道,建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积极化解各种不稳定的因素。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39.加强社会应急体系建设。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健全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预警和应急处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监管网络体系,建立重大事故隐患建档、销号制度。高度重视和保证食品药品安全,加强食品安全监控,千方百计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健全国防动员组织体系、应急组织管理体系、人防组织指挥体系,加强基层应急队伍建设,增强全社会的反恐和防灾减灾能力。

九、深化改革开放,建立健全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敢闯敢试、先行先试、边干边试,全面深化改革,努力扩大开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力争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

40.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规范行政行为,进一步提高政府公信力和行政效率。按照职能有机统一的原则,优化政务流程,整合政府机构,推行大部门管理体制,实现政府职能、机构与人员的合理配置。建立健全科学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实现决策相对集中,执行专业有效,监督有力到位。稳妥推进城市区划及管理体制改革,推行精简行政层级改革试点,适当调整行政区划。推进政绩考核体系改革,加快建立新的考核指标体系,增强政绩考核的导向性。实施公务员职位分类管理,探索实行公务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管理体制。

41.统筹城乡发展体制改革。探索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新模式,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对接,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迁移便利的户籍管理制度。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加快实现城乡社会保险全覆盖,建立覆盖全市的养老保险体系。完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推动农民工参加养老、工伤等保险。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医疗保险制度,探索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城乡一体化。

42.深化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体制改革。建立完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市场机制,全面推行资源有偿使用,逐步推广排污权交易、“三同时”保证金、环境责任险制度。探索建立资源初始产权有偿取得机制,探索矿产开发生态修复补偿办法。探索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措施,促进再生资源的二次利用,实现城镇居民垃圾分类管理和回收。

43.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改革财政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系。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实现公共产品供给均衡化。加强行政机关资金使用责任审计,强化预算管理和监督,切实降低行政成本。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加快推行代建制。加强金融创新,拓宽筹融资渠道,做大做强融资平台,增强融资功能。加强融资平台分类管理,防范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

44.深化土地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节约集约用地管理制度,推行城市土地投资强度分级控制,

调整、实施工业用地最低价标准,积极推动土地立体开发。创新耕地保护模式,推行耕地异地占补平衡制度,实现全市耕地总量和质量动态平衡。创新征地用地办法,坚持依法办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批准手续,增加政府土地储备。创新土地市场机制,开展农村土地使用权权能改革,引导规范农村土地使用权进入市场交易。探索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利益补偿机制。

45.深化社会领域改革。深化教育、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机制。加快推进公立医院和药品流通体制改革,进一步放开医疗市场,积极促进非公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推进社会组织登记制度改革,大力培育发展新型社会组织。

46.完善有利于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健全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投资领域,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服务,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依法保护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权益。

47.推进示范区改革建设。规划和实施好云龙示范区、天易示范区、清水塘循环经济示范区

第二阶段的改革建设,充分利用先行先试政策,重点构建有利于转型发展、一体化管理的体制机制。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两型”产业发展、城乡统筹示范、节能减排全覆盖和“两型”创建,大力培育“两型”文化,放大示范引领效应,加速带动全市“两型”社会建设。

48.积极扩大对外开放。继续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扩大对外开放成果。加强省内区域经济合作,加快融入长株潭和“3+5”城市群区域经济发展。加强与全国各改革试验区的交流与合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体制创新等方面互相借鉴、共同促进。充分发挥资源环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社会的合作和交流。扩大对外贸易,改善进出口产品结构,加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的进口力度,支持企业技术更新。创新招商引资举措,建立全市统一的招商平台和协调机制,完善配套政策,创新服务办法,提高行政效率,以优越的环境吸引客商投资置业。

十、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奋斗

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提供根本保证。

49.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适应新形势,探索新办法,不断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特别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按照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营造氛围的要求,坚持“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有利于提高发展水平、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的原则,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强化实践锻炼,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升科学领导水平。

50.落实“五个敢于”的发展理念。大力倡导并全面落实“五个敢于”发展理念:敢于负债搞建设,大胆负债,善于负债,以负债促投入,以投入促发展;敢于放权活体制,放开市场,放活体制,激活发展;敢于让利促开放,让眼前利益,让局部利益,善于算大账,算活账,算长远账;敢于创新谋发展,敢闯敢试,先行先试,边干边试,在创新中增添动力,在创新中闯出新路;敢于大胆用干部,大胆使用真正实践“五个敢于”发展理念的“推土机”式干部。

51.坚持“三有”用人导向。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树立“三个不吃亏”和“三有”用人导向,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激励。坚持科学选人用人,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促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创新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评价机制,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

52.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真抓实干,以优良党风和务实作风凝聚民心。继续加强机关干部作风整治,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本本主义、自由主义。严明党的纪律,始终与党中央、省委、市委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政令畅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不断增强群众工作本领,不断巩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反腐倡廉,加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严格管理,严格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

53.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市广大共产党员要坚定不移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积极、坚决、有力地落实市委的决策部署。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要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全市各级党组织、全体共产党员和广大人民群众,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实现“十二五”规划、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两型”社会示范区而努力奋斗!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