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_永久的悔教案

2、永 久 的 悔

季 羡 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掌握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朴实语言中所含的复杂感情。

2.准确认读课文中疑难字词,并掌握它们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

本文的教学主要从找出文章线索人手,然后围绕这个线索按照段落顺序分析课文,所运用的方法主要有问题法、讨论法、听范读、学生朗读、自学探究展示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使其懂得审视自己的行为,珍惜亲情,探寻与父母、长辈相处的最佳方式。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习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平实的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

2.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情感教育。

难点: 1.理清叙事线索,理解作者在文字间所包含的母爱子,子思母的情感。

2.分析文章对母亲的描写不多,却感人至深的原因。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在学习本课之前,我想请大家回忆一下,有没有什么事情让你们至今想起仍悔恨不已呢?(让学生举手讲述至今令自己懊恼不已的往事,提醒注意情节的完整性)

本文题为“永久的悔”,它的作者是当代语言学家季羡林老师,写这篇文章时季老师已年近九十,却还在对一件往事耿耿于怀,可见这件事在他的内心深处有着怎样的地位!那么,让这为九十多岁的老人难忘,始终无法释怀的到底是一件什么样的事呢?

二、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年出生,山东清平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赴德国 留学,在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等印度及中亚古代语文。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兼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著有散文集《天竺心影》《朗润集》等。

三、出示学习目标

1、扫清生字词障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的线索,掌握文章从“开头设疑——中间叙事——结尾思母”的写作过程。

3、初步领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四、自学展示(一)

1、 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 方法:有感情地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结合课下注释、利用工具书自学。

3、 要求:自主学习,五分钟后能读出屏幕上给出的生字词,

迎养 盈眶 简陋 俯拾皆是 唾(tu ò)手可得 立锥之地

背井离乡 懵懵(měng) 懂懂 寄人篱下

五、自学展示(二)

1、内容:理清文章的线索,划分文章的层次。

2、方法:边听范读,边归纳每段的内容。

3、要求:讨论交流,八分钟后,能理顺课文的结构。

展示明确:第一部分(1—2段) 点题——“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第二部分(3—9段) 记叙“永久的悔”的具体内容。这一部分可分三层: 第一层 (3—5段) 概叙家庭生活的基本内容——无立锥之地。

第二层 (6—8段) 详细叙述自己幼年的生活情况——孤苦伶仃。

第三层 (9段) 详细叙述母亲的艰苦生活。

第三部分(10—11段)扣题——“永久的悔”的具体内容:作者后悔千不该万

不该离开母亲,结果造成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

六、自学展示(三)

内容:感悟课文,初步领会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方法:重点朗读1、2段,对重点词语、语句进行圈点勾画。

要求:分组讨论,5分钟后,能回答下列思考题:

(1)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 (请用原文回答)

(2)为什么说它是作者心中“永久”的悔?

(3)这个“悔”包含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感情?

展示明确:(1)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2)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

(3)这个“悔”里既包含着作者对生身母亲的深切思念,又包含着因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产生的悔恨。

七、当堂训练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 二 课 时

一、回顾导入,明确目标

上一节课我们熟悉了课文内容,理清了文章的写作思路,知晓了作者心中永久的悔是什么,初步感受了母亲对“我”的关爱和我对母亲的怀念。这一节课我们将继续分析课文内容,了解母亲贫苦的一生,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母子深情。

二、出示学习目标:

1、 了解母亲贫苦的一生,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母子深情。

2、 学习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平实的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

三、自学展示(一)

1、内容:了解母亲贫苦的一生,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母子深情。

2、方法:一边读课文一边对重点句子圈点勾画。

3、要求:分组讨论,8分钟后,能回答下列问题。

(1)第3、4段,这两段主要讲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将作者描写父辈生活艰辛的词语找出来。

(3)母亲的基本情况是怎样的?

(4)作者写母亲,为什么处处提到“吃”?是不是离题了呢?

(5)作者为什么说:“我后悔,我真后悔,千不该万不该离开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我一个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展示明确:(1)这两段主要讲述了作者贫困的家境,将母亲的大致轮廓也勾勒了出来,为后文的展开铺垫了感情基调。

(2)立椎之地、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举目无亲、背井离乡、千辛万苦„„

(3)娘家姓赵,十分贫穷;不识一字,连名字都没有;走过的最长的路就是从娘家到婆家的五里路。

(4)作为一个孩子,容易关心吃的东西;除“黄的”以外,所有好吃的东西都与母亲无缘;母亲一生含辛茹苦,省吃俭用,把好吃的全给了孩子们。所以,没有离题,从“吃”的角度写出了母亲的吃苦耐劳,含辛茹苦。

(5)母亲默默地为整个家庭付出,从少年到白头,忍受饥饿与贫穷的折磨,却给了我无私的爱与温暖,世界上的名誉、地位、幸福、尊荣虽然也很重要,但是相形之下,它们永远无法与人间第一至爱——母爱相提并论,亲情是最最可贵,最值得珍惜的。

四、自学展示(二)

1、内容:学习本文真实自然的描写方式,感受本文平实的语言中所饱含的深情。

2、方法: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课后第三题体会作者感情。

3、要求:分小组讨论问题、概括,8分钟能回答课后第三题。

(1)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

(饱含了对母亲的思念和对她一生苦难的同情。)

(2)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

她好象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对母亲的一生艰辛感叹不已,对伟大的母爱赞叹不已,对母亲怀念不已。)

(3)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饱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也饱含了做儿子的多少同情以及未能尽孝的无穷悔恨!)

(4)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回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表达了因为无法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悔恨不已的心情。)

四、知识延伸

唐代诗人孟郊在《游子吟》中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作者与一千多年前的诗人在思想感情上有什么相通之处?这给了我们怎样的启迪?

(两者都表现了母子之间难以割舍的深情,体现了人间亲情的伟大。我们应该格外珍惜这至爱亲情,做一个有孝心的人。)

六、教师小结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是孩子生命的赐与者,每个人都是父母所生所养,请每一位同学珍惜你所拥有的至爱亲情。记住“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年亲不待”,不要让这种痛彻心扉的永久的悔重演。

五、课堂检测(另附)

教学反思:

拟稿:李娟 讨论: 审稿: 审定: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