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课程总结

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从经济学角度看,城市化是由农村自然经济转化为城市社会化大生产的过程。

城市更新:城市更新是一种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百度)城市更新的方式可分为重建或再开发、整建以及保留维护三种。

滞后城市化:即工业化速度大大超过城市化速度,工业向乡村扩散,农村人口就地非农化,从而城市化水平不能真实反映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总产值: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以货币表现的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和商业(包括饮食业和物资供销业)五大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值之和,也称社会总产品。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物质生产总成果的重要指标。

国民收入:是一定时期内物质生产部门新创造的价值,即各物质生产部门净产值之和,反映该时期内物质生产部门所消耗的全部活劳动。

城镇体系:是指一定区域内的各种类型,不同等级,空间相互作用关系密切的城镇群体组织,它是经济区的基本“骨骼系统”

经济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部门之间量的比例及其相互结合,相互依存的关系。

城市人口社会构成:是指由社会因素决定的人口构成。这些因素包括:文化传统,道德观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经济水平,经济制度等等。

逆城市化:即大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活动部分地由城市中心向城市外围迁移和扩散,使郊区无限蔓延,并导致城市中心区和中心城市的衰退的现象。

超前城市化:亦称过度城市化即城市化速度大大超过了工业化速度, 造成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脱节。 城市首位度:是指一国或地区最大城市人口数与第二大城市人口数之比值。

国民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城市的国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及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经济区:是指商品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由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产业结构,经济布局等诸方面的内在联系,自然形成的地域经济综合体。

中心城市:在任何城市体系中,都有一个(少数情况下是多个)城市居于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

城市人口的自然构成:是指由自然因素决定的人口构成。包括人口的年龄构成,性别构成,育龄妇女构成等方面的内容。

基尼系数:亦称洛伦茨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不均匀程度的重要指标。即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在册人口:包括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户籍人口是公安部门户籍统计的人口,它是以公安户籍记录为统计基础。 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向社会提供一定的劳动,并获得相应的报酬。

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没有工作,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

机会成本:对物资,资金,劳务或生产能力的利用,因选择一种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所能获得的收益,即选择前一种方案的代价。

边际产值:最终产品价格乘以边际产量等于新增劳动的边际产值。

显性失业与隐性失业:前者指完全找不到工作,为法律所公开承认的失业,后者指希望全日工作,连续工作的人只能从事半日工作,非连续工作,法律不公开承认的失业。

摩擦失业:指为了改变工作种类或地点而变换工作,原材料缺乏,机器设备发生故障,就业消息不灵通等造成的失业。

季节性失业:指由于生产消费的季节性而导致对劳动需求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的间断性失业。

过剩性失业:是指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劳动者人数超过劳动工作岗位而形成某些人的连续失业。

常住流动人口:即居留时间在三个月以上的外来人口,他们中的主体是打工人员。

暂住人口:即居留时间在三个月以内,三天以上的外来人口。

过往人口:即居留时间在三天以内的外来人口。

土地的耐久性:指土地能始终被人类利用,永远不会丧失其使用价值的特性。

商业租金:使用土地的报酬,包括转移收入和经济租金。

转移收入:土地使用报酬中对地力消耗的补偿。

经济租金:土地使用报酬中反映土地稀有价值的支付。

土地协议出让:是指土地使用者直接向国有土地的代表人提出有偿使用的愿望,并由双方进行一对一谈判,协议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方式。

招标出让:是指在指定的期限内,由符合条件的土地使用者以书面投标形式,竞争某块土地的使用权,然后招标人根据一定的要求择优确定土地使用者的出让方式。

拍卖出让:是指国有土地代表人在指定的时间,地点,组织符合条件的土地使用者到场,就某块土地进行公开叫价竞投,按“价高者得”的原则确定土地使用者的出让方式。

保税区(bonded area ):是指经一国海关批准在港口、机场或其它交通便利地区设立的,允许外国货物不办理进口手续就可延续长时间存储的区域。

开发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某种经济目的而设立的、在一定范围内实施各种优惠政策以吸引投资的特殊区域。

环境的外部性:它是指“在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生产者和消费者产生的超越活动主体范围的利害影响”。如果这种影响是积极的,则称为“外部经济”;反之,则为“外部不经济”。与环境有关的外部性,显然主要是生产和消费上的外部不经济,尤其是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热岛效应:是指因能源消费而引起的环境温度增升效应,使城市中心区相对郊区和农村犹如“热岛”,影响烟尘和空气污染物的扩散与稀释;并且加剧大气污染的程度和持久度。

住宅经济:是住宅以商品的形式处于市场环境下流通产生的各要素关系

住宅存量:世指为满足人们对居住场所的要求而积累起来的固定资产总量,表现为实物形态反映的是量的多少。 住宅流量:是指住宅为其住户提供的服务的总和,由对存量的使用而产生,表现为非实物形态,反映的是质的好坏。

住宅租售比:是住宅的租金R 与售价P 的比值。即η=P/R

建筑的楼面地价:土地总价值/总建筑面积

环境容量:是指自然环境对污染的承受量或负荷量,也是考察污染是否发生的重要标准。

环境质量:是指自然环境构成的诸多要素(大气、水体、土壤、生物)之一、或环境整体受污染的程度。 地域分工理论与经济发展关系。地域分工论是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提出。他认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应按其在气候、土质、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以及民族素质等方面的优越条件,各自选择生产在生产成本上占绝对优势的产品,并互相交换。这样形成的国际分工,对一切参加国都是有利的。按照地域上的优势进行分工和自由贸易,不仅能使每个国家比它在闭关自守时获得更多的廉价商品,而且能促使这个国家的劳动工和资本得到最充分和最合理的运用。因此可见,格局资源的分布状况形成某一类或积累产业群,确立自己的主异产业和支柱产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而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之上的地域分工则是经济区形成的重要前提。

关于经济区划,我国经济区位格局?经济区划是根据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规律、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特征的相似性、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或者依据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目标与任务分工,对国土进行的战略性区划。我国经济区由于尚在组合与发展之中,因此很难有明确的统计,并且经济区的规模与构成也相当复杂。从目前来看,大体可以分为5类:1)省(区、市)际经济区; 2)跨省(区)经济区 ;3)省(区)内经济区 ;4)沿铁路、大江沿线组成的经济协作区 ;5)围绕共同资源开发目标的经济协作区。

城市的基础设施包括几大系统?(1)城市供水与排水系统①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管理系统②自来水生产与供应系统③污水排放及处理系统④雨水排放系统(2)城市能源系统①电力生产与输送系统②人工煤气的生产及煤气、天然气、石油液化气的供应系统③集中供热的热源生产与热力运输系统(3)城市交通系统①道路与停车设施系统②公共交通系统③快速交通系统④对外交通系统(4)城市通讯系统①邮电设施系统②电信设施系统(5)城市环境系统①环境卫生系统②环境保护系统③园林绿化系统(6)城市防灾系统①消防系统②防洪系统③抗震及防地沉系统④人防备战系统。

城镇体系结构关系,几种类型对应范围?答:①金字塔型:即以一个大城市或特大城市为核心,周围有几个中等城市相围绕,由此再联系若干个小城市和更多小城镇,如此形成金字塔形结构,塔顶便是体系的核心城市。四川东部经济区的城镇体系就是由12个县市所组成,塔顶是重庆市。②多核型:即体系内的核心城市不一定是一个,而可以是多个。它们规模相近,引力相当,共同发挥对其他中小城市的空间作用,形成一种多核结构。京津唐地区城镇体系,便是以北京、天津为双核心所组成。③网络型:在一个城市发育早,城市数目多、城市化水平高的地区,如果城市之间不存在规模上的较大差距,则其结构是网络状的,即核心不突出、彼此作用力难分杆轻。辽宁中部地区的城镇体系便属此类,它包括了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铁岭等特大和大中城市,是以城市群为特征的城镇体系。④带状型:一般在江河流域,交通干线的沿线地区,容易形成城市在空间上一字排列、首尾衔接的带状结构。经济发达的沪宁地区城镇体系就属此类,在沿长江400多公里长的流域内,座落着南京、镇江、扬州、常州、无锡、苏州、上海等众多特大和大中城市,是另一种以城市群为特征的城镇体系。

城市土地市场?理解市场运作模式?答:①一级市场(批发市场)。即由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通过批租将土地的使用权投放市场运行。它表现为政府与土地经营者、使用者之间的纵向交易行为,反映的是土地的使用权价格,具有垄断性质。②二级市场(零售市场)。即由获得土地使用权的经营者,直接将土地、或通过建设商品房从而间接地将土地投入市场流通。它表现为土地经营者与使用者之间的横向交易,是扩大供给条件下的市场行为,反映的是以开发经营价值为基础的企业价格,具有经营性质。③三级市场(调剂市场)。即由土地的使用者通过房产的交易而使土地间接进入市场流通,它表现为土地使用者之间的横向交易,是调剂需求条件下的市场行为;反映的是以效用为尺度的市场价格,具有消费性质。以上三级市场相互联系,形成土地的批发、零售、调剂三种市场形态。其中,一级市场是二、三级市场的前提和基础,起导向作用;二、三级市场是一级市场的延伸和扩大,起促进市场发育和繁荣的作用。国家建立土地市场的基本政策是:垄断和控制一级市场,规范和搞活二、三级市场。

我国城市化的特点?(1)城市化起步晚,真正进入现代化的时间更晚;(2)政策对城市化发展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3)城市化结构不平衡,呈现出较大的规模差距和地区差距;(4)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 了解城镇体系规划的特征?答:①整体性。城镇体系是由城镇、联系通道和联系流、联系区域等多个要素按一定的规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其中某一个组成的要素变化,例如城镇的兴衰、交通线的开拓或废弃、资源的开发或枯竭,都会通过交互作用和反馈。②层次性。首先,城镇体系有大有小,随所在的经济区的规模和层级而定,大到省际经济区、小到地方经济区,都有所属地域的城镇体系;其次,城镇体系内部的城镇有大有小,大者成为体系的核心,小者充当体系的基层。③重叠性。即一个城镇可能成为不同层级城镇体系的成员,并充当不同的角色。④开放性。城镇体系不是一个封闭的组织,它是一个开放系统,随时都在和外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⑤动态性。城镇体系形成之后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处于发展演化之中,外界环境与内在的因素的变化都有可能使之发生形态上、规模上和结构上的演变。

中心城市的主要内容、作用和意义?答:在任何城市体系中,都有一个(少数情况下是多个)城市居于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这便是“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对于其所在的经济区来说,它就是经济中心,是经济区形成的依托与“心脏”。作用:①中心城市市场主体(各类企业)集中,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的内生优势。②中心城市科技力量雄厚,具有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的巨大潜力。③中心城市主导产业外向化程度高,具有开拓国内国际市场的扩张力。④中心城市的基础设施较好,经济管理机构较健全,具有成为大市场、大流通枢纽的条件。

流动人口的流向构成?(1)向心流。即从农村流向城市,这是流动人口的最主要成份,其比重占到80%-90%。

(2)梯度流。即从落后地区的城镇流向向发达地区的城市、从中小城镇流向大城市、从内地城镇流向沿海城市,总之从经济势能的高梯度地区流向地梯度地区。(3)反差流。和第二种类型相反,有部分流动人口是从高梯度地区流向地梯度地区,其目的是以自己的资金、技术和市场营销优势在这些地区从事有利可图的工商活动。

(4)洋流。即跨国之间的人口流动。流动人口的特点(1)经济导向为主、逐渐高层化。(2)流动范围集中、局部组织化。(3)流动季节性强、流向规律化。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答:经济增长是指一国一定时期内产品和服务量的增加, 用来量度的是GDP(GNP)或其人均值。经济发展除包含经济增长外, 还包含经济结构的变化(如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 消费结构的改善和升级), 社会结构的变化(如人口文化教育程度的提高, 寿命的延长, 婴儿死亡率的下降) 环境的治理和改善, 收入分配的变化(如社会福利的增进, 贫富差别的缩小) 等。所以, 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没有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 当然也有可能出现有增长而无发展的情况:(1)从性质上看,增长是一个数量概念,发展是一个质量概念。经济增长意味着更多的产出,经济发展则同时意味着更多的产出和技术与制度的改革,产出的增长正是通过技术与制度的变革而获得的。(2)从范围上看,增长是仅指经济总量的持续增加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发展则不仅涉及经济领域,它还是一个国家的人民的观念和社会习俗的变革,这一变革使得该国人民具有能力去持续地和累计地增加该国的实际总产值。即发展的内涵更为深刻,体现了社会的变革与进步。(3)从原因上看,增长是由于投入量的增加所导致的、或是生产效率提高的结果;而发展不但具有这些因素,还包括了产品构成的变化和生产过程中各种投入量所作贡献的相对变化等情况。(4)最后,从时间上看,增加是一个静态的结果;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连续的和渐进的特点。

城市发展和预测的经济模型?分别针对什么,意义是什么?答:(1)经济总量模型:根据基年GNP 和计划部门预测的发展速度(GNP 年增率),可推算规划期末的GNP 总量;结合城市产业的结构的调整目标(三次产业的比重变化),可推算出三次产生的发展速度以及工业增长率。(2)工业增长模型:将工业增长率和工业生产中要素成分的调整目标(资金、劳动与技术的贡献率),输入工业线性增长方程,推算出规划期末的工业劳动力需求量和工业资金需求量。(3)人口增长模型:根据城市有户籍者的自然增长与机械增长,推算出规划期末的在册总人口与在册总劳动力;根据工业劳动力需求量及其占就业者比重的变化,推算出规划期末的劳力需求总量(实际劳动力);市级劳动力与在册劳动力之差,即为需引进的外来打工者(引进人口);引进人口与在册人口之和即为实际总人口;若实际总劳动力小于在册总劳动力,说明该市可向外输出。(4)资金需求模型:根据工业资金需求量得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量,结合其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克推算出规划期末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根据GNP 总量和社会累积率的变化,可推算出规划期末的城市自我累计总额。以上二者差额为正,说明需引进资金;为负,则可输出资金。(5)用地需求模型:城市用地规模与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密切相关,因此可根据城市人口数量和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推算出规划期末的城市建设总用地;但对引进劳力的占地需作必要的处理,因为他们的用地数量不完全等同于在册人口,某些用地需求较小,应折合系数反映于以。

中国城市化进程包括哪几个阶段?一. 城市化的史前阶段——古代城市的发展。二. 城市化的起动阶段——近代城市的发展三. 城市化的初级阶段——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的曲折发展。①正常上升时期(1949~1957年)②剧烈波动时期(1958~1965)③徘徊停滞时期(1966~1978)四城市化的加速阶段——改革开放后城市的迅速发展。 比较成本的理论?答:比较成本论又称“比较生产费用论”。完整建立这一理论的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 李嘉图。他指出,在资本、劳动不能在国际间自由移动的前提下,各国或地区应专门生产它们在生产成本上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商品,这样通过贸易进行交换,都能节省劳动,得到好处。比较成本的存在时促使地域分工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也是不同地区依据自身特点和比较优势形成生产力,不同配置方式的内在动力,将其系统化与组织化的结果,则经济区应运而生。

城市土地使用权的出让方式?各适用于什么样的条件?答:协议出让是指土地的使用者直接向国有土地的代表人提出有偿使用土地的愿望,并由双方进行一对一得谈判、协商出让土地使用权的方式。以协议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一般适用于:高科技项目用地;福利住宅用地;党政机关、部队、文化、教育、科研、卫生、体育和市政公共设施等非营利性用地;政府认为适宜的其他用地。招标出让 招标,是指在制定的期限内,由符合条件的土地使用者以书面投标形式,竞争某块土地的使用权,然后招标人(也即国有土地的代表人)根据一定的要求择优确定土地使用者的出让方式。招标出让方式大多适用于大型区域发展用地、小区成片开发用地、以及技术难度较大的项目用地。拍卖出让是指国有土地的代表人在指定的时间、地点,组织符合条件的土地使用者到场,就某块土地进行公开叫价竞投,按“价高者得”的原则确定土地使用者的出让方式。

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原则?1. 可持续发展原则。“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 以人为本原则。把经济发展过程中,单纯以经济指标来衡量优劣、判断是非、决定取舍的传统发展观念,改变为以人的适应性、人的满意度、以及人的发展可能,来评价经济发展方案的可行性。3. 区域协调原则。跳出城市看城市,把着眼点放在城市所处的区域大环境上,从宏观角度考虑城市的发展,使城市获得足够的外部支持。否则,单纯依靠城市一己之力,去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区域问题,是难以奏效的。4. 城乡——体化原则。农村对城市的支撑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农村是城市生态环境的依托;②农村是城市资源的母体;③农村是城市发展潜在的补充。制定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应该站在城乡一体化的高度考虑问题,使城市的发展和农村的发展互相衔接、互为因果,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国民生产总值(GNP ):指一个国家或城市的国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及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国内生产总值(GDP ):指一国领土范围内,本国国民和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国民收入(NI ):是一定时期内物质生产部门新创造的价值,即各物质生产部门净产值之和,反映该时期内物质生产部门所消耗的全部劳动。社会总产值:即物质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产品的总价值。 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值—投入成本;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劳务成本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海外净要素

就业与失业的概念及存在哪些规律?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向社会提供一定的劳动,并获得相应的报酬。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没有工作,不能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无论城市本身的经济运行态势如何,100%的充分就业始终只是—种理想标.而无法成为现实,也不利于社会进步。因为,有许多因素导致失业的产生:自愿的、与非自愿的,微观的、与宏观的.显性的、与隐性的,等等。西方经济界普遍认为,保持适度的失业率(如2%—5%) 是有益的,因为它能促进劳动市场的建立和入门的流吐;并使劳动者处于竞争状态而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

城市的流动人口类型、成因及影响?流动人口类型:常住流动人口、暂住人口、过往人口。

经济成因:(1)经济收入水平的差距;(2)农村剃余劳动力的压力; (3)城市劳动市场短缺的需求。社会成因:

(1)文明的落差;(2)自我的发展。 影响:1. 流动人口的正效应 (1)有利于城市劳动市场的建立,弥补劳动需求中的短缺现象,形成就业中的良性竞争,以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2)提供廉价劳动力,从而降低了成本、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有利于城市经济的成长;(3)人口的流动.必然要求为这种流动提供便利和服务,因此促进行商品的生产与消费、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4)许多流动人口往往在发财致富后,回到家乡投资办厂,把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从高梯度地区带到低梯度地区,加快了技术的扩散、资金的流通和信息的传播;

(5)流动人口的主体是农民,他们离开农村到城市这一行为本身,就加快了我国城市化的步伐,符合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流动人口的负效应 (1)由于历史的原因,城市基础设施大多滞后于经济的发展;(2)流动人口自发性强、组织性差,难以管理和控制。

城市人口的综合增长分析法?该方法是从城市人口的增长途径入手,把它分为自然增长、机械增长、流动增长,分别估算这三种途径所获得的人口增量,将其加总,即为计算期的人口总量。Pt=Po(1+α+β) +P

t t t Pt ——第t

t 年的总人口,Po ——基期总人口,α——人口自然增长率,β——人口机械增长率,P ——常住流动人口(打工人口)式中,α值可根据计划生育部门的控制指标得出;β值可根据户籍管理部门的控制指标得出;P 可根

据经济部门的发展需求定出,其数值等于发展所需要的总劳动力与本市能提供的总劳动力之差,为正则表明需引进劳力,为负则可向外输出劳力。

劳动需求的影响因素:最终产品价格; 生产投资量; 其它要素价格; 生产技术水平。因此对于劳动的需求,与城 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息息相关:经济发展快,会使收入提高,导致人们消费的增加,推动最终产品价格的上升;会诱发投资量的扩大,并使资本土地价格上涨;还能引进新技术、建立新部门。这一切都使得对劳动的需求量增加,从而使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发展也由此进入了一个理想的良性循环之中。

劳动变业与工资关系

当资本成本上涨时,会增加劳动的需求,劳动需求的增加又会吸引人口迁移,使就业队伍扩大,和劳动供给增 加,这时工资水平会降低,而就业量进一步增加,最后劳动需求与劳动供给达到新的平衡,工资回到原点,而扩大了就业。

经济学与城市经济研究对象?经济学是现代的一个独立学科,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中间进行分配。城市经济学是经济学科中一门以城市系统为对象,研究城市内部的经济活动,揭示城市形成、发展及城市化过程中的经济规律的应用学科。

城市经济学的特性①跨学科综合性②城市经济学是重要的公共经济学③城市经济学是重要的空间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宏观城市经济部分:①城市化过程中普遍的经济规律;②我国城市化道路;③经济区、城镇体系与中心城市。(2)微观城市经济部分:①城市经济发展战略;②城市经济结构;③城市人口经济;④城市土地经济;⑤城市住宅经济;⑥城市基础设施;⑦城市环境经济;⑧城市财政与金融。

城市产生的经济学解释、社会学解释?(1)经济学解释: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新石器时代中期,农业与畜牧业分离,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与农业分离,产生了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工商业与手工业分离,产生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人和手工业者趋向有利于加工和交易的交通便利的地点聚集,产生了固定的商品生产与交换的居民点,形成了城市的雏形。第一批城市诞生于距今约5000~6000年间,如古埃及的孟菲斯和中国的殷墟、商城等。(2)社会学解释:生产关系的不断变化。在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生产范围的扩大、剩余产品的增多,部落与部落之间的交换转为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换,土地和工具等生产资料逐渐为个人所占有,于是私有制开始出现。从而分化出奴隶主与奴隶两个阶级,从此揭开了国家和城市的序幕。城市是奴隶社会物质载体形式之一,私有制则是城市诞生的经济因素。城市是生产力发展,社会分工细化和生产关系变革的结果,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

城市大系统构成的特点?城市经济子系统在其中的作用与意义?(1)①城市是一个复合的、宏观的大系统。在城市这个复合的、宏观的大系统中,各功能子系统处于不同层次:第一层次包括自然、经济、社会和建设系等4个子系统;而经济子系统又包括生产、流通、服务部门等3个第二层次的子系统;在生产部门子系统中又可分为农业、工业、建筑业等3个第三层次的子系统。②城市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大系统。城市与其周围的农村和其它城市,经常不断地进行着物质、人员、文化、技术、资金、信息的交流,形成了动态的、开放的特性。(2)①城市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在国民经济和地区经济发展中居中心地位,起主导作用。②城市经济对其腹地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扶持、引导和推动作用。经济本身具有辐射、带动作用,而这种作用必须依靠城市这样一个载体来实现。③城市经济是各部门经济在空间上的集合和重要细节,这种集合和纽带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部门经济协调发展的外部条件。④城市经济在推动城市化进程,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城市发展分几个时期?各时期的经济特征?①前工业社会时期:手工业生产集中地,农产品集散地;②工业社会时期:机器大工业中心,商业贸易中心;③后工业社会:第三产业中心,功能多元化;④信息社会:信息流通、管理和服务中心。

城市经济流通包括哪些内容?商品流通、资金流通和技术流通。

城市经济发展对城市发展的意义?经济发展战略是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延伸和具体化。城市经济是国家和地区经济的主体,因此城市经济发展战略也是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城市把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列为经济发展规划中的首要任务,以此为基础,制定城市的社会发展战略、建设发展战略、环境发展战略和科技发展战略。

土地的自然特性与经济特性?一. 自然特性:①固定性。位置不变,空间不变,不会凭空创造,也不会无故消失。②差异性。在地质地貌、水文植被、温度日照、土壤肥力等方面总会存在差距。③耐久性。不会消耗,数量面积不会减少。二. 经济特性:①稀缺性②区位效益性③边际产出递减性。

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策略的适用基础?进口替代是一种内向型的工业化道路,即以本国生产工业制成品来满足国内需求、取代进口货,以此逐步实现工业化。一般包括三个发展阶段:初期是消费品的替代;中期是中间品替代;最终是资本品的替代。

出口导向是一种外向型的工业化道路,即优先发展出口产业,通过扩大出口来增加资金积累、扩大市场和实现规模经济,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它的理论基础是比较利益论+资源禀赋论。

城市的基础设施包括几大系统?(1)城市供水与排水系统(2)城市能源系统(3)城市交通系统(4)城市通讯系统(5)城市环境系统(6)城市防灾系统

城市化内涵?水平?动力?涉及哪些经济因素?(1)内涵: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第一,城市化是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第二,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是一个国家创造财富的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第三,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第四,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统一。第五,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2)城市化水平的测度:单项:城市人口的比重,非农业人口的比重,城市地域的比重。综合:地区总人口、地方财政年度支出额、制造业从业人数、商业从业人数、工业生产总值、批发业总额、零售业总额、住宅建筑总面积、储蓄额、电话普及率等。(3)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农业是初始动力,工业根本动力,服务业后续动力。(4)城市化相关因素:①经济增长与城市化:双向互促共进关系,经济发展对动城市化进程,城市化过程促进经济发展;②经济类型与城市化:轻重工业比重——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经济的内、外向度;③产业结构与城市化:城市化决定各产业部门的比重;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是靠第

二、二产业比重的上升,二者几乎同步进行,即工业、服务业就业比重每上升1%,城市化水平也提高1%;④科技进步与城市化:先进的农业、发达的交通、先进的通讯。

经济区、城镇体系与中心城市的概念及其与城市规划的关系?答:所谓“经济区”是指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由于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产业结构、经济布局等诸方面的内在联系,自然形成的地域经济综合体。划分经济区可以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可以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经济内在联系及地理特点,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在已有的经济布局上进行规划,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划分区域后的城市空间有互补性,中介性和通达性,加强了城市间的交流。所谓“城镇体系”,是指一定区域内的各种类型、不同等级间相互作用关系密切的城镇群体组织,它是经济区的基本“骨骼系统”。城镇体系与城市规划的关系:(1)任何城镇都具有向其周围地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职能(2)一个地区会形成一套中心地的等级体系(3)各级中心地及其市场区是由一级套一级的网络相互嵌套而成(4)遵循市场原则、交通原则、行政原则。在任何城市体系中,都有一个(少数情况下是多个)城市居于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这便是“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对于其所在的经济区来说,它就是经济中心,是经济区形成的依托与“心脏”。 工业赶超发展战略内容与意义?(1)内容:①随着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在整个生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趋于下降,这一规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②配第-克拉克定理和库兹涅茨产业结构理论,将经济增长描述为农业的相对下降和工业;服务业的相对上升、因此,人仍将工业部门的增长等同于发展,认为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工业应该加速发展。③技术创新的主要部门和技术扩散的主要渠道,技术的流通促使规模经济、外部经济等多种效益增长。(2)意义:①一方面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建立起了现代工业,出现了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提高了它们在世界工业中的份额。②另一方面,也出现了现代工业与传统工业并存、二元结构加剧、经济效益普遍低下、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的诸多“有增长无发展”现象。

平衡发展策略与不平衡发展策略的异同?平衡发展战略:在发展经济学中,一些经济学家主张,发展中国家应走平衡发展之路。一方面各产业应同时协调发展、共同增长;另一方面各部门的增长是由对该部门产品需求的收入弹性所决定。总的来说,平衡发展论强调了市场需求,但忽视了发展中国家普遍资金短缺、技术力量不足、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因此均衡地投资于各部门、各地区,只能是杯水车薪、难以奏效。不平衡发展战略:和上述理论相反,另一些经济学家主张不平衡的发展战略,和赫尔希曼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各国的成长过程是不平衡的,各部门的增长率也是不一致的。不平衡发展战略并非否定均衡发展,而是强调在发展中国家,应该有选择地实现突破,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最终实现共同发展。

土地的边际产出递减性?是西方微观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它是指在其它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时,某产生要素的投入量超过特定限度后,其边际产量会随投入量的增加而递减。对于城市土地来说,边际产出递减性表现在,对土地的使用强度超过一定限度后,收益开始下降。

我国土地制度特征?二元制:国家所有、集体所有。城市市区的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

地租杠杆对城市经济的调节作用?①绝对地租促使土地的集约经营;②级差地租影响城市产业的布局;③级差地租控制城市规模的膨胀;④极差地租调节国民收入的分配。

土地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含义及差别?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关系在法律上的体现,是土地所有者依法对土地实行占有、使用、收益和依照国家法律规定作出处分,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土地使用权是指使用人根据法律、合同的规定,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土地,享有使用的权利,也叫使用经营权。同样具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四项权能。这里的处分不同于所有权人的处分。在非所有人使用的情况下,使用人无权决定土地的最终命运,它只能依照法律和合同的规定转让土地使用权。所以这里的处分是指使用人依照法律和合同的规定转让使用权的权利。

世界土地制度三大模式?①完全市场模式。在这种土地制度下,土地主要属于私人所有。土地像其它商品一样,可以在地产市场上自由买卖,其价格决定于市场的供求关系。(美国、日本)②非市场模式。土地归国家或集体所有,由国家队土地的使用进行统一分配。(中国、朝鲜、古巴)③国家控制下的市场模式。土地最终所有权全部归国家或国家的象征,私人通过土地批租获得土地的占有权和使用权,国家从总体上控制着土地市场。(英国)

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规划关系?①我国城市土地利用现状:1) 人口密度过高,用地紧张。2) 土地产出效率较低、潜力远未得到发挥。3) 土地配置不合理、内部比例失调。4) 功能布局较混乱、空间结构不当。5) 小城市增长迅速、用地规模偏大。②城市规划在优化城市用地中的作用:1) 满足适度规模,2) 优化土地配置,3) 强化集中功能,4) 提高产出效率。

城市人口的特征(相对于农村人口而言):1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密集性是城市人口的首要特征。一般来说,城市规模越大,则人口密度越高。2城市人口比重逐步上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伴随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断上升。3城市人口是生产消费的主体:城市拥有巨大的生产能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雄厚的生产资金,因此是现代社会生产的主体。同时,城市也是现代第三产业的中心,拥有广阔的市场和不断发展的消费群体,因此也是社会物质财富的主要消费者。

城市人口的自然构成与社会构成?自然构成:1. 年龄构成:一般将人口分为儿童少年组(0-14岁) 、劳动力组(15-59或64岁) 、老年组(60或65岁以上) 。(P191人口类型比较图)年轻型预示着人口未来增长压力大,将以数量扩张形式发展,故又称扩张型;老年型表明人口增长后继乏力,将以数量收缩形式变动,又称收缩型;而成年型则各年龄组人口分布均匀,呈稳定状态,又称稳定型。2.性别构成:性别构成同样从人口金字塔上得到反映,比较纵铀两侧的曲线,即可看出某一年龄段的另女比例。正常情况下,城市出生的男婴与女婴基本持平;但男势力数却高于女劳力数;到了老龄则相反,女寿星的比例优势体现得越来越明显。注意到这个规律,对于研究城市经济问题十分有益。社会构成:①户籍构成 ②劳动构成 ③文化素质构成 ④经济地位构成。

年龄构成的特点:人口金字塔,上宽下窄

人口类型的比较:年轻型:预示着人口未来增长压力大,将以数量扩张形式发展,成年型:各年龄组人口分布均匀,呈稳定状态,老年性:表明人口增长后继乏力P ,将以数量收缩形式变动。191图7-2

个人劳动供给曲线:劳动力供给可以定义为,在不同的工资水平上,一个既定的人口市场中所提供的工作量。劳动供给函数的斜率通常为正,它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工资越高,提供劳动量越多。然而这种情况不是一直持续下去的,因为对于个人而言,尽管提供更多的劳动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但相应的也使闲暇时间变得更少。因此劳动者不愿意牺牲太多的闲暇时间,很可能自觉减少劳动量。这样就导致了个人劳动供给曲线的回转,它表明:最初随着每小时工资额的上升个人的工作时数增加,当工资与劳动量增加到一定水平后,工人将不再把单纯追求收入增长视为第一需要,他将转而享受生活闲暇时间给予他的乐趣,因此自愿减少工作时间。 劳动供给的影响因素:1人口特征:它包括人口的规模,人口的再生产能力,人口的迁移,人口的年龄与性别构成等等。2劳动力素质:它包括劳动者的身体健康状况,文化教育程度,劳动技能水平,以及合作水平等。3劳动参与度:它指的是总人口中有就业欲望的正常人口所占百分比,以及他们愿意提供的劳动时间。4制度因素:它包括社会保障体制,就业政策,劳资关系等。

以城养城: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之所以如此拮据,与相应税费标准定得太低、造成入不敷出的窘境有莫大关联,因此首先要合理化收费,最终实行“以城养城”。具体措施是:①适当提高城市建设维护税税率;②将城市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的一部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③扩大城市公用事业的收入。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