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做好四好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做好“四好”文章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如何建设好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笔者围绕“建设新农村,县乡党委政府与基层组织如何作为”这一问题做了一番思考,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做好“四好”文章。

一、设计好,即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并做出符合国情、县情、乡情、村情的标准设计

设计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求县乡党委政府积极作为,从自己的现状出发,因地制宜制定好新农村建设框架。

具体怎样抓呢?一抓规划内容。村庄布局规范化、道路硬化、环境清洁亮化、文化娱乐多样化,这“四化”是当前我们新农村建设的规划重点。二抓规划方式。要充分发挥政府、市场、民间的积极性。设计要集思广益,设计招标要市场运作,避免千篇一律。三抓规划管理。县乡党委政府在规划过程中一定要有制度可循,用规章制度来监督各项运作,实施“阳光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分钱的投入都能进入积累轨道。这就需要各级基层党委政府牢固树立节约理念,严把审批环节,力戒空喊口号。

二、借鉴好,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新农村建设经验,有必要开展“互帮互学”建设活动

韩国是亚洲除日本、我国台湾省以外农村现代化事业卓有成效的一个国家。韩国经过20多年的努力,通过“新农村运动”这一载体,大大地提高了国民的整体素质,缩小了城乡差距,2004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率是1:0.94。在我国,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也出现了一些闻名遐迩的明星村,今后随着新农村建设工程的推进,还会不断涌现一些新典型。我们有必要开展“先进带后进”、“后进学先进”活动,从而加速新农村建设进程。

学习韩国什么呢?我个人认为,韩国新农村建设在于成功地打造了“三力”。一是打造了吸引力。在“新农村运动”初期,韩国政府设计了20多种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工程,如桥梁、饮水工程等,这些与农民切身利益相关的工程较好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使“新农村运动”抓住了农民的心,充分发挥了农民的主观能动性。二是打造了示范力。韩国政府在建设新农村进程中,没有采取“一刀切”式的指导,而是对不同情况的乡村进行了分类,推行的是“量体裁衣”法。基础村,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示范;自助村,是结构调整的示范;自立村,是现代农业的示范。三是打造自觉力。也就是激发全社会人的主观能动性。在韩国,为了激发全社会人参与“新农村运动”,政府按“带头人”、骨干者、公务员、知名人士、村民五类进行了责任明确与培训,从而使各种身份的人对“新农村运动”作出贡献。

那么,县乡党委政府是否就可以照抄照搬韩国的经验呢?我看不能,因为我们有自己的国情,有自己的县情、乡情、村情。县、乡党委政府对待经验要能举一反三。一是加强引导。引导是多方面的,包括物质、精神、民主、社会等方面。比如,在资金引导方面,县、乡政府要将扶贫、以工代赈、能源、水利等用于农村建设的资金适当捆绑起来,设立硬件建设专项资金,把扶助对象重点放在中心村建设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二是加强造势。主要指舆论造势。通过报纸、广播、电视、“万村报栏”等媒体,广泛动员、深入宣传、层层发动,营造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三是加强服务。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县、乡党委政府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加强各种服务,及时推广成功做法。

此外,对于国内明星村的经验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涌现的新典型、新经验,我们应当采取现场学、观摩学、帮扶学、竞赛学等方式,把一切成功的建设经验引入到各地的新农村建设中。这种推广经验法,就党委政府而言,就是一个加强示范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为整体推进做好示范、积累经验。

三、推动好,即要求基层党委政府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使各种发展要素空前活跃起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牵引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中之重是大力引导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工业促进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全力促进城市支持农村发展,全面放活农村各种发展要素,使新农村建设在“和谐”状况下顺利完成。

怎样才能达到“和谐”呢?从工业与农业的关系看,要念好“促”字诀;从农业自身看,要念好“兴”字诀;从建设主体看,要念好“活”字诀;从体制看,要念好“改”字诀。一是念好“促”字诀。就是以工业促进农业、农村的发展。对于县委政府而言,要搭建起全县工业发展平台,最基本的方式就是做优工业园区。优化工业园区资源配置,把工业化与信息化融为一体,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共同发展,工业和农村紧密结合,使工业园区成为全县“以工促农”的重要平台。就乡党委政府而言,要引进好工业项目,其基本的方式就是“筑好巢,引好凤”;其基本的载体就是壮大城镇规模,因为城镇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市民化的主要载体。二是要念好“兴”字诀。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建立现代农业体系,其中最基本的途径是科技兴农。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进现代农业,这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阻碍农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是科技贡献率不高。要抢占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制高点,必须以科技壮基地、兴龙头、强品牌。作为县乡党委政府,要推进科技兴农,必须切实担负起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新品种,联系好农业专家和科研机构,扶持科技示范户,构建与现代农业和农村工业化发展相适应的科技组织体系等职责。三是要念好“活”字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党委政府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必须“放活”农民。我们必须改变长期以来农民群众等、靠、要的状况,要以人为本,全方位放活农民朋友的主观能动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要探索一种机制或体制,真正使农民变为建设主体,让他们主动去干。四是要念好“改”字诀。全部取消农业税后,农村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如何遏制各种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卷土重来,避免农民负担反弹;二是怎样在财力上保证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是检验县乡两级政权执政能力的重要依据,改革方能提高执政能力。为了更好地适应取消农业税的新形势,围绕提高县乡政权执政水平这一重点,必须加快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乡村债务化解工作。此外,还要进一步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对农户的多种服务功能,搞好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健全村民自治机制。

四、带动好,即要求“村支两委”在建设社会主义进程中切实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村官”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村支两委是“火车头”,“村官”是主体当中的“主心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要发挥村支两委的带动作用,就必须实现“村官”的角色转型。“村官”必须从过去那种简单的“道德权威”向公正廉洁的“经济能人”转变,实现好角色转型。

笔者认为,“村官”们要完成好角色转型,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发挥“领头雁”作用,就必须从“三新”入手。第一个“新”,树立新形象。建设新农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村官”?它包含四个要素。一要加强学习,坚定信念,牢固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做一名学习型、创业型“村官”。“村官”首先要自己富,然后带动群众富,实现共同富裕。因此,“村官”应当抓紧学习,提高致富本领,把为人民服务谋福利的决心同过硬的本领统一起来,大胆创业,做一个全面的带头人。二要带好班,使村支部、村委班子高度凝聚,做一名团结型、正气型“村官”。建设新农村,需要一个好的团队。“村官”一定要团结一致,昂扬士气,充分当好全村发展的“火车头”。三要坚持廉洁勤政,为民排忧解难办实事,做一名实干型、廉洁型“村官”。也就是说,“村官”要养成脚踏实地的作风。四要正确对待个人利益,坚持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争做一名模范型、奉献型“村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村官”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坚持洁身自好,做到不与民争利。

第二个“新”,采取新方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迫切要求“村官”转变工作方式。在工作方向上,“村官”要从组织传统农业生产活动中退出来,在市场农业、商品农业、非农产业方面努力推进,从纯农化转向非农化,实现跳出农业抓农业,跳出村界抓发展的转变;在生产经营活动上,“村官”要从直接干预农业生产的活动中退出来,在引导、加强、示范、带动方面努力推进,由替群众决策转向为群众服务,由行政命令推动工作转向优质服务推动工作;在工作重心上,“村官”要从“上传下达”中的工作陷阱中退出来,积极发展集体经济,搞活地方经济,由被动工作转向主动工作。第三个“新”,用活新抓手。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村官”要想加速建设进程,必须创新工作抓手,用活新抓手。用活“人才开发”抓手。当前,村级党组织普遍缺乏执政资源观念,造成党员人才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直接影响党员先进性的发挥。村级“人才开发”,首要的是开发党员,做到成就一个“能人书记”,培育一群“能人党员”,激活全部“无职党员”。还要抓好农民培训工作,按照“市场导向、校企联办”的思路,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用活“结构优化”抓手。“村官”要根据市场导向,结合本村实际特点,及时创新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用活“市场理念”抓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我国日趋成熟的市场体制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村官”必须在全村培育市场理念、运用好市场之手。首先要到市场去寻找适合村庄发展的好项目;其次要建立健全营销网络,让产品贴着标签上市场;再次要运用股份制,培育农民正确的投资理念,将农民的致富愿望、责任心、富余资金与现代投融资机制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全村整体联动的经济发展态势。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县乡党委政府与基层组织如何作为”是这个系统工程中必须认真对待的一个环节。县乡党委政府与基层组织若能做好以上“四好”文章,也就解决了“设计内容是什么”、“可资经验有哪些”、“支持重点在哪里”、“骨干力量如何干”等四个问题,从而保证新农村建设在县乡两级有序、快速、健康推进。

农业的“三色革命”

绿色革命:农作物的最高产量在很大程序上取决于光能利用效率的高低。目前一般作物光能利用率仅0.4%左右。但从光合作用本身的效率来计算,理论上最高可达20%左右,根据这一计算,仅水稻亩产就能达7000~10000千克。因此,把扩大农作物叶绿素体面积以加强光合作用,提高农作物产出率,称为“绿色革命”。

白色革命:地球上的植物资源极其丰富,用来发展畜牧业,将粗蛋白转化为以奶品、肉类为主的高级蛋白质,既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又扩大了食物的来源。因为蛋白质呈白色,所以称之为“白色革命”。

蓝色革命:海洋占地球总面积71%,不仅生物品种多,而且数量巨大,但目前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十分有限。海洋可提供的食物,比陆地全部可耕地提供的食物多得多。因为海洋呈蓝色,所以把人类征服海洋、建立以海洋为主的水体农业称为“蓝色革命”。

白色农业是指微生物资源产业化的工业型新农业,包括高科技生物工程的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白色农业生产环境高度洁净,生产过程不存在污染,其产品安全、无毒副作用, 加之人们在工厂车间穿戴白色工作服帽从事劳动生产,故形象化地称之为“白色农业”。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