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伦理思想探析

198

学术性.实践性.理论性

科学教育家

2008-£g

5月第5期

孔子伦理思想探析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四川I成都610071)

【摘要】先泰各家学说多具有鲜明的人文色彩,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思想更是以具有浓烈伦理精神见长。本文写作目的主要在于揭示孔子伦理思想的涵义、特征、及其内容。并对其伦理思想作筒略评述,以期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孔子I伦理思想;内涵I特征t内容

l

孔子伦理思想的涵义及其特征

儒家学说.由孔子所首创。发轫之初,就汲纳了前哲的思想,所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并称“述而不作”。但任何一种思想一经转述势必打上所述人的印迹,本文仅从伦理角度浅谈对孔子的一些认识。

根据《论语》记载可知,孔子多言。人道”,而少谈涉。天道”.有关“人道”方面的论述也多着力于伦理道德方面。质言之,孔子伦理思想就是指孔子有关治国之道以及礼乐、仁义等思想观念的总结。

孔子伦理思想的特征主要体现于以下三个方面:1.1在国家治理上,重礼教德化.轻政令刑罚。一方面,孔子非常强调“德”与。礼”在治理国家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子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子日: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为政以德”,这是孔子提出的重要命题。西周初年,周公首倡。敬德保民”思想,孔子吸纳这一思想,主张国家治理要德化为

本.礼教为先。要之,孔子在治国理念上重德化礼教.轻政令刑罚,反对。不教而诛”,认为德化礼教要比政令刑法收到更好的效果。正如清代陆陇其在《松阳讲义》中的总结:“虽务德礼者未尝废政刑。然德礼,本也.政刑,末也。”

另一方面,孔子还指出: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论语子路》)。上好礼,则民易使之。”(《论语宪问》)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日:’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4(《论语颜渊))

显然.孔子主张统治者在施行德化礼教之先,应首先习礼修德,所谓。子率以正”。统治者在礼与德上作出表率,而后才能收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和“民易使”的成效。

1.2孔子伦理思想具有显著的。知行合一”特征。中国古人特别强调知与行的关系,它是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当然这里知行合一是指孔子强调的对道德的体认与践履合一.强调知行合一,首先体现在仁与礼的统一,即主观努力行。仁”与外在“礼”的规约的统一.

春秋末年.。礼崩乐坏”,周室式微,诸侯纷争四起,造成。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在此外部环境条件下,孔子意识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于是,孔子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仁”的学说,并把。仁”作为践履。礼”的前提。

总体而言,孔子伦理思想,彰显了道德的自觉,希望通过主观努力达致道德上的完美境界,努力的方向即是使个体行为符合礼的标准。

颜渊同仁。子日:。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有人乎哉?”(《论语颜渊》)

所谓“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表达了孔子寄希望于每个人能意识到作为道德主体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并通过。克己复礼”,具体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从而实现“为仁”的目的。

在具体操作方面.孔子十分强调把伦理道德规范贯彻到B常生活中去,注重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在日常人际交往中加强对道德的体认与践履。

。子日:’弟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4(‘论语学而》)

为了实现知行合一,孔子甚至强调: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

里仁>)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行”要在“言”之先。这里突出表明了孔子在处理言行关系上的洞见。这与知行合一的理路是一致的。

1.3具有双重伦理的特点.双重伦理指的是。在社会中,存在两种相互尖锐对立的伦理信仰和伦理实践。吓1]而这两种伦理适用于不同的社会组织或人群范围。。一个是在一个社会组织内部的经济交往中所遵循的内部经济伦理,一个是这个社会组织在与外部的社会经济组织进行经济交往时所遵循的外部经济伦理。在一个社会组织内部,例如一个氏族或宗族内的人在进行经济交往时。要受到族规、宗法等的严格限制.在那里经济交往只能坚持互助互利的’义’的原则。要么是对亲族内的人给予不要任何回报的经济的帮助.要么是对长辈的无私奉献。……而在与亲族之外的人们的经济交往中.则又讲求另外一种相反的伦理原则。眦11

上述就是韦伯对前资本主义时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双重伦理的描述。这种双重伦理也存在于孔子伦理思想之中t。叶公语孔子日t’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日: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4(《论语子路》)

这里.孔子坚持“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并据此驳斥了叶公的观点。孔子一向认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所以,在坚持其伦理思想的核心。仁”的基础上,从“亲亲”原则出发.主张父子互隐。当然,父子于小事小非上。互隐”无可厚非.但一旦触及法律情况下仍“互隐”就不纯粹是道德伦理问题了.这种内外严格区分的

双重伦理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严重的.

2孔子伦理思想的内窖

孔子伦理思想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2.1忠恕之道。孔子曾云:。吾道一以贯之”,其弟子曾子闻其言日:“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后人概言为“忠恕之道”。

“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南宋大儒朱熹诠释为:。尽己之谓忠“忠”的基本意思是尽心竭力,公而忘私。《说文':。忠,敬也。尽心日忠。”《广韵>:“忠,无私也。”杨惊《苟子礼论注》:“忠,诫也。”诚”、“实”同义,即“忠”是诚实无欺的意思。孔子说“主忠信”I孔子弟子曾子说“为人谋而不忠乎?”总起来说,中心为忠.“中”是中正不偏邪。即“忠”是尽心竭力,无私,诚实。。忠”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是规范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一个原则.

。恕”则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论语颜渊》),是孔子“仁”的另一方面的内容。如心为“恕”.。如”,顺从也.以仁爱之心对待事物,处理事情就是。恕”。‘说文》解:。恕。仁也。”段玉裁解释为:。为人不外于恕.析言之则有别,浑言之则不别也。”朱熹注释为:。推己之为恕”。。忠”和“恕”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焦循引《周官大司徒注》:。忠.言以中心”.引贾谊《新书道术》:。以己量人之为恕。”焦氏指出,“己立己达谓之忠,立人达人谓之恕。”恕”,就是宽容、谅解、和厚宥,不把自己的意志、爱好

和憎恶强加于人。L30

2.2王霸并用,义利并举。王.就是王道政治.即。以德服

人”l霸.就是霸道政治,即。以力服人”。显然,就孔子伦理思想

而言,治国面,他是主张宽猛相济.恩威并施的。王道的“宽”

200B年-5月

第5期

学术性

实践性

理论性

199

舞渊甍噩彗蕊蒙嚣舞臻舔弧甍嗣

科学教育家i甍甍舞舞舞蟹蒙美甍篓蒹甍噩噩嚣黑蘸舞曩蒙蒙惹涟矧曩曩舞美蒙舞烈未

或“恩”重在以德化邦.。礼主异.乐主和”.以礼乐求安定.孟子亦

3孔子伦理思想的评析

倡导“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蚍们重视对民众的教育,“仁3.1从积极层面讲,孔子的伦理思想以。仁”为核心.着眼者无敌”I霸道的。猛”或“威”则指的是刑罚与诛杀。

伦理本位.强调血缘宗亲关系。推崇。忠恕之道”,对于家庭的稳。言必教而后刑也.既陈道德以先服之。而犹不可,尚贤以固、人际关系的和谐、国家的安宁起到强化作用。另外,强调发劝之;又不可,即废之}又不可.而后以威惮之。”《孔子家语-始挥主体能力.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并“敬鬼神而远之”.罕言“性与诛'

天道”.相对而言,这就削弱了天命与鬼神迷信思想对人们的

可见,孔子认识到了。德化”、。教育”、。礼乐”的力量,同时也影响.

意识到单纯“宽纵”是不足于治国的.还必须有。刑”、。威”。这与3.2从消极层面讲.首先.孔子的伦理思想侧重抑制个体。孟子的。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治国”思想亦有异曲同工

孔子倡导实践仁学的根本目的是恢复周礼,是以整个社会的和之妙。

谐稳定为考虑的。它要求维护整体的平衡,不能因个体的利益另一方面,处理义利关系上。孔子主张义利并举。从根本上而破坏它。因此,它必然要求个体用反省内求的道德修养来抑讲,孔子并无重义轻利的倾向。人们常拿“君子喻于义,小人喻制其不合聿L’的邪念恶行.以求得整体的和谐稳定。这就妨碍了于利”断章取义,而忽略孔子赋予。君子“小人”更多的是道德意个体自由,妨碍了个体发展。[6]此外,还应指出,孔子的伦理思义而非阶级意义。孔子从未否认正当取利的合理性,他一再

想具有典型的道德理想主义色彩,要求过高.以致多数普通人难强调:

以企及.这就从根本上导致了两汉之后社会各阶层充斥着假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日》)

道学。

。子适卫.冉有仆。子日:僚矣哉!,冉有日:’既是庶矣.又何

总之,我们不能求全责备.吹毛求疵,每种学说都具有它的加焉?’日:’富之。’日:’既富矣,又何加焉?’日:镦之。4《论语相对性和局限性。孔子伦理思想也不例外。关键的是我们应当子路》

调整心态.驱除内心的民族虚无主义.重新审视先哲留下的精神。子日:’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4(《论语

遗产.合理的吸收、正确的转化,以期满足时代之需。

而》)

参考文献

可见,孔子伦理思想有着丰富的。富民”思想.他的。因民之

[1]姬金铎:《韦伯传》[M]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所利而利之”、。庶、富、教”等主张直到今天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2001年3月价值。而至于“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以及“富与[3]参见:陈德述《儒家管理思想论》[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

贵.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更是清楚地表明孔子并非是社2008年1月

盲目的排“利”主义者。他说过:。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论[4]孟子:《孟子梁惠王上》《孟子译注》[M]杨伯竣中华书

语宪问))那么。为何孔子。罕言利”呢?这是因为在孔子看来,局1984年5月

义和利有时是不能两全的,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孔子的义利观主Is]

参见:李宗桂著《中国文化导论’[M]广东人民出版社

张先义后利。用孔子自己的话说:“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2003年5月

云.”(《论语述而》)即个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时候,不能违背道义,而要受制于道德原则的规约.收稿日期:2008—5—09

(上楼197页)

一千多年,不绝如缕。正是在这一亩三分。凄凉地”里上登山涉。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今朝北客思归去,回水,“跻其高可以广吾视,泳其清可以濯吾缨”,。俯于逵.行旅讴

人纥那披绿罗。”

吟是采;瞰于野.惟稼穑艰难是知。”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凭寄狂夫书一纸,住从诗人角度来看,巴楚“二十三年”是作者的丰收期。黄金时在成都万里桥。”

代.被朝廷“弃置”未尝不是好事,如果不醉心于上朝议政、下马。巫峡巫山杨柳多.朝云暮雨远相和。因想阳台无限事,为草檄.不觊觎庙堂之高,不耿耿于改革成败——政治改革的成败君回唱竹枝歇。”

不是几个政治家所能左右的,痛心疾首,蹉跎岁月,于事无补l当。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个好刺史.有幸贴近劳苦大众,体察民情,为黎庶鼓呼.国家不幸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闻君诗人幸,莫辜负大好河山之厚赐,“挥毛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哪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有诗?”刘郎对哺育了他成就了他的山川风物和户老乡亲的态这一批反映下层社会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作,因物起度,较之前贤屈原、杜甫,后隽陆游等何其近视、迂拙、小器也!兴.风韵摇曳,巧用谐音,语涉双关.借自然景观抒发人生感悟,假若。死生家国休回首.泪与湘江一样流”.说不定唐朝诗坛又添极富哲思}所塑造的鲜活形象,妙绝千古。无疑,作为巴楚民歌新泰斗——真会涌现一个名副其实的“诗豪”了.

的整理者和传承者,刘郎对中国文学的贡献很大,。二十三年”淹

实事证明,后刘禹锡翘首以盼地“移量”洛阳、长安。作了主留巴楚,不是浪费——。弃置”,而是诗人的大幸大福。

客郎中、礼部侍郎兼集贤殿学士,养尊处优、乐享高官厚禄后,除五十三岁由夔州刺史赴任和州刺史途中和到达和州之后,几首平平的唱酬诗外,其余无足观者。明人胡震亨所谓“刘禹锡他也写了一些怀古伤世的好诗。如,

迁播一生,晚年洛下闲废,与绿野(裴度)、香山(自居易)诸公优。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西塞山怀古'游诗酒问,而精华不衰”.实际上“优游诗酒问”就难得有呕心沥“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望洞庭》血的佳作,实际上是官越做越大.诗越写越少、越小.。精华不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乌衣巷》不过是一句空话。官运亨通诗运蹇,对诗人刘禹锡来说.远离巴这些诗托兴玄妙.构思精警,奇思壮彩.深沉独步.情致深楚“凄凉地”啼饥号寒、辛勤明丽的老百姓.幸耶!悲耶!

浓,中国文学史上的。探骊珠”之作(宋人计有功《唐诗纪事》之参考文献

评).恰恰就写在这。二十三年弃置”时期.就产在这“巴山楚水凄[1]卞孝董评赵娟姜剑云解评.刘禹儡集.太原:山西古篇

凉地”里,这真是败也巴楚。成也巴楚,没有巴山楚水.哪有诗人

出版社.2001

刘禹锡?

[2]

刘昀等.《旧唐书刘禹锡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

包括游记t洗心亭记)、‘武陵北亭记》等为有限的能独抒[3]欧阳侈等.《新唐书刘禹铝传).北京t中华书局.1975

性灵的好文章,也都是作者在这个“楚水巴山”里暂时忘怀政争成败、个人升黜时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贯的精神遗产,流风余韵

收稿日期:2008—5—25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