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阴教案

李清照词两首—《醉花阴》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与创作。

2、鉴赏李清照作品的婉约派风格。

二、能力目标

1、把握词人的思想情怀,提高古典词的鉴赏能力。

2、疏通词意,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

三、德育目标

培养热爱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词作风格与社会环境、个人遭遇的关系。

难点:体味词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教学方法】

1、情感教学法:通过播放配乐朗诵和有感情的朗读加深学生对词所表达的情感的体悟。

2、问答法:通过师生的问答互动,引导学生完成词的学习,培养学生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从高一到现在我们已经学过不少词了,印象最深的有哪

些呢?(鼓励学生自由发言)以前我们接触到的词人大多数是男性,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词是出自一位女词人之手,即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作为女性的李清照如何能够在封建社会由男性所掌控的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并创作出为世人称赞的佳作?接下来,就让我们从文本中去找寻答案。

课本上共选了两首李清照的词,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醉花阴》。(板书)

二、整体感知

1、解题:《醉花阴》,词牌名。

2、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1155?),宋代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人,婉约派代表词人。出生于书香门第,被称作才女,对诗、词、散文、书法、绘画、音乐,无不通晓,而以词的成就为最高。其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在词坛中独树一帜,称为“易安体”。创作了许多令人记忆深刻的词作,主要有《一剪梅》《如梦令》《夏日绝句》等。

她的词委婉、清新,感情真挚,其创作以北宋、南宋生活的变化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前期的词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后期的词变清丽明快为凄凉悲痛,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这里所选的两首词分别为李清照前后两个时期的作品,它们反映着李清照不同时期的生活与心态,呈现出不同的韵味、格调。

3、品读:播放配乐朗诵录音,教师指导后,学生齐读。

4、鉴赏:

大家在听完读完这首词之后,应该对它有了一个初步的整体感悟,下面就请同学们在词中找出一个字来描述这首词的感情。 明确:“愁”。(板书)

那词人愁的是什么呢?这里就不得不提到词人在写这首词时的背景。

明确:词人在写作这首词的时候,已经结婚十余年了,她在18岁的时候嫁给了当时的宰相之子——赵明诚。夫妻二人琴瑟和谐,恩爱有加。但是在创作这首词的时候,赵明诚正在外游宦,因此,对丈夫的思念和生活的百无聊赖引发了词人深切的愁绪。

三、具体分析

1、上阕分析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1)这一句点明了时间,是什么时候?——昼

(2)句中写了哪些景?——雾、云、瑞脑、金兽

解析:薄和浓,是一对反义词,一薄一浓放在一起,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对比)稀薄的雾气弥漫在屋内,浓密的云层笼罩在房顶上空,一轻一重,一个在下,一个在上,给人一种很强的压迫感,从而营造出一个沉重、压抑的室外大环境。(PS:诗词鉴赏方法之一—注意分析描写景物的修饰性词语)再看看室内,空荡荡的屋内只有瑞脑在香炉里静静地燃烧,飘起缕缕香烟,是不是给人一种寂寥、冷清的感觉?

屋外的沉重压抑和屋内的寂寥冷清,融为一体,更增添词人的愁绪,而一个“永”字直言词人的愁好似没有尽头,突出愁之深,愁之重。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1)再次交待时间?——重阳

(2)句中写了哪些景?——玉枕、纱橱

解析:重阳佳节,通常是亲人团聚在一起登高、赏菊、喝酒的日子,而此时的李清照却是独自一人在家。“每逢佳节倍思亲”,因此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词人就越发地思念丈夫。而重阳节又是在秋天,“自古逢秋悲寂寥”,佳节无人陪伴再加上悲秋情结,便可以理解词人是因何而愁了。(PS:诗词鉴赏方法之二—注意对诗词中特殊时间的分析)再看看景,秋天的晚上,夜凉如水,这丝丝凉意透过纱橱,渗透到玉枕上,让词人感到“半夜凉初透”,天凉心亦凉,词人为传神地写出思念丈夫不能入睡的神态,假言托词天气“凉”,何其凄婉,何其感伤!

小结:词的上阕,词人以简练的语言,通过雾、云、瑞脑、金兽、玉枕、纱橱等景的描写,选取特定的时间,营造了一个凄冷、孤寂的环境氛围,再通过对白天、晚上词人的生活状态的描写,极力表现了词人内心的空虚寂寞以及深深的愁绪。

2、下阕分析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1)句中化用了哪位诗人的哪句诗?——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解析:词人化用陶渊明的诗描绘了其在重阳佳节这一天的生活场景,庭院四周满是盛放的菊花,词人独自一人坐在庭院中间,在黄昏的余晖下,手捧酒杯,默默欣赏着这朵朵盛放的花朵。在这看似幽美宁静的环境中,词人心中的愁绪却始终挥之不去,且看下一句。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同学们,这一句写得好不好?关于这一句,还有一个小故事,元伊士珍《琅缳记》有记载:“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涵致赵明诚。明城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忌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城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这三句被公认为是全词的最精彩之处。

(1)解释这个句子说的是什么意思?——别说不会消损神魂,西风卷起珠帘,闺中少妇比黄花更显得消瘦。

(2)写了什么景物?——西风、黄花

(3)古人常用花比喻人之美貌,如“芙蓉如面柳如眉”,“人面桃花相映红”等,而李清照却说“人比黄花瘦”,这样的比喻有什么丰富的内涵?

——原因之一是重阳采菊,跟时节相符。此外,黄色的菊花不仅外形上雅淡、清秀,也与词人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而且菊花的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上,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既比较贴切地体现了词人的思念之愁,也体现词人的独具匠心。

解析: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景物,词人睹物思人,越是觉得此情此景

消损了她的神魂。西风,是从西边来的风,通常喻指秋风,肃杀,冷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西厢记》)黄花,指菊花,菊花的花瓣狭而长,“瘦”一般用来形容人,这里词人却将之与黄花连用,首先对花而言,一个“瘦”字写出了菊花的形态,传达出秋菊的神韵;对人而言,又形象地向我们展示了闺中之妇因思念而面容清瘦的形态,写出思念之深,思念之苦。词人这里将人、花相较,以花之瘦,喻人之瘦,花面相映,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PS:诗词鉴赏方法之三—注意诗词中特定意象的分析。)

小结:下阕重在抒发情感。运用比较的手法,选取特定意象,通过叙写词人重阳节喝酒的生活片段,睹物思人,情景交融,抒发词人难解的相思之愁。

全词总结:通过反复诵读和仔细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整首词主要围绕“愁”展开,虽然只有首句出现了愁字,但愁却弥漫在全词的字里行间,是整首词感情的中心,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词眼”。词人寓情于景,通过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含蓄委婉地抒发了内心深沉的相思之愁和凄清寂寥之感。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我们学习了女词人李清照的《醉花阴》,分析了作者的情感,体悟了词中意境,以及学习了一些诗词鉴赏方法,同学们平时要多积累,提高对诗词的鉴赏能力。

五、课后作业

1、背诵《醉花阴》

2、结合今天所学的这首词,思考婉约派词的创作在艺术上有什么特点?

3、预习《声声慢》。

六、板书设计

《醉花阴》——李清照

上阕:描绘景物

“愁”(词眼)

下阕:情景交融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