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理试题库+答案 (15)

热环境填空题

1. Ⅰ、严寒地区 ≤-10℃ 加强防寒,不考虑防热

2. Ⅱ、寒冷地区 -10℃-0℃ 满足冬季保温,兼顾夏热

3. Ⅲ、夏热冬冷地区 0-10℃ 满足夏季防热,兼顾冬季保温

4. Ⅳ、夏热冬暖地区 >10℃ 充分满足防热,不考虑冬季保温

5. Ⅴ、温和地区 0-13℃ 部分地区考虑冬季保温,不考虑夏季

防热

6. 太阳辐射的波长主要是短波辐射

7.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分为直射和散射辐射

8. 同一时刻,建筑物各表面的太阳辐射照度不相同

9. 太阳辐射在不同的波长下的单色辐射本领各不相同

10. 红砖墙面对太阳辐射吸收系数大于水泥墙面、灰色水刷石墙面、白色大理石

墙面

11. 导热系数由小到大排列岩棉板(80kg/m3)、加气混凝土(500)、水泥砂浆

12. 材料的导热系数λ的单位为W/(mK )

13. 材料的导热热阻R=d/λ=材料的厚度/导热系数

14. 材料层热阻的法定单位是m2K/W

15. 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随湿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

16. 有些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随干密度减小,导热系数先减小后增大

17. 总传热系数Ko=1/Ro;总热阻Ro=ΣR

18. 对于一般的封闭空气间层,若使热阻取值最大,厚度应确定为50最合适(>

50无效果)

19. 封闭空气间层的热阻在其间层内贴上铝箔后会大量增加,是因为铝箔减小了

空气间层的辐射换热

铝箔宜设在温度较高的一侧

20. 蓄水屋面的水深宜为150-200

21. 空气间层的辐射换热占比例70%

22. 若想增加砖墙的保温性能充分利用太阳能,应增加1砖墙的厚度、2 增设一

保温材料层、3设置封闭空气间层

23. 当稳定传热条件下,若室内气温高于室外气温时

围护结构内部各材料的温度不随时间变化

围护结构内部的温度从内至外逐渐减小

围护结构各材料层内的温度分布为一条直线

围护结构内部各材料的的热流量强度处处相等

24. 建筑物中屋面、墙体、玻璃和钢筋混凝土,其中玻璃的耐热最差

25. 所谓吸热玻璃的原理是改变玻璃的化学成分

26. 木地面、塑料地面、水泥沙浆地面、水磨石地面中;水磨石地面的吸热指数

最大

27. 单层木窗的散热量约为同等面积砖墙的散热量的3-5倍

28. 屋顶从节能的角度考虑,其热阻值应在热工规范要求的最小总热阻的基础上

至少增加20%

29. 不采暖楼梯间的隔墙应进行保温验算

30. 围护结构内的热桥部位必须进行保温验算

31. 保温验算要求围护结构的总热阻不小于最小传热阻

32. 不采暖楼梯间的隔墙需要进行室内外温差修正

33. 不同类型建筑物墙体的允许温差不同

34. 地面对人体热舒适感及健康影响最大的部分是地板的面层材料

35. 对地板的保温处理应沿地板的周边作局部保温比较合理

严寒地区建筑物周边无采暖管沟时,在外墙内侧0.5-1.0米范围内铺设

36. 在窗户保温设计中,对居住建筑各方向窗墙面积比的要求为热工规范考虑:

北向≤20%;东西向≤25%(单层窗)--30(双层窗)%;南向≤35%

节能上考虑:

北向≤25%;东西向≤30%;南向≤35%

37. 导热系数<0.3W/mK的叫绝热材料

38. 采用密封条提高窗户气密性

将钢窗框改为塑料窗框

增加玻璃层数

39. 若不改变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汽含量,使室内空气温度上升,室内空气的相对

湿度减小

40. 空气的温度越高,容纳水蒸气的能力越强

41. 为防止采暖建筑外围护结构内部冬季产生冷凝,可在围护结构内设排气通道通向室外

42. 将水蒸气渗透系数大的材料放在靠近室外一侧

43. 将隔气层放在保温材料层内侧

44. 围护结构内部材料的层次应尽量满足让水蒸气‘进难出易’

45. 蒸汽渗透系数;重砂浆土砖砌体>水泥砂浆>钢筋混凝土

46. 蒸汽渗透阻H=d/μ=材料厚度/渗透系数

47. 在围护结构内设置隔气层的条件是保温材料层受潮以后的重量湿度超过允

许湿度增量

48. 室外计算温度te 的计算公式

Ⅰ--重型 D>6.0 te=tw

Ⅱ--中型 4.1~6.0 te=0.6tw+0.4temin

Ⅲ--轻型 1.6~4.0 te=0.3tw+0.7temin

Ⅳ--超轻型 ≤1.5 te=temin

对于实心墙当D ≤6.0时,按Ⅱ--中型取

49. 采暖期天数指累计年日平均温度低于或等于5℃的天数

50. 采暖期度日数;室内基准温度18℃与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之间的温差与采暖

期总天数的乘积

51. 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低于-5℃的地区,建筑物外墙在室外地坪以下的垂直墙

面和周边直接接触土壤的地面应采取保温措施

52. 多层住宅采用开敞式楼梯间比有门窗的楼梯间,其耗热量指标约上升10-20%

53. 耗热量指标由大到小:高层塔式住宅>多层板式住宅>高层板式住宅

54. 在周期性变化热作用下围护结构的传热特征是室外温度、平壁表面温度和内

部任一截面处的温度都是同一周期的简谐波动

从室外空间到平壁内部,温度波动的振幅逐渐减小;温度波动的相位逐渐向后推迟

55. 简谐热作用下,材料的蓄热系数越大,表面温度波动越小,反之波动越大

56. 围护结构的总衰减度是室外温度波的振幅与由室外温度波引起的围护结构

内表面温度波的振幅比Vo=Atsa/Aife

57. 在进行外围护结构的隔热设计时,室外热作用应选择室外综合温度

58. 隔热设计时,围护结构内表面的最高温度不得高于夏季室外计算温度的最高

59. 外围护结构的隔热设计时,隔热处理的侧重点依次是屋顶、西墙、东墙、南墙、北墙

60. 风向投射角是风向投射线与墙面法线的夹角,风向投射角愈小,房间自然通

风有利,但屋后的旋涡区较大

61. 在建筑日照设计中,太阳高度角与赤纬角、时角、地理纬度有关

62. 夏至日中午12时,太阳的赤纬角和时角分别为23°27′和0°

63. 赤纬角是太阳光线与赤道面的夹角春秋分时=0;冬至日=-23°27′;夏至时

=23°27′

64. 时角是太阳所在的时圈与通过当地正南方向的时圈构成的夹角

正午=0;下午>0;上午<0

65. 太阳高度角是太阳光线和地平面的夹角

日出、日没时太阳角高度为0,正午时最大

66. 太阳方位角是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上的投影线与地平面正南线所夹的角

67. 水平式遮阳适用于南向附近的窗口

综合式遮阳适用于东南向或西南向附近的窗口

垂直式遮阳主要适用于北向、东北向、西北向窗口

挡板式遮阳主要适用于东、西向窗口

68. 在窗两侧空气压差为10Pa 的条件下,中、高层建筑中单位时间内每米缝长

的空气渗透量不应大于2.5m3/mh

低、多层建筑不应大于4.0m3/mh

69. 我国的标准时间是以东经120度为依据,作为北京时间的标准

70. 空调建筑其外围护结构内侧和围护结构的保温材料使用:

间歇使用的宜采用轻质材料,连续使用的宜采用重质材料

72. 办公建筑中外墙的室内空气与围护结构内表面之间的允许温差为6.0℃

73. 隔气层对于采暖房屋应布置在保温层的内侧

74. 双层玻璃层间距离宜为20-30

75. 在围护结构的隔热措施中,可采用通风间层的做法

其通风间层的高度200左右

基层上面应设有60左右的隔热层

通风层顶的风道长度不宜大于10米

76. 当室内温度为13-24℃时,相对湿度大于75%的房间属于潮湿房间

77. 在确定室内空气露点温度时,居住建筑和办公建筑的室内空气相对湿度均按60%计算

78. 在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阳台门下部的肚板部分的传热系数应为

严寒地区:≤1.35;寒冷地区:≤1.72

79. 一般气象学上所指的气温是距地面1.5米高处,百叶箱内的空气温度

80. 围护结构夏季室外计算温度平均值te ,应按历年最热一天的日平均温度的平均值确定

81. 夏季太阳辐射照度应取各地历年七月份最大直射辐射日总量和相应日期总

辐射日总量的累年平均值,通过计算确定

82. 应用棒影图可绘制建筑物的阴影区、确定建筑物窗口的日照时间、确定遮阳构件的尺寸

83.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中,室外计算温度应该按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

84. 采暖居住建筑节能设计中,建筑物的耗热量指标应满足规范要求

85. 外墙周边的混凝土圈梁、抗震柱等构成的热桥时,必须考虑热桥的影响

围护结构的热桥部位应采取保温措施

86. 对一般住宅建筑,全部房间的平均室内计算温度为16℃

87.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需要修正

88. 住宅建筑的内部得热为3.8W/m2

89. 建筑物体型系数宜控制在0.3及以下

90. 采暖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应设置门窗

92. 全国分五个气候分区,分别为严寒地区A 区、严寒地区B 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

93. 集中采暖系统包括散热器采暖、热风采暖和辐射采暖

94. 采暖建筑体形系数不宜太大,≤0.3, 严寒、寒冷地区建筑的体形系数应小

于或等于0.40。

95. 建筑每个朝向的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均不应大于0.70, 屋顶透明部

分的面积不应大于屋顶总面积的20﹪, 外窗的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窗面积的30﹪

96. 夏热冬暖地区、夏热冬冷地区的建筑以及寒冷地区中制冷负荷大的建筑,外

窗(包括透明墙幕)宜设置外部遮阳。

97. 通过建筑物的外门、窗散失的热能约占建筑物总能耗的2/3

98. 自然通风:(一) 厨房、浴室、厕所等的垂直排风管道,应采取防止回流措施

或在支管上设置防火阀。

(二) 自然通风靠风压、热压、风压热压综合作用三种情况。无散热量的房间,以风压为主。放散热量的厂房应仅考虑热压作用。

(三) 夏季自然通风用的室内进风口,其下缘距地面应为0.3~1.2m ,高于此值应考虑进风效率降低的影响,寒冷或严寒冬季用的室内进风口,下缘不宜低于4m ,如低于4m ,应采取防止冷风吹向工作地点的措施。

99. 机械通风:(一) 室内通风或空调时维持正压或负压条件:产生有害气体或烟

尘的房间宜负压;保持室内洁净度宜正压。

(二) 可能突然放散大量有害气体或有爆炸危险气体的生产厂房设事故排风。事故排风量应按全部容积8次换气。事故排风的室外排风口,应高出20m 范围内最高建筑物屋面3m 以上,离送风系统进风口小于20m 时,应高出进风口6m 以上。

(三) 中、大型厨房应机械通风。

(四) 机械通风时,室外进风口距室外地面不宜低于2m , 在绿地时不宜低于1m 。

(五) 排风口宜设在上部、下风侧;送风口宜设在下部、上风侧。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